读懂高尔夫的语言

2024-06-18

读懂高尔夫的语言(精选4篇)

读懂高尔夫的语言 篇1

小孩子哪一个不是听着故事长大的?他们都是带着阅读的本性来到这个世界的。可是,观察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现状,我们会发现,学生并不真正喜爱阅读课,经典篇章很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为什么呢?本文旨在揭示学生不喜欢上阅读课的原因,并从语言文字的形象出发,重新理解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过于聚焦知识点

阳春三月,微风徐徐,真舒服。风一吹,花儿就开了,世界真美啊!此时你想到了朱自清形容春风的句子:“吹面不寒杨柳风”!可同样是风,刮在隆冬腊月,你就想裹紧衣服,加快脚步,快点回家,因为真冷呀!这时你绝对不会想到用“吹面不寒”来形容当下的感受,你会说“扫”“拍打”“刀割一般”。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风呢?因为那确实是你真实的感受。

“吹面不寒”写出了作者迎接春风时内心的温暖安适,“刀割一般”呈现出作者内心的凄冷抱怨。都是写风,作者的心境却不同。我们的教学往往关注文字表面写了什么,却忽视了文字背后作者的内心世界。以《春》的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分析一下阅读教学中的通病。

我们学习《春》时,总是会先介绍作者,然后阅读文章。理解文意时,总是先把文章分解出盼春、赏春、赞春的逻辑关系,再重点赏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这几幅图景。我们会问学生:为什么春草图中的“钻”字用得特别好,还会让学生体会春花图中的联想、想象;也会重点阅读分析文章最后三个比喻、排比句的作用。

传统的语文课大体就是这样上的,现在拿出来做反例,静下心来反观这样的阅读课,我们就会发现如下问题

首先,我们自己阅读《春》时,并不会先划分逻辑关系,再逐字逐句赏析,我们阅读时获得的是一个整体感受。其次,把散文课上成了知识课。我们往往在作者、结构、生字、难句上大做文章,把知识点反复呈现给学生,而忽略了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情意。

同是一篇《春》,带给教师的阅读感受是美好,是力量;带给学生的是枯燥,是无趣。教师与学生的阅读感受截然相反,透过文字,学生并不能看到朱自清所感受到的那种春色,也感受不到朱自清赏春时的心情。这是因为我们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语言文字的形象,没有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意,逆着语言文字的形象安排阅读活动,让学生不喜欢上阅读课了。

二、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意

语言文字是有形象的,这要怎么理解呢?我们阅读《三国演义》时,能感受到诸葛亮和关云长都拥有才华,都是忠义的化身。我们虽然没有真的见过这两个人物,但在我们的头脑中,绝对不会把这两个人物混淆。一提到诸葛亮,大家脑海中呈现的一定是头戴纶巾、慢摇羽扇的形象,与这个形象一同出现的是运筹帷幄的智者;一提到关云长,一定是枣脸长髯、手握大刀的形象,与之相应的是忠义勇猛的感受。这说明,仅仅认识文字并不意味着阅读正在发生。真正的阅读是读了文字,在脑海中拥有了形象感,并随之产生心理上的感受。这个读文获得感受的过程,就是呈现语言文字形象的过程。形象化以后的文字,生动、丰富。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努力帮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的形象,形成心理体验。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亲近作者,亲近文本,明白作品真正要表达的意义,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三、关注语言文字的形象—以《春》为例

1. 理解作者、亲近文本

我们带领学生阅读《春》,需要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经历、思想,帮助学生走向文本、走进文本、亲近文本、跳出文本。

“我是要找一条自己好走的路,只想找着‘自己’好走的路罢了。但哪里走呢?或者,哪里走呢!我所彷徨的便是这个。”这是朱自清1928年在《哪里走》中发出的自问。追求进步的思想与接二连三的时代噩耗相矛盾,使得朱自清在这一时期一直处于“颇不宁静”的困惑与挣扎中。“1932年8月,朱自清旅欧归来,心境得以改变,度过了那段精神危机时期,视野又开阔起来,与陈竹隐女士结为伉俪,同年9月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3年4月又喜得贵子,这些使朱自清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前景”[1]。此时恰逢《初中国文读本》约稿,于是,朱自清先生就特意创作了《春》给学生做范本,《春》里充满了欢乐的情绪和生命的力量。

为什么《春》里面尽扫《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哀伤情绪呢?一方面是因为那个阴寒湿冷的隆冬季节真的过去了,一方面是因为一系列好事、喜事终于降临了,在这个冬去春来的大好时光里,作者真想大干一场,猛干一场。理解了作者之后,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春》绝不仅仅只是通过描写告诉我们春天的草花风雨都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要借助对春的歌颂,表达自己内心充满欢愉,积攒的力量已经蓬勃而出的情绪。

2. 反复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意

《春》开篇第一句就充满了语言的形象质感,抒发了强烈的欢愉之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作者一直期盼着那个阴湿寒冷、草木凋零、一片死寂的严冬早点过去。现在好了,东风来了,东风一吹,紧跟着,春天就来到了。此时作者的内心是何等欢愉、何等急切呀,所以自然而然的,他会表达: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自然的春天真的来了,作者内心的春天也终于来了。

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刚刚度过的那个隆冬的感受,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获得语言的形象—让学生回忆这个冬天最冷的那一天:那天,天黑得特别早,还没有放学,外面已经是一片漆黑了。大家内心充满焦虑和恐惧,既希望早点放学,赶快回家,又害怕走在回家的那段凄冷的路上。外面正在刮着风,呼呼狂吼,两个同学并排走着,甲说了一句什么话,话还没有传到乙的耳边,就被风吹散了,只看到他一张一合的嘴。太冷了,冷到绝望了,这个时候要是有个热水袋抱在手里多好啊,哪怕就是那么一点点的温暖也好啊。我们每个人在冬天最冷的时候,都会特别盼望春天早点到来,大家对春的期盼之情是一样的。朱自清先生看到了春的曙光了,春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终于走来了,此时作者的内心是多么欢愉,多么热切。学生再现了冬的苦寒,阅读“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时,不只读到冬去春来这样一个自然景象,还感受到作者急切的盼春之情。

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唤醒学生对语言形象的感知,从而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创作时的心理感受。文章开头就连用了两个“盼望着”,我们在朗读时,第二个盼望着会读得更快,更强烈,因为那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作者已经看到春天的影子了,此时他真想赶紧跑过去,扑到春的怀里,与它亲昵。这种情感随着春的临近,逐渐加强,直到升级成为“盼望着,盼望着”的急切呼唤。

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不需拘泥于以上两种,只要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就能读出作者真正需要抒发的情意。

3. 将阅读方法传递给学生

语文教师在阅读经典时,是能够呈现语言的形象,读出文字背后作者表达的情意的,但我们不敢把这样阅读的方法传递给学生,主要是怕说得太多,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所以,教师们宁可花费心思研究考试中怎么赏析“钻”的妙处,也不愿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的形象,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学生阅读《春》,透过欣欣向荣的春光,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春天也真的到来了。此时此刻,作者正充满热情、充满力量、充满希望。带着这样的阅读体验,再来赏析“钻”的力量,学生就会发现,只有“钻”字才能充分表现出小草潜滋暗长、破土萌发的精神实质,也能感受到作者看到萌发之草时,情感上与勃勃生机的小草的共鸣。

强调教学时努力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的形象,并不意味着抛弃知识。知识与情意不是课堂上的二选一,知识与情意是互生互长的。呈现形象、获得情意的同时,学生自然而然也获得了知识。

参考文献

[1]李永娇.深情抒唱与希望满怀—对朱自清《春》的浅读[J].语文学刊,2011(1).

读懂高尔夫的语言 篇2

我来说下吧!我只说台钓的,前提你浮标调好,最基本的调4钓2

第一鲫鱼:

1、抛竿后浮标稳定二目时,浮标徐徐上升一目左右,而后短促有力向下一顿。这种情况我们应在见到浮漂缓慢上升时,作好扬竿准备,当浮标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即扬竿。这种标象

是台钓中鲫鱼就饵时标准的动作,提竿中鱼十拿九稳。

2、抛竿后,浮标入水立直稳定钓二目,浮标慢慢上升,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这种标象很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钩,应在短促有力下顿时迅速扬竿,往往一竿上双鱼。这种情况大多是在窝里鱼较多抢食时发生。有的高手专门放第一口抓第二

口,钓双尾的几率大大提高。

3、抛竿后,浮标受铅坠重力影响应该在数秒钟后慢慢立直,但在应立直时还在水面平躺着不动,排除钩坠、鱼线被水草等担住这一特殊情况外,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这种

情况不管有没有鱼都应扬竿。

4、浮标立直,标尾露出水面二目,这时浮标慢慢上升半目左右后又缓慢沉到二目。这是鱼在钩饵附近吃食、活动带动水流变化影响到钩饵,说明浮标调整的很好,很灵敏。但这时不

可扬竿,以免惊走鱼群,应耐心等待清晰的鱼儿吃口出现。

5、抛竿后,浮标在还末完全立直时就快速地横向移位。这是中、上层鱼接食而走的信号,应立即扬竿。这种情况大多是草鱼、鳊鱼或较大的翘嘴白鱼吞钩的浮标反映。

6、浮标稳定在二目时,标尾徐徐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露出标肚白。这是鱼咬钩抬头游走的信号,如果不是小鱼牵饵,应考虑是不是钩饵调的太钝了,以至于鱼吞钩时浮标没有动

作,鱼咬钩抬头游走时浮标才有反应,不过这种情况在风浪较大时比较实用。

7、浮标定位露出水面二目,突然下沉黑标。这种标象大多数不是鱼咬钩信号,而是鱼体擦到钓线所致,遇到这种情况应对的方法是等2秒钟,若浮标不出水面,即扬竿。千万不要一

发现猛然的黑标就大力提竿,这样容易造成乱线或钩子挂到树上。

8、抛竿后,浮标稳定在二目时左右慢慢晃动,这种情况是水体中下层的鱼在游走觅食时水流的变化影响到悬坠造成浮漂出现晃动。还有漂尾小幅度抖动,这也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这种情况是上层的小鱼在嘬标座上的太空豆或啄浮标上的红绿格,可以不去管它。

9、抛竿后,浮标定位到两目,然后缓缓升到三目,慢慢的又下降到两目,或到一目,这种情况多数是虾子或螃蟹在闹窝,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在发现浮标有移动下沉的信号时迅速扬

竿,往往能钩上虾子或螃蟹,这样才能保住你原来的窝子继续钓鱼。



10、浮标稳定在二目,然后慢慢剩一目到平水,又渐渐回升到二目。这不是咬钩的信号。通常是由于主线没有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扯浮标,在有风的天气或水面不太干净时钓鱼,压水线非常重要。

11、抛竿后,浮标直立缓缓下沉,在5-6目是突然一个加速下顿,这是鱼离底抬头吃饵,应果断提竿,还有浮标下降过程中还没有到二目就停顿了,这是鱼离底抬头接饵,也应果断提

竿。

12、抛竿后,浮标直立到二目,浮标小幅度的上下晃动,窝里有鱼吃饵却不积极,这时候你

可以拖动一下鱼饵,逗一下鱼,往往就会出现一个清晰的下顿,提竿中鱼。

第二种:像鲤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鱼:基本上是黑标,有时候也有送标但很少!第三种,白条等表层小鱼!先说下调标,调10目以上,基本上是标身最上边标尾的最下边!

终于信号浮标向上一顶或翻身!

读懂高尔夫的语言 篇3

《墙上的斑点》是21世纪英国文学史著名女作家、批判家、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部早期作品。该作品因其与传统小说旗帜鲜明的区别被公认为当时先锋性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虽然发表该作品时,弗吉尼亚·伍尔夫尚未形成系统诗化小说的概念和写作理论,但是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诗化小说的雏形和特点。本文从弗吉尼亚·伍尔夫诗化小说的特点出发,分析《墙上的斑点》中体现的诗化语言。

二、诗化小说特点简述

伍尔夫的诗化小说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1.“内心化”。诗化小说不以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外貌、性格为目标,而更关注人物内心思绪的变化。伍尔夫甚至简化人物内心的描写,通过突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和谐关系,通过场景、气氛、意境的描写和渲染使小说呈现诗性。2.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伍尔夫以超然的心态,从高处斜俯视人及其生存的整个世界,思考人与人、人与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复杂、微妙的关系,以从主题上凸显诗性。3.象征的运用。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形象(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引发人们大脑的联想,以表达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伍尔夫的作品大量运用诗歌常用的象征手法,从写作手法上体现其诗性。4.对传统叙事结构的解构。伍尔夫的作品摈弃了传统小说惯用的时间、地点或事件等一维线性的叙述解构,建立了当时颇具争议的多维化立体式网状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以一个人物或事物为核心,向四周发散出网状的叙事结构;另一种则是以主次人物,主次线索交织成网,浑然一体。

三、《墙上的斑点》中的诗化语言

(一)“内心化”和“网状叙事结构”在《墙上的斑点》中的体现

弗吉尼亚·伍尔夫在文学上主张:“让我们按照原子坠落到人们心灵上的顺序把他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来追踪这种模式,无论从表面上看它是多么不连贯,多么不协调。”(摘自《狭窄的艺术之桥》,弗吉尼亚·伍尔夫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墙上的斑点》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的这一文学主张。它详细记录了从我发现墙上有一个斑点后,所引发的一连串联想和意识转换。文章中,伍尔夫完全隐退,从主人公“我”的视角描写“我”从墙上的一个斑点,联想到这个斑点可能是墙上的一颗钉子,接着想到油画——贵妇肖像——房东——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玫瑰花瓣——特洛伊城——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思考——古冢——木块的裂纹,进而联想到木质、树液、树木夜晚独自屹立在山上。最后借由别人的口,说出这个斑点是一只蜗牛。《墙上的斑点》详细地描述了“我”整个内心思绪的变化,看似散乱,实则以墙上的斑点为中心,思维向四面八方发散,构建了伍尔夫“诗化小说”独有的多维化立体式网状叙事结构,自成体系,形散神不散。

(二)《墙上的斑点》对人生和哲学的思考

《墙上的斑点》虽然创作于伍尔夫“诗化小说”理论尚未成型之时,但是也已经具备“诗化小说”的一些特点。小说中“我”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也就是伍尔夫对人生和哲学的思考。小说中的“我”以墙上的一块斑点为中心,进而联想发散,对人生、生命进行了零散的、碎片式的开放性思考。比如,小说中“我”由墙上的斑点联想到油画、房客,进而感叹人与人相识的偶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短暂。正如伍尔夫在小说中所用的比喻——“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著,见《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刘象愚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然后,又进一步思考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人类的无知、事物的不可控和生活中的偶然。为了进一步支撑自己的观点,小说中的“我”列举了装着三个订书机的浅蓝色罐子、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等的遗失,从而感叹快节奏的生活,生活中永无止境的消耗和修理以及生活的偶然和凑巧。接着,又从人转世投胎地点的随机性,进一步说明人生充满了偶然性。最后,通过阐述人无法定义什么是树,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这些关于生命本质的问题来说明人类的渺小和无知。同时也说明了生命的同一性。“我”把人的生命和花草树木的生命做比较,以说明生命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哲学上,“我”想到了大自然的不可抗,想到了惠特克的哲学——“每个人都必须排在某人的后面”,进而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规律。

(三)象征手法在《墙上的斑点》中的运用

象征是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伍尔夫“诗化小说”表现诗意的重要手段。《墙上的斑点》两次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第一次,文中的“我”提到了镜子。镜子作为意象象征着“模糊”及“透明”,在小说中代表了人们的丰富、广博、多变的内心世界。文中提到:“假定镜子打碎了,形象消失了,那个浪漫的形象和周围一片绿色的茂密森林也不复存在,只有其他的人看见的那个人的外壳——世界会变得多么闷人、多么肤浅、多么光秃、多么凸出啊!在这样的世界里是不能生活的。”(《墙上的斑点》,弗吉尼亚伍尔夫著,见《现代主义文学作品选》,刘象愚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伍尔夫运用镜子这个意象,把现实中闷人、肤浅的世界以及无趣、呆滞的“我”和镜子中浪漫、丰富的世界以及灵动的“我”进行对比。接着,同一段出现了另一个意象“水”。它也象征着人类的内心世界。“灰暗的海水”以及“水中的闪光”分别象征着人内心晦涩不明的区域以及人内心偶尔获得的启示和真理。文中“我”的思绪最后被买报纸这个行为拉回现实之前,也提到水这个意象。“我”由斑点想到了木头,想到了树木以及树木生长的环境——草地上、森林里、小河边。“小河边”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另一个意象。它和前面的意象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像被风吹得鼓起来的旗帜一样逆流而上的鱼群”和“那些在河床上一点点地垒起一座座圆顶土堆的水甲虫”则是代表人内心偶尔获得的启示的另两个意象。文章中这些意象的使用,象征手法的运用充分体现伍尔夫对传统小说的批判,表达了她“诗化小说”理念(虽然当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作家不应该花费大量的笔墨、精力去刻画外在世界、人物的外貌、服饰,而应该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思绪的流动。

四、结语

穿越语言屏障,读懂诗词文本 篇4

【知识回放】

中国古代诗歌根据使用格律情况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1)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2)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3)有特定的对仗要求。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

绝句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具体说来,有四种: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截取律诗的后半两联,它要求第一联对仗;截取律诗中间两联,都必须对仗;截取律诗前半两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盛行于宋代。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随后又出现了“小令”“中调”“长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方法引领】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毕竟是古老的文体,是用古汉语写就的。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所以,穿越语言的屏障,排除文字的障碍,消除古今汉语的距离,才是深入诗歌艺术殿堂的桥梁。

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古诗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从体裁、语言特征方面读懂古诗

1.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

概括地说,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其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铺垫下文。

“转”句在绝句里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在词曲中多指“过片”。“转”句十分关键,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

“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合”的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解析:该诗首句从春草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杏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望湖楼晚景(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第三句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说说它的作用。答案: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试赏析本诗末句的作用。答案: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问,而是以景结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朦胧、沉寂、荒凉、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气象阔大,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余味无穷。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如《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 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解说参考:该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泊之情。

3.利用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特点理解诗意,甚至艺术手法。

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理解诗的内容。

另外,根据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如“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陆游《寓驿舍》)。4.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诗家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了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①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即时小练

找出下列诗句中词性改变的词语并作解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下马饮君酒(《送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②变序——改变词序句序。即时小练

指出下列诗句的正常词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参考:(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固然出于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但主要出于以下需要: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出变通。如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客观环 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③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 去补充完善。

(2)意象组合。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解说参考: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这里无须赘言了。

二、遵从正确的方法读懂诗歌 1.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①把握标题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②带着标题去读诗。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 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

即时小练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咏素蝶诗》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2)《鹊桥仙•七夕》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3)《征人怨 》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5)《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2.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也要注意诗词的一般章法和情景结合的基本特点。一般结构章法: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诗近体诗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 四句抒情主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首句渲染气氛上片主句写景写景次词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主

另外,正文中的关键语要反复品读。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一联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

关键语常常在抒怀议论的句子中,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阅读这首诗,根据诗中的画线的关键词,回答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追寻的忠贞之情。3.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①典故、经典意象中的暗示信息。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也是理解诗歌的有效途径。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明月寄托相思,杨柳代表惜别,梅花表现高洁等,这些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答案:桃花;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②注释中的暗示信息。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你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如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肯 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②题干中的暗示信息。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

三、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见《核按钮》相关内容)【后续巩固】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解说首联中“暑烦”“尘寰”的含义。

“暑烦”既指自然界的炎热使人心烦;也指世道险恶,争权夺利,俗务扰人。“尘寰”指尘世,即现实世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 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 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 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解析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回答第(2)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庆清朝使•踏青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②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成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东君”指日神,这里代指春神。②饾饤: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春日里天气的变化以及姑娘们的踏青活动。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郞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首句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游人踏青,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堤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解析:诗歌最后一句点明诗人“不眠”,对“不眠”原因的分析,要立足全诗。诗歌前四句写夜起看到的景象,第五句中的“惜”字透露出夜起观景的原因,那就是爱惜山寺夜里的美景,这就是诗人“不眠”的原因之一。第七句“谁见无家客”揭示了诗人不眠的又一个原因,那可能是漂泊无依、思家念亲、孤独寂寞等羁旅之思。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自南阳(李吕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乡,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简要分析。

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解析 该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把握,但不是直接概括,而是提供了一个限制角度——思乡,特别能考查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全诗。尤其是尾联,是从“埃尘” 角度写思乡,角度灵活,手法独特。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郑防画夹①五首(其一)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 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说说该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 该诗以画境为中心。第一句点明画的作者,进入画境;

二、三两句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第四句写恍然省悟自己的错觉。全诗虚实结合,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袭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解析注意诗歌中 “几问津”“忙于我”“孤枕”“乡国梦’’“交游落落”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并联系全诗进行概括。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鱼: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①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②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注】踠:屈曲,弯曲。(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请结合全诗,说说“哭”的具体内容。

上一篇:定量装车控制系统下一篇:大数据催生财务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