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与生活

2024-05-15

关注社会与生活(精选9篇)

关注社会与生活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人均占有量极其匮乏的现状。

2.分析、探究浪费资源的原因、现象, 形成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 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

【教学重点】

分析、探究我国资源“薄”的原因。

【教学难点】

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行动。

【设计理念】

《祖国资源的“博”与“薄”》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主题从“博”和“薄”两个角度讲述我国的资源状况, 一方面使学生知道我国资源丰富, 另一方面引出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以及人为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的话题。针对本主题容量, 笔者设计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各种资源丰富, 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第二课时, 让学生懂得我国人口众多,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各种资源浪费是造成我国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

这次课例是教学第二课时, 意在让学生了解和关注祖国资源虽“博”, 但人均占有量“薄”的现状。怎样让学生体会这种民生民苦, 课堂上又不觉得枯燥无味, 不是一味说理呢?在教案设计上, 笔者设计了比较灵活的方案, 课堂气氛力求宽松和谐, 注重师生眼神和肢体的交流,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算一算、比一比、谁的点子妙……通过填表、对比、读、分析等活动, 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学生参与其中, 真正实现了用自己的手去查资料,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最终发现我国自然资源“薄”的重要原因是人口众多、消耗量大、生活、工业浪费严重、人为破坏严重, 使学生产生保护自然资源的强烈愿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大蛋糕, “GDP先生”头饰、我国资源居世界位次表。

学生准备:查找我国自然资源 (如水、能源、矿产等) 总量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位次。调查统计爷爷奶奶小时候、爸爸妈妈小时候及现在家庭每月的用电量和用水量。

【活动过程】

活动一:游戏导入, 引出话题

1.出示课件, 展示祖国自然资源的“博”, 通过观看短片, 你想到了什么?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引出“博”。

师板书“博”。 (是呀, 祖国的自然资源“博”, 不仅种类多, 而且数量多, 为我国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

2.师出示蛋糕, 这个大蛋糕就像我国的自然资源, 我们人人都可以享用。 (让同学上台分享蛋糕)

可是分着分着, 大家发现什么问题了? (有的同学埋怨其他的同学分多了, 有的同学提出蛋糕不够分, 后面的同学也许没有了)

3.是啊, 这个大蛋糕就像我国的自然资源, 虽然储量大、种类齐全, 但如果把它平均分给13亿人, 每个人得到的却很少。 (师相机板书“薄”) 你是怎样理解“薄”的? (少、稀少的意思)

这节课, 我们一起来了解祖国资源的“薄”。

活动二:探究交流, 分析“薄”的原因

1.理解“博”与“薄”的相对性。

师:如果我们把祖国的资源看作一个大蛋糕, 分给全中国13亿人, 分的情况怎么样呢?

(1) (出示图表:我国资源居世界位次表) 请同学仔细观察祖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的位次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的位次, 看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

(2) 课前我们大家收集了一些资料,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师相机在图表中板书)

(3) 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表格, 我国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量位次大都在50位之后, 造成这强烈的数字反差的原因是什么? (人口众多)

(4) 我国人口多造成人均占有量少。国务院温总理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常常给我们介绍这样一个除法和乘法 (课件:出示温总理的话)

(指名读温总理的话) 谁来说说温总理话的含义? (理解多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可以变为一个很小的数目, 造成很低的人均水平)

2.分析、探究资源减少的原因。

(1) 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1) 除了人均占有量的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也造成我国资源紧张。昨天大家都做了个小统计, 现在请把你们的统计结果交流一下吧。 (投影出示学生的调查表)

(2) 学生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为什么现在比以前的用电量和用水量都增加了?师板书:生活水平提高)

(3)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我国自然资源有什么关系呢?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 自然资源, 越来越少。)

师板书:消耗量大。

这就是总理所说的一个小问题乘以13亿就是一个大问题。

(2) 引导学生体会生活浪费造成资源紧张。

(1)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 人们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 这属于正常消耗, 那么还有哪些非正常消耗呢? (浪费)

(2) 在你身边有哪些浪费现象呢?

(3) 中国13亿人, 每天一人浪费一滴水, 一度电, 一天可浪费多少水和电? (师板书:浪费严重)

(3) 引导学生体会工业浪费造成资源的紧张。

(1) 现在, 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新朋友, 它将和我们一起探究祖国资源“薄”的另外一个原因。

(一学生头戴写有“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头饰出场)

GDP先生:同学们好, 我叫GDP, 中国叫我“国内生产总值”, 我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成果。劳动成果当然越大越好, 但让我不安的是,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单位GDP能源消耗较高的国家之一。例如:中国火电行业每生产一度电, 消耗的煤比国际水平高30%, 中国每生产一万元产值的产品, 消耗的水比国际水平高5倍, 中国每生产一万元产值的产品, 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

(2) 听了GDP先生的介绍, 你明白了他的意思吗? (让学生大致了解)

我国科学技术现在并不发达, 许多机器设备与发达国家比还很落后, 所以能源消耗量大, 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浪费现象。)

(4) 引导学生体会人为破坏造成资源短缺:

(1) 课件出示第69页的表, 同学们看了这组数据有什么感想?

(2) 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感受到资源的短缺?对我们生活有哪些影响?如:限电、停水、油荒、洪水……

(3) 如果随着人口增加, 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导致浪费、人为破坏的加剧, 我国自然资源将会怎样呢?如果我国资源枯竭了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呢?

(4) 学生交流:你们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

活动三:积极行动, 最大限度地变“薄”为“博”

1.了解了我国资源的“博”与“薄”, 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意识到自然资源的短缺,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出示课件:创节约型社会, 北京10所小学生发出的倡议书)

3.作为小学生, 也要从自己做起, 你们对建设节约型家庭有什么好意见?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4.师小结:虽然我国地大物博,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因而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浪费和人为破坏造成我国资源缺乏甚至枯竭, 保护自然资源迫在眉睫, 我们要从小树立节约意识, 人人争当节约小能手, 个个争创环保小卫士。

5.课外拓展活动:为建设节约型家庭写一份计划书。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思品与社会》是与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学科, 离开社会生活的沃土, 思品与社会课堂教学这株小苗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执教的这节《祖国资源的“博”与“薄”》又恰恰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 整节课例设计中, 笔者努力创设氛围, 创造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走进生活, 形成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互相渗溶, 互相作用的互动机制。下面就这节课的几个片断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贴近学生, 精心引导学生活动。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和传递的过程, 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 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只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知识才能真正领悟, 能力才能得以锻炼和提高, 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 态度和价值观才能真正改变或形成。

在教学中, 笔者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活动环节:如分食蛋糕、课前调查、资料搜集、“GDP”自我介绍、写计划书等, 让孩子们自己着手调查, 自己说, 自己表现……在活动质疑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教学通过自然资源居世界占位表了解祖国资源的“薄”这个环节时, 首先抛出问题“上节课, 我们已经知道了祖国资源的“博”这个“博”指广博、多,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薄”你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出示祖国资源总理和人均占有量居位表让学生质疑: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紧接着, 让同学将搜索到的相关资料一一展示出来;深入问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数字反差的情况?最后引出温总理颇具深意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僧多粥少”, 中国人口众多, 总量“博”但人均占有“薄”, 整个活动环节紧张、有序、趣味性强, 问题环环相扣, 意义深刻。再加之前面的以游戏引入, 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让学生发现问题, 产生探究的欲望。还有让学生扮演“GDP”, 以新朋友的形式活生生的出现在学生面前, 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小学生很生疏的抽象的经济名词融入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从情感上愿意接受, 想了解, 并产生探究的愿望。这些活动的设计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于社会。

2.把握教材知识联系, 加强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在解读文本时, 笔者深入钻研教材, 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如两个表格中数字比较感悟自然资源的“薄”和问题计算“中国13亿人, 每天一人浪费一滴水, 一度电, 一天可浪费多少水和多少度电?”进行一场典型的数字比较和运算演练;再如“薄”字, 你是怎么理解的, 是想通过字意的理解加深对“薄”的认识, 这又是涉及到语文学科的知识;又如课前关于查找我国自然资源 (如水、能源、矿产等) 总量居世界位次, 人均占有量居世界位次资料搜集又与信息技术有关……虽看似五花八门, 却彰显了品社的学科性, 突出品社学科“人文性”、“文学性”、“社会性”特点, 将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既让学生学到知识, 又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而增大了教学容量,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多维的思维方式。

思品与社会课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使学生认知社会只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这节课, 笔者深切体会到:俯下身子贴近学生;摆正心态求真教学;多组织或多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是让学生尽快认识、适应、服务社会的有效手段, 也是课堂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

关注社会与生活 篇2

以新闻为材料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禅城区教育教学研究室李剑平老师认为,中考需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而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是考试选择素材的平台之一,相比起网络,报纸比较容易携带,学生更容易接触到。

人文关怀类材料容易入选

信息社会,纸媒越办越厚,哪些题材比较容易入选作文题目?李剑平认为有三种类型的题材较容易入选:首先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今年的地震;其次是人文关怀性比较强的文章,同学们都有话可说的;最后是文章体裁比较典范的.报道,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内的。

材料作文要选出彩点

关注社会热点 贴近人民生活 篇3

《蓝盾》紧贴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是读者的最爱。7期文章《遏止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趋势》,是广大公民感同身受的社会焦点之一。文章有理有据地道出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的事实。深刻分析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尖锐指出贫富差距扩大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遏止其发展趋势的途径。是一篇十分难得的好文章(含形象生动的插图)。

读着《倒在空姐石榴裙下的金融英才》,我想起了今年贵刊在“观察家”、“反腐前沿”等栏目刊发的许多反腐倡廉的文章。反腐是中央的决心,是人民的愿望。贵刊敢于亮出反腐利剑在全国亦属难能可贵。

《蓝盾》每期有近20个栏目、30多篇题材不一、内容丰富的文章,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敢善良——令人痛心的精神环境》,唤起我们对五六十年代良好社会风气的回忆,对和谐社会的渴望。《民间举报终于撕开黑幕——湖北随州“第一黑”覆灭前后》、《对知情不举者的呼唤》,说明群众监督、群众举报十分重要。《从危机中看到商机——温州打工仔在美国卖保险箱掘金千万》,给人启迪,催人奋进。《央视名嘴老毕的父子情》,充满亲情,十分感人。我l的老伴儿和孩子也都爱看《蓝盾》。

《蓝盾》的文章格调高雅,清新脱俗。很耐读。说到借精生子。可能会想到荒诞怪异的性故事。读了《生死抉择——借精生子七年以后的爱与宽容》,女主人公杨洁出于對丈夫唐建珂的深爱。向刘松林借精生子;刘松林夫妻为挽救爱子生命。跪求杨洁同意其女儿给予骨髓移植:唐建珂深思反省后与杨洁重归于好……整篇文章充溢着爱与宽容。是一曲爱的颂歌。当然,7期还有许多文章,我都喜爱,恕不一一枚举。

打完电话。合上《蓝盾》。我看到了封面右上角的两行字:直击时代波澜,与您同喜同忧:本刊为2009年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刊物。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自己喜爱《蓝盾》的原因。

向各位编辑们致以一个老兵的敬礼!

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篇4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好作文教学这个平台,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深入社会、理解社会, 不断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从而加速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为走向思想成熟奠定基础。

一.改变以写作技巧训练为主的倾向, 引导学生把思想的触角延伸向社会现实

文以载道, 以意为主, 是我国优秀的创作传统。我们的作文教学, 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切入社会。如果作文教学单纯地训练写作技巧, 而没有沉甸甸的内容支撑, 那么, 只能滑向“为文造情”的泥潭。事实上, 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 还是过多地注重写作知识和写作技法的训练。尤其到了高三年级, 为了在高考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我们太过注重写作技巧。

因此,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技巧训练与内容训练之间的关系。实际上, 打动人的, 还是作文内容所表现出来的真的情感内容、善的价值取向、美的语言形式。因此, 无论是命题作文训练, 还是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训练, 还是其它形式的作文训练, 都需要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视点和关注的触角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 延伸到社会现实中, 摄取动人的生活故事, 避免生搬硬套和胡编乱造。把写作技巧的训练, 融入到对素材的选择、立意的提炼、主题的升华中去, 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实上, 在每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中, 这样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

二.与农村和社区广泛联系, 布置“长”作文,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层面

写作, 是情感的表达, 是思想的凝炼与升华。风花雪月、浅酌低唱抑或是校园爱情、爱恨情仇都是写作园中的一道风景, 本来无可厚非。但是, 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以天下苍生为念, 把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那是怎样的一种大气。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生深层融入社会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国际教育大会第35次会议给各国教育部的建议书》指出, “因为学校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教学, 教师除了教学职责之外, 现在还必须与社区的其他教育力量合作, 在为年轻人作好进入社区生活、家庭生活、生活活动等方面的准备, 承担更多的责任。”语文教师可以借鉴研究型学习课程和活动课程的一些做法,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社会意识为目标, 以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写作调研报告、人物访谈、当地热点问题追踪等文章为载体, 帮助学生组成具有凝聚力的调研团队和实践团队, 及时指导学生接触社会脉搏, 贴近社会现实, 获得对社会生活的深切感受。语文教师要主动出击, 为学生广泛联系工矿企事业单位, 利用双休天、暑期等节假日, 布置学生进行适度的社会调研, 促使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各层面。当然, 这样的作文, 不是课堂上两节课内完成的作文, 而应该是有一定时间程度的“长”作文。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 组织学生对新时期农村水利建设、旧城改造、空巢老人生活情况、留守儿童就学管理情况、暴雨以后城市积水的形成原因、农村乡镇对上海世博的关注度研究等布置“长作业”, 在调研的基础上, 写出有一定深度的研究报告。在立足自身周围环境的前提下, 我们还引导学生把触角引向更广阔之处。如, 让学生就“绿色奥运”、“电视节目低俗化现象”、“就业难现象”等写好短评, 发表看法。只求言之成理, 不求鞭辟入里, 促使学生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与现今这个万千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 用自己的心智感受感悟这个世界。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曾强调过, “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 大致不至于迷路。” (《陶行知文集》第256页) 我们的写作教学难道不也是如此?

三.巧用批语, 引导学生从社会时代角度透视生活本质

毋庸讳言, 应试压力下学生的生活圈越来越小, 联系社会深入社会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 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往往失之偏颇, 对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 也常常很少从社会层面上加以思考和理解。作文训练中, 学生的视域是狭窄的。教师运用评语,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个别的生活现象与火热的时代联系起来看, 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联系起来考察, 加以正确的导向,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作文的深度, 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时代社会的理解, 正确认识时代社会的变迁,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 我校高三学生黄汧滢写的一篇题为《桥》的作文, 文章的主旨是通过爷孙俩在桥边的几次活动, 歌颂“爷爷”对幼辈的关切, 抒发作者对“爷爷”无尽的思念。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屋前的小河上出现了一座桥。

说它是桥, 那只能算是很简陋的桥, 粗粗的麻绳系在两岸的木桩上, 上面铺着层层的薄木板。爷爷就这样乐呵呵地扛着锄头, 从河对岸走过来, 看着我飞奔着扑进他怀里, 抱起我,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

我习惯搬着一张小板凳, 坐在桥边, 撑着下巴等爷爷。爸爸妈妈不允许我走过去, 说是太危险了。来来往往的人常常对我爸妈说:“你女儿真乖。”他们不知道我是在等爷爷呢。静静地坐一个下午一点儿也不无聊, 那桥就像老朋友一样陪着我, 看看天空, 望望河面。当爷爷踏碎了满地的金黄走来时, 桥便咿咿呀呀地唱着歌, 向我告别。

有一天, 我悄悄地离开板凳, 走上了桥, 因为我想去爷爷那儿。我小心地挪动着我的双腿, 可是桥忍不住地叹息, 又像是责备。任性的我继续往前, 绳索摇摇晃晃, 我跌倒在桥面上, 死死地攥着一根绳索, 越想越害怕, 不禁号啕大哭起来。不一会儿, 桥便死命地晃动起来, 我一惊, 哭得更厉害了。“别哭了!”是爷爷的一声喝斥止住了我的哭声。我擦干眼泪, 爷爷红着脸, 喘着粗气地站在我面前, 脑门上全是汗。

后来, 听说那桥被拆了, 因为不安全。于是造了一座石板桥。

后来, 爷爷走了。

桥那边的爷爷, 你好吗?真希望你再次踏着余晖, 笑着说:“走!回家吃饭!” (有删节)

我运用评语, 一方面充分肯定作者在语言、构思、描写等方面的优点;另一方面, 我重点对此文的立意提出建议, 加以疏导提升。我在文后写道:“……两座桥, 爷孙俩, 真实的生活场景, 动人的细节描写, 使本文变得有血有肉。如果我们把立意的侧重点放到‘桥’的变迁史上, 让个人生活照进时代风云, 让读者在心灵激荡的同时, 真切感受到社会巨变, 则本文就更有了‘魂’。”

四.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讲评, 相互激发, 提高社会认识

同龄人之间的生活经历大致相同, 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 由于所处的区域文化背景不尽相同, 家庭环境也有相异之处, 他们的生活状况、人际交流、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人生阅历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给同伴丰富自身人生阅历、拓宽社会生活面提供了可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作文训练后的讲评, 让习作者现身说法, 必定让同伴受到启发, 尤其是独特的生活经历、个性化的社会阅历, 会引发同学之间的联想, 激活生活积累, 丰富人生阅历, 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谱写美丽的生命之歌。

如:刘丽华同学的《向往绿色》一文, 叙述了自己回到家乡, 看到了乡村满眼绿色的景象, 受到亲朋邻里的热情款待的其乐融融的动人场景, 同时记述回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隔壁邻里、对门人家对面不相识的冷漠和隔膜, 抒发了对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从而大家和谐相处的向往。讲评课时, 我们就让她到讲台前, 说说自己这篇习作的运思过程, 给农村的、城市的同学以不同的深切感悟, 从更深的层面了解了这个社会, 提高了学生把握社会的能力。

谈品德与社会课学生参与的关注 篇5

一、关注学生参与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学生并没有真正“卷入”学习活动, 很多老师为此感到苦恼。其实, 学生在活动中只有与外界相互作用了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而学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又因为年龄特征的限制呈现出学生参与能力的层次性。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能力, 活动所蕴涵的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太浅显, 学生就会认为是“小儿科”而敷衍了事;活动所蕴涵的个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太深, 学生又会无所适从, 茫茫然走形式。

只有教育走在学生发展之前时, 才是好教育。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因此我们在关注学生参与能力上要对学生参与的能力进行引导、培养, 不断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们既要跳一跳, 又能摘到桃子。

如教学《我们手拉手》时, 老师请同学们开展小调查活动, 老师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小调查的指导, 预先设计了调查提示表, 从调查主题、内容、方法乃至汇报方式都做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提示, 其中关于“我们更近了”主题调查活动, 在内容上提示学生可以从吃、穿、住、行、玩乃至信息、语言、文化等方面入手开展调查;在调查方法上提示学生可以从生活现象透视, 还可以与长辈交流、与现在对比……在汇报方式上提示学生可以“原声再现”、自己整理归纳、讲叙小故事……学生依照提示, 思路打开了, 心中有数了, 就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的生活者, 让他们能够体会到用文明健康的方式过更好生活的乐趣, 引导他们明白“其实生活可以更好的”。这样, 学习者自身内部就会产生更持久的兴趣。比如, 我们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回报、诚信的价值、人格的魅力……这样学生才愿意讲诚信、重人格、求合作, 才会有参与的兴趣。如课堂教学中只能让学生感到搞合作就得付出, 讲诚信只会吃亏, 重人格划不来……那么学生怎么能体验到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乐趣呢?他们又怎么会有参与学习的兴趣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经验有限, 他们渴望提高过更好生活的能力, 他们需要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与苦恼加以疏导……而他们感受到的、关心的也就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所在。《品德与社会》课就是要从学生们的关切入手, 在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兴奋点、焦点上展开教学。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有效的教育必需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调查、实验……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屡见不鲜。在实践中, 我们感到学生有他们自己喜爱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式, 学生对参与方式多样性的需求增强了。因此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创新。在求新、求变的同时, 我们也发现“万变不离其宗”。这样有助于我们找到丰富学生参与方式的规律, 这个“宗”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以往我们重视学生通过言语活动进行参与的方式, 现在我们更要重视学生非语言交流的研究, 提倡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如在教学《我和同学》时, 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叫“红花开放”, 随机请学生三人一个小组, 然后背靠背、手挽手, 坐在地毯上, 再请同学们比赛, 看哪个小组最先站起来并且手不能松开。学生参与得兴致勃勃, 从中感悟到的交往、合作不言而喻。

四、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

教学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 从无疑到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更要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我们要更新这样的理念, 即课堂教学并不是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 而是让课堂教学及其活动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伴随着学生成长。

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就是要让课堂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 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成为课堂教学主流, 避免学生的参与与老师的教学流程脱节。在这方面, 教师要进行科学的预设, 在准备教的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 要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成既是“意料之外”, 又是“情理之中”。在教学《男生女生》一课时,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我眼中的男生、女生”, 最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固定的结论。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尝试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看问题了, 这就是本课教学活动的落脚点。

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 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 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 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 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 并逐步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注社会与生活 篇6

[案例1]五年级下册《数字与信息》

师:课前大家收集了家庭成员的身份证号码, 谁愿意任意报出其中一个, 老师马上能猜出是谁的, 你信吗?谁愿意来试试? (猜)

师:老师为什么能猜得这么准呢?其中肯定藏着什么奥秘, 想不想研究一下? (出示合作要求)

(1) 两人一组, 把你们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放在一起, 比一比、划一划、想一想, 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3)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通过研究, 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交流。

生1:我发现了从身份证号码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

师:9月份出生的, 为什么要用09来表示?

生:答 (略) 。

生2:我发现了从左往右数身份证号码中第17位数字, 奇 (单) 数表示男性, 偶 (双) 数表示女性。

要求学生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身份证号码, 是不是这样。

小结:在学习过程中, 有了大量的研究材料, 比较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生3:我发现了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数字都是320482。

师:同意他的想法吗?谁收集的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不是320482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猜一猜, 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可能包含怎样的信息?

生:答 (略) 。

小结:遇到问题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猜想, 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

师: (出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这是谁的身份证号码?

生:老师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老师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信息用文字能表达吗?既然可以, 为什么还要用数码来表示?

小结: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这么多的信息。它非常简明、科学, 便于记忆, 这也就是编码的优越性。

[反思]精细、巧妙的设疑、提问, 既把抽象的教材变成形象的教材, 更把学生的学习由“静态”变成“流动”的过程。教师激趣式地提问:“任意让学生说出自己家庭成员中一个人的身份证号码, 老师马上说出是谁的身份证号码?”不管哪位同学说, 都难不倒老师, 学生自然惊讶不语……教师又说:“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好吗?” (出示研究要求) ……学生分小组研究后汇报, 分享成果。“身份证号码”对于小学生来说熟悉但又不完全知晓其所反映的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 为学生“验证、再应用”积累的新经验提供了可能, 不断将问题引向深处, 让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究者、发现者, 充满着智慧。与此同时, 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等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与发展。

[案例2]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刚才已经认识了请取出一张长方形折纸, 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 指名汇报 (电脑演示三种不同的折法图) 。

师:同一张纸, 三种不同的折法, 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

……

师:分数王国的子民多得数也数不清, 想不想自己也来创造一个几分之一?从老师为你准备的材料中任意取出一个图形, 折一折, 涂出它的几分之一, 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 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收集了同学们刚刚创造出来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1:把长方形纸沿不同方向对折两次, 也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

师:有哪位同学所选的图形与这位同学不一样, 但涂色部分也可以用表示?

生2:我是把圆形纸两次对折, 也就是把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

生3:我是把长方形纸连续两次对折, 也就是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它的41。

……

师:三张不同的纸, 为什么涂色部分也可以用来表示呢?

[反思]教学过程是师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积极的、有效、动态生成的过程。为了更好地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教师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真刀真枪”的情境, 及时进行有效的点拨与指导, 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把“玩”的时间还给学生, 把“说”的时间留给学生, 使学生迸发出灵感, 进行经验的迁移, 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关注社会与生活 篇7

回顾群众文化30年, 广场文化是具有代表性之一的群众文化。特别在近几年, 悄然而起又日趋活跃的群众性的广场文化逐渐成为许多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并有方兴未艾之势。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应当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的热切关注, 使之不至于自生自灭, 而能够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究, 我们发现, 当今的广场文化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组织的自发性。广场文化的发生, 并非“长官意志”和文化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而是人民群众从自身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出发, 自然而自发地组织起来并积极参与的群众文化活动, 其产生的背景是,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精神生活方式的多样, 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要有了新的追求。高层建筑的套房和公寓, 虽然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 但同时又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弊病, 邻里之间各自禁锢于自己的居所内, “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反而造成了邻里关系的隔膜与冷落。人们“足不出户”, 亦可通过网络、电视获得信息, 获得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但这一切, 却不可否认会窒息人性的本能。人性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群体性。人类从一形成就带有群体性。单个的人是不足以与大自然抗衡的。而必须形成一个群体。原始部落就是一个个的群体。人在群体中需要互相依存、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各个群体之间也需要互相交流, 互相沟通, 发生如此如彼的各种人际关系。这正是人性中的群体性,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高层建筑的房所和网络电视的文明, 而需要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来和其他的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倾诉、沟通、以至于互相熏陶, 互相影响, 达到思想的共识, 感情的交流。于是, 出现了广场文化的热现象。这是人们从人性的自然本能出发而采取的一种自然而自发的行为。它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有利于人们思想感情的融洽, 人际关系的亲密, 群体分子的凝聚, 彼此隔膜的消除, 内心活动的沟通, 相互行为的理解。而这一切, 恰恰又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基本元素。

很难设想:当人们各自处于封闭状态, 互补关心, 互不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 是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的。所以, 尽管广场文化的出现带有自发性, 但它潜在于内在的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这却是不容忽视的。

二.形式的自由性。广场文化的形式丰富多彩, 花样繁多。如果作大体的归类, 可归纳成文艺类、体育类、民俗类三大类。文艺类表现在歌舞, 街舞, 乐器等。体育类表现在剑术, 木兰扇, 太极等。民俗表现在舞狮, 舞龙, 飘色等。有的广场文化活动介于三者之间, 很难予以定位。但无论属于哪一类, 或是不拘一格的自由发挥, 基本点都是一致的。就是求得身心的愉悦与健康。在很多社区都出现了“大家唱”这样的主题活动, 就很生动的说明这一点。他们在广场文化活动中通过多样的形式, 追求的是心理与生理的健康。而在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人们的文化素养, 审美情趣, 认知能力, 表现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一个个身心健康, 体健心悦, 素质日高的群体。这不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社会基本元素吗?

三.性质的自娱性。广场文化的性质, 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完全是群众自娱自乐自创的健康活动, 如果需要, 参与者还会自己拿钱来从事这类活动。如:演出服装、道具等等, 都是自筹自办的。他们也不在于追名逐利, 只要自己快乐就行, 这样的心态, 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健康心态。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 不少人受到极端的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的侵蚀, 忘记了理想, 忘记了追求, 忘记了艰苦奋斗, 忘记了自身使命和社会责任, 这些恰恰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不能容谅的。与此相反, 广场文化的活动性质的自娱性别, 其实就是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的一种批判与蔑视。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是会起着积极作用的。

基于对广场文化活动特点的粗浅认识, 我们认为:它的主流是应当加以肯定的。但为了使之不至于自生自灭, 能稳步健康地发展,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建议:

1、政府和有关部门, 首先要对广场文化予以必要的关注和重视。应该看到, 它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 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的趋势下出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鲜事物。作为文艺工作者正要在这样的时刻敏锐地发现群众的创造能力, 加以鼓励和扶持, 因势利导, 引导它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对广场文化活动中好的主流, 要加以肯定, 对某些不良的倾向, 要加以制止;对借广场群众文化的的名目进行非法活动的, 要加以打击;对广场文化活动的实际困难, 要逐步加以解决。总之, 对这一新生事物, 要领要导, 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加以强有力的领导。

2、文化、体育等有关职能部门, 要负起责任, 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扶持与管理。在扶持中, 应注意处理好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在提高的基础上普及的辩证关系。在这方面, 中央电视台就是典范。为什么这个栏目办得深入人心, 走遍长城内外, 大江南把北而经久不衰?正式首先重视广场文化活动, 并派专人进行辅导, 做到“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才越办越红火。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在管理中, 应注意培养参与广场文化活动者的文明行为与社会公德。诸如遵守公共秩序, 保护环境, 讲究卫生, 言行举止得体。参与者注意自身形象, 围观者注意尊重别人的劳动等。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其乐融融, 其情诚诚宽松和谐的良好的社会氛围。对陶冶情操, 培养人们的素质将大有裨益。

综合所述, 关注广场文化活动的发展与走向,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是我们文艺工作者所必需做的一件实事。群众的实事, 就是我们应当办的好事。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广场文化它以群众性、亲和性吸引成千上万人们积极参与, 使人们在工作之余, 可以尽情享受文化广场带来的精神愉悦。

关注社会与生活 篇8

一、课型描述

“共同关注”源于课外阅读中的创新阅读, 是由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适合进行课堂探讨的新闻话题, 借助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呈现, 交由学生阅读、讨论的带有活动性质的阅读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书本之外, 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上的热点新闻、热点事件, 让学生的写作多一份源头活水。为了使其效益最大化, 通过多次的实践之后, 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课堂结构。

1. 导言

主要是概要介绍新闻及其产生的巨大反响, 激发阅读兴趣或为阅读定向。

2. 新闻回放

较为详细地介绍新闻事件 (一组新闻事件) 的内容及社会各界的反应, 有时要配发新闻图片、视频或相应的新闻调查、问卷调查等。

3. 追根溯源

引导学生对该新闻事件进行讨论, 运用各种探究方法, 多角度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或价值) 等等。

4. 破解之道 (或推广之道)

基于对以上一些负面新闻事件的根源分析或正面新闻事件的动机取向等,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延伸阅读 (或深入探究)

介绍 (或链接) 相关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评论文章, 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和更为深入的思考, 并布置一两道思考题或写作题, 将自己的思考表达出来。

6. 结语

对新闻事件和评论进行提要式总结。

当然, 这六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 教师会根据新闻事件本身的特性和教学价值等因素取舍增删以及调整顺序。

二、课型分析

笔者以为, 这种课型的课堂结构层次清晰, 由点到面, 由浅入深, 承转自然, 张弛有度, 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又遵循了语文学习活动的要求, 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课型。

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课型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普通意义上的创新阅读活动。从课程论和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 它既是一种生活化课程, 又是一种生长式教育, 它实现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生态化、学生和教师成长的无痕化, 具有研究和推广价值。

1. 生活化课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生态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 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1]新课改以来, 不少地区和学校确实尝试开发和建设了一批校本课程和地方文化课程, 坦率地讲, 其中不少是应景之作, 并没有实质性实施。“共同关注”却不同, 它源于草根式的研究, 是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中自然生成、逐步发展、完善成熟的一种课程, 是自下而上的自然生长出来的课程, 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化课程。

(1) 生活与课程自然结合

首先,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分析, 它的课程资源 (教学内容) 是来自于报刊和网络媒体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热点新闻与事件, 它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在课程开发中的自发应用与发展。杜威认为, 教育即生活。其理论的忠实践行者、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我们的实际生活, 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 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民主教育的教材应从丰富中求精华, 教科书以外求课外的东西, 并且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共同关注系列”就是从生活中、从社会中求得的活的教材。比如, “好人困境的破解之道”就是学生们经常遭遇的困惑, 有学生发言说:“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 可现在老师和家长都不让我们多管闲事, 究竟该怎么办?”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的真问题, 因而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充满热情地走近阅读, 让语文课堂成为丰富生动的生活世界。

其次,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分析, 它是瓦根舍因范例方式课程理论的再发展与微观体现。它所选择的教学资源是热点问题, 比如, “北大会商制度”、“彭宇案”等等, 都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与广泛讨论。这些热点事件, 偶然性中蕴含着必然, 它们是社会各种因素发展中的一种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因此, 这些热点事件必然具有典型性与范例性, 它是具体的又是精炼的, 它能够举一反三, 它所关涉的问题往往是综合的, 它能够典型地、全面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自然凸显

新课改以来, 尽管我们非常强调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倚轻倚重, “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更是悬在半空, 难以着陆, 一方面可能是教师的操作意识和操作能力不强, 另一方面更是由课程本身所决定的。“共同关注”的课程内容源于生活, 课堂组织方式具有相当分量的活动安排, 因而化解了这一难题。张老师说, 设计活动是该课型最为重要的关键之一, 它是以活动为中心、为重点来组织学习, 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辅助者。这恰恰又是杜威和克伯屈等人的活动课程论的精髓所在。

笔者从中得到的启发是, 打破目前语文课堂沉闷僵局的最好路径就是创造充满活力的课程。充满活力的课程是一种会话、一种活动、一种学习共同体之间展开的会话, 一种沿着生活轨道动态生成的学习活动。“共同关注”正是这种课程的雏形和缩影。在这样的活动课程中, “过程与方法”会自然地凸显出来。比如, 利用图片和视频再现事件情境, 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经常引导学生发问“假如我 (你) 是……”, 让学生体验事件的过程, 享受活动的过程, 关注学习的过程。师生在对话、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表达自己观点与委婉反驳别人观点的方法, 学习语文的方法。

2. 生长式教育:学生与教师成长的无痕化

曾经有位学生问:语文是用来干什么的?这个学生的发问引发了笔者对语文课程价值的思考。训练式的应试语文、缺乏生机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程产生了质疑。靳玉乐先生说:“课程实践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 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任何课程建构如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 如若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 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 从而以失败告终。”[2]所以说, 语文是用来享受生活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语文是生活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另一层是, 语文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而富有诗意。张老师创设的“共同关注系列”课型正是这样一种语文课程, 它让我们的师生都能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学科的美与魅力, 是在真善美的享受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

(1) 言语和生命同步生长

什么是教育?杜威回答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3]高境界的教育、智慧的教育, 应该就是这种生长式的教育、无痕的教育。语文教育尤其如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接受知识理性和道德教化的容器, 而应该把他们看成是一棵棵植根于充满着生活新鲜汁液的语文土壤里的植物, 让他们自由地汲取语文的营养, 快乐健康地生长。笔者以为, “共同关注系列”就是在语文活动中用语文的方式学习语文, 感受生活的真, 人性的善, 语文的美, 让学生的言语和生命同步生长, 实现语文教育的无痕。

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内隐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我们刻意通过训练来提高语文素养, 那么其结果往往是南辕北辙。“共同关注”课型正是抓住了语文内隐学习的重要特点,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辩论、写作等具体活动展开, 这些活动实际上是语文学习听、说、读、写活动四个方面在课堂教学的特定呈现方式。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一是正确, 二是熟练。”“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4]也就是说, 言语一定要在自身的实践中获得, 要通过不断的听、说、读、写, 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语言, 获得一种持续稳定的发展。“共同关注”课型听、说、读、写全面兼顾, 学生在活动中从阅读材料、网友评论、同学表达中获取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和生活材料, 并反复地练习自身的表达。比如, 都是要经常提醒学生, 课堂发言要先讲观点后讲依据, 要做到言之有旨, 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 言之有序, 因有较多的发言交流机会, 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再比如说, 在“追根溯源”、“深入探究”这两个环节, 可经常提示学生要善于从历史的、文化的、哲学的、生命的、宇宙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使不少学生掌握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一分为二等多种思维方法,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 “共同关注系列”课程是一种真正的“大语文”课程, 它自觉地关注着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生命成长;自觉地践行着教育的古典情怀———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自觉地追慕着教育的现代精神———人的发展。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与自然、社会、生活、文化等有着多方面的接触, 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了生活与社会, 增加了识见。在具体丰富的活动体验、角色假定与转变, 不断获得新的情感、道德等生命体验, 这种体验不同于教师空洞的说教, 它具有持久的内省力和渗透力, 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生命意志得到强化, 从而获得持久的执行力。采用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多次的协作, 形成了若干小组形式的学习共同体。这是与课标中“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 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的要求一致的。试想, 如果这种课型能够长期实施下去 (已经到了系列九) , 那么学生必将在这种系列的、显性的语文活动中收获了隐性的语文学习成果, 实现言语与生命的同步生长。

(2) 教师和课程同步发展

新课标指出, 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要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 实现教学相长。笔者亦以为, 课程不仅应该成为学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 也应该成为教师真实而生动的生活世界, 真正好的课程是可以让教师和课程、和学生一起同步发展的, 好的教师开发好的课程资源, 好的课程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同步成长。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呼吁:“要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 开发语文教育空间, 面向生活, 面向社会, 面向活泼的中学生, 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5]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恶势力的继续存在, 语文教育中的知识本位、工具理性的遗毒甚广, 导致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实施的诸多不和谐的现象, 比如, 以教材为唯一资源, 漠视其他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割裂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过程的联系, 开发与实施两张皮;课程资源选择忽视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 等等。不仅使学生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 更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削弱了师生共存共生的教育本义。“共同关注系列”可以说是打开了封闭性语文课程的一扇门, 是对当下训练式、肢解式、应试式语文的一种反拨。这样一个生活化、开放性的课程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首先, 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选择“共同关注”阅读材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通过大量阅读, 比较鉴别, 遴选出有价值的新闻材料, 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对诸多芜杂的材料进行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对网友的评论或者新闻时评进行归类, 并设计出有思维张力的问题, 这也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活动。最后, 还要按照课堂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 安排教学环节, 设计教学活动, 等等, 直至把课程开发出来。整个过程中的劳动都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 开发这样一种系列化的课程, 必然促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

其次, 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虽然只是以一个辅助者的角色参与课堂活动, 但是这样的课型要求教师要有高屋建瓴驾驭材料的能力, 调控自如驾驭课堂的能力, 教师要以平等中的首席者角色参与组织教学, 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粗糙、零碎的生活经验改造为与语文学习相融通的经验, 理性与情感相统一的经验, 必然要求教师不断反省、调整, 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 袒露自己的胸怀, 真诚地和学生一起讨论, 聆听他们的心声, 在交流互动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净化自己的心灵, 和学生一起从小我走向大我, 从幻想走向现实, 更好地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正如张老师所言:“每一次聆听学生的发言, 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人格的升华。就是在这里, 造就了一个语文教师的大情怀, 一种大爱的情怀。这种情怀高于技术, 高于能力, 也高于观念, 它是修养所致, 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内在品质。”

教育生态学家C·A·鲍尔斯认为, 课程应基于文化与生态, 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应该成为课程论关注的中心, 要把批判性探究和创造活动与参与社会生活的人际交往结合起来, 要从个人智力观转向文化智力观, 并以此来理解与处理共同体与环境的关系。

剖析“共同关注”四个字, 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与鲍尔斯的观点不谋而合。“关注”绝不是关注所谓的“个人理性”, 而是把目光与智力投向自然、社会、文化等人类大课题;“共同”显然不是个人的“自我完成”, 而是集体智力参与的文化改造, 是共同体的协调发展。所以说, “共同关注系列”课型不仅仅是阅读向写作转化探索的一次突破, 更是应试语文步步紧逼之时的一次勇敢突围, 它指向了语文教育改革的课程愿景, 指向了具有人类永恒情怀的教育哲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2]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赵祥麟, 王承绪, 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81.

[4]吕叔湘.吕叔湘自选集 (第二版)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关注社会与生活 篇9

在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中,媒体关注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小企业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媒体的报道而暴露在社会公众的视线中。在过去的十年中,由于企业频频被媒体曝光有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以及劳工权益问题等,影响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评价与预期,因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又关乎证券分析师对企业的盈利预测精确度。

证券分析师扮演着企业与投资者之间桥梁的角色,专门从事信息的搜集、分析与解读工作,将各方面信息进行加工,融入到对企业的盈利预测中,并通过发布研究报告向投资者传达盈利预测信息。分析师有着更广泛的信息来源,并且具备丰富的经验积累,对信息有着更高效的处理能力,可以通过降低资本市场中总的交易成本从而创造价值,其向市场传递的资讯已经成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Cohen等,2010;Chen等,2013)。

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中小企业媒体关注度、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是否会影响分析师预测精确度。此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背后的潜在信息是否引起证券分析师的关注,并且得到解读,从而影响证券分析师的盈利预测,也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证券分析师对于媒体关注度高的企业是否预测精确度会比较高,同时也研究媒体关注度是否能有效提高证券分析师对于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较高的企业的盈利预测精确度。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问题和分析师预测问题,都是学者长期关注的话题,然而却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研究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Kim等(2012)研究证明了承担较多社会责任的企业在选择和执行企业社会责任项目时,将最大限度地投入资源,尽可能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道德期望,因此也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对于分析师来说,企业的盈余质量越好,分析师盈利预测越准确(李丹,2009)。而肖斌卿等(2012)的研究则发现,分析师未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考虑在内,未考虑到时间上的不对称与及时性,因此证明没有考虑会计稳健性是分析师预测误差产生的一个原因。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会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向投资者提供更为透明和可靠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分析师进行盈利预测所依据的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其盈利预测的精确度。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此前有学者提出“感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将“实际”企业社会责任和“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区分。何贤杰等(2012)是通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的影响,即是从“感知”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但由于企业实际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才是其道德水平的体现。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考虑的是企业实际履行社会责任程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产生影响。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大,分析师对该企业盈利预测精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

(二)媒体关注度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媒体既是企业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大量研究表明,媒体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或者分析师获取企业信息最为便捷的途径(Barber等,2008),因而媒体提供的信息对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媒体报道能够增强市场信息含量,改善市场信息效率(Fang等,2009;Bushee等,2010);另一方面,媒体的报道能够有效地吸引分析师的注意力,并使得分析师更容易获得更多反映公司价值的有用信息,从而使其盈利预测的精确度越高。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受媒体关注度越高,分析师对该企业的盈利预测精确度越高,分歧度越小。

(三)媒体关注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中的作用

徐莉萍等(2011)研究表明,媒体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正面作用,说明企业受媒体关注度越高,会促进其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钟倩倩(2013)肯定了媒体在监督并敦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抑制其过度的盈利动机方面所发挥的正向作用,通过媒体报道对企业盈余造成负面压力以及媒体报道本身都能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而施先旺等(2015)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的角度,得出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向分析师提供了更高质量的财务信息,进而使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企业的盈利情况的结论。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3:较之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预测的正面影响在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4年深市A股中小板企业为研究样本,所选取的中小企业相关财务数据、股价数据以及分析师预测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小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的数据来自和讯网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板块。并对数据按以下步骤进行了筛选:(1)剔除上年度年报披露日至本年度年报披露日之间发布盈利预测的分析师人数少于2的公司样本;(2)当分析师在同一年度对某个公司有多次盈利预测时,则选择该分析师于最接近年报披露日发布的盈利预测;(3)剔除金融保险类、ST类企业的公司样本;(4)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最终得到观测样本370个。对数据的处理主要是采用了Excel和Stata11数据处理软件。为了减轻异常值的影响,所有连续变量都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二)变量解释

1.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

在早期的研究中,分析师预测精确度这个变量是辅助于研究企业的信息环境的。而对于这个变量的衡量,目前有分析师预测分歧度和分析师预测误差等衡量方法。本文参考现有关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研究文献,采用分析师的盈利预测误差FERROR和预测分歧度DISPERSION这两个变量来衡量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性这个变量。

FERROR=[|Actual Earnings祎Median(Forecasted Earnings)|/Price]×100

DISPERSION=[STD(Forecasted Earnings)/Price]×100

其中Actual Earnings为中小企业的实际净利润值除以年末总股本,Forecasted Earnings为分析师预测的中小企业净利润值除以年末总股本,Price为中小企业预测当年年初的开盘价。

2.社会责任履行程度

关于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数据是从和讯网取得的。和讯网从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五项考察,依据不同的行业对以上五项进行分配权重,各项分别设立二级和三级指标对社会责任进行全面的评价,最终得出一个总分。和讯网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评测体系如图1所示。最后得分越高,说明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

3.媒体关注度

现有文献中主要有两种关于企业媒体关注度的度量方法。一种是使用少数几个代表性纸质报刊中标题提及公司名字的次数来衡量公司被媒体报道的强度(李培功等,2010)。另一种是使用互联网的新闻搜索引擎对网络上的所有新闻报道进行检索,进而根据公司的新闻检索条目数来反映公司的受新闻报道水平(罗进辉,2012)。本文使用的是将以上所说的两种度量方法结合起来,即采用百度新闻搜索引擎和中国知网的“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具体而言,对于每家中小板上市公司,我们通过百度新闻和中国知网“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搜索对标题中含有该公司股票名称的新闻报道进行分年度检索,通过手工整理得到搜索引擎输出的新闻报道条目数并参照一些研究的做法,取Media=Ln(上市公司被媒体报道的次数+1)作为衡量公司年度媒体关注水平的代理指标。

4.控制变量

由于被解释变量是分析师预测精确度,因此,本文的控制变量主要围绕可能影响分析师预测精确度的因素来设计。其中包括:公司规模(SIZE)、盈利能力(ROE)和财务杠杆(LEV)。表1为研究变量的说明。

(三)模型设计

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与三个研究假设,本文分别构建两个检验模型:

对于在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中,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的正相关关系是否更显著,本文通过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与媒体关注度的交互项分别引入式(1)、(2)中,得到式(3)、(4)来检验。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报告了本文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可以发现,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和预测分歧度的平均值分别为1.0743和1.0051,标准差分别为1.4070和1.3109,说明分析师对不同公司盈利的预测准确性有较大的差别。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24.7665和12.7247,且最小值3.68和最大值70.16相差甚大,说明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且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而媒体关注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5.9515和0.7858,这意味着不同中小企业受媒体关注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别。(见表2)

(二)相关性分析

在描述性统计的基础上,本文还对各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表3为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从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媒体关注度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和分歧度这两个变量之间都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初步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公司规模与财务杠杆都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越大,分析师用于进行盈利预测的信息可能随之增大,容易造成信息混淆和不确定性大,进而使其精确度降低。而财务风险较大的公司,分析师用于进行盈利预测的信息不确定性会增强,从而也降低了预测准确性。而盈利能力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见表3)

(三)回归结果分析

1.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和分析师预测

从表4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CSR的系数为负,说明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大的公司,分析师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测误差和分歧度越小,即分析师预测精确度越高,且该系数在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小企业会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向分析师提供更为透明和可靠的财务信息。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分析师进行盈利预测所依据的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其盈利预测的精准度,验证了假设1。

2.媒体关注度和分析师预测

模型1和模型2中自变量MEDIA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其与被解释变量FERROR和DISPERSION显著负相关,故该结果表示媒体关注度对分析师预测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即企业受媒体关注程度会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假设2得到支持。

3.媒体关注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中的作用

表4中模型3和模型4的回归结果验证了假设3。模型3和模型4中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CSR和受媒体关注程度MEDIA的交互项CSR×MEDIA的系数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较之受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的正作用在受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中更为显著。

同时,控制变量企业盈利能力ROE在四个模型里都在1%的水平上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显著为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好,分析师对该企业的盈利预测准确性越高。(见表4)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深市中小板企业2014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媒体关注度、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二者各自以及共同作用对分析师预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越好,分析师对该企业进行盈利预测的精确度随之增高。这可能是由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小企业会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从而向分析师提供更为透明和可靠的财务信息或非财务信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析师进行盈利预测所依据的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有助于提高其盈利预测的精准度。而中小企业受媒体关注度也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显著正相关,说明分析师对于受媒体关注较多的企业的盈利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媒体的报道向分析师传递了更多可靠有用的企业信息,从而有助于分析师对该企业的研究分析,并提高了其预测的精确度。同时,本文为了检验媒体关注度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和分析师预测精确度之间的作用,特地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和媒体关注度的交互项,研究发现:此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媒体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的正作用,即较之受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对分析师盈利预测精确度的正作用在受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中会更为显著。

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企业、媒体等角度针对如何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出以下建议:

(1)企业应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将社会责任纳入其中长期目标中,并重视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媒体关注对企业产生的重要影响,有意识的通过各种积极行为引导媒体和公众对企业的适度关注,树立正面的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以向资本市场传递“正能量”吸引分析师跟进,进而减小企业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

(2)新闻媒体应加大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报道力度,引导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使社会公众和分析师能够针对媒体信息快速做出正确决策和分析,从而使企业的积极或消极行为获得及时和公正的反应,进而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Chen,H.,A.Chua,and C.Jin,2013,Analyst forecasting errors in REITs,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16(1),48-67.

[2]Cohen,L.,A.Frazzini,and C.Malloy,2010,Sell-side school ties,Journal of Finance,(4),1409-1437.

[3]李丹,贾宁.盈余质量、制度环境与分析师预测[J].中国会计评论,2009,7(4):351-270.

[4]肖斌卿,郑莉莉,李心丹,朱文俊.会计稳健性是否会影响分析师盈余预测行为——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管理评论,2012,02:36-44.

[5]Baiter,Brand M.,Reuveailehavy,Maureen Mc Nichlos’and Brett Trueman,2001,Can investors profit from the prophets?Security analyst recommendations and stock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e,56(2):531-563.

[6]Bushee,Brian J.,John E.Core,Wayne Guay,and Sophia J.W Hamm,2010,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press as an informatin intermediary,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48(1):1-9.

[7]Fang,Lily,and Joel Peress,2009,Media coverage and cross-section of stock return,Journal of Finance,64(5):2023-2052.

[8]徐莉萍,辛宇,祝继高.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1,03:135-143+188.

[9]施先旺,梁箫,刘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分析师预测精准度[J].当代经济管理,2015,10:31-37.

[10]李培功,沈艺峰.媒体的公司治理作用: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04:14-27.

上一篇:权力制约与依法治国下一篇:培训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