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工程建设

2024-05-15

植保工程建设(精选12篇)

植保工程建设 篇1

广元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 幅员面积1.63万平方公里, 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区, 常年粮食作物385万亩, 经济作物280万亩。农作物常发性有害生物每年在100种以上, 其中危害特别严重、造成巨大损失的有20余种, 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造成的产量损失达5万余吨。而目前有害生物的种类还在增多, 发生更加频繁, 危害也逐年呈加重的趋势。广元境内制种基地分布较多, 常年开展产地检疫1.5万亩左右, 调运检疫上千批次, 涉及种苗、种子200t左右。“十一五”期间, 广元市植保部门在农业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 认真贯彻“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 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植保工作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上, 重点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健全了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体系、重大病虫控制体系、检疫监督体系, 使新型植保体系有了较大发展。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 累计防治病虫草鼠面积达4 957万亩次, 占应治面积的95%以上, 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 挽回损失总计11.26亿公斤。开展产地检疫“两杂”制种3.2万亩, 良繁种子4.5万亩, 调运检疫种子1.3万余批次, 种苗0.8亿株, 疫情防除2万亩。2008年成功地处理了柑橘大食蝇突发事件, 为植物检疫工作争取了主动, 树立了正面、积极的形象。苍溪、剑阁、元坝、青川等开展“两杂”制种和特色经济作物产地调运检疫, 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7项, 在国家、省、市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06年获得全省植保统计先进集体、2007年获省级测报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还获得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先进集体, 多人次获得部、省、市优秀表彰。广元市植物保护日益加强, 植物检疫不断深入。

二、主要成效

1. 重大病虫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

全市现已完成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项目2个 (广元市、剑阁县) , 在建2个 (青川县、苍溪县) , 专业病虫测报站8个 (其中1个国家级重点监测站, 4个省级重点监测站、测报站) , 有群众性测报网点32个, 并形成了以乡为纽带、村为基础、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农村服务网络。全市210个乡镇的1 800个村社配有植保员, 有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300余个。每年能实现病虫网络化信息化交流上千次, 发布一般病虫情报50期次, 重大病虫防控方案及新技术等信息8期次以上, 开展技术培训40期、2 000人次。

2. 病虫害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

针对农业有害生物增多、发生复杂、农药滥用等日趋严重的现象, 市县植保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网络优势, 积极示范推广植保新技术、新农药、新药械。建立技术示范区25万亩次, 减少农药使用量30%, 降低防治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每年新建植保专业队50个以上, 全市现有规模化植保专合组织达336个。随着不断探索和累积, 形成了适合广元应用推广的“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规范化栽培及病虫综防技术”等成熟技术方案, 用于指导大面积生产, 取得了巨大成效, 每年仅控制条锈病就为农民增收近2 000万元。

3. 植物检疫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

首先加强了植物检疫队伍建设, 全市现有专职检疫员40名, 拥有设施设备千余套, 每年针对新有害生物情况开展知识更新培训。其次是探索以猕猴桃为主开展非疫区建设, 全面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和商品竞争力, 保护资源, 实现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 开展产地检疫“两杂”制种3.2万亩, 良繁种子4.5万亩, 调运检疫种子1.3万余批次, 种苗0.8亿株, 疫情防除2万亩。2008年成功地处理了柑橘大食蝇突发事件, 为植物检疫工作争取了主动, 树立了正面积极的形象。

三、存在问题及思考

1. 存在问题

(1)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体系刚处于起步阶段

监测站点, 监测范围, 设施设备, 监测手段等有待再完善, 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水平有待提高, 植保知识普及培训有待加强。

(2) 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逐年加重

农作物品种繁多, 结构复杂, 抗性丧失, 农药用药增加, 施药器械落后, 环境污染加重。

(3) 植保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随农业产业化发展, 植保领域不断拓宽, 植保经费不足, 严重影响队伍稳定性, 知识技术更新不能同步, 不能满足市场化需要。

2.几点思考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 农产品国际贸易增多,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水平, 是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基于这两方面的原因, 加强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是长期的发展趋势, 应大力推进。

(1) 积极争取领导重视

随着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的提出和树立, 要进一步明确植保工作是政府必须为农业生产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是一级政府必须要干好的事情, 只有积极建言献策, 争取领导重视, 加大投入, 才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

(2) 加强队伍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 一要靠机构, 二要靠人员。必须在健全各级植保组织基础上, 建立一支技能全面、作风顽强、素质过硬、人员数量充足的队伍, 才能保障工作顺利开展。通过知识更新培训, 提升业务能力, 提高工作待遇, 加强职业责任教育,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稳步推进植保事业的持续发展。

(3) 加强技术研发

加强重大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研究, 提高病虫发生趋势的分析判断和管理能力。通过技术创新, 实行测报调查规范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采集和资料处理自动化和预报发布定时可视化。做好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 监测重大迁飞性害虫和烈性流行性病害, 做到随时掌握其发生动态和趋势, 进一步增强服务农业生产的指导性。

(4) 加强工作宣传

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发布渠道, 保障信息发布畅通, 发挥服务和指导农业生产、控制生物灾害蔓延的作用, 提高信息的到位率和宣传效果。通过病虫防控成果、贡献的宣传, 加大有害生物治理的宣传, 让更多的人了解植保工作, 提升工作地位,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植保事业的良好氛围, 从而促进植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植保工程建设 篇2

通过2008年的市场工作和参加植保会的情况,结合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客户对公司的信息反馈,现对以下几个方面做总结:

一、植保会的参加厂家情况

从全国植保会的参加厂家来看,国内外的大中生产厂家都参与了本次全国植保会议,参展多数以特展为主,他们主要展示的是公司的形象和公司的产品,同时大力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

二、植保会的参展产品情况

从全国植保会来看,整体企业以新老两方面结合展示公司的产品,展示产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很多企业以展示公司的拳头产品为主,主要是挖掘本企业的优势资源,展示的是小而精,而不是大而全。

2、部分企业根据国家标准,对其产品做相应的改变,主要对产品的标签部分的通用名和商标做了变动。商标和通用名的字体大小相当,在颜色上着重突出商标。有一半的企业展示了乱用名称,标签书写不规范,标签说明擅自扩大适用范围。

3、产品的展示情况,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很慢,主要以推广公司品牌为主,杀虫剂方向:克胜吡蚜酮,烯啶虫胺、螺螨酯、氟虫氰、杀菌剂:主要是唑类杀菌剂,保护剂以代森锰锌和丙森锌为主。同时有醚菌酯的衍生物,以杀菌和调节植物生长。

4、产品包装:产品包装都以高档为主,各个生产企业在包装上投入较大,包装以聚酯瓶为主,根据市场需求,服务农民为

主,包装规格变化多样,品种根据不同的病虫害设计的针对性强。

5、产品的剂型:很多生产企业推广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来代替传统的乳油和可湿性粉剂。市场反映比较理想,例

如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代替传统的可湿性粉剂,或50%甲

基硫菌灵悬浮剂代替可湿性粉剂。

6、产品宣传:很多生产企业在产品宣传上投入加大,全国

代表企业科赛基隆,在竞争激烈的除草剂市场,走产品宣传的差

异化营销,使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推新推异。

三、参加人员

从全国植保会来看,整个农业系统的政府人员较多,其次生

产厂家人员占主导,其次是各级经销商代表,另外是各个市场的基础推广人员。

全国植保会参加人员多数以东北为主,以生产厂家为主,代

理商以县市级为主,整体会议组织的协调一致。

四、公司的参会情况

公司组织了公司市场人员和公司企划人员参加了全国植保

会,会议从组织到开展都非常顺利,各个到会人员也得到了锻炼

和学习,同时,把公司的形象也展示给广大的参会人员。

1、公司的产品宣传册和宣传画,设计高档,充分体现公司

以高档产品定位的思想,简单而大方。

2、各个业务人员在植保会期间坚持岗位,恪守职责,圆满

完成了全国植保会。

3、公司领导亲密和客户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同时听取客

户为公司发展所提供的宝贵意见。

4、公司领导与客户同时参加了公司举办的宴会,在宴会期

间不但交流了意见,而且加深了感情。

5、在会议期间不但与老朋友见面,而且交接了新朋友。

本次参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全国植保会的展位不能体现其作

用,主要设计与公司发展不协调,部分人员在工作中,精神面貌欠缺,敬业精神不够,各个部门之间不能形成一体,大家的学习意思不强等等。

五、参会的感受和体会

1、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农药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一些老产

品和老工艺无情的被市场淘汰,接种而来的是新工艺,新剂型。

2、各个生产企业竞争的不是单纯的价格,而是品牌和综合实力的较量。

3、各级代理商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年轻化和知识型为代表

4、国家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农药管理力度,主要对通用名和商标,及产品含量标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5、很多信息对公司的发展是一次机遇,同时又是一次挑战。

6、市场产品的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需

植保工程建设 篇3

据统计,截至目前,清丰县已建立各类植保组织36个,其中县级服务组织23个,乡、村级服务组织13个,从业人员825人;拥有大型喷雾器4台,机动喷雾器1462台,电动喷雾器2145台;服务面积约6.1万公顷。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售药服务型 该组织以农药门市为基础,自购喷雾器30台,常年聘用队员40人,以销售农药盈利为主要方式,并免费提供汽油为其代治服务,目的是以服务促销售,以期获得更大利润。农民自愿选购农药,村级农药经销商组织人员免费喷药,直接服务农民。

1.2 便民施药服务型 主要由个体施药人员组成,防治对象主要是小麦、玉米、花生病虫害。在服务方式上也比较灵活,服务价格公开或提前约定,农户负责提供水源,个体施药人员负责田间施药,农民可以自由购药,按每打一壶药4元的标准向农户收取服务费。

1.3 植保专业合作社 以当地有规模的农药经营门市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病虫专业防治合作组织。机动喷雾器由政府发放或补贴购买、农民自主认购。其以合作社形式运作,以群众自愿入社为原则,以连片种植区域内的农户为服务范围。合作社组织者统一购买优质农药,配备喷药机械、配药装置、运水设备及车辆。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病虫防治服务合同,收费标准10.5元/667平方米。

1.4 项目带动型 该县以实施现代农业植保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农业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先后建立了11支规范化的专业防治队伍。县植保站为各机防队提供防治药、械,在核心示范区建立病虫测报点,确保在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集中开展统一防治。特点是项目带动,技术到位率高。核心示范区的防治效果非常理想,由核心示范区带动农户进行防治,基本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1.5 种植大户统一机防 该县种植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种植大户有227个,平均每户至少2台机动喷雾器,在病虫害发生期将主要劳力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培训,统一开展病虫防治。

2 存在问题

服务组织和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病虫害防治信息的传输渠道不够畅通,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不高。植保机防队多为临时雇佣队员组建而成,闲时无固定收入,又无约束机制;指导防治是植保专业化服务的传统形式,但在一些地方组织不力,多为名统实分。

3 发展对策

3.1 增加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植保服务组织

一是扶持创建基层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如补助购置新的施药机械,组建新的机防队,扩大机防队服务范围。二是设置统防统治专项补贴。补助各种基层组织的统防统治作业,按作业面积补助用工费用,既保证服务从业人员的利益,又体现了政府惠农政策。三是对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加快其发展。

3.2 强化植保服务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植保服务组织是实现“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最重要的一环,是提高植保防灾、减灾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是植保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广泛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政府和群众认识到开展统防统治活动对提高生产力、提高防治效果、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3.4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

植保部门要以县为单位开展对植保服务组织的技术培训,加强植保技术服务资格认证,重点开展对机防队岗位技能培训,要达到一能三会,即能维修机动喷雾器;会识别病虫害,会正确施药,会检查防治效果,提升服务组织的整体素质,确保统防统治效果和服务质量。

3.5 示范带动,扎实推进

要及时总结经验,对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要开展试点建设,建立植保服务组织专属的示范园区,加速推进植保服务组织建设步伐,扩大服务类型和面积,提高统防统治水平。

3.6 规范管理,强化服务

植保工程建设 篇4

植物保护不仅是一项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 而且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了尽快建立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植保防灾减灾体系, 最大限度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十一五”以来, 相继实施了国家植保工程、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植保项目和植保田间观测场及应急药械库建设项目, 通过多年植保工程项目建设, 改善了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植物检疫的条件, 应急防控能力、安全用药和技术培训能力进一步提高, 信息传递手段明显改善, 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我国有比较健全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 能为区域性重大病虫应急防控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源和科技支撑。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我国已基本形成并积累了针对各种重大病虫应急防控技术体系和丰富的组织工作经验, 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施应急防控行动。在重大病虫发生区, 有一大批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 只要有资金物资保障, 可以承担相当一部分应急防控任务。

2 植保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农作物生物灾害将呈重发、频发态势, 防灾减灾任务异常艰巨, 植物工程项目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2.1 项目建设内容有待完善。

在已投资的项目中, 偏重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的投资, 对田间工程的投资额度较小、标准偏低。仪器设备的配置不尽合理, 一些用于科研或教学的仪器设备无法发挥作用, 造成资源浪费, 而办公自动化和开展电视预报的设备未能设计。土建工程未能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需要而设计, 且多设计主体工程, 对辅助工程缺少投资计划。

2.2 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

由于项目县多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 60%的项目县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或部分到位现象, 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 甚至导致项目无法正常竣工验收。

2.3 部分项目运行效果不佳

由于缺少必要的项目运行费用, 导致部分项目运行效果不佳, 突出表现为:由于建设地点偏远, 土建完工后至今未投入使用, 致使房屋出现损毁;部分仪器设备长期不使用或不会使用, 部分设备由于无专人管护, 利用率不高, 使项目应有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田间工程未能充分利用起来, 温室和养虫网室利用率低, 部分县已开始损坏;缺少管理措施, 项目建成后, 由于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培训, 导致项目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 植保工程项目建设的改进意见

3.1 规范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植保项目在科学合理控制土建工程规模的同时, 要在仪器设备中增加病虫电视制作预报、远程自动监控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投资, 减少用于学术科研设备的投资, 加大应急防治、绿色防控设备和田间工程的投资额度。

3.2 减少地方配套资金数量

由于承担植保工程项目建设的县多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 没有资金投资项目建设,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免地方配套资金, 严格要求项目县使用好中央、省级投资, 控制建设规模, 精打细算, 合理利用项目投资。

3.3 建立项目运行机制

为了使项目长久发挥作用, 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县, 财政上每年要列支一定的运行费用, 项目建设单位也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社会化服务, 弥补项目运行费用的不足。要切实加强对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岗位职责的设定, 保证仪器设备正常使用。要建立严格的财产登记和使用管理制度, 使项目在监测预警、植物检疫、病虫防控、安全用药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长久发挥作用, 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4 结论

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通过植保工程项目投资建设, 初步构建与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符, 满足“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生产需要的植物保护保障体系基础, 大幅度提高我国抵御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

摘要:党的十八大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给出了明确的政策方针。农业基础建设设施, 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的加强和健全是保证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提高的基本标准。做好植物保护工作, 积极建设植保工程项目,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使国家农业生产得到安全保证, 既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又可以维护公民健康。下面针对植保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探讨。

关键词:植保工程建设,存在问题,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1]侯洪.植保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新疆农业科技, 2009 (3) :125-133.

[2]刘万才.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事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 2010, 8 (4) :85-96.

植保工作总结 篇5

一、加强护理人才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对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素质

1、今年我们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创优工作。护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病人的认可,是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2、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比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医护人员爱岗敬业,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业务学习,开展“无陪人,多陪人”活动,不定期不定时不定期不定点组织护理人员及全科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使我科的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有很大的提高。

4、严格落实病人的出院手续及治疗费用报销制度,对患者实施全程的优惠,让患者从根本上满意。

5、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基础培训工作,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使病人满意。

6、加强基础护理及环节质量的管理。护理部根据专科特点,制定了各类护理质量标准及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并督导落实到位。加强了护理人员应知、应会的知识内容,要求每位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职责,确保每位护护理人员知晓并会用。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护理骨干的作用

7、护理部重申了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了各类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如责任护士、巡回护士各尽其职,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

8、坚持了查对制度:

(1)要求护理人员在治疗、检查、用药上必须有专人监护;

(2)护理操作时要求三查七对;

(3)坚持填写输液卡,xx年来未发生大的护理差错。

我国植保机械技术发展探讨 篇6

关键词:植保机械;农业发展;现状;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51-02

为了更好地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生产发展,近年来我国在植保机械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生物、物理、化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农业生产所需标准,提出植保过程所遵循的操作规程,以防范农业危害,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效益。

1 我国植保机械技术发展现状

1.1 我国植保机械技术与发达国家对比情况

经调查研究,目前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技术已经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开发研制了大量的专用喷雾机,并研发出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的防治技术。发达国家的农药使用技术主要致力于降低农药施用量、提升农药的附着率、减少农药对农作物的渗透、减少农药的负面影响等目标。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行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机械”,政府给予植保机械技术发展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仅为植保机械技术研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补贴,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推动植保机械技术的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植保机械的发展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的水平,植保机械产品相对单一,且工作成效较差。据统计,我国植保机械生产企业约有300家,其年产总量一般在1 000万台左右,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手动式和小型机动式机械,其中手动式机械比例在80%以上。我国的植保机械一般是单管喷雾机、背负式喷雾机、压缩式喷雾机、喷杆式喷雾机等,种类较为繁杂,且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1.2 我国植保机械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产品技术水平较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植保机械,有助于促使农业的增产增收,同时推动农业的稳步发展。然而,从我国植保机械目前所使用的技术来看,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若要推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使之达到无公害标准,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对植保机械的技术水平加以规范。

1.2.2 高新产品亟待研发 目前我国植保机械技术仍处于亟待开发和研究的阶段。植保机械技术不够先进,使用中机械故障多,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全国有约300家生产植保机械的企业,达到1 000万台的年产量,但这些企业主要生产的是手动和小型机动型植保机械,高新产品少之又少。

1.2.3 植保机械操作不规范 农民没有接受过科学指导,在使用植保机械过程中经常出现农药施用过多、机械操作不当的情况。农药施用操作存在诸多漏洞,例如农产品的农药超标现象等。此外,我国植保机械发展体系尚未形成,国家的法律保障和税收保障都没有做到位,植保机械的产品效应和环境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协调发展。

1.2.4 产品种类、规格较少 从国际视野来看,发达国家植保机械产品的发展程度已上升到专业化、现代化的水平,这些国家通过积极开发和有效应用专用喷雾机,增强各项防治作业的效果等手段,不断推动本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相比之下,我国植保机械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例如品种规格少、产品过于单一、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机型种类很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浪费农药、污染环境及操作者因操作不当而中毒等现象。

2 我国植保机械行业发展的措施

2.1 强化机械产品的研制,开发高效农药施用技术

首先应当强化对机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一是要增加对小型机动喷雾机系列产品的研制,将小型汽油机和柴油机作为动力,提高小型机械的便携性和可移动性,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促进农田、苗圃、设施和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加强对喷杆式喷雾机系列产品的研制,以喷幅为8~24 m、带防飘装置的喷杆机作为研究重点,促进悬挂式、牵引式低量喷杆喷雾机的研究,提高大面积农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三是要加强对植保机械工作部件的研究,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液泵、喷头和喷射等物件。

此外,现代农药使用技术不仅包含施药机械技术,还包含农药和剂型研究、施药工艺研究等。因此,要加强对农药施药技术的研究。一是要强化对适应农药施用技术的低量高效手动喷雾系列产品研究,提高手动喷雾器的喷洒面积和喷药质量。二是要着力于农药利用率和农药少残留技术的施药技术研究,重点以防雾滴飘移技术为研究对象,开发新型的防飘技术、循环喷雾技术、防飘罩盖等。

2.2 增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

在加强施药技术和施药机械研究的同时,还要提升农业机械的政策保障。政府应加强对植保机械强制性认证的管理,强化市场监督,提高对低劣产品的淘汰率,防止出现机械违法进入市场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防范不公平竞争现象;制定相关的政策,提高对企业和农民的扶植力度;对愿意使用新型机械的农民以资金奖励,提高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2.3 建立植保机械技术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业植保机械技术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农业工程,需要政策、法律、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因此,要重视农业植保机械技术规范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农药的管理,严格限定农药的残留比例和使用标准,将植保机械的专业化研究与农业推广相结合,促进植保机械的实际应用。

3 结语

在不久的将来,传统防治病虫害及杀灭杂草的方式,将被各种污染较小的防治方法所替代。在这种发展形势下,我国应该根据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植保机械技术体系,同时将政策、法律作为制度保障,更好地提高植保机械化水平,推动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刚,张晓辉,范国强,等.棉花施药机械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4(4):225-228.

[2] 江英兰,李江全,丛锦玲.安全使用植保机械[J].农机具之友,2002(2):11-12.

[3] 刘丰乐,张晓辉,马伟伟,等.国外大型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发展现状[J].农机化研究,2010(3):246-248.

[4] 朱金文,李洁,吴志毅,等.有机硅喷雾助剂对草甘膦在空心莲子草上的沉积和生物活性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1(2):192-196.

植保工程建设 篇7

关键词: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构成特点,服务模式,成效

江苏省盐城市是一个农业大市, 下辖9个县 (市、区) , 现有耕地面积78.03万hm2, 常年种植小麦、水稻、棉花、蔬菜、特经等作物。伍佑镇现有耕地面积2 400hm2, 种植作物也是以小麦、水稻、蔬菜、特经为主, 因近城郊, 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病虫害的防治矛盾尤为突出, 发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显得更加重要。近几年来,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和行政推动力度, 稳步推进了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构建了县 (区) 、乡 (镇) 、村3级服务体系, 通过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 基本达到了“三提高”、“三降低”、“三安全”的要求。即:防治效果、防治效率、防治效益“三提高”;防治成本、劳动力强度、环境污染“三降低”;农产品质量、人畜生活、作物生长“三安全”。通过推进植保社会化服务工作, 解决了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儿童、老弱病残病虫防治难的问题, 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1,2,3]。

1 当前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特点

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主要是由政府植保机构、农药 (械) 生产企业、农药 (械) 营销组织和媒体 (电视台、广播、网络、报刊、出版社) 、植保机防专业队共5个部分组成, 其特点如下。

1.1 植保机构

即各级政府所辖植保部门, 属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 国家财政划拨工资。植保技术力量雄厚, 病虫检疫检查设施条件较完备, 承担着辖区内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防治技术指导、植保新技术推广的主要任务。它对本辖区内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其他4个成员相比, 在植保技术和农药的宣传上有较强的公正性。

1.2 农药 (械) 生产企业

主要承担农药械的生产、供应。通过专业技术营销队伍或聘用植保技术人员, 把触角伸向农民, 变产品推销为植保技术推销、田间地头培训。同时, 通过广告形式, 向农民宣传自己的产品。对农民的技术服务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或易产生误导。

1.3 农药经营组织

主要承担着农药供应, 向农民推荐使用农药的重要任务。对农民用什么药防治、用多少、怎样用起着主要作用。他们们的的职职业业道道德德、业业务务素素质质直直接接影影响响农农民民的的科科学学用用药药和和植植保保水平。有些营销组织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植保技术培训, 推荐农民使用自己门店的产品。技术服务也带有一定的偏向性和误导性。如:防治某种虫害, 本来用甲药即可, 他要推荐使用乙药, 因为乙药利润大。本来使用一种药即可防治, 他要推荐2种药复配, 因为2种药都用, 可获得更大的利润。目前, 这支力量人员素质较低, 服务不规范, 亟待加强管理和提高。

1.4 媒体

主要指传播植保技术、农药信息的电视、广播、报刊、音像、网络。在信息化时代, 这些媒体对植保技术的传播普及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当前尚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质量状况主要受植保机构、农药生产企业、农药营销组织的制约, 同时也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

1.5 植保机防专业队

主要是以弥雾机手和种田大户为主的能人组建的, 主要根据农民需求, 为农民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

2 植保社会化服务模式

2.1 县、镇 (乡) 植保专业合作社模式

县、镇 (乡) 组织化程度高, 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 信息发布及时, 施药及时, 防治效果有保障, 是当前县、镇 (乡) 发展植保机防组织的主要模式。它既可以单独组建, 也可以与其他农业合作组织 (农药生产企业、农药经营组织、媒体) 联建, 为本区域内会员及社外农户提供服务。

2.2 村级植保机防专业队模式

实行统防统治、统防代治、承包防治。所谓统防统治就是统一时间、统一技术、统一配方、统一管理, 带药带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实行统一防治。机防队和机手按照县植保站病虫情报要求, 及时向农户传递病虫防治技术信息, 提供防治药械和施药服务, 保证施药质量, 收取工本费和服务费用。代防代治主要是针对一家一户缺乏劳力 (老人、妇女, 外出务工) 的农户, 由农户提供药剂, 机防队或机手按要求喷施农药, 由农户付机手喷药的劳务费用。承包防治就是机防队与农户先确定一季作物或某一病虫的防治费用, 签订承包防治合同, 收取病虫防治费用, 实行承包防治, 包括田间调查、防治方案、防治药剂、施药机械、喷药作业、防治效果等均由机防队承包。防治效果不好或造成损失由机防队全额赔偿。

2.3 组级植保专业户代治模式

主要由种田大户发展而成。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分散于每户的土地逐渐向种田大户转移, 种田大户数量不断增加, 面积不断扩大。他们自己购买弥雾机, 在农业技术员指导下, 对自己种植的田块按病虫情报的要求进行防治, 其防治及时, 药剂对路, 防效保证。他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 利用剩余机力走村窜户为他人提供代防代治。这种形式也是由农户提供药剂, 专业户按要求喷施农药, 由农户付机手喷药的劳务费用。

3 植保社会化服务成效

3.1 提高防治效果

由于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 施药时间统一、配方统一、技术统一, 并根据植保部门提供的病虫发生实况, 对症下药, 且使用机动喷雾器防治, 雾化效果好, 附着力强, 不但显著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 同时也避免了药害的发生[4,5]。

3.2 降低农药成本

专业化防治组织可成批量从厂家或经销商处购买农药, 减少了中间环节, 降低了农药的价格, 同时也保证了农药质量。统一配方也避免了农民乱用药、喷“保险药”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

3.3 省工省时, 提高工效

在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广大农村, 劳力不足是近年来的普遍现象。专业化防治组织在缓解喷药用工矛盾, 及时控制病虫危害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从近年来防治实践看, 每台机动喷雾器工效是普通手动喷雾器的10倍以上。

3.4 提高农产品质量

专业化防治组织选用无公害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 使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污染问题从源头得到了控制, 降低了农药残留量, 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3.5 保护农民身体健康, 减轻环境污染

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 既有效地防止了盲目用药、不当用药、使用假劣农药和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 又防止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对农民身体的毒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减轻了农民用药后随地抛弃药瓶、药袋垃圾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3.6 提高作物产量

由于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科学及时, 杜绝了病虫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克服了由于防治时间不统一导致交叉传播的现象, 明显提高了作物产量。

3.7 增加机手的经济收益

机手大多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收入有限, 成为代防代治或专业防治机手后, 不仅掌握了病虫防治技术, 而且每年可增加1 000~3 000元的劳务收入, 同时家中农活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3.8 辐射及带动效应明显

由于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防治技术到位、时间统一、效果保证、省工节本, 所以只要机防队喷药, 周边农户就能看到或间接收到植保信息。这样的辐射影响及带动效应远胜于平时培训、宣传。

4 建议

今后应积极发展植保社会化服务, 提高植保社会化服务水平, 加大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的支持力度;强化病虫预警与防控手段;加强植保体系建设, 形成省、市、县、乡、村信息及时沟通的病虫监测网络;逐步达到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 提升病虫专业防治水平,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开堂.加强植保机防队建设提升病虫专业化防治水平[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3) :110, 111.

[2]詹文莲.泾县发展病虫专业化防治成效显著[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0) :91, 94.

[3]肖晓华.对秀山县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2) :72-74.

[4]顿美阁, 李会群.濮阳市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3) :185, 188.

植保工程建设 篇8

1 农业传播技术的重要性

近年来, 全球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 各种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为人类生命安危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植物的生产发育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 每一个阶段植物的内部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变化, 由于一般的植物都是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 一部分埋藏在土壤里, 这种生长状况迫使植物要面临来自多方面因素的干扰。面临着气候变暖导致的病原微生物增多的威胁, 我们必须调整农业产业的发展结构, 建立健全的应对病虫害伤害的解决方案, 减少经济损失, 逐步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发展的目标。在一些经济不是十分发达的地方, 由于受到知识、技术、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农产品的产出效率较低, 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导致农业经济收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传统的植物保护通常采用喷洒化学农药的方式, 虽然可以控制害虫、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但是达不到完全去除的目的。而且这些化学农药在杀害病原体的同时也带来负面影响, 人们食用经过化学农药处理过的农产品, 生命安全会有所影响。

因此, 我们应该借助各种传播渠道, 加大对于农业先进理念和技术的传播, 使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具有广阔的渗透空间, 让农业工作者的观念不断改进, 了解到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 充分发挥农业在经济建设中的潜在优势, 通过有效地沟通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强调绿色和环保, 农业产业也在不断做出战略调整, 弥补传统植保技术的不足, 争取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的目标, 需要借助农业传播技术的力量, 加强绿色植保的理念, 通过农业信息传递, 推广病虫绿色防治技术, 结合生物技术领域关于细胞和基因工程的成功经验, 减少植保工程的成本投入, 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收益, 使植保工作能够应对更加严重的病虫灾害。

2 建设农业市场信息主体

市场信息的匮乏或失真, 往往会给生产者带来决策的盲目性。在中国, 也只有依靠政府发挥职能, 才可能建立权威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统计、分析与报告制度, 为农民提供及时、全面、精确的市场信息和参考资料, 成为农业市场信息最主要的传播主体。但是, 这些手段和相关的专业人员往往被分割在各个不同的部门, 不能形成合力, 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 这就对体制改革提出要求, 改变职能与行为。在农业信息化起动阶段初期, 政府必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投入, 特别是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入方面, 给予应有的扶持和帮助。加入WTO后, 已经不能依靠农产品的价格补贴来保护中国农业的发展了, 而增加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基础设施投资, 应在WTO的规则范围内。国家加大对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直接投资, 可以实现对农产品的间接补贴, 以增强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农业传播媒介实现多样化

3.1 报纸、杂志

优点:具有非强制性传播的特点, 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 因而读者会愿意自觉了解所关心的信息, 可信度高, 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有联系的报纸杂志种类, 被读者奉为权威。缺点:对读者文化、社会层次要求较高, 时效性差。

3.2 书籍、小册子

指各农技部门印制的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种植、养殖信息的材料。优点:成本低廉,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面相对较小, 但面向广大农民, 符合受众需要, 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 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 效果显著。相比其他媒体, 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 能反复传播。缺点:时效性差。

3.3 广播

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 能伴随生产活动同时进行的沟通方式, 不影响人的正常工作, 有较好的亲和力, 其信息不易被人抵触。广播失效性强, 内容分时段分栏目、机动灵活、有很强的针对性, 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实时互动交流, 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缺点: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3.4 电视

优点:电视媒体能够对农业的新形式、新内容进行有深度、有内容、有说服力的报道、阐述, 引导人们更深刻地理解现代都市农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实质。缺点:在中国农业电视节目传播过程中, 电视的传播者与农村的收视群体, 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等, 而这种不对等的现状, 则导致中国农业电视从业人员所制作的农业电视节目无法找到它的受众群体, 同时, 中国庞大的农民收视群体也无法在电视这个公共的媒体上, 看到他们喜欢的节目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3.5 多媒体

优点: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合成处理并组成的交互系统,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其信息存储量大、读取简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缺点:要求播放硬件高, 成为其传播的制约因素。

3.6 互联网

优点:互联网集中影像、声音、文本等媒体优势, 传播速度快, 复制容易。时效性强、速度快、具互动性, 实现信息发布者与受众实时交互沟通。缺点:硬件要求高。

3.7 人际传播

优点:农技员、亲友邻居和示范户经过亲自解说、示范传播所掌握的植保信息, 面对面进行信息交流, 但农户对此种传播手段较为信任。缺点:传播速度慢、扩散效率较低。

3.8 现场活动

主要包括新闻发布广场宣传与咨询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活动。优点:具有现场活动独具的互动性、参与感和亲历感, 具有较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是进行重大题材宣传的好方法。缺点:组织耗时, 投入大。综上所述, 以上八种农业传播媒介各具优缺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沟通过程中明确各个农业发展地区的信息需要, 有的放矢地将农业传播技术应用到植保工程中, 争取利用传播效率好的媒介带动其他辅助媒介手段, 增加农业信息的传输效率和传送量, 使每一项农业传播媒介发挥最恰当的信息传递优势, 全面实现农业知识的覆盖。

结束语

由此看来, 植保工程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事业, 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搭建一个信心交流的平台, 使植保工作的发展前景更加清晰。农业信息技术在植保工程的作用不容忽视, 它是农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需要结合不同农业发展地区的经济条件, 有目的性, 有针对性的进行农业相关信息的普及。当然, 计算机网络是农业技术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 具有显著的渗透优势, 应该大力推广使用。

摘要:农业的发展是无法脱离技术的革新和研发信息共享的支持。因此现代农业的进步是离不开信息传播的, 因此应用于农业信息传播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保护工程的顺畅运转关系着农业产业的经济收益, 农业信息的传播和沟通作为植保工程的关键环节, 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方面进行论述, 只供参考。

关键词:植保工程,农业产业,农业传播技术

参考文献

[1]董擎辉.浅析农业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 (7) .

植保工程建设 篇9

关键词:植保技术,病虫防治,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基地建设

经济发展带动生活品质共同发展, 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开始被重视起来。为了确保基地生产的蔬菜切实地做到无公害, 需要结合植保技术, 为蔬菜生产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1 基地建设前的准备——环境评估

1.1土壤抽样检测

基地建立前需对基地所在区域的土壤进行抽样检测。取10 份土壤样品, 样品分别取自0 ~ 200mm和200 ~ 400mm两个土层。取样完毕后将其全部送至当地环保部门进行重金属、农药成分检测。以浙江省慈溪市的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为例, 其重金属含量测定为:锌76mg/kg ( 标准要求68 ~ 80mg/kg) ; 汞0.1mg/kg (标准要求0.05 ~ 0.14mg/kg) ;砷5.3mg/kg (标准要求5 ~ 6mg/kg) ; 铜20mg/kg ( 标准要求18 ~ 22mg/kg) ;铬61mg/kg (标准要求39 ~ 75mg/kg) 。而农药残留含量普遍低于 (0.4 ~ 47) *10-3mg/kg, 证明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符合标准要求, 可以用于生产优质蔬菜。

1.2空气与水的检测

对于水质的检测, 同样要将检测对象集中于重金属含量上相关的规定。而对大气的检测主要针对其悬浮物、氮氟化物以及硫化气体进行测定。慈溪市的蔬菜基地的悬浮颗粒物含量为0.15mg/m3, 氮氟化物为0.03mg/m3, 硫化气体为0.02mg/m3, 均符合相关的规定。

2 基地生产的保证——植保技术

2.1优化种植环境

基地的优良环境是保证蔬菜得以无公害生产的必备条件, 在建设基地时, 必须远离生产企业或医院等建筑, 基地至少要距离污染源3km以上。此外, 基地的水质、大气以及土壤均要保证无污染。基地的最佳环境为山河附近, 这样可以借助山河等自然隔离带远离污染。除此之外, 基地还要对灌溉水、饮用水进行管理, 使其符合国家标准。若基地位于土壤松软地区, 还要进行水土综合治理, 最大限度保证土壤中矿物质不会大量流失。基地的面积设定应该在3333m2以上, 以便于土地进行连片式轮作, 运输起来也比较方便。

2.2优化栽培技术

对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而言, “健身栽培”是一种更符合基地生产要求的栽培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对蔬菜正常规律的研究、对环境的调控和对产量的的把握, 不仅仅对土壤栽培进行更深度的研究, 还向无土栽培与设施栽培进行扩展, 更对节水灌溉、病虫消长等技术进行了应用方面的探索。通过实行“健身栽培”, 基地可以针对不同蔬菜进行更加合理的轮作与倒茬, 在清洁田园的同时通过引种或嫁接等方式提高蔬菜的抗病虫能力, 这种栽培技术, 可谓是因地制宜, 因类制宜, 更加符合基地的生产要求。

2.3农药残留严格监测, 保证蔬菜的无害化

借助农药残毒快速检测法, 基地会对蔬菜产品进行残留农药的严格检测, 从生产到销售, 所有环节均对蔬菜污染进行动态监测, 从生产环境就开始禁用农药, 以免“毒”菜上市, 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

2.4生化防治技术预防病虫害

生物技术。利用害虫的天敌或者一些生物复合农药可以对病虫害起到预防作用, 其中生物复合农药可能包含苏云金杆菌等有益菌类, 还可能包括农用链霉素、爱比菌素等成分。

化学技术。使用农药等化学手段防治病虫害, 不仅效果显著, 见效也非常快。然而, 化学技术也是造成蔬菜污染的主要原因。为此, 需要禁用高化学毒性的农药, 并根据病虫害对症下药, 合理因时下药, 尽量对靶施药, 而不要盲目地泛泛喷洒, 以免农药积聚于蔬菜。

物理技术。害虫通常对于某些颜色有趋向性, 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灯光诱杀。对于一些对气味敏感的害虫, 也可以借助气味进行诱杀。由于物理技术最为无害化, 已逐渐呈现出取代化学技术的势头。

3 结语

在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时, 需要对构成自然环境的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还要对农药残留进行留定检测, 通过应用植保技术来保障蔬菜的无公害生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们吃上放心的无公害蔬菜。

参考文献

[1]赵裕峰, 滕学海.试论无公害蔬菜施肥与植保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 2010 (22) .

植保工程建设 篇10

关键词: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

1 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丰宁县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植保站为技术依托、植保服务公司为龙头组建机动性专业化服务组织, 负责全县农作物突发性病虫害防治。由植保服务公司统一协调, 植保站负责技术指导, 哪里发生重大病虫害就服务到哪里, 具有一定的机动灵活性。

以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各种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 目前主要有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等专业化防治组织。主要针对合作社成员种植作物基地内病虫害统一防治, 合作社统一购置器械、农药, 统一抽调具有专业技能的队员, 经过统一培训上岗, 在合作社基地内开展定期防控。

以种植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组建专业化防治队, 主要负责企业内种植作物进行全面系统防治。目前马铃薯、胡萝卜种植面积较大, 多数为企业种植, 从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 病虫害防治以大型施药设备为主, 专业化统防统治规模化程度较高, 是比较典型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形式。

以农资经营企业为主体组建专业化防治队, 主要服务于玉米种植农户。由经销商统一购置药械、统一组织人员, 在玉米除草和大规模病虫害发生时统一施药防治, 由防治队与农户协商费用, 在合理收费条件下签订防治保障协议, 解决农户后顾之忧, 从而实现双赢。

以草地建设部门为主体建立草地螟、土蝗专业化防治组织。针对草场面积大, 农牧交错区草地螟、土蝗等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特点, 分区域组建专业化防治队, 兼具草地防火、草场建设与维护。

2 发展目标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以合作社、种植业龙头企业和农资经营企业为依托, 采取全程承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到农药械经营服务、植保技术指导服务为补充的经营性服务体制, 重点培育组建专业化防治服务龙头企业。3年内在工商注册专业化防治组织20个以上, 每个组织要有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植保技术人员1~2名, 同时要拓展专业化防治范围, 提供生产全程配套技术, 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提高用户满意度。

3 取得的成效

以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依托, 对农作物病虫害采取统防统治取得了明显防治效果。2005年春季王营乡王营村、黑山嘴镇小兰营村土蝗大发生, 最高密度每平方米达上千头, 有的甚至成串爬满树枝, 危害严重。县植保站协调草地建设部门及时调集药械, 分别抽调和组织专业化防治队, 采取统一防治, 仅用三天时间就将发生面积近千亩的土蝗彻底消灭, 及时控制其危害;2008年异地迁飞草地螟传入我县, 发生范围波及坝上、接坝及坝下12个乡镇, 发生面积2万hm2。农牧局协调各乡镇及时组建专业化防治队12个, 队员160余人, 协调林业、草原调集大中型施药器械5台套, 机动、电动喷雾器120台套, 分别荒滩草场、林带及农牧交错区防治, 采取“一面推、全覆盖”的统防统治策略, 较好的控制危害, 使损失降到最低。2009-2013年县植保站连续5年在大滩、鱼儿山蔬菜重点乡镇, 以京源专业合作社和绿源合作社为依托开展露地蔬菜统防统治, 合作社统一采用杀虫灯、诱捕器、诱虫板配合使用生物农药的“三诱一生”绿色防控技术, 连续调查比对, 统防统治比普通防治平均少用药2次、667㎡节省用药100g、节省人工45元, 防效效果却提高18.6%, 平均防效达到95.1%。蔬菜品质明显提升, 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 平均单价也提高0.20元, 经济效益显著, 深受地方政府和百姓欢迎。今年二代粘虫大发生, 平均每百株玉米幼虫7~15头, 最高百株有虫300头, 植保站及时调集5支专业队, 队员80人, 及时分赴发生重点村进行统一防治, 仅5就将害虫控制住, 平均防效达96.3%。政府领导认为植保部门行动迅速, 防治得利, 及时拨付了防治经费。

4 存在问题

4.1 组织机构不够健全、不稳定

一般都是重大病虫害发生后临时组建, 缺乏组织领导, 没有详细制度规范, 更没有经费支持, 政府主导性不强, 防治队员也是临时抽调, 队伍很不稳定。

4.2 保障机制脆弱

各防治组织都是在县植保部门组织指导下, 由合作社或企业根据生产需要自发成立的, 政府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 地方财政紧张投入太少。因此, 专业化统防统治所需仪器设备、药械等物资购置上缺乏政策支撑, 缺少政策扶持, 除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植保机械30%以外, 还没有专业化统防统治专项经费, 没有将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提高到与人和动物卫生防疫一个高度上去认识, 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防控体系。

4.3 队伍素质较差

农村中头脑灵活掌握一定技术的轻壮年多外出打工了, 留在家中是一些妇女或年老体弱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劳力, 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偏差, 从业人员体质和文化素质较低。尤其对防治药械使用与维护、病虫害识别、用药配比上都存在一定难度, 防治力量明显不足, 防治速度慢, 效率低。

4.4 运行机制不太适应

防治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 边摸索边推广, 有的服务组织运行机制不成熟、欠完善, 管理不到位;防治队员多为兼职, 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

4.5 服务方式不全面

服务太单一, 不能覆盖全程, 综合配套能力差。现有专业化防治组织局限于一定范围内开展工作, 加上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 作业面窄, 效率低, 服务能力有限, 不能很好的适应大范围迅速防治需要。

4.6 服务收费困难

防治组织专业化程度偏低, 服务质量不高, 一旦出现防治效果问题就会产生纠纷, 有时会收不上任何费用。每年都会因防治问题出现纠纷, 植保部门每年要处理相关纠纷10余起, 影响统防统治积极性。

5 应对措施

5.1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扶持

采取广播电视、录像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政府和农民。通过宣传政府, 引起领导重视, 借鉴外地一些统防统治经验和本地防控典型实力说服地方领导, 在确保一定防治经费情况下给予政策扶持。

5.2 组建高质量专业化防治队伍, 加强规范化管理, 提升服务质量

植保部门要在专业化防治队伍组建过程中把好关, 完善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管理制度, 及早建成一批经工商注册、有章程约束、有规范管理制度、有场地、有高质量药械设备和高素质专业化防治队伍。责任到人, 每个防治队要有1~2名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植保技术人员, 推行有偿服务、合理收费, 逐步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 确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稳定性。

5.3 加大统防统治专业队伍培训力度, 提高防治效果

植保部门要从仪器使用、保养、维护及防治队员病虫害识别、农药选用、用法用量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培训。

5.4 创新服务方式,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为有效解决防治中的实际问题, 必须创新服务方式, 坚持质量并举, 提升运行质态, 激发发展后劲, 择优培育服务规范、市场运作好、农民认可度高的植保统防专业化服务组织, 打造好为农服务品牌, 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促进植保统防又快又好发展。

5.5 开通专家咨询系统, 建设网络指挥防控平台

利用现有农业信息网络, 开展网上咨询、网上诊断、提供防控策略, 借助植保病虫预测预报结果, 根据不同地区发生趋势, 通过网络协调指挥防治, 避免县域范围广、人员少、资金紧张、现场亲自指导困难等问题, 使防治更准确、及时、省工、省力。

5.6 加强与林业、牧业合作

承德丰宁县林草丰盛, 荒滩、草场、林地面积广, 适合草地螟、土蝗等栖息繁殖, 林、牧业防控设备齐全、机械化程度高, 加强与林业和牧业合作, 建立综合植保防控体系, 及早从荒滩、草场、林地上进行防控, 通过外围防控防止害虫侵入农田, 及时有效地保障农作物正常生长, 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6 小结

浅谈城市园林植保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园林植物 现状 策略 发展趋势

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的绿化者,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纽带,也是维持自然平衡和生态平衡的基础。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方面园林植保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它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园林植保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我们要采取无污染的防治措施来维护园林植保,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平衡,将园林植保发展为生态植保便是园林植保的发展趋势。

1 城市园林植保的现状

1.1 滥用农药,破坏生态平衡。目前国内在面对病虫害时,一味采用农药来对付植物病害,但是却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长期使用农药使病虫产生了强大的抗药性,导致使用更多更毒的农药。而农药沉淀在土壤和环境中,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破坏了自然平衡,形成了恶性循环。

1.2 树种选用不合理。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品种单一,设计人员乏基本的植保病理知识,将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种植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导致严重的病虫害问题。在园林植物的选择方面,我们要遵循生物共生、循环、竞争的原则,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利用植物间互相制约和调节的性能来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1.3 城市环境恶化,适宜病虫害滋生。现在的城市环境恶化,人口密集,气候闷热,很适合某些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

1.4 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城市美化工程的进行,需要我们从外部进购大量绿化苗木,由于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不到位,大量外地的苗木出圃后,在运输、栽植前未进行检疫,结果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病虫害,造成病虫害大范围传播,造成巨大损失。

1.5 未建立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系统。对病虫害我们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通过研究病虫害的生长和发生规律,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判断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出现的高峰期以及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及时做好防治准备工作,从根源上消灭病虫害。

2 园林植保的策略

2.1 有效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包括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其主要措施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繁殖优势天敌、发展性激素防治虫害等。是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向病虫草害做斗争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界害虫天敌是生物治虫的有效措施,成本低、效果好、节省农药、保护环境,农药与生物防治技术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利用微生物来防虫害是一种十分良好的方法,它是利用昆虫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害虫。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物等,它对人畜并没有伤害,使用也比较安全,对于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十分好的,比较常见的生物防治技术有五种:①以虫治虫技术。以虫治虫技术是利用目前自然界现有的害虫天敌来克制其生长繁衍,目前国内最成功的一例以虫治虫技术是人工释放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的技术,它被全世界广泛地运用。②以菌治虫技术。以菌治虫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来消灭害虫,应用较为广泛的微生物为颗粒体病毒、核心多角体病毒以及云金杆菌等等。③以菌制菌技术。以菌制菌指数主要的体现方式是利用微生物带自然代谢是所产生的抗生素来将植物中的病菌消灭。春雷霉素、阿维菌素以及多抗霉素等抗生素农药已被广泛使用。④性信息素治虫技术。性信息治虫技术是利用害虫同类的雌性激素来诱杀害虫的雄虫。主要有玉米螟性诱剂、小菜蛾性诱剂,李小食心虫性诱剂等等。⑤转基因抗虫病技术。这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生物防治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已经成功培育出多种抗虫植物新品种,但其仍然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2.2 切实抓好免疫工作。为了防止植物在流动过程中向外界传播有害生物,本区在购进苗木时应当对苗木进行检疫,严格审查其检疫手续是否完备,不能够使检疫程序流于形式,在引入苗木后应对其进行及时的消毒处理,确保购进树苗没有疫情后再种植,以将日后的防治工作的工作量大幅度减少。某些地区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时,未按照引进要求对植物进行检疫,而所种植的树木中带有大量的光肩星天牛,这种害虫的危害性是十分大的,每年造成大量木材的损失。它可以在3-5年内逐渐地将树木杀死,有些树木时间稍长。在中国,有大约40%的杨树因此被破坏,5省中240个城市或县受其影响。在宁夏一省,3年中为控制虫害,就有5000万株树被砍伐掉(1991-1993)。这些数据能够充分说明其危害性之强,由于检疫程序不严谨,导致了虫害蔓延,使得其它街道的树木也感染了害虫,由于其是蛀干害虫,因此,喷施农药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造成了更大的损失,最终也只能将被感染虫害的树木拔除焚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3 选用抗病虫害的植物物种。预防病虫虫害的关键是选用种植的植物其本身具有良好的抗病虫能力,尤其是在城市中的绿化植物,其生长环境比较严峻,受人为的干扰较严重,在不能大量使用农药的前提下,对植物的本身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就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对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筛选的时候,应当尽量选用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物,并对其进行更加良好的培育以及引种,因此,在选用園林绿化植物时,应当将抗病虫害和抗逆性的能力作为选用绿化植物的重要指标,选取具有良好品质和抗逆性强以及抗病虫害性强的植物作为园林绿化植物进行种植。

2.4 合理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方法简单、见效快的技术,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应当选用具有高效。低毒性、低残留的农药,合理的将用药次数减少以及更改用药方式能够与其它防治技术相结合进行防虫害,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其防虫害的优越性,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其对植物的副作用,做好园林植保工作。目前它已经成为日常防虫害工作的关键。同时在园林绿化的施工阶段应当尽量从生态学出发,建立起一个多样性、多元化的生态系统,这样既能够将植物的抗虫害性提高,又能够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是一个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且十分节约的方法。

2.5 结合使用物理机械防治。物理机械防治是利用物理因素以及人工或者机械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人工进行捕杀、破坏害虫的生理活动,以及改变害虫的生活环境以使得害虫无法存活下去。合理的利用物理机械治技术能够有效的预防虫害,同时也能在虫害蔓延时及时遏制以作为应急措施。

3 园林植保的发展趋势

园林植保在新时期应摒弃以往的陋习,积极吸取新科技,采纳新技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使得园林植保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则,使得园林植物与害虫种群以及他们的天敌种群相互制约和相互调节,使得园林植保能够达到一个和谐共处的平衡状态。因此,我们认为,在园林植保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生态意识为基础,朝着构建生态平衡的方向前进。首先,在园林植保的日常维护的工作中,应强化生态意识,以生态学及生态园林的基本要求来进行防治措施,不能够破坏生态平衡,力求做到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害虫的防治工作方面,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和探索园林植物与害虫种群以及害虫天敌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力争做到利用自然平衡规律解决病虫害问题,不再使用农药,不得已时可采用生物农药或者无毒无污染的激素农药等来消灭病虫害,以免破坏环境。对于病虫害天敌,我们要對其进行保护以及培养措施,必要时可对园林植物的树种进行调节。最后,我们要重点强调的是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对于园林植保来讲,我们可以利用数据库来对园林植物病虫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网络共享给其他地区或园林,这样我们可以统一有效地对对绿化有害生物相关资料进行统计管理和查询,大大提高园林植保的工作效率。

4 结束语

园林植保是城市的绿化者,对园林植保发展我们应秉着生态且可持续的观念,从自然平衡的角度出发,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园林植保的维护工作,减少甚至消除有机农药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使得园林建设成为生态园林,这也是其发展的的必然趋势。这样便达到了生态平衡和自然平衡的良性循环,我们的园林植保也前景无限,我们也会取得长远的宏观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剑峰.浅谈城市园林植保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09(14).

[2]徐玉州.浅析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植保工程建设 篇12

湖州吴兴尹家圩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坐落在该市吴兴区八里店镇尹家圩村。随着该村家庭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业生产劳动力紧张矛盾十分突出, 农民在土地上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少, 土地利用率、产出率越来越低, 粮食生产受到威胁。针对上述情况, 湖州市农机管理部门根据市政府和浙江省农业厅领导的指示精神, 率先在尹家圩村实施村经济合作社牵头领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试点, 以农业机械化服务为突破口, 解决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生产问题。2009年初, 由村经济合作社和8户粮油农机大户发起, 组建了合作社, 购置了7台拖拉机、1台联合收割机、2台高速插秧机、8台植保机械等20余台套农业机械, 当年完成农机作业服务面积691.3 hm2, 服务收入46万元, 遏制了土地抛荒, 取得良好效果。

2 推进土地整村流转, 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合作社按每0.067 hm2水田175 kg大米“米票”的流转价值, 逐步将分散在农民手中的承包土地流转到合作社, 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由合作社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目前, 已实现土地整村流转, 为合作社创业搭建了平台。市农机管理部门为合作社制订产前、产中和产后农业机械化发展计划, 并落实专人实施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合作社已累计配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催芽器、育秧流水线、烘干机和日产30 t的大米加工流水线等80余台套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 并引进了植保飞机、高效杆式植保机、施肥机、水稻直播机、秸秆捡拾打捆机、金属立式储粮仓等高性能农业机械装备, 固定资产总额达到730.1万元, 其中农业机械原值375.61万元。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3 打造农机综合平台, 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尹家圩村被列入八里店南片省级新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后, 决定把尹家圩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提升农业生产综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试点, 重新对合作社进行了定位, 按照“一个平台、五个中心”进行规划和建设, 整合项目资源, 实行重点扶持。2012年初, 合作社进行重组, 注册资金提高到250万元, 由孙梅金担任理事长, 成员发展到200人。并实施了省级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吴兴尹家圩农机化服务中心建设”, 到2013年底, 合作社经营场地扩大到4 600 m2, 先后建设了水稻育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仓储加工中心、田间管理中心、保养维修中心等五个农机服务中心, 农机服务链得到不断延伸, 实现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烘干、加工的一条龙服务, 初步建成了农机化综合服务平台, 有效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

4 增强农机服务能力,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存量优势, 增加作业内容、扩大服务区域, 在完成合作社水稻、大小麦和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同时, 积极为粮食功能区及周边农户提供大量的农机作业服务。2013年, 全年累计完成作业服务面积2 088.5 hm2, 其中:机耕1 215.4hm2, 水稻机插288.5 hm2、机收201.4 hm2, 油菜机收27.3 hm2, 机植保355.9 hm2;机械烘干粮食1 500 t;生产稻谷1 710 t (其中向农民分发稻谷712.5 t) , 小麦520 t, 油菜籽33 t。全年服务总收入296.94万元, 粮食、油菜籽折价收入584.18万元, 合计总收入881.12万元, 净收入139.04万元, 全年盈余分配和盈余返还总额110.78万元,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随着合作社实力不断壮大, 服务能力逐年增强, 影响力不断攀升, 现代农业农机化示范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合作社先后被评为2009年度吴兴区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市级优秀粮食专业合作社、2011年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市“1010”典型示范工程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梅金被评为2010年度浙江省优秀种粮大户, 2011年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获国务院奖励, 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3年, 合作社又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浙江省首批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上一篇:环境税收体系下一篇:实行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