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误区

2024-05-15

训练误区(精选9篇)

训练误区 篇1

呼吸乃有生命起就存在着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 人的呼吸有时急促、有时缓慢、有时深、有时浅, 它会随着人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变化自然调节, 是一种无意识的伴随着人一生的自然生理现象。在歌唱中, 良好的呼吸状态是歌唱的核心和支点。它建立于人体自然的呼吸上, 而又有所不同。歌唱气息的训练是学习歌唱的人首要掌握的技术, 也是歌唱生涯中永恒的问题。歌唱呼吸方式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歌唱者声音的质量;歌唱者在歌唱时对于呼吸控制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歌者诠释作品的效果。所以, 正确而良好的呼吸状态在歌唱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 学生会产生一些误区, 以下就一些典型而普遍的误区加以分析论述。

一、声乐学习中呼吸训练易产生的误区

1、“深吸气”误为“吸得多”

在声乐的教学中, 老师要求学生深吸气, 初学者大都猛吸一大口气, 动作夸张而气吸得浅, 发声器官变得紧张, 声音不流畅、生硬, 这就是学生误认为“吸得多”就是“吸得深”。如若懂得正确的歌唱呼吸原理, 就不会在这样想当然地呼吸。歌唱中的呼吸要求的是深呼吸, 吸进来的气息要在肺的底部, 而当大口吸气后, 由于气息的量太大, 以至于不能从底部发出, 而易从这足量的气息的顶部先往外乎, 所以反而造成“气越多越浅”的结果, 气息太浅, 找不到对抗的力量, 声音缺乏支持, 就会不自觉的让本该放松的外肌的部分承担起支持的重任, 使发声器官扭曲, 产生“喉音”、身体僵硬等不良的歌唱状态, 十分不利于歌唱。

2、“吸得深”误为“往下压”

这也是在教学中极普遍的误区之一, 当老师要求:“气息再深点, 往下叹息……”的时候, 于是大部分学生把胸廓回收, 从腰部向下给一个极强的压力, 他认为身体体会到的蛮劲能获得深呼吸, 然这却是违背正确的呼吸原理所作的主观、偏激的行为, 这会使声音突然失去气息的支持, 呼吸失去对抗, 下腹鼓胀僵硬, 声音脱节、僵硬, 音色不统一, 身体变得紧张难受, 对歌唱毫无益处。

3、“维持气息”误为“屏住气”

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唱较长乐句时, 为保证词义的连贯或是情绪的饱满, 有些乐句中不能换气, 就需要歌唱者有控制、维持和把握气息的能力, 已确保歌唱状态的稳定。在学生能力稍佳时, 很容易去寻找别的力量, 如“屏住气”, 主观地认为:吸进气息后, 为保证后面还有气息就采取不呼吸即“屏气”的手段, 以为这样就锁住了气息, 后面就够用了。这种行为关键问题是忽略了声音需要气息的对抗这一原理, 歌唱中要保持“呼中有吸, 吸中有呼”的感觉才能让气息的对抗获得很好的平衡, 如若“屏住气”那么储存的气息实则无用。这会造成身体僵硬, 发声器官发生不正确的变化, 声音固然也僵直无弹性, 对歌唱引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以上几点是歌唱呼吸中的典型误区, 若长期没有获得正确的呼吸的支持, 很容易把歌唱支持点放在咽喉部, 长期磨损声带及喉外肌长期紧张, 使声音难有共鸣和弹性, 给以后进一步的歌唱学习造成生理和心理障碍, 后果严重。故, 如何获得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歌唱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

二、声乐学习中训练正确歌唱呼吸方法的对策

1. 建立良好的歌唱姿态

歌唱的学习是我们塑造“人声”这个乐器的过程, 人体本身就是“乐器”, 乐器的调整要在合乎生理肌能规律的基础上, 使身体各部位调节到合适歌唱的状态, 使其能相互配合协调, 利于歌唱。对于歌唱而言, 良好的姿态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要获得正确的歌唱呼吸, 这一点不容忽视。正确良好的歌唱姿势首先要求感情充沛, 精神饱满, 身体自然挺拔, 腰部稳定, 两眼平视前方, 背部的脊椎骨始终要有向上、下两端延伸的感觉, 不要夹眉、缩脖, 两手自然下垂, 双脚稍分成一前一后站稳, 小腹微收, 头部端正, 颈部肌肉放松, 下巴内收, 口形应根据字的发音自然开合, 面部肌肉放松, 表情根据歌曲内容进行变化, 注意自然生动, 不要用手、脚、头打拍子, 更不要有其他怪癖动作, 可根据歌曲需要适当加入动作, 注意简练大方、恰到好处。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气息就能畅通无阻地运行, 各歌唱发声器官才能正常地工作, 而歌唱者的台风、仪态, 自然也显得端庄大方。

2. 从生活中找呼吸感觉

有了正确的呼吸, 就有了正确歌唱的坚实基础, 训练时可从生活中各种状态寻找正确歌唱呼吸的感觉。歌唱就和吹管乐一样, 吹管者是用自己的深呼吸在吹管乐, 而我们歌唱则是自己在吹自己, 那么首先得保证管道的通畅, 不能把通道堵住。我们要想获得比较深的吸气状态, 就想象我们饥饿时, 闻见食物香味时的反应, 胸廓打开, 横膈肌下降, 将气息深深地吸入, 轻松地获得正确的吸气状态。“闻花”的方法也是同一道理, 关键在于准确做到想象中的情景。每一次呼吸都新的开始, 日积月累就可获得正确的呼吸。

3. 训练稳定而富于弹性的呼吸机能

歌唱中, 要使我们的气能吸得久, 保持得长, 就要控制呼气肌肉群的回缩, 增加吸气肌肉群的工作时间, 使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一直保持对抗的状态, 我们的声音才会一直有气息的支持。首先吸气要鼻、口同时进行, 追求“吸得深”而不要“吸得多”;其次, 气息深入以后继续保持着吸气的状态, 以使减弱呼气肌肉群的回缩的力量, 增长回缩的时间, 长时间有计划地练习, 我们歌唱呼吸的能力就会日益增强, 也为提高歌唱的能力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会呼吸就会歌唱”, 这是歌唱的人明白的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正确的呼吸原理, 避免各种误区的产生, 建立正确的歌唱呼吸状态, 让声音有在正确的支持上变得有弹性、有感染力、生命力。

训练误区 篇2

在日常工作中我要经常接触到众多的各类销售人员,感觉我们的许多销售员在自身素质训练当中,存在众多的训练误区,总结三点,希望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与思索。

目前我们还很难找到一本本土完整系统阐述销售理论和实务训练的教材,大部分一些销售书籍要么是洋理论的直译本,要么就是一些本土学院派人士的“洋转本土”的著作,虽然冠了XX销售全书的名头,实质上起不到“立即充饥”的作用,不适合成人培训对功利、实效性追求的特征,即使学习完后感觉还是腹中空空,如果进一步具体到不同的销售行业其作用性或说可操作性则更不赶恭维;另一方面一些有着实战经验的一线营销人由于自身文笔和理论研究的限制,撰写的著作虽有较强的实用操作价值,但缺少理论指引,禁不起时间的筛选,由于个体差异,有经验主义之嫌。正因为存在这样的现实的矛盾,我们销售人员在自身素质修炼中就会难免出现误区和方向偏移的现象。

误区一:成功学极端导向。

成功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原因和方式的学科,对于中国人来说,认识和熟悉的时间并不算很长,大概始于上世界80年代,实际上在上世纪,成功学著作在全世界范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也不断被引入中国,这些著作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追求成功的完整理论和方法,并先后形成了多种派别百家争鸣的局面,按其理论基础,一般可简略分为6大派别:

1、品德成功论。最早期成功学著作的基础论调,强调“品德”为成功之本,代表作有《富兰克林自传》;

2、素质成功论:素质成功论强调人必须具备成功者所必备的素质,才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倡导和赞赏意志顽强,富于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拯世救民的具有个人魅力的英雄或人物,代表作为一些历史著名人物的传记等;

3、人际关系成功论:人际关系成功论强调人不是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与他人相处的技巧,这类著作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为了他人和自己的事情,不妨撒谎,是一种比较圆滑的处世技巧。主要代表人物有大家熟悉的:卡耐基

4、PMA积极心态成功论:积极心态成功论认为,成功是由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所取得的,态度决定一切,积极心态成功论的经典之作是美国成功学研究者拿破仑·希尔博士的《人人都能成功》;

5、潜能成功论:潜能成功论的开创者是美国新一代成功学研究专家安东尼·罗宾,是建立在神经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研究成功因素的派别理论,潜能成功学强调,每个人都具有成功的特质,只要调整了既有的神经系统,成功乃是人生的必然,只是时间早晚不同罢

了。人好比一座矿藏,目前只被开发了10%左右,掩藏了极大的潜在能“源”,有意识去开发潜在的能“源”,就可以创造巨大的能量。

6、“综合”成功论:是目前成功销售培训中最推崇的一种成功学培训方式,它综合了以上5种派别的理论精髓,注重潜能和人脉的挖掘和优化。

通过对成功学的认识,我们很多的企业都意识到成功学对企业员工思维和素质训练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些培训机构也先后开发了许多相关的培训课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目前培训市场竞争激烈,鱼龙混杂,许多培训课件极端强调个人的的主观能动力,训练导向十分极端,我们很多人可能参加过这类的成功学培训课程,见过音乐震天、群雄激昻、血液沸腾的培训场面,不断的告诉你,“你是最好的!最棒的!最优秀的!”„„,这样的场面尤其在目前一些知名的直销公司中普遍存在。长久地把人培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忽视人际关系的沟通,世界惟我独尊争,目空一切,自私自利,极度敏感!一开口就是我怎么怎么样的牛气等等!直让人生厌!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学训练极端导向现象!作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对成功学课程要抱有正确的认识,在批判中吸取,不能光有激情没有了理性思考。

误区二:痞子化和职业化

汪中求先生有本书叫《营销人的自我营销》谈到一个问题,社会对营销人的鄙视和反感由来已久,君不见很多高档写字楼贴有“谢绝推销!”实际上作为营销人,我们要反思我们的行为是否被别人定格为“痞子化”,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当中还大量存在“痞子化”业务人员和业务行为,一个有志于营销行业工作的人,要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构建,注意自身“短板”的修补,在行为细节上要注重和强调职业化的塑造。

误区三:忽视文案处理训练

少儿短跑训练易走入的误区 篇3

一、重无氧代谢能力训练,轻技术训练

少儿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健全,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在基础训练阶段,重点以自然放松的快跑技术为主,杜绝极限用力的无氧奔跑。在这一阶段,如果重视跑的无氧代谢能力训练,虽然在短时期内能带来运动成绩的快速提高,但直接影响运动员的今后成长和最高运动成绩的创造。

少儿时期是发展速度的敏感期,教练员应抓住这一时期,确定以速度、技术为主的训练指导思想,提高运动员对短跑训练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合理科学的技术训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形成正确的技术动力定型。另外,在技术训练时,还要根据各个运动员的风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符合他们特点的技术训练,充分发展个人的优势。因此,在训练中必须重视运动员基本技术的训练,为运动员今后创造优秀的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大强度力量,轻小肌肉群力量

在少儿成长发育时期,骨骼钙化程度相对较低,骨质较为疏松,富于弹性而硬度小,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发生骨折,但受外力或在重力作用下易弯曲变形。过早长期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会造成骨骼畸形和骨化提前,影响他们的发育;少儿的关节活动范围大,但关节牢固性差,外力作用下易于发生脱位;少儿的肌纤维较细,肌肉蛋白质少,肌力弱,耐力差,易于疲劳,外力作用下易于发生拉伤。因此,在少儿成长发育时期,不宜进行大强度的力量训练。

少儿时期由于小肌肉群的发展相对较晚,他们的协调性差一些,动作的准确性不高。为了克服生理发育的滞后性,用小负荷的力量训练,增强少儿的踝、膝、髋、肩、腕关节,以及臂、腰、背、腹、臀等深层小肌肉群的力量,促进少儿肌肉力量的平衡发展,提高肌肉群之间的协调能力。少儿时期的力量训练应以克服本身体重的跳跃练习,或负轻器械的各种身体练习和专门练习为主,要注意以较快的速度来正确完成动作,多做成组练习,协调发展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

三、重药物服用,轻文化学习

在日常训练中,不少教练员和运动员希望除正常训练外,寻找药物的帮助,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些教练员引导运动员使用药物,不顾药物的危害,许多有害作用往往在数年之后表现出来。

少儿时期是运动员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然而,有些运动员从小就进入体校训练,重视体育成绩提高,忽视文化学习,导致退役后,因文化水平低而不能胜任体育以外的工作,这是我国多年来体校训练的通病。重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拓宽了运动员的知识面,活跃了运动员的思维,提高了运动员对训练的理解能力。运动员在比赛时不仅比的是专项技能,还比的是智能,比心理素质,这些需要文化成绩作基础。因此,少儿时期的运动员应学训并重,以学促练。

四、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目标

很多教练员在眼前利益的驱使下,一味追求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急功近利,拼命挖掘运动员的潜能。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但是伤病缠身,技术缺点明显,过度训练现象明显,后期成绩不长反降,严重缩短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这种现象在我国尤其突出。具体表现就是,在参加洲际青少年比赛中,运动员能取得好成绩,而在洲际成人比赛中,成绩并不理想,这种现象应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

少儿时期属于基础训练阶段,本阶段短跑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学习正确的短跑技术,进行意志品质和运动心理品质教育,制定多年训练计划,进行总体规划。所以,科学制定多年训练计划要得到高度重视。在制定多年训练计划时,要准确估计每名运动员的个人特点,考虑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竞技能力水平,指出运动员训练水平方面的弱点和努力方向,确定每年训练的主要任务和手段,逐年加大训练的量和强度,为进入高年龄组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成绩而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重成人化训练模式,轻少儿时期训练特点

少儿运动员的短跑训练实际上是一个教学过程,它不仅要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而且要遵循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尤其少儿时期是掌握基本技术和打好基础的最佳时期。少儿成人化训练这一现象,在我国业余的训练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对少儿运动员成人化训练的危害认识不足,忽视了少儿时期运动员的训练特点,这造成少儿运动员的早衰,成才率低,淘汰率高。

少儿时期短跑运动员的身体各部分发展不平衡,心血管系统明显地不能与成人相比,不能按照成人更不能按照优秀运动员的要求进行训练。在运动器官中,各关节和韧带落后于肌肉的增长和发育,在学习跑的技术时可根据情况适当降低难度,采用相应的练习手段,使之逐步掌握正确的技术。不能采用高强度训练,高强度训练会加大肌肉与关节韧带间的发展差距,容易给关节韧带造成较大的损伤,同时还会对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较大的负作用。

因此,少儿短跑训练要进一步明确训练的指导思想,在进行训练时要根据少儿时期训练特点,对正确训练过程的再认识,认真贯彻《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本着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早日使我国的短跑冲出亚洲,走向世界。[e]

训练误区 篇4

误区之一:重视“说”, 忽视“听”

能够开口说话一直是家长和老师对聋儿的期望, 所以语言训练成了聋儿康复的重要任务。有的孩子家长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你就教我们家孩子说话, 其它的都不重要。”这种期望的结果必然导致了重视口语的表达, 而忽视听觉的训练。然而, 听力障碍是聋儿最本质的残疾, 他们在佩戴助听器或者植入电子耳蜗以后, 虽然可以听到声音, 却不知道是什么声音以及这种声音的意义, 更不知道如何分辨声音。因此, 要把听力训练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完成。

建议:听觉优先, 听说结合。听觉优先在听障孩子的康复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因为我们需要让听障孩子通过听觉的渠道来学习语言而不是靠视觉或其他感官。有研究也证实了:聋儿掌握语言的情况与听力训练效果是成正比的, 通俗的讲, 聋儿听到的声音越多, 声音分辨能力越强, 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也越快越好。在康复训练中先听后说, 听说结合才能完成康复目标。

误区之二:重视结果, 忽视原因

作为康复教师会经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诉说:“老师啊, 我们家孩子怎么说不清楚啊, 我还能听懂一点, 其他人都不知道孩子说什么。”有的家长会问老师:“我们家孩子zh、ch、sh发不清楚, 怎么办啊?”孩子的发音是否清楚, 别人是否听得懂, 这是老师和家长经常沟通的话题。但是,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结果。而不考虑我孩子的听力补偿如何、康复时间有多久了、近期的康复目标是什么、目标达成多少了,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很少深入思考。

建议:目标发展, 循序渐进。听力障碍儿童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语音清晰度会随着听觉、语言、认知训练的不断提高的。家长反映的声母发音不清楚是聋儿语音不清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声母的习得是有一定顺序的。根据黄昭鸣博士的研究表明: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 各声母音位的习得具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一般来说, 声母m、b、d、h在2~3岁之间习得;p、t、k、g、n在3岁习得;f、j、q、x在3~4岁之间习得;l、s、r、z在4~5岁之间习得;c、zh、sh、ch、c在6岁习得, 发音时舌尖部位靠前的声母早于发音部位靠后的声母, 塞音早于摩擦音, 鼻音早于非鼻音。因此, 可根据上述规律, 制定聋儿训练目标,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误区之三:重视单一正音, 忽视引导与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让孩子能够把语音说清楚, 在康复训练中非常重视正音。但是正音不是反复地听与仿说。在康复训练中, 我们可以看到家长或者老师为了纠正一个音, 不厌其烦地重复五遍、十遍, 甚至更多次, 结果孩子越说声音越小, 越说越不耐烦, 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也许还是把“姑姑”还是发成“嘟嘟”。

建议:加强构音与发音训练, 正音方法要多样性。其实在教发音时, 要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比如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帮助聋儿掌握发音的方法和发音的部位, 运用游戏的方法做发音诱导。比如发“P”音之前可以玩吐葡萄皮、放鞭炮的游戏;发“h”音之前可以玩对着镜子做哈哈笑的游戏, 然后将发音方法迁移运用, 避免发错音再来纠正。即使在正音时, 也要在给聋儿正音之前, 明确在发音方面存在什么问题, 例如, 要知道哪些音是发音器官发育还不完善而造成的语音问题, 哪些音是听力补偿不足引起的, 哪些音是共鸣问题产生的等等, 然后寻找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帮助矫正。正音时必须避免单纯地正一个音素, 而应该与词汇、句子结合起来练习, 做到“音不离词, 词不离句”, 最好运用孩子游戏和活动的方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避免正音带来得消极情绪。

误区之四:重视课堂, 忽视家庭训练

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会问:“老师今天教了什么啊?”孩子根本不予理会, 因为孩子也许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学校也会对老师的备课、记录、康复档案整理提出许多严格的要求, 并对课堂教学进行督导。其实, 聋儿语音清晰度的提升, 聋儿康复的成败, 不仅是老师的责任, 更是家庭肩负的重担。有些家长以自己不会教为理由来推卸责任。但是, 国内外的聋教育专家一致认为, 家庭因素在聋童教育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训练误区 篇5

一份高考试卷,往往是六七道大题,现代文学作品(近些年一般都是散文)阅读题是除了作文题以外分值最大的题,一般都在20分左右。因此,文学作品阅读题的应试性训练,是每届的高三教师和学生都十分重视的。怎样进行高效率的文学作品阅读应试训练,师生们各有高招;但往往都有一个相同的做法,即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训练材料。这是因为,高考试题都是命题专家们的千锤百炼之作,质量很高;而且高考试题代表着近年高考命题的方向。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效果的确较好。

但是,万事万物总是以其复杂的状态存在于世的,高考试题也不例外。由于近几年国家考试中心命题权力下放,很多省市开始了自主命题,2006年高考,全国就有17套语文试题;而参加命题的专家,就不一定都是长期研究高考命题的专门人员了。这样一来,一份高考试卷,“白玉微瑕”的问题就比以前更加突出。而文学作品阅读题是公认的最难命制的试题,因此它也就成了“微瑕”的“重灾区”。这一问题的出现,不能归咎于某一种做法,更不能归咎于某一个或几个人;任何人参与其事,都难以做到尽善尽美。笔者是很体谅这种情况,并且是持宽容态度的。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高考阅卷组的专家们自有办法。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是,当高三年级的教师和学生们拿出往年的高考试题作为训练材料时,应该怎样去做。据笔者所知,一般的情况是:归依较多,甄别不够;有些教学参考书籍对高考试题的解析也是如此。这样就陷入了一个误区:高考试题的命题都是没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准确无误的:学生的答案有出入(超出评分细则),就一定是学生的问题。教师评讲试卷,即使无中生有地牵强、“山回路转”地盘绕,也要归依到高考答案上面去,可怜的同学们,大多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为了具体说明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些试题和答案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笔者在一个60人的高三班级作过检测,下面的学生答案和有些试题的难度统计均来自于这个班级)下面是206年高考全国卷(I)文学作品阅读的两道试题和答案(限于篇幅,请另参见原文)。

14.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案】  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学生甲:声音本是听的,但“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听不到的,只是一种感觉,只能在心灵去感觉,因此作者要用“想着”。

学生乙:这种声音很细微,是不可能听到的,只能够想象。这样写把读者引入想象中,使读者犹如真的看到植物突破土地的样子,听到它成长的声音,富有感染力。

学生丙:因为“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并不能真正被人听到,是作者的想象,因而用“想着”。

这道题题干表述不是很严密。文章为什么要用“想着”?就是因为“想着”比“听着”好。按照常规,既然是“声音”,当然是“听到”;但“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则是一般“听”不到的,故而甩“想着”更准确,也更有意味。前面的向题已经覆盖了后面问题的内容,第二问就没有必要再问了。以上三个学生的答案,说明他们都解读出了“想着”的好处。但从答案结构看,甲、丙两项答案第二问都没有作答,说明学生不知第二问如何回答;只有乙答案是分为两层回答的,但他也没有答到“品味”上面去(答出这个词是非常困难的)本题难度为0.60,难度并不低,问题在于没有区分度,第一问一般都可以做出,第二问一般都没有做出。

这道题可以保留第一问,去掉第二问。答案可以从两个方面作:第一,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第二,用“想着”有想象、品味的意味,更有表现力。

16.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6分)

【答案】  ①夜来香、昙花夜间开放,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阴香;②“没有壮怀”是拟人的说法,与农夫决心在乡务农的行动形成对比;③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刚之美的观点。

学生甲:夜来香和昙花都开在夜里,开在黑暗中,而黑暗中隐藏了很多世俗的喧嚣和争斗,因此只是阴香,没有壮怀的,农夫之所以选择务农,便是都市让人们远离了阳光,变得世俗和功利。(有些牵强。)

学生乙:夜来香和昙花生长在室内,没有接受阳光充分的照射,不可能有阳光的味道,缺少一份自然的感觉,就如同生活在城市里,缺少与大自然全身心的接触,生活也就缺少了一份自然与恬适。(联系农夫务农内容不紧。)

学生丙:夜来香和昙花在夜间开放,没有经过阳光的曝晒,农夫认为缺乏阳刚之美。(联系农夫务农内容不紧。)

这道题的命制没有问题,但答案有点毛病。所谓“含意”是指言语含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字面意思)。结合文意来看,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就是说长时间不接近阳光,不享受阳光下的生活,人就不会有阳刚之美。如果结合年轻农夫在家乡务农的选择来谈,那就要涉及到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即他欣赏和追求的是阳光下的生活和阳刚之美,而对夜来香、昙花的“阴香”和“没有壮怀”以及类似这样的生活是否定的。原答案①③两点是紧扣这一中心内容作答的,而答案②所谓“拟人的说法”,以及与什么“形成对比”等措辞,很明显不符合题干要求。三个学生的答案,虽然都有“联系农夫在家乡务农”不紧的问题,但他们都没有涉及“拟人”和“对比,这也说明题干不能给考生提供回答运用什么写法的信息。本题难度为0.42,主要问题是没有答出“拟人”和“对比”(答案②基本没人得分),部分学生“联系农夫在家乡务农的选择”不紧。

这道题的答案如果这样拟。可能更切合考生的答题实际:夜来香、昙花夜间开放,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说是阴香,没有阳刚之气。农夫欣赏和追求的是阳光下的生活和阳刚之美,所以对夜来香、昙花的“阴香”和“没有壮怀”以及类似这样的生活是持否定态度的。

我们再来看200 6年高考湖北卷文学作品(《从阿尔卑斯山归来》)阅读试题第16题。(限于篇幅,请另参见原文)

16.在羊群秋归的描写中,文章主要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4分)

【答案】  (1)期盼回家和回家后亲切温馨的感受。(2)生命(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或亲密交流的感受。

学生甲:文章主要传达了归来的羊群的感动、喜悦以及农庄在羊群秋归后活跃、欢腾的气氛。

学生乙:视觉与听觉方面的感受。

学生丙:羊群秋归前,人们对它们归来的热烈期盼;羊群归来后,人们激动、愉快、兴奋的心情。

这道题的主要问题是表述太空泛,不能引导考生进入命题者预设的思维轨道,因而也无法做出正确的`答案。首先,“羊群秋归的描写”不明了,可以补上“归途中和归家后”。第二,“传达了哪两个方面的感受”既不明了,又不具体。“感受”是指人接触外界事物受到的影响,获得的体会。文章传达出的“感受”应该是指作者的“感受”,即作者观察(当然可以包括想象)羊群秋归情景之后产生并且通过文章描写所表达出来的感想和体会。试题要求考生再去感受作者的“感受”,而原文没有任何与“感受”相近的词语,也没有任何直接和间接表明作者“感受”的语句,考生难以把握这种“感受”是从哪个角度提出来的,不知道朝哪个方向去思考,也就不知如何作答了。上面三个学生的答案分别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也说明了这一点。今年湖北省高考阅卷组提供的数据表明,这个题的难度是0.35。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这个0.3 5不是说有3 5%的优秀考生答出了这道题;而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到了“盼望归家”、“归家的感动”、“归家的喜悦、快乐”之类的话,都多少得了一点分。因此,这道题是没有什么区分度的。

原题可以改为:在羊群秋归(归途中和归家后)的描写中,文章表现了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怎样的关系?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可以是:亲密友好,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们对羊群秋归的期盼,火鸡、竹鸡等对羊群归来的欢迎,狗对主人家园的守护和狗相互间的交流等等,都可以看出这种关系。

下面是2006年高考全国卷(Ⅱ)文学作品(《绵绵土》)阅读试题第16题。(限于篇幅,请另参见原文)

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5分)

[答案]  母体--绵绵土一一故乡。

学生甲:梦--现实--梦

学生乙:向往--寻找--重逢

学生丙:向往沙漠一一踏上沙漠一一膜拜沙漠

这道题命得很有新意,但难度太大。一是“隐喻性的表达结构”在现行中学教材中并不多见,在一般学生的阅读视野中也较少出现,多数学生并不熟悉这一概念。二是这种表达结构在本文中并不是很容易看出来。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只有“望题兴叹”的份了。上面三个学生的答案就说明了这一点。从检测情况看,难度为0.2 1,部分学生写出了“故乡”,极少数学生写到了“母体”。

综上所:述,高考现代文学怍品阅读个别试题的白玉微瑕现象:庄往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试题表述不严密,影响考生思维,例如200 6年全国卷(1)14题;二是试题表述太空泛,考生难以具体把握,例如2006年湖北卷16题;三是试题难度太大,考生能力不及,例如200 6年全国卷(Ⅱ)l6题;四是答案有失斟酌,考生难以答准答全,例如2006年全国卷(1)16题。如果我们在利用高考试题进行应试性训练时不注意甄别,一味盲从,就会陷入误区,带来不良后果。首先是对学生解答试题能力的评估失准。学生解读文学作品水平不高也好,试题和答案本身有缺憾也好,统统都记在学生的“账”上,结果是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缺乏真实了解。其次是造成师生心理上的不自信。花了很多时间,作了很多训练,效果总是不理想,会导致信心丧失。第三,迷失复习方向。由于上述两个原因,有些老师和学生不知道文学作品阅读应试训练究竟该如何进行,怎样才能取得成效,陷人了迷茫。因此,高三年级的老师和同学们,要注意避开误区,跳出误区,在思想上形成意识,在行动上注意分析甄别,切实从实际出发,这样做对高考复习是会有好处的。

训练误区 篇6

一、 目标指向不明——流程式朗读

[案例1]苏教版《蒲公英》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词,现在,我们来读好这篇课文,谁来读第一小节?(生1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2:很流利!

师:谁来像他一样读第二小节?(生3读)

师:你读得真好,超过了刚才那位同学。谁来超过他,读下面一小节?(生4读)

师:他读得好不好?

生(齐喊):好!

师:同学们想不想超过他?

生(齐喊):想!

师:我们一起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

[点评]该教师看起来很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既有个别读,也有全班齐读,还注意了生生互动评价。但仔细一想,这样的训练其实是形式主义,虽然有训练的内容,却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虽然把全文读完,但并没有抓住重点深层次地训练,缺乏训练的过程,展现的是一种虚假的热闹气氛,孩子的朗读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仅仅是流程式的朗读活动而已。

[对策]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学生阅读的难点部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朗读训练要有层次,要重点突破,要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读出节奏,读出理解,读出画面,读出态度,真切地展现朗读水平和能力提升的过程。

这是另一位教师执教这篇课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找出太阳公公和蒲公英说的话,好好地读一读。(生自读)

师:谁来读太阳公公的话?

(生1读,读得通顺,但很平淡)

师:现在你就是太阳公公,你在亲切地嘱咐蒲公英,你认为说话时要注意什么?

生1:说话要慢点,温和点。(说完后看着老师)

师:还要注意什么?谁来提醒一下这位太阳公公?

生2:要突出“记住”,并且停顿一下,告诉他们记住什么。

生3:要告诉蒲公英不要怎样,要怎样。

师:我们就是蒲公英,请你亲切地嘱咐我们。

(生1读,注意了重音和停顿)

师:请你再叮嘱我们一下,让我们知道不要落在怎样的地方,要落在怎样的地方。

(生1读,突出了“金光闪闪”“银花朵朵”和“黑黝黝”)

师:谁还想读?

(生2读,不仅把握好节奏,而且读得很有画面感)

……

二、 追求表演效果——表演性朗读

[案例2]苏教版《泉城》教学片段

师: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得很美,我想请我们班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谁来读?

生(大声喊):张红梅!

(张红梅同学自豪地站起来,大声朗读课文,读得很有感情)

师:你觉得她读得怎样?

生:太好了!

师:想不想和她一样,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

生:想!

师:我们一起像张红梅同学那样,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生齐读)

师:第二自然段,谁来读?

师:你的手举得最高,我想你一定能读好,是吗?

生(大声回答):是!

(生读第二自然段,读得声情并茂)

……

[点评]粗看这堂课,感觉该教师很注重调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学生朗读兴趣浓,朗读水平很高,所呈现出来的朗读效果非常好。但仔细一想,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参与面很窄,教师所关注的仅仅是几个表现欲望强烈、朗读水平高的优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被遗忘的观众。虽然优秀学生的朗读能给其他学生以示范作用,但大多数学生对这种示范仅仅是一种模糊感觉,好在哪里?怎么才能读好?学生并没有得到启发,教学的出发点出现了偏差。仅仅立足于优秀生的朗读展示,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课堂更多的是要关注全体学生,培优和补差要有机结合,否则这样的朗读只能是少数学生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仅仅是少数学生的表演性课堂,教师所追求的仅仅是一种表演效果,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

[对策]要关注全体学生,立足补差,从暂差生的朗读抓起,借助师生、生生互动的形式,通过对这些学生朗读的训练,带动全体学生参与,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参与中读出方法,读出层次,明白该怎样朗读课文,真正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

这是另一位教师执教这篇课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把济南的泉写得很美,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济南的泉美在哪里?怎样把这种美读出来?(生练读后交流)

师(走到一位没举手的学生面前):这位同学做事很认真,到现在还在仔细推敲,你先来说说你的初步认识。

生1(迟疑了一会儿):我觉得济南七十二泉都不是一样的,有变化。

师:了不起,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变化?(生不做声)谁来帮帮他?

生2:要注意读好3个“有的”,这3个“有的”不能读得一样,要读出变化。

师(摸了摸生1的头):还是你来读好吗?

(生1读,开始注意读出变化)

师(走到生2前):你来读一读。

(生2读,读出了变化)

师(走到生1前):你再读一下,肯定会读得更好。(生1再读,进步很大)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齐读)

师:这些泉很有变化,那么它有哪些方面的变化,你能读出来吗?

生:我发现它们的形状不同,有的像盛开的银花,有的像散落的明珠。(生读)

生:声音不同,有的声音洪大,有的声音低细。(生读)

生:速度不同,有的是急速翻滚,有的是慢慢散落。(生读)

师(走到生1前):你听出来了吗?(生1点点头)你把三种变化都读出来,好吗?(生1读,注意了三种变化)

……

三、 单项传输信息——被动式朗读

[案例3]苏教版《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认真朗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你们有没有真的会读。

师:第一自然段请王辉同学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老师随时会叫你接下去读。(王辉读)

师:李强,你认为可以给他打多少分?为什么?

李强:90分,因为他读得很流利,没有读错字。

师:你接下去读,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李强读了第二、三、四自然段)

师:张红,你认为李强可以得多少分?

张红:80分,因为他读得不太通顺,而且把“不知疲倦”的“倦”读成juǎn了。

师:你听得很仔细,请你接下去读。

师(当张红读完第六自然段第一句话时,师发现杨军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停!杨军接下去读。

(杨军先是一愣,然后迅速问了问同桌,接下去读了)

师:刚才杨军同学把课文的最后三个段落读完了,李雷,你认为杨军能得多少分?

李雷:75分,因为他把“租”读成了zhū,把第七自然段的长句子读破了,最后一段读得结结巴巴,不流利。

师:杨军听清楚了吗?(杨军点了点头)以后要注意听别人朗读啊。

……

[点评]该教师很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仔细一想,学生关注的并不是从他人的朗读中汲取经验,而是关注他人朗读的进程,时刻做好被老师抽查的准备,对朗读的评价不仅是单向的,而且仅仅关注的是读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关注的深度和广度均不够。朗读时身心紧张,感受不到朗读所带来的那一份愉悦,也无心思考如何读出美感,只是思考尽量不要出错。多项交流的朗读训练活动变成了一种单项的被动接受检查式的应试活动,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朗读产生畏惧心理,进而不愿意朗读。

[对策]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需求,把朗读训练过程不仅当做师生教和学对话的过程,更是心灵对话的过程,让孩子在对话中展示自我,释放潜能,放飞心灵,变“要你读”为“我想读”,在多项主动式的朗读活动中读出理解与困惑,读出感受与态度,读出经验与方法,读出兴趣与自信,读出合作交流的成果,读出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

这是另一位教师执教这篇课文时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了课文,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朗读的情况,你想怎么来交流呢?

生:我想把课文写得很感人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你认为在读这一段文字时要注意什么?

生:在读“画呀,画呀”时,要读慢些,要一边读一边想徐悲鸿怎样画画。

师:其他同学有补充意见吗?

生:我觉得在读“画呀,画呀”时,不仅要读出徐悲鸿画画专心,而且要读出不容易,很辛苦,还要突出“常常”和“一整天”。 (生读)

生:这一段先要读出徐悲鸿很努力,再读出他很高兴,因为课文说他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是呀,我们读书不仅要读出画面,还要读出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情感变化,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徐悲鸿的这一份艰辛和喜悦好吗?( 齐读)

生:我把自己在读课文时容易读错的地方告诉大家,希望大家以后要注意这些地方。我在读的时候,把“嫉妒”读成了jì hù,把“震惊”的“震”读成了后鼻音,把“鞠躬”的“鞠”读成了qū。

生:课文中有一个难读的长句子:“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我想请刘晓峰读给大家听听。(刘晓峰读完,掌声响起)

师:刘晓峰同学,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这个长句子?

生:这句话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读的时候我们要在“徐悲鸿”“学校”“成绩”后面停顿一下,还要注意突出“优异的成绩”。

师:看来,要读好长句子,可以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弄清楚句子结构的特点,然后找出停顿的地方,把握好节奏,突出要点,读好重音。大家读读看,是不是这样?(生练读)

……

(江苏省丹阳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212300)

声乐基础训练中常见的几点误区 篇7

声乐基础训练中, 经常会听到有老师说到, 别喊, 要树立“唱“歌的状态和意识, 而不是“喊”歌, 那么, 何为“唱“, 何为”喊“呢?是不是会和学习声乐的时间长短有关系呢, 初学者一般都是喊叫, 而学习了一两年以后就不再是喊叫了呢?严格意义上来讲, 并不是这样的。任何一项技能学习的训练需要时间的支撑和考验, 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对一项进行巩固性的掌握。但究其问题的本质, 只有在正确的歌唱意识理念的指导下, 才能解决由”喊“到”唱“的问题。

初学者在发声训练中容易喊叫, 发白声, 即没有经过修饰和加工的声音。喊叫的主要特征是声音干涩, 声音和气息是两层皮, 二者不能有效的融合起来。从“喊“到”唱“的解决途径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声音和气息能够融会贯通, 声音搭上气息、声音坐到气息上, 二者合二为一。初学者运用气息的能力也比较差, 一定要培养憋气和狗喘气的能力, 憋气的目的在于训练气息支撑的持续性和气压的力度, 狗喘气的训练主要体现在腹部的运动状态, 对歌唱中的换气以及歌唱技巧的灵活运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声音与气息的融会贯通也需要一个从生硬的对抗到完全融合和过程。歌唱训练中声音和气息的融合不是天然而成的, 而是需要有意识的让声音和气息发生强有力的对抗, 在对抗中产生默契并融合。那么是气息推动声音呢还是声音往气息上靠呢?笔者认为后者更有利于初学者解决二者融合的问题, 声音主动去寻找气息与之发生强有力的对抗碰撞更有利于低重心的气息支撑和歌唱共鸣腔体的打开, 对于中低声区的机能腔体训练也更有帮助。

二、共鸣与音量的关系

声乐基础训练中应该合理运用共鸣腔体, 声音音量的大小与歌唱共鸣腔体是否饱满要建立在歌者的演唱能力基础之上, 更要依赖于所演唱作品的艺术审美要求, 一味的运用蛮力为了增加音量的手法而获得强有力的共鸣是生硬的, 不动听的, 也是违背歌唱规律的。合理运用好的共鸣可以使歌者的声音音量增大, 音色更加优美动听, 同时也能使其演唱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靠前唱和靠后唱的问题

声乐基础训练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靠前唱还是靠后唱的疑惑, 这源于声乐老师在课堂的教学中也会时不时地进行往前唱或往后唱的习惯性口语表述。那么到底应该往前唱还是往后唱呢?客观地讲, 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靠前唱与靠后唱只能说是不同的歌唱技能或者说是根据作品的演唱需要和审美的需要而选择的不同方式而已。

就歌唱的通道训练来讲, 一般分为前通道和后通道的训练, 以意大利语五个元音a, e, i, o, u为例, 前通道的训练主要集中在a, e, i, 三个母音上, 后通道的训练则集中在o, u母音上。前通道的训练主要突显在高位置集中而明亮的音色, 声音依靠上口盖的反射点和面罩笑肌的张力把声音往前唱。后通道的训练则要求充分打开歌唱腔体, 保持较低的喉位打开喉咙, 合理运用脖子的肌肉张力使得声音贴着咽壁爬坡式地松弛自如地进入后脑勺, 在较深气息的支撑下, 使得全身肌肉膨胀从而能够饱满松弛的歌唱。

四、模仿的问题

声乐学习中到底该不该模仿, 怎么模仿?声乐基础训练中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声乐初学者而言, 每一次的练声发声可能都需要老师去做示范, 通过老师反复的示范才能使得学生对老师的声音的状态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这个感性的认识去模仿老师的声音, 从而才能完成鹦鹉学舌式的师徒学艺过程。同样, 在学唱一首新作品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对作品的演唱经验和分析作品的能力, 而不得不模仿声乐老师的演唱或者通过音频模仿某个歌唱家的演唱。

但是对于一个走向成熟的歌者而言, 一味的模仿只能让自己走向一个非常极端的瓶颈, 模仿只会让演唱走向死胡同, 从而没有了生命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反对模仿的。一个成功的歌者一定要具备自己的演唱个性, 鲜明的演唱个性特点会使演唱极具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 才能够树立自己真正的演唱风格。因此, 从必要的模仿到摒弃模仿其实也是一个漫长而蜕变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个传承到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许讲真.歌唱艺术讲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

[2]王鸿俊.声乐学概论[M].北京:人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

[3]马拉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训练误区 篇8

【误区一】模仿“感情”

现象:有些教师认为课文录音磁带中的朗读是典范, 视其为法宝, 把教学辅助材料变成教学主要手段, 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跟着读, 或者遇疑难处就说:“听听录音学一学”, 更有甚者,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学一段, 听一段。

分析: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听录音、跟着读”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 偶尔用之, 确实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长期反复地运用, 就是简单机械的模仿, 难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自己心中毫无情感, 充其量只是“感情朗读”。这就违背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模仿“感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及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形成“千人一声”场面。

【误区二】训练“感情”

现象:有些教师在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时, 刻意地追求那种抑扬顿挫的效果。在学习朗读时直接明确句子的轻重缓急, 这句读得轻些, 那句读得快些, 甚至某个字词都规定了读法, 还有的专门训练学生如何呼气、吸气。于是, 师生忙得不亦乐乎, 在课本上做了一些符号:间隔号、着重号……

分析:“感于内而发于外”, 朗读时的抑扬顿挫源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只有走进课文与作者同行共语, 与作品中的人物休戚与共, 才能有真情实感可以表达。

【误区三】告诉“感情”

现象:“请用高兴的语气读好这一节”“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节应读得欢快些”……经常在语文课堂中听到这样有具体情感的训练要求。“高兴”“忧伤”“愤怒”这几个词语还容易区别, 偶尔也能读得绘声绘色。有的教师要求分别读出“忧伤”“忧愤”和“忧郁”的语气, 这就有故意刁难之嫌了, 何况有些学生的语音表现力不够丰富, 又怎能区分得清楚呢?难怪每每此时学生便“难于启齿”。

分析:这样读书, 学生俨然是一部“读书机器”, 按下“忧郁”的按钮便发出“忧郁”的声音, 实际上, “忧伤”与“忧郁”之间又能有多少差别呢?告诉“感情”只见“语”不见“人”, 完全替代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训练策略

1. 联系已有知识, 激活情感

在朗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相关知识, 通过新旧知识的链接、碰撞, 有助于向更深层次理解。如在学习《聂将军和日本姑娘》一课中第二节, 聂荣臻将军说的话很容易理解, 但从学生读中体会不到人物的形象和气魄。这时, 我让学生回想《歌唱二小放牛郎》中日军残害王二小的情景, 以及日军罪恶滔天的侵略行径。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印证, 再回读这节, 从学生读书声中听出了愤怒, 听出了容忍, 听出了聂将军慈善的心肠和宽广的胸襟。

2. 唤醒旧时体验, 迁移情感

在学习《天鹅的故事》中天鹅破冰一节, 在理解字面意思后, 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自己重重摔在地面上的感觉, 再引导说, 老天鹅故意扑在冰面上就不疼吗?学生再读时, 从声音中流露出怜惜、担心、敬佩之情, 这一例巧妙地运用了学生已有的体验, 由己及人, 进行比较体会, 复杂感情就迸发而出。

3. 联系上下文, 挖掘情感

文中所蕴含的感情一般是由文章整体内容呈现出来的, 若断章取义很难真读出文章的情感, 必须相互联系, 相互诠释, 才能准确地把握住文中的情感。如《嫦娥奔月》中的第六自然段嫦娥飞上月亮的情景, 这一部分所描绘的画面极其优美:“洒满银辉的郊野”“碧蓝碧蓝的夜空上挂着一轮明月”。如果单读这一节, 必然被美景所陶醉, 心旷神怡而不由发赞美之声。但如果回读上文知道后羿追赶嫦娥, 思念嫦娥, 联系上下之后, 再读这节, 看到的不再是月光美景, 而是生离死别, 月光不再是银辉而是冷霜。学生的朗读中, 有愤恨, 有依恋, 更平添几分离愁别绪。

4. 借助辅助手段, 诱发情感

训练误区 篇9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在《说明》中是这样说的: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语文是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生动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一、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根本

语文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人具有听说读写的言语交往能力,以适应社会交往和改造自然社会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是个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体。中学语文教学永远都得遵循汉语的共同语法和规则,尊重每个学生运用语言的个性特点,换句话说,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为根本,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即言语交际能力。过去我们谈培养学生能力,大多立足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较少涉及发展学生言语能力,言语交际能力更是无从谈起。须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静止的、机械的而非动态的发展,而发展学生言语交际的能力是动态的、有发展层面的。一方面要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阶段相适应,另一方面也要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关联。

在确立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根本之后,就必须构起与之相适应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训练体系,以言语交际能力的内涵为坐标,吸收当代语言运用的研究成果,遵循学生言语思维和言语习得的规律,建构起言语知识和言语技能训练体系,最终规范地促进学生言语技能的发展。

二、交际环境中的语言运用原则

人们运用语言交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都有其特定的时间空间,即有其运用时的语言环境。以阅读为例,不仅存在读的时间、读的地点、读的场合等,同时还存在没露面的作者。文章仅仅是作者与读者相互沟通的一个中介,阅读过程实质上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能力,语言环境就是交际环境,它不仅指交际时间、地点、场合等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时还包括交际双方的身份、职业、阅历、爱好、处境、心情等因素。以培养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例,语言交际包括发音、理解、表达、交流、调控等因素,如果只是让学生浸润在言语环境中,搞所谓感悟体验,就很难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因为凭借的是话语,交际是面对面进行的,交际的环境具有直观性,人都能看到,容易理解。现实生活中,除口语交际外,书面交际也是不可缺少的,和口语交际不同的是,书面交际凭借的是文字材料,它可以脱离作者与读者独立存在,不易理解,但不能就此否认它的客观存在。语言环境一般是针对文章本身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而言的,与交际环境有质的区别。

学生运用语言的行为,绝不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行为,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在于让学生掌握好运用汉语言的共同规则,更好地参与汉民族的言语交际活动。人类言语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共性与个人对立统一的过程。人类语言是族群、社会中所有的个体共同遵循的,否则个体与个体间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活动。人类社会越发展,族群越大,便越是追求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言语交际活动也一样,人们总是力图追求效率更高、作用更大、更恰当的表达形式。但这一定要具有社会共性,更能被社会共同承认,这样人们才能交往。但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参与活动的主体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各自的心理特征、思想感情和交际背景,都有自己的创新,这必然使言语活动含有个性特征,甚至使言语活动出现异常现象。

三、言语交际的凭借与话语文章

言语交际的凭借是话语文章。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是构成话语文章的两大要素。由于交际的需要,它们经过人的大脑,依靠思维的作用,才联系起来构成话语文章。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灵魂,话语文章的思想内容是思维的对象,离开了思维,语言文字就成了散乱的语言符号,也就没有了话语文章,交际也无法进行。如前所述,书面交际凭借的是文字材料,因而其交际的范围很广,情况也复杂,特别是不少实用性并不明显的文章,它们有它独立的社会价值,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离作者之手独立于社会,其性质和作用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交际功能急剧弱化,而文章自身在反映社会生活和帮助人们提高认识方面的作用却异常鲜明地凸显出来,使人们难以看到原本就隐蔽的交际环境,而只看到它自身的价值,因而,把文章从社会交际环境中孤立出来,只看到其自身的价值,而把读文章、写文章看成是个人修身养性的事,强调个人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必然走向读写训练的误区。

应该看到,文章虽有它独立的社会价值,在陶冶学生情操方面虽有它绝对的优势,但它们毕竟只是让学生明白道理,属于认知的范畴,而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明白道理,更要让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懂得怎样去做,属于实践的范畴。读文章、写文章是从个体的角度运用语言,而运用文章进行社会交际就不仅有自己,还有他人,是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运用语言,读、写文章与运用文章进行社会交际是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训练得如何,学得怎样属于他个人的事,是个体在运用语言。但当学生走出课堂,运用学到的东西去与人交谈,去读朋友的来信时,就属于交际行为,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此时,就不是学生个体的运用语言,而是与朋友与别人一起在运用语言。因此,语文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懂得道理,更在于懂得拿着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运用。

学生在课堂上作听说读写训练,实质上就是交际活动的模拟,是实际交际活动借助课堂教学形式的反映。须知,语文教学属于实践范畴而不属于认知范畴,其核心是培养人、塑造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内在要求。语文教学只有抛弃学文章的传统,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根本,教会学生认清交际环境、分析交际环境,依据交际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言语形式和内容成功地进行社会交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的语文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上一篇:工艺数据描述下一篇:秸秆还田机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