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科技教育

2024-05-15

农民科技教育(共12篇)

农民科技教育 篇1

新农村建设既依赖于制度安排,又带来制度、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上的深刻变迁,其前提在于提高农民素质,生命力在于农民参与,根本目的在于造福广大农民①。没有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适应现代农业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只有提高农民素质,才能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源动力。本文通过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农民(户)896个农民(户)的调查,从现实的培训与农民期望的培训两个角度,折射出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创新的思路。

一、样本户(民)的基本状况和参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一)样本户(民)年龄结构和农业收入状况

本次调查是在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根据人口和农业经济总量,采用目的抽样和留置问卷方式进行的。调查涉及10个县(市),有效样本896个,包括:苏南256个、苏中265个和苏北375个。被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在18-60岁之间,根据农业劳动力的特点,被调查对象18-26岁之间的比例为19.92%,27-40岁之间的比例为27.66%,41-60岁之间的比例为48.99%,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只占3.37%。

江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非农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样本户均农业年收入主要集中在1 000-5 000元之间,三个地区情况基本一致,达到61.16%。苏中和苏北地区户均农业年收入在1 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28.06%和27.73%,高于全省23.48%的平均水平;苏南的比例为12.10%,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此外,样本户农业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比例很低,为3.75%;苏北最低,为2.07%。苏北是江苏农业主产区,但传统农业还占有相当的比例,农业产业链短而细,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偏低,影响农业收入的水平。相对而言,进入工业化后期的苏南地区,土地相对集中,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苏南地区农户农业年收入在10 000元以上的达到6.98%,高于全省三个多百分点。

(二)样本户(民)学历结构及其变化

现代农业呼唤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这就是对待新事物开放的态度、创新的素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时间与效率观念、信息和法制观念,这一切都建立在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之上②。但总体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学历水平并不是很高,初始学历以初中以下(含初中,下同)为主,比例为61.97%;目前初中以下学历仍占55.43%,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民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又体现出受过教育的农民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流动。同时,我们也看到,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为农业培养了一些学历高的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初期5.12%上升到目前的11.48%,高学历的人进入农业领域,对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地区来看,无论是初期还是现阶段,苏中从事农业的农民学历层次均要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11.42%,上升到目前的16.78%,这是与江苏教育发展现状相吻合的,苏中农民传统上不仅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也重视自身学历水平的提高。苏北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的比重远远高于苏南和苏中,虽然该地区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48%上升到9.53%,但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变化并不大,甚至还有所提高(从58.51%到59.03%),加强该地区农民教育和培训更具有迫切性。苏南地区高中和大专学历的比例上升幅度较大,比例从初始的29.08%到目前的40.17%。

在调查中我们已经注意到性别因素,但协助我们进行调查的一般还是家庭中相对文化程度高一些的人,因此从配偶的学历来看并不乐观,初中以下学历的比例为70.67%。家庭其他成员的最高学历以高中毕业为主,比例为52.14%;大专以上的比例达到29.29%,苏中最高为31.64%。家庭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劳动力的流动和收入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意义。

(三)农户家庭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由多部门组织的综合体,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能实现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③。就业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产业体系的特征,目前江苏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比重较高,农业其他环节就业偏低,说明农业产业链仍是短而细。因此,通过农民培训,促使农民在农业内部的流动,才能完善农业产业体系。

一方面是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第一,江苏农民仍以从事种植业为主,这在苏北地区最为明显。但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地区农业资源特点,苏北养殖业的就业比重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发展,因此在这三个领域从业的人员比重达到79.81%。第二,苏南和苏中地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例远远高于苏北。这是由工业化、城市(镇)化带动经济结构的演变,从而对农民职业的影响。第三,根据从业人员构成的不同,三个地区在农业服务组织发展上也存在着差异。苏中地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就业比重较高。体现政府为主体,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是现代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功能。苏中地区在这些领域就业的比重为21.51%,远远高于全省的13.42%水平,在苏中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及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的作用非常明显。相对来说,苏南和苏北在这些领域的就业比例要远低于苏中(见表1)。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比。A-种植;B-养殖; C-农产品加工; D-农产品运销;E-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F-农业技术开发推广;G-农业信息服务;H-农村基层管理;I=非农产业。

另一方面是被调查者配偶和家庭其他成员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虽然被调查者配偶的学历水平低于被调查者,但他们从事非农产业的比重(34.83%)却高于被调查者(25.52%),苏中、苏南地区的比例更是高达45.63%和41.13%,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轻纺、电子等行业的发展和城市(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女性劳动力需要呈上升趋势,一部分女性进入这些领域和城市工作。而苏北地区作为农业主产区,传统农业占有相当比例,女性务农人数多,带来了被调查者配偶在该地区从事种植和养殖生产的人员也高(63.81%)。

被调查者家庭成员参加过培训的机会并不高,全省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的比例几乎是一比一,苏南地区略高一些为61.58%。但是,调查反映出江苏农户家庭就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受制于土地资源的制约和收入增长的欲望,在完成家庭土地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发展,有人从事非农就业的家庭比例,在苏中和苏南地区分别为86.79%和74.61%,即使苏北地区也达到68.00%。他们就业的渠道非常广泛,依次是:在企业工作(29.06%)、临时打工(26.84%)、做生意(13.29%)、在事业单位工作(13.27%)及其他。

(四)样本户(民)参加培训的情况

在参加过培训的被调查者(包括家庭成员)中,培训的内容较广泛(见表2),三个地区都是以种养殖技术培训为主,同时兼顾非农技术技能培训、经营管理培训、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等。由于户均耕地规模的影响,苏中地区越来越重视非农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苏南地区重视经营管理培训和非农技术技能培训;苏北地区重视政策培训、非农技术技能培训和文化基础知识培训。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数。A-种养殖技术培训;B-非农技术技能培训;C-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D-法律法规培训;E-经营管理培训;F-文化基础知识培训;G-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

农民参加培训的动因主要是政府要求或动员(62.14%)和学一点技术回来搞好生产(28.36%),其他依次是:通过培训重新找个工作、看看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农闲时随便去听听等。目前,江苏主要还是以基层组织农民培训为主(见表3)。但在江苏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有机会受参加收县级政府部门或委托部门举办的培训,专业协会也在农民培训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还有农民在企业招工和企业工作中得到培训。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就业的需要,一部分农民开始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学习。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数。A-村民委员会;B-乡镇政府;C-市(县)政府部门;D-专业协会;E-自主选择的培训机构;F-自主选择的学校;G-在企业参加培训。

就地区结构分析,苏南地区村民委员会所起的作用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农民参加村民委员会组织培训的比例高达46.40%;苏北乡镇政府组织培训的机会占有较高比例,乡村两培训所占比例达到83.13%;苏中地区在村、乡(镇)和县培训中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县级培训功能要大大高于苏北,甚至苏南地区。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就业的机会,苏南和苏中农民在企业培训的机会远高于苏北,而苏中地区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学校进行培训的比例超过10%,比其他两地区要高得多。

再看参加培训的时间,目前江苏农民培训以短期为主,两天以内培训的比例达到69.56%,且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苏南和苏北倾向于这种培训;全省参加长期培训的比例为17.18%,一般是年轻人参加学历和资格证书培训,这在苏中比较明显(比例为23.94%)。

二、农民参加培训的意愿分析

(一)参加培训的目的和期望培训的作用

调查显示,总体及三个地区表示如果内容适合一定会去的比例均超过60%,而认为培训意义不大,一般不愿意或者根本就不去的比例也有10.43%,苏南地区达到15.26%,说明了培训内容对农民参加培训的选择至关重要,同时,培训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需要进一步转变农民观念,并从内容上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就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来讲,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集中于: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24.23%)、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24.12%)、创办自己的实业(23.32%)和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22.98%)等方面,其他都是次要的。第一位目的的选择有所不同,苏南地区是要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35.66%),苏中地区是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30.42%),苏北地区是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29.57%)。但是,想通过培训来创办自己的实业的选择在三个地区相当,都超过20%,说明江苏农民对创业有着较为强烈的愿望。通过农民创业,可以促进农业实现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因此,创业培训应该成为今后农民教育的重要内容④。

农民对目前各地开展的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训工程等,都给予了一定的期望。总体上,江苏农民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作用摆在第一位(29.40%),苏南地区的选择更高(39.40%);其次是农村经济带头人培训工程(20.82%),苏中较为典型(25.00%);第三位是绿色证书工程(18.31%),苏北对其的认识要比苏南、苏中强得多(24.60%)。江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和网络,农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得到农民认可的(14.65%)。可以看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社会多方面参与的各类农民培训工程,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期望培训的内容、时间和形式

培训内容是农民培训工作的核心,培训方法直接关系到培训的效果⑤。从表4可以看出,农民以通过培训得到更多满足生产需要的适用性种养植技术为主(47.50%),非农技术技能培训(14.68%)、经营管理培训(12.85%)和法律法规培训(9.33%)也很重要,特别是新观念、新思想的培训(6.48%)也有一定的需求,但总体上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培训欲望并不强烈(2.73%)。地区结构上,除了种养殖技术的培训以外,苏南地区在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培训的需求基本相当;苏北地区在经营管理、非农技术技能和法律法规培训是有强烈的需求;苏中地区则更偏重于非农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区别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江苏农民对学历教育的偏好程度大降低,仅占4.34%。农民更关注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其中期望得到综合技术技能培训的比例为57.61%,单项实用技术培训的比例为35.08%,这在三个地区的选择次序是一致的。

表中数据均为百分比。A-种养殖技术;B-非农技术技能培训; C-党和政府的政策培训; D-法律法规培训;E-经营管理培训;F-文化基础知识培训;G-新观点、新思想的培训。

从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来看,农民期望以短期培训为主,选择三天以内的占到58.59%,一个月以内的为28.33%,一个月以上的比例为13.08%。在三个地区培训时间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苏南地区农民更注重短期培训,期望一个月以内培训的比例中高达96.96%,苏中为86.79%;苏北地区则有19.56%的农民希望参加一个月以上的培训。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农民最期望的培训时间是在农闲时段(29.15%),占比例较高的农民也选择了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随时安排(25.46%)和随到随学(19.55%)两种形式。应该看到的是,江苏农民也开始选择定期培训(12.92%)和集中培训(12.92%)形式了,苏南、苏中选择前者,苏北选择后者,这对农民知识、技术、技能的系统性培育,具有重要和长远的意义。

(三)期望的培训单位和培训经费

目前,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龙头,以各级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以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中心为基础,从中央到省、地、县、乡镇相互衔接,上下贯通的农民教育培训组织体系⑥。但是,对于由什么样的单位来对农民进行培训在选择上出现离散性,总体次序是:政府部门、市(县)级技术和职业学校、乡镇成人学校、高校或研究机构“三下乡”活动举办的培训、群众团体组织的培训班、高校或职业技术学院等。适应农民特点的培训单位以前两种为主,发挥政府部门和市(县)级技术及职业学校在农民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是江苏新型的农民培训的重要路径。而社会机构举办的收费培训很不受农民欢迎(1.48%),农民教育培训的市场化看来在目前是行不通的。

农民培训的经费应该由谁来承担呢?三个地区在看法上差异较大,但选择全部由自己来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在三个地区均相当低,总体上只占2.51%。苏北、苏中超过一半的农民认为,培训经费应由政府来承担;苏南则把自己愿意承担一部分放在第一选择上(41.98%);苏中地区愿意自己承担部分费用的农民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5.22%)。此外,苏北、苏南地区超过20%的农民还认为,培训经费应由社会力量来解决。在愿意自己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培训费用的农民中,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主要在500元以下,比例占92.79%,三个地区选择 300元以下的比例都在70%以上。这对于新型农民的培养,尤其是技术技能类的培训,是一个制约因素。从社会培训角度来看,农民教育培训费用应以政府为主体,新时期政府要从财政支出和政策制定上,对农民教育培训给予足够的支持或倾斜。

三、简要的结论

1.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江苏农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比较利益的影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是以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相对高学历的农民开始了产业间和区域间的流动,这是符合劳动力要素流动规律的。在农户家庭中,高学历(素质)的农民的流动,有利于增加了农户收入,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低,难以适应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影响着农业竞争力的形成。推进农业的市场化、商品化、国际化,必须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2.江苏农业劳动力以从事种养殖业生产为主,生产的发展在带动农产品加工、运输环节成长的同时,农业生产资料生产经营、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江苏农业服务组织发育不足,组织化程度不够高,以传统农业为主是农户农业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在政府主导下,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农业组织的发展,延长和做粗农业产业链,对增加农民农业收入具有长远的意义。

3.江苏农民培训以基层政府组织为主,其次是其他社会机构和学校。政府主导的培训一般是由政府出资,且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时间较短,适用性强,农民期望的培训组织者以政府部门、市(县)级技术和职业学校为主的培训。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能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全省有一半农民家庭还没有机会参加任何培训,苏南地区在农村培训体系建立上起步较早,比例要高于苏中和苏北。农民培训应以政府为主体,适度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尤其是企业和专业协会的作用。

4.如果培训的内容适用,经费恰当,越来越多的农民是愿意通过参加培训来搞好生产经营,或成为农村经济的带头人,或创办自己的实业,或外出非农工作,但对过去曾经一度偏好的学历培训的热情并不高。因此,除了种养殖技术外,农民还期望得到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选择好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投入机制,是提高江苏农民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摘要:受比较利益的影响,江苏农业劳动力以初中(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为主。工业化、城市(镇)化过程中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既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也因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偏低,影响农业组织化发展和农民农业收入的增加。政府主导的农民培训,以专题和实用性技术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时间短,适用性强,深受农民欢迎。除了种养殖技术外,农民还期望得到非农技术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但政府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农民能够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是很多。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满足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选择好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的投入机制,是提高江苏农民培训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民教育,农民意愿,培训组织

注释

1成新华.农业私营企业—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2成新华.我国农业组织的创立、成长与发展[J].科学·经济·社会,2008(1).

3刘成林.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特征及构建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

4蒋平.关于现代农民创业培训的几点思考[J].农民科技培训,2008(3).

5李元美,张红雷.浅议新型农民培训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教育,2006(9).

6彭移风.浅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和优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1).

农民科技教育 篇2

摘要:为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从思想观念、教育资源、扶持政策、教学措施等方面,提出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为实现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技教训;培训;农民;观念;资源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7)03-0087-02

《辽宁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全省从事农业及农机工作的人员应深刻理解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核心要义,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惠民生中定位农业改革和发展,同时,准确把握“十三五”农业建设的关键举措,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做好全省农业“十三五”规划工作,离不开组织学习,更离不开教育培?。而要切实做到上行下效,将教育培训落到实处,需要从最根本的农民需求出发,从最基础的农村工作出发,把中央关于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作为农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准则,统领全局、贯穿始终,同时,树立新视野,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系统性。让农民关注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问题,使规划的实施过程成为汇聚民智、体现民意的过程。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是全省落实“十三五”农业建设的基础,尤其在新型农民培养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

“十三五”规划着重强调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辽宁省应从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转换到数量与质量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和科技创新,最终实现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模式。农民教育培训不仅是技能培训,也包括农民素质培训。除为“三农”服务外,更要为小城镇建设服务,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服务,进而实现由终结性教育向可持续性教育转变,由职业定位性教育向可转换性教育转变,由就业性教育向创业性教育转变,由引进式教育向本土化教育转变。同时,农民技术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增长专业知识和实现农业增收,还包括待人接物、文明礼仪、和谐家园、子女教育等素质提升内容。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

辽宁省农业发展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尤其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亟待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各市县政府应组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各种涉农教育培训机构,由市农委牵头整合资源,构建和完善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基础、各种教育培训机构有序参与的“一主多元”体制机制,逐步形成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为支撑,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通过整合政府、社会等各方面资源,形成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强大合力。制定培训扶持政策

“十三五”期间,在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应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基础,并将农村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填补农业发展的人才缺口,让更多职业农民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以及一定的文化程度,并接受农业教育培训,能够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政策要求。制定完善配套的扶持政策,才能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打造一支用得着、留得住的职业农民队伍。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鼓励适度规模土地向职业农民流转集中;在稳定现有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将新增的农业补贴向职业农民倾斜;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建立担保基金,解决职业农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遇到的融资困难;扩大农业保险险种和覆盖面,增加职业农民参加社会保险比例,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持和人才引进,因此,在农业“十三五”规划中,农业科技和人才引进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师既是理论教学教师,又是能够指导实践的农艺师、农经师、畜牧师、工程师,这就要求这些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较高的教学能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强化教师基本功、教学能力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基础上,抓好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让他们深入生产一线,参与生产实践。实施分类教育培训

“十三五”时期最需要着力补齐的短板是贫困农村地区教育事业,这就需要从全省各市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分类教育培训。

一是按照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和优秀村民代表的梯次顺序逐级进行培训,一级不漏,环环相扣。

二是把农民按年龄、学历分到不同的培训班,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和教育培训方式。

三是按照不同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和资源现状,围绕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加强远程教育培训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经过多年建设,农业远程教育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还停留在广播、电视培训层面上,与以计算机为支撑的数字化信息多媒体教育培训方式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在充分发挥现有远程培训资源的基础上抓好以下两点:

一是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为依托,积极建设市县乡(镇)村四级远程教育设施,把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特点的数字化多媒体培训形式应用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利用互联网组织农业专家组成专家团“坐诊”,一旦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互联网反馈给专家团,由专家团“会诊”后给出解决办法,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二是加强村级网络培训人才建设,为每个村培训至少一名懂电脑、会操作、肯吃苦、能培训的实用型人才,坚持村级培训阵地,为农民提供最及时最直接的教育培训。结语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有效落实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相关部门应切实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社会贡献。

参考文献

农民科技培训探讨 篇3

【关键词】农民 培训 探讨

我从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20多年,开展过中专学历教育培训和自考专科的辅导,近几年以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党员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等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现就农民科技培训的做如下探讨:

一、提高对农民科技培训认识

1.提高认识 增加对农民科技培训的投入

实现农业增产增效,离不开农业科技投入。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加大对农业投入,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较多,取得明顯成效,然而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投入不够、农民增产增效不显著。在农村加快良种推广、新技术引进推广,必须加快农民培训步伐。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重要措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和服务性工作,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和部门通力协作,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民科技培训的氛围。

2.农民科技培训是农技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必须搞好农民实用技术的不断培训,以理论培训、现场操作、示范而推广农业新科技、新成果。

3.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的偏低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特别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留守农民年龄不断老化,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农村摞荒地不断增加。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向现代化迈进。

二、制定规划 长短结合

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涉及部门多、专业广、持续时间长、要求高的社会系统工程。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制定近期、中长期培训规划,确保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制定规划前,认真分析当地农民文化素质、意愿和需要,认真研究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特色和优势。制定规划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农民自身与所在地区的特征以及当今社会发展对农民综合素质的要求,以实现高一层次的目标为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当年培训实施方案,达到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目的。

三、组织实施好培训,增强农民培训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就必须从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配备人员等方面入手,这需要县、乡(镇)两级密切配合,并明确业务素质较高的人员负责组织科技培训,形成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农民科技培训组织网络。

2.加强调研,制定详细培训计划

培训效果和质量是农民科技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必须制订周密的培训计划和采用先进科学的培训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将农民科技培训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确定详实的培训内容、准备充分的培训资料,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间、地点,落实主讲专家和培训对象等。

3.选择培训层次

对农民科技培训的主要有大中院校的学制专业培训,这个比较系统,对学员素质要求高。创业培训是以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和管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培训,可催生农业新企业,增加农业产值和收益,增加就业岗位,这种培训要求学员的素质相对要高,时间相对要长,这种培训在农村劳动力转型期,很受农民欢迎,应多开展。以农作物季节技术为需要,针对性地在实地采用直观、易懂的田间授课方式而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三峡移民后扶工程培训、雨露计划等短期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深受农民朋友欢迎。对生产农民的培训以创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主。

四、采取激励措施 激发农民参加学习应用的动力

农民是参训的主体,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做到报上有文、电台上有声,电视上有影,用典型事例让农民认识到接受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分析培训对象产业的结构和特色,培训内容贴近农民的心理需求,反映农民的实际需要,侧重向农民讲解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立竿见影的技术,酝造学员想学、愿学的良好氛围。建立考勤制度,给予参加培训的农民适当奖励或补助,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探索机制、创新培训方式

为了构建农民培训长效机制实现农民的终身教育,必须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大力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其能够真正代表农民自身利益,并根据成员和生产需求,组织安排农民培训。农民科技培训由乡镇实施,易出现培训力量薄弱、培训效果得不到保证、培训资金被挤占挪用等弊端。因此,农民培训必须纳入县级统一实施,面向社会,择优聘请技术专家、科技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培训方式必须创新,要灵活采用多种多样培训方式确保农民培训实效。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年龄、知识结构等,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民科技培训方式要安排在农闲时,要在乡村办班、进村入户、培训到人、服务到田。授课以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现场示范操作、以“手把手”、“面对面”的培训模式等形式,配合观看农技科普VCD、实物标本和挂图、多媒体的应用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把科技成果训到千家万户,使科技成果尽快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他们做好技术应用和科技示范,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参考文献:

[1]2012年中央1号文件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699

5572.html.

发展农民教育加快农民培训步伐 篇4

一、发展农民教育, 加强农民培训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

㈠教育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教育是一种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等多种功能的社会事业。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增长和科技的发展, 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愈来愈增强, 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以教育培训为主体的对人力开发而投入的费用, 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高得多的投资收益率。由于受长期以来注重物质投资, 轻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致使农村劳动力中绝大部分缺乏农业科技知识, 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科技和教育事业。

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定西是一个农业大市, 有135万农村劳动力, 16岁~45岁的有110万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1.6万人, 初中文化程度的49.8万人, 小学文化程度的27.9万人, 文盲半文盲21.9万人。文化程度偏低, 难以身怀一技之长, 全市每年输出的大部分劳动力都是从事低工资的重、脏、累、险等体力劳动。使劳动力转移呈现面窄、领域少、地域不广。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劳务输出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实际不仅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下, 而且相当一部分乡 (镇) 、村社干部的文化素质同样较低。也是做好农村工作和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最主要障碍。

㈢农民教育培训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先决条件

接受不同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都有很大差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 在同等科技条件下, 大、中、小学文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之比为7:2:1。具初步农村住户抽调表明, 文盲半文盲户人均纯收入986元, 小学户人均1311元, 比文盲高33%;初中户人均1683元, 比小学户高28.4%;高中户人均1824元, 比初中户高8.4%;中专户人均2675元, 比高中户高46.6%。不同文化程度农户收入差距较明显;特别是经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户收入又明显高于其他农户。因此,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二、农民教育和农民培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㈠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与繁重的培训任务不相适应

目前, 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 (包括农民教育的主力军-农广校) 的专业设置、师资条件、办学设施等条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所需要的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不相适应。专业设置还是以过时的服务业为主, 对日益发展的制造业、加工业等所急需的技术专业却很少, 重学历教育轻技能培训的观念还很严重。如目前农广校系统开展的培训, 由于与市场需求脱节, 所培训农民的转移难度增加, 常常是有订单, 无生源。

㈡教育培训资金短缺

一方面由于财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农民贫穷, 农民教育培训资金相当缺乏。据调查, 按最低标准对农民工开展3天~5天的引导性培训, 每人需要花费二、三百元, 如果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则需要培训费用七、八百元。如此高的培训经费支出, 仅靠政府财政微薄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这些年, 随着农民培训任务的加重, 相关农民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不仅没有增加, 有的还有所下降, 严重阻碍了培训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连生存都还有困难的农民工来讲, 只能是望而却步。

㈢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和参加培训意识淡薄影响培训工作的开展

偏低的文化素质, 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 许多农民无法适应新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的农民工培训以引导性培训为主, 对素质较高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还由于农民参加培训的意识广泛淡薄, 缺乏培训的主动性, 多数农民认为:不参加培训, 照样能够找到工作, 且不会改变工种的性质。

劳动力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 培训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的局面大部分用工单位对招聘一般工作人员, 无任何培训要求, 只要能做一些基本工种就行, 对特殊工种, 资格等级证书要求不规范。劳动监察部门督查不严, 造成用工混乱, 农民工主动接受培训或再教育的主动性降低。

三、对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农民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有效性目前, 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行为, 必要的行政组织工作是其基本保证。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 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农村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提高他们的素质, 防止新一代文盲的产生。《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中指出:“农民教育培训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 社会参与、资源共享, 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 要求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 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基层党委、政府, 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区域化安排, 加强有关培训项目的统筹组织工作, 使各级安排的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真正用到实处, 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终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见到实效。

㈡整合资源, 构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化不断推进, 需要各类专门技术人才, 光靠农业、教育部门的办学, 还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的需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加强教育科技培训, 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定西加快扶贫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中“加快定西各级人力资源市场项目建设, 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力度”。“省内各大专院校要主动参与定西农村中青年农民的技能专业培训, 建立培训基地, 增加培训投入, 把定西建成服务周边市区的开放式实训基地。”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方面的教育、培训资源, 实行农科教结合, 打破部门、行业的界限, 各部门密切联系和合作, 形成合力, 为农村培养人才, 输送技术。充分发挥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的纽带作用, 积极探索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的路子。目前各级政府在依托农广校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但目前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状况还远远不适应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要:体系有待健全, 已建立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尚未发挥大的作用, 已有的相关培训机构没有形成农民教育培训的合力, 培训经费严重缺乏, 等, 直接影响着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今后要重点加强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 并充分利用各类农业职业培训机构的资源, 建立培训力量强的培训基地, 加快农民培训步伐。

㈢加强督导, 确保培训质量和培训任务的完成

2012年, 国家直接用于农民培训的资金有所增加, 如国家启动的“阳光工程”, 以项目地规定的人数, 国家、甘肃省投入400元的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但除了中央、省的投资外, 市、县 (区) 由于财政紧缺, 配套投入非常有限, 且有些县不但没有投入, 反而将中央、省的配套资金不能专款专用, 工作上弄虚作假, 因此, 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督导和检查, 杜绝和纠正各种强制农民参加收费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错误做法;“阳光工程”及其他培训项目的培训经费要真正用于农民, 并切实用于培训, 防止走过场和虚假。

㈣加大农民教育的改革力度, 提高教育质量, 增强教育的适应性

农民教育学校要努力适应市场需求和形势需要, 加大改革力度, 包括办学思路、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设施改善等的优化和完善, 确保教育质量, 增强竞争力, 为农民教育培训作贡献。

农民科技培训申请 篇5

关于请求列为2013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单位的申请

县农业局:

我校是在农业局领导下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能和宗旨是开展农机

驾驶员和操作手教育培训,推广普及农机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

展水平。建校20多年来,我校共培训农机驾驶员18000余人,培训

农机操作手32000人,并圆满完成了2012年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机

项目,为加速-----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县农机化技术学校拥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校社面积3000

平方米,各种教学设备齐全。目前共有教职工52人,其中理论教员

13人,教练员26人,管理人员13人。在教职工中,中职以上职称的有8人,初职及以下4人,技术实力雄厚。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科技人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校在深入调查摸底,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特提出2013年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申请。拟培训4个村,培训农民1200人,其中农

机操作及安全、蔬菜机械化示范各培训2100人。

------农机化技术学校

农民科技素质问题研究 篇6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要求我们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激发他们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能否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并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能否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制约和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农民科技素质是指农民自身所具备的科技水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科技素质越高,接受和掌握先进生产劳动技术的能力就越强,但是在我国,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广大农民缺乏受教育的机会或者受教育程度不高,导致他们无法全面掌握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技能。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势在必行。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根本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这种体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个体经营、自负盈亏。农民从集体承包土地,由集体统一管理,统一经营集体企业,不但充分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也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农民科技素质现状与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广大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这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广大农民的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与发展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低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民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致使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一方面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农业推广工作进展缓慢,农业科技含量低,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地区普遍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民生活水平相对城市居民要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地区部分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劳动力几乎都外出务工。这也就是导致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出现“空巢”村的最主要原因。

·农民的科技素质较低

据中国科协2003年对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公众达到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98%,其中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为0.7%,低于城市居民3.4个百分点。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是城市居民的1/6,而2000年美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7%;1991年日本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为3%;1989年加拿大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为4%。调查发现,很多农民对农业科技发展动态以及国家的农业科技政策以及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熟悉,对参加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的热情不高,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强。面对21世纪农业高新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当代农民的科技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农民的科技素质得不到进一步提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发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正如许多农业经济学家所分析的,“农业生产者的技能会逐渐变得尤为重要,不再有劣质的土地,只有没有才干的劳动者,因为他不懂得利用土地”。

·农民缺乏系统培训

在传统农业中,农民主要靠祖辈们的身教口授来传授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因而缺乏现代科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仅有16.4%,而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而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农村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发展较早,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中等职业以上培训的比例在70%以上,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整体起步较晚,农民接受的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导致科技素质不高。据调查,88.3%的农户无法从正规的科技部门获得有效的科技知识,78.5%的农户从未接受过农业科技培训或讲座;90%的农户从未受过农技人员的实地技术指导。

提高我国农民科技素质的对策

要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决定着农民对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程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推进,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科技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研究农民科技素质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迫切要求。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

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确立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地位,明确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巩固提高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和质量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并对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及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

·建立稳定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已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强调持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将“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摆在了突出位置上。为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在“三农”投入上再次要求“三个持续加大”,即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所提高。调整支农资金投入结构,减少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直接资金投入,增加对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资金投入,使政府对农业科技投入的资金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加大培训资金投入 保证培训落实到位

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特别强调,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保证农民增收致富。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科技培训投入机制,实行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投入的扶持办法,以缓解农民科技培训经费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补偿方式,减轻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经济负担,为农民可以接受科技培训创造条件。建议将农民科技培训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保障各级配套资金的落实。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鼓励农业产业化带头企业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智力投入保障机制,对于农民科技培训经费,要确保及时,全部到位,实施项目管理,要做到专款专用,使经费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建立由政府为主导和扶持、面向市场、多元化办学的培训机制。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增加培训资金投入。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积极探索以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枢纽、以示范户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充分发挥示范户、龙头企业和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协会的作用,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广泛使用;根据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特点打破乡镇一级的行政区划,按农业区划,建立若干农技推广中心,以弥补不足;充分发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骨干作用,大力加强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工作;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大力培育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组织,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把教科研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农民科技教育 篇7

关键词:新型农业,农民,自我教育

1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农民进行自我教育的可能性

自我教育理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具有启发意义, 农民也可以通过自我教育, 学习知识和技术,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使自己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从现实情况看, 当代中国农民是具备自我教育的条件和能力的。

第一, 从农民的文化知识方面看。尽管我国农民在整体上文化素质不是很高, 但通过建国后多次扫盲运动和学习, 我国老一辈的农民的文化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而新生代农民的文化素质则更有保障, 而这些正是农民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提高的前提。

第二, 从农民的职业转换的情况看。改革开放前, 我国农民尽管职业身份变化并不多, 范围也不广。但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许多农民都曾经、正在或将要跳出农业的圈子, 其他行业和领域进行求职工作, 这既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然现象, 也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农民要跳出原来的圈子, 就必须要掌握其他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第三, 从农民的生活半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离开农村, 到城市打工、经商、学习、走亲访友等等, 活动半径不断扩大, 着大大扩展了农民的视野, 同时社会接触面的的增加使农民有计划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接触到现代社会的管理机制, 这些都会使农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

总之,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只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管齐下, 我国的职业农民培育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会为加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强的人力资源支撑。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农民自我教育的途径

2.1 农民要树立开放、诚信和法治观念

在我国艰难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 靠天吃饭的农耕生活和强大的专制统治, 使得农民始终处于从属、屈从地位而缺乏明确的自我意识。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农村改革, 农民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由于自身素质和能力还不够高等因素的制约, 当某些需要他们自己去面对陌生、泥沙俱下的大市场时, 常常表现得茫然失措、无所适从。这些都与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要求格格不入, 所以, 迫切需要农民转变观念。

第一、树立开放创新观念。在传统的农村生活条件下, 农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自给自足, 自我封闭。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求农民在农业生产方式观念上要创新, 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精细农业、设施农业等;要求农民在生产经营观念上要创新, 要学会主动顺应市场需求, 善于发掘市场潜力;要求农民在农业科学技术观念上创新, 要主动学习先进的的实用型农业科技知识;要求农民在精神追求上要创新, 主动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 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等。

第二, 坚守诚实信用观念。人际之间诚信缺失, 是引发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也是许多问题不能解开的重要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在公民个人层面的要求就有“诚信”的要求, 因此, 我们要在农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诚信问题。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农村的市场主体, 无论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农户都应该自觉树立起以讲诚信为荣, 不讲诚信为耻的社会意识, 将诚信作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准则。

第三、确立法律至上的法治观念。法治理念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品质。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 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把一切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活动都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来。确立法治观念, 首先要知法学法, 一个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 无法做到自觉的遵纪守法;其次, 要明白法律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 要正确的行使权利和认真的履行义务;最后, 还要严格的依法办事, 只有严格依法办事, 农民的权益才能得到切实有力的保障。

2.2 农民要努力提升自身各方面素质

我国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 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所在。

第一、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定生产关系后,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和效率、效益的大小则取决于人口的内在质量和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其前提是科学技术能被掌握, 会应用。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应得到同步提升, 从而成为真正的职业农民, 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要求农民要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用科学技术, 做个学习型、可持续发展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第二、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结合在一起, 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的思想情操和道德素质。农民要自觉过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确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情的观念,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树立农村社会新风气, 从而培养出一代讲文明、懂礼貌、重信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李水山, 黄大乾, 黄长春.面向现代农业的中国农民教育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农民教育头等大事 篇8

“重要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是毛泽东的著名论断之一。早在上世纪20年代, 毛泽东就和彭湃、瞿秋白、董必武等同志一道, 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 把对农民的教育与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革命意识结合起来, 既学文化又参加实际的革命斗争。我们的红军、解放军就是一所以农民为主体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许多农民参军时大字不识, 但后来许多人成为军事家、政治家和各方面的领导人才。我国解放前的许多教育家也十分关心农民教育和成人教育, 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粱漱溟的“乡村教育”, 晏陌初的“平民教育”,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 霄沛鸿的“安国民基础教育”, 俞庆棠的“民众教育”等。他们通过各自的长期教育实践和探索, 在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上都有独特的创见, 他们的成就有大有小, 教育思想并非完善无缺, 但应当肯定, 在趋炎附势, 浑浑噩噩的旧中国, 重视并探索实践对农民的教育, 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 党中央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近年来, 中央多次强调对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水平, 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党员教育”。温家宝总理说过:“最困难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三农”问题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 素质问题的核心是教育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农民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4以上, 农民教育是事关安定团结、国富民强的头等大事。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养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 是农村与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是推进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稳定粮食生产, 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毫无疑问, 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 都对农函大工作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深刻领会, 切实贯彻执行。

湖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农村工作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劳保厅、省农业厅、省扶贫办和省科协12家单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农函大工作的若干意见》 (湘科协[2008]46号) , 提出了6条重要意见。这是湖南省首次以12家省直单位名义加强农函大工作的联合发文, 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湖南省农函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农民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发展现代农业, 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转岗就业, 必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推进全民创业, 必须提高农民的创业本领;活跃城乡经济, 必须提高农民的经营水平。农函大工作与“三农”问题有关, 与科技有关, 与教育有关, 与农村党支部建设有关。不言而喻, 对于农民的教育, 当然成为首位中的首位。从这个意义上讲, 农函大是抓“重要”问题的, 是抓“首位”工作的。

二、从农民科技培训的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学习中央一系列指示精神和湘科协[2008]46号文件精神, 回顾农函大办学实践, 我们越来越觉得, 科协办农函大这条路子走对了。

在我国多位著名科学家的倡导下, 中国科协于l985年创办了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 (简称中国农函大) 。她的创立, 象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 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基层干部的欢迎, 农函大事业在全国大多数省市区, 在不少地市和县市生根、开花、结果, 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土生土长的“永久牌”“穿草鞋”的农民技术人才, 为农民脱贫致富, 为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作出了贡献。得到了中央领导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实践证明, 农函大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弥补了计划经济体制下, 教育与生产结合不紧密的缺陷。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大都不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而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大部分人, 没有经过院校培训。在发达国家中, 从事农业生产的, 至少是中专文化, 大部分是大专的和本科学历。可以说, 我们国家进了农业院校的人就是穿皮鞋、不穿草鞋的“飞鸽牌”。

湖南省农函大创立于l987年, 经省编委批准为法人事业单位。到2009年为止, 省农函大所辖市县级分校发展到110所, 乡镇辅导站2000余个, 入村办班3000多个, 兼任各级农函大领导职务的县处级以上干部达500多人, 累计招生30余万人, 其中培训农村党员、干部l2万人。湖南省农函大结业的学员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 学农务农, 改变了过去务农不学农、学农不务农的历史传统。第二, 学以致用, 从事什么生产, 学习什么专业, 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发展了生产, 改善了生活。第三, 个人致富推动共同富裕, 学了农函大成为科技示范户, 带动周围群众学技术, 成立农技协互学互传、共同富裕。第四, 学员以村集中, 易促进“一村一品”村域经济的形成。第五, 学员中党员占有一定比重, 有利于发挥党员在科技致富方面的“领头雁”作用, 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从农函大办学实践中, 我们增加了不少感性乃至理性的认识。第一, 农函大在农村经济发展中, 尤其是在农村科普、科技兴农、帮助农民致富方面, 显示了它的独特作用。一些办得好的县级农函大, 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渴望致富的农民。第二, 农函大成为科协开展农村科普活动, 密切联系农科教人员和农民群众的一个重要阵地, 从一定意义上说, 科协在农村的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农函大。如芝山区科协“一抓”“七带”的经验, “一抓”就是抓农函大, “七带”就是带动科协在农村的七项常规性科普工作。第三, 县级科协的地位是和农函大的所作所为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有作为的农函大, 可以扩大县科协的影响, 增强县科协在全县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如宁乡、桃源、芝山、东安、沅陵、临湘、湘阴、隆回、邵东等县市区科协农函大。从以上三点中, 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搞好省市县科协的工作, 必须重视农函大的工作;办好农函大, 应该成为研究省市县级科协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农函大、湖南省农函大及全国各省市县农函大共同实践探索的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农民教育事业。因为适合国情、省情。这个国情、省情主要是农民多、文化低、经济不富裕、生产力水平不高等。农民上农函大学习, 花钱少、时间短、学得会、用得上、效益好。桃源三阳镇官家洲村农民说:“要想富, 快到农函大去;要发财, 快到农函大来!”他们把农函大看成是最可信赖的老师和朋友。这就是农函大强大的生命力之所在。由此, 我们深信, 湖南省农函大工作必将进一步发展, 农民教育必将进一步加强, 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的精神必将进一步落到实处。

三、争取农民科技教育工作上新台阶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变化、新的情况给农民的适用技术培训, 带来了新的挑战, 同时也给我们开展农函大工作的同志带来了新的课题、新的思考。因此, 新形势下的农民培训工作, 必须紧密结合农村新的特点、新的变化来开展, 尤其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 把握新特点

农函大搞培训, 必须把握工作特点, 创新工作方法, 既要深入乡镇、街道, 又要进村入户到田间, 使培训真正实现入脑入心。我们要牢牢把握农函大教育的特点:农函大培训教育, 是农村成人教育的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全日制教育, 而且培训对象相互之间差异性很大, 除年龄不一, 性别不一, 身份不一之外, 文化程度不一外, 还有思想认识不一, 培训要求不一, 工作性质也大为不同, 相应地安排学习时间也比较困难。因此客观上存在着组织难、深入难、提高难等问题。为此, 特别要求组织发动者能发扬钉子精神, 想千方百计, 说千言万语, 不怕千辛万苦。讲课的教师, 要好中选优, 仅有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还不够, 同时还要有强烈的奉献精神, 要讲究授课艺术, 要让培训者进得来、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 最后达到会应用的目的。

2. 注重联合点

湖南省委组织部等12家单位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农函大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农函大在办学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 发挥成员单位职能作用。组织部门要支持、协助农函大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 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宣传部门要从舆论上给农函大以支持;农村工作部门要根据湖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发展趋势, 从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对农函大予以支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为农函大办学提供便利条件和项目资金上的扶持, 支持省农函大建立教学网站;教育部门要将农函大工作纳入全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范围统筹考虑, 提供师资援助及实习培训等方面的支持;科技部门对农函大给予项目资金的扶持, 形成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新体系;民政部门要加大与农函大联合在老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农函大办学, 支持农函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开展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 不断改善农函大的办学条件, 根据规定免收有关费用;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农函大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的培训工作, 并指导农函大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教学组织, 保证培训质量;农业部门要与同级科协组织有关专家, 指导农函大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要把“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与农函大的农民实用人才创业培训结合起来;各级扶贫办要继续安排科技扶贫资金, 扶持部分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的贫困农民参加农函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能力培训。同时, 要加强与司法、环保、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联合。农函大要主动参与, 尽量做好组织发动、培训、考核、验收发证、招工录用等工作,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借助社会力量, 切实解决资金、知识、技术、师资等困难,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共同搞好培训。

3. 挖掘创新点

首先, 要坚持四条原则。一是针对性原则。要逐渐从灌输一般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 转向传授劳务技能、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知识、文化、法律、法规等知识, 向农民传授致富本领, 不断推进农民的分工分业, 提高农民进市场的能力。二是普及性原则。传授知识要通俗易懂, 使参学人员普遍能够接受;三是发展性原则。培训的知识点要与社会发展、生产发展、个人的发展相关联, 带有开发性知识, 引导农民进行产业提升或转移, 促进农业向新目标发展;四是专业性原则。在摸底排队的基础上, 根据劳动力结构及市场前景确定专业, 做到专业对口、知识面广, 培训质量高。其次, 培训方法要灵活多样, 注意根据实际进行创新。一是传授知识的多样性。除集中讲座示范操作外, 也可以技术比武、成果展览、技术交流等;二是操作示范性。包括教学示范与推广先进、典型示范等;三是加强辐射性。先进典型具有很大辐射教育功能, 可以以点带面进行推广;四是要有活动性。通过相互学习, 交流经验,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五是保持经常性。要开展经常性培训, 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论

农民教育是事关安定团结、国富民强的头等大事。提高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是新形势下农函大工作的出发点, 也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作为基层农函大, 我们要主动出击, 创新载体, 广辟渠道, 及时把各种先进的知识、文化、理念、技术播向农村, 撒向农民心里, 努力成为开展农村科普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王梅成, 吕新浩.浅述新形势下的农函大工作.科协论坛.2002.10:19-21.

[2]刘中林, 王子.“三农”问题话农民教育.继续教育研究.2006.03:13-14.

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思考 篇9

1 农民科技教育的特点

农民科技教育工作与普通教育工作相比, 有很大的特殊性。

(1) 教育的目的不同。普通教育是为了提高文化素质, 衡量标准就是分数;而农民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素质, 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创收, 更好地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衡量标准则是能不能增加效益, 能不能增加农民收入, 能不能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2) 教育的内容不同。普通教育的理论性较强, 范围较广;农民教育的内容主要在农业领域, 实践性较强。

(3) 学习模式不同。普通教育大多采取全日制教学, 学生在校学习;农民教育培训对象是既要生产生活又要学习技术的农民, 对他们来说生产是第一性的, 培训是为生产服务的, 因此教学模式以短期培训为主。

(4) 学习对象不同。普通教育的对象是文化基础较好、知识体系较完备的学生;而农民教育的对象一般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较差。

2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 农民群体差异大、需求多, 培训难度大。一是文化程度偏低, 对农业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能力较差。二是思想意识保守、安于现状。一些农民只看眼前利益, 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对未来缺乏规划, 仅凭经验种地, 认为与其在培训班上浪费时间, 不如在地里干点农活, 对学习技术重要性的认识不足。三是由于年龄大小不一和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 决定了农民对科技的认知程度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差异, 使培训难度加大。

(2) 培训载体单一, 不方便农民参加培训。目前农机培训的主要载体就是县、市级的农业机械化学校, 这些培训载体无论是公办培训机构还是民办培训机构, 绝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区, 镇、村一级基本上是空白, 农民如果到城区参加培训, 不仅增加负担, 还会耽误农活。现有的培训机构和培训设施分布不合理, 覆盖面狭窄,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 培训方式、方法缺乏灵活性, 培训手段落后。目前基层农机部门普及式的培训方式仍然是以会代训或是短班式的强化训练。农机培训的内容、形式还沿袭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农业条件下形成的老套套、老办法, 缺乏创新。培训教学理论讲述多、实践指导少, 理论和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有的培训单位对农民的培训方法一成不变, 不能因材施教;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逐步引入使用多媒体教学, 但是存在着PPT课件质量不高、投影设备少等问题, 无法适应农机发展新形势的要求。

(4) 培训途径单一, 针对性不强。农民不仅是应用农业机械从事生产活动的主体, 而且还是运用科学技术进行生产经营的主体。目前, 农民教育培训仅仅是为“培训”而培训, 没有关注农民的真正需求, 培训效果差, 针对性不强。培训的途径单一, 没有充分运用国家农机购机补贴、农机具推广、农机安全监理、职业技能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社会办学等政策和措施, 培训的范围窄、数量少。

(5) 师资力量单薄。培训教师大多是农机管理和推广人员, 知识单一, 技术理念陈旧老化。教师继续教育滞后, 没有一套有效的再教育制度。一些先进适用的农机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 有很多农民急需掌握的知识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 能够熟练操作制作高质量PPT课件的教师不多, 能系统讲授现代农业生产理论的教师更为缺乏。

(6) 培训投入少, 经费相对不足。农民大培训工程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 只有支出, 没有收入。目前, 由于各培训单位办公经费紧张, 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农民大培训工程, 项目完成后, 培训工作也随之停止, 缺乏长期性、持续性。

3 切实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1) 农民教育首先要立足于农民本身。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科技水平不高, 农民教学应力求简单易懂, 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理论性的东西实践化, 并多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 让机手们相互交流经验, 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要重视科技示范的广告效应, 在示范作用的带动下, 调动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积极性。针对参训人员年龄大小不一、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等现象, 采取分类培训方式, 将参训农民按年龄、学历分成不同的培训班, 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计划, 选择不同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 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

(2) 积极培育培训载体。首先, 现有的培训主体即农机培训的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 优化教学形式和手段, 不断提高承载能力、创新能力。培训的内容要适应当地的客观要求和条件, 以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其次, 积极培育新的培训载体, 可以借农机专业合作社、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等平台, 开展实地培训, 服务上门;也可以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等载体, 培训农机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以尝试成立农村农机培训经纪公司, 通过公司与大专院校、企业间的联动, 培训和培育农机技术人员, 推动农机培训的社会化。

(3) 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 根据培训专业及培训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一是集中学。利用农闲季节, 采用电视讲座、集中授课等形式, 组织农民到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二是分散学。利用农忙季节, 到田间地头, 采取试验示范等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三是“走出去”。让教师走进生产厂家、科研院所, 学习先进适用的技术。四是“请进来”。请专家教授、企业人员联合教学, 增强培训效果, 从而达到提升技术水平、实现成果转化、促进整体提高的目的。

(4) 拓展培训途径。一是将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机购机补贴工作相结合。以购置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和农机维修人员为对象, 以提高农机使用效益和维修质量为目标, 加强农民机手的培训工作,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二是将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机具推广工作相结合。要紧跟时代潮流, 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搞好培训, 通过规范的农机培训, 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提供人力资源, 为农民增收服务。三是将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相结合, 重点抓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 使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挂牌数与驾驶员的办证数量基本持平, 最终消除无证驾驶现象, 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四是将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工作相结合, 以获证奖补政策的实施来促进鉴定工作的开展, 以鉴定来检验培训的质量。增强广大农民参与鉴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五是将农民科技培训与农机维修、销售工作相结合, 开展农机修理及销售人员培训鉴定。六是将农民科技培训与社会办学相结合, 积极与大中专院校加强联系, 争取和他们联合办学, 提高农机培训的档次和规模。

(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农民科技培训直接面对农业生产实际, 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业务, 具有实践经验, 更要有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不怕艰苦、勇于奉献的精神, 尤其要有贴近农民的能力。一方面, 要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另一方面, 要发现人才, 选聘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建立既有教学能力又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人才支撑。

对农民科技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10

全国农民科技培训自2003年全面启动以来, 各级政府虽然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仍然没有形成较大规模, 很多地方流于形式, 并没有真正把农民科技教育落到实处。因此,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深入思考, 认真谋划, 从树立教育理念和落实教育实施者、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等方面, 切实为农民科技教育搭建平台, 使农民科技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

一、农职院校应把农民科技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㈠农职院校承担农民科技教育具有资源优势大、中专院校招生实行并轨以来, 农职院校由于就业等原因, 招生受到很大影响, 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普遍下滑。学校迫于生存, 大多都压缩涉农专业, 增开非农专业, 致使一大批从事农科教学的骨干老师无课可带, 还有的改行教其他课程;学校原有的图书、实验设备束之高阁, 无用武之地, 使教育资源极大浪费。农职院校承担起了农民科技教育任务, 一方面使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使资源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㈡农职院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应包含农民科技教育农职院校应当把农民科技教育纳入教学常规管理, 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把教育农民作为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包括农民科技教育这块内容, 要设立农民教育中心, 要有分管领导, 要组织一批懂科技、有经验、肯吃苦、有志于“三农”事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切实把农民科技教育纳入议事日程。

二、农民科技教育应结合新趋势, 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

㈠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农民科技教育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紧密结合农民的需要来进行教育。只有在充分了解农民需要的基础上, 农民科技教育才能摆脱见物不见人的怪圈, 才能为农民进行知识技术的掌握、创新提供宽广的平台, 真正实现农民科技教育的目标。

㈡树立开放式教学的理念开放式教学就是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 走出校门, 深入基层, 按不同专业, 划界设置教学点。根据季节灵活选择教学的知识模块, 真正做到“办学无围墙, 招生无门槛, 教学零距离, 专业接产业”。实行弹性学制, 学分制管理, 学员学完所有课程, 达到规定学分, 可发给学历证书。

㈢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对农民的必然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成果的生命周期缩短, 这就要求农民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 也都要求农民要不断地更新知识, 不断地通过接受教育来充实完善自己。

三、农民科技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提升技术和增强能力上

㈠丰富知识, 提升技术有知识、懂技术、会操作, 是对二十一世纪新型农民的基本要求。农业发展靠科技, 科技进步靠具备科技文化知识的人才, 只有不断地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 才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农民科技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农民增强科技知识, 提高实用技术水平。根据调查, 目前农民急需掌握的实用技术主要有果园技术、温室技术、饲养技术、作物栽培与管理技术、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技术、新品种繁育技术、农机具驾驶与维修技术等。

㈡拓展思路, 增强能力广阔的思路, 较强的能力, 是创新型农民的必备条件, 因此, 在讲授农业科技知识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两点:一是先进理念的灌输, 如创新理念, 经营理念, 市场化理念等;二是竞争能力的培养, 如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产销一体化的运作能力, 获取信息和识别信息的能力, 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能力等。

四、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既方便农民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根据农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除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外, 还应采取其它教学形式, 如讲座、现场示范、个别指导和多媒体手段等。

㈠讲座法传授理论知识和介绍科研新成果可采用这种形式。利用这种方法教学时,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特点, 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多举实例, 并配备相应的挂图、实物标本或多媒体设备, 使其图文并茂, 生动逼真。

㈡示范教学法一是成果示范, 即向农民展示新技术的优越性和新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 从而激发农民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使新技术、新成果得以迅速扩大。二是方法示范, 即授课教师亲临现场, 将具体操作过程一一拆解, 边讲边做, 使学员一目了然。方法示范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学员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进行学习, 能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书本上描述较复杂的一种技能。

㈢个别指导法农业技术教育不仅是为了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 而且还要照顾到少数技术骨干的特殊需要。在一个村, 有意识的培养几个技术骨干, 以点带面。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具体内容、有具体对象, 并尽量做到指导与物化服务相结合, 实现“既开方, 又卖药”, 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㈣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法依托现代信息与传媒技术, 使无限的教育资源成为农民手中的致富武器。利用网络工具, 使教育信息化, 资源全球化, 教学个性化, 管理自动化成为可能。利用网络辅助教学, 可以把农业生产中的先进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 还可开发出富有创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网上课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真实的农业生产环境, 把学习和实验中很难演示、教师很难讲授的内容直观地展示出来, 使学员一目了然。同时, 农民掌握了网络这一工具还可以发布信息, 获取信息, 广交同行朋友, 为致富找到捷径。

五、培训内容要突出地方性、实用性、直观性、通俗性和信息性

㈠地方性农民科技教育必须结合本地实际, 因地制宜。要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灵活选择内容模块, 譬如林果区重点讲授园艺技术和果品加工贮藏技术, 蔬菜区重点讲授温室技术和良种引进技术, 牧区重点讲授饲养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的等。切忌不分地域的千篇一律的授课模式。

㈡实用性讲授内容一定要分出轻重缓急, 区别对待, 注重实用。不要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 农民需要什么就讲什么, 要结合农时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当前急需要讲的可详而不繁, 应以“怎样做”为主, “为是么这样做”为辅。

㈢直观性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 农民最喜欢田间地头的现场教学, 教师带学员到地里边讲边做, 学员看得见, 摸得着, 记得住, 学得来, 技术推广速度快、辐射面广, 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㈣通俗性农民这个教育对象决定了教育内容必须通俗易懂, 教师要善于抓住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用贴近农业生产和农民实际生活的大众化语言, 把讲授内容阐述清楚, 对一些农民听不懂的专业术语, 应尽可能的口语化, 让他们在拉家常式的气氛中听懂学会, 特别是教师如果语言幽默诙谐, 可使听众是种情绪饱满, 思想集中, 愉快的学到知识, 达到预期目的, 且理解深刻, 记忆长久。

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失地农民子女 教育问题

[作者简介]刘恩民(1980- ),男,安徽淮南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20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4-0170-03

“农民是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① 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唇齿相依,互不可分。如今,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世代劳作的土地,他们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继而出现了一个新生社会群体——失地农民。能否让失地后的农民子女接受到正常的义务教育并形成法律制度给予保障,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进,更是促进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存在的问题

1.辍学现象更加严重。辍学是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较难解决的历史性问题。随着土地被征用,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失地的农民虽然领到了政府发放的安置补偿金,但这仅仅是杯水车薪,他们不得不为以后的生计做长远打算,其中孩子的上学问题更是让他们一筹莫展。部分失地农民看到目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艰难的现实,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想。于是,农村基础教育又一次迎来了辍学的高峰期。(1)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在这些经济本来就十分困难的家庭里,土地一征用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的根本依靠,如果再用土地补偿金供养孩子上学,可谓“风险”实在太大。更何况有些地方的土地补偿金过低,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投入子女的教育。反过来,如果让孩子出去打工,不仅不用花钱读书,而且还可以搞点创收。(2)单亲家庭的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一来经济上很难赶上其他的双亲家庭,二来父亲或母亲在感情上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厌学等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孩子很难坚持到初中毕业,随着土地的失去,辍学更是紧随而来。(3)课业成绩偏差的学生。那些在学校思想品德表现较差、成绩落后的双差生,在这次辍学潮流中也很难幸免。失地的农民家长大都不会对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抱有太大的希望,如今土地被征用了,他们不得不考虑到这样的孩子以后在社会上是很难立足的。借此机会,让孩子到外面学个一技之长,既不浪费光阴也可以提前自立。

2.家庭教育愈发薄弱。家庭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在我国农村历来都得不到重视,失去土地后的农民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绝大部分选择了外出务工,其中又有大部分人将子女托付给孩子的祖辈们或亲戚。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薄弱程度可想而知,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有:(1)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性格。从人的启蒙重要性角度来讲,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情感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很难与子女交流,使得孩子产生孤独、寂寞、胆怯心理,形成孤僻性格,不利于以后的全面发展。(2)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课外辅导。负责监管子孙的祖辈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很低甚至有的是文盲,且年老多病,通常都不能有效辅导孩子的功课,所以这些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往往处于无人可问的境地。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自己也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的最主要表现是学习无人辅导。(3)极易滋生不良的行为习惯。祖辈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对孙辈们的溺爱很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性。祖辈们难以尽到对子孙的人格教育、道德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管理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另外,由于缺少父母的有效约束,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厌学、逃学,甚至辍学。因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的盲区,有一些失地农民子女心理不能健康发展,从而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的困难。

3.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样令人担忧。众所周知,国家三令五申强调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不能人为设置障碍,并制定了相关的文件“保驾护航”,尽管如此,种种问题仍是层出不穷。而失地农民子女不管在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等方面都更加令人担忧。(1)在学校教育方面。就近入学的失地农民子女,一方面难以很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还是受到排斥的;再者,有关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不能及时与家长沟通,缺乏互动。这些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课堂上也很少主动发言,其性格渐趋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变弱。如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指导思想和方式方法上没有进行及时的相应转变和调整,将会给以后的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障碍。(2)在社会教育方面。虽然失地后的农民已经陆续入住政府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但新建小区周边相关的教育设施并没有具体到位。他们的子女很少参加课外辅导班或业余特长训练班,原因在于:一是其小区内或附近还没有兴建类似的教育设施和机构,二是很难承担额外的费用。(3)城乡边缘地带的管理亟待加强。对于失地农民子女自身来讲,如今他们与现代城市生活接轨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的新事物、新思想一方面给学生的学习和娱乐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但也作为一种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垃圾文化和不良信息的载体正在侵蚀着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的纯洁心灵。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大,流动人口的增多,城乡结合部在这方面的管理显得相对滞后。在这个时候,如果社会、学校和家庭不能及时协调管理和引导,就会使他们不思进取,乃至辍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问题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1.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尽管国家从法律上明确了农村居民拥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从而获得土地所提供的保障,但在快速城市化变迁下,受土地本身产权的模糊、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不合理、地方政府短视的政绩观、违背规律的发展观等因素的冲击,大批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的考验。尽管决策和操作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措施,但大多偏重于修补政策,基于我国农民的特质和城市化进程的特征,这显然只能是治标之策。这对于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是“失地”又“失望”。更有甚者,在一些地区,失地农民最基本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障而进一步“失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失地农民自身的生存底线都保不住,更别谈对下一代的培养问题了。

2.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固然,有些地方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方面存在的一个漏洞是没有和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协调好,但一些学校同样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归根结底是由于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深刻,导致了很多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一些教育行政部门认为这是政府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投入不足,远远满足不了这一迅速扩大的社会群体的愿望,因此出现了很多相互推诿、互相扯皮的事情;有些学校认为这是上级主管部门在把难题下放,接收这么一个良莠不齐的学生群体,势必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障碍,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发展。

3.失地农民自身生存状态的原因。农业生产是诸多生产中相对简单的工作,一般无须太多的脑力劳动,也就无须太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农民不会太多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因而当土地被征用后,考虑子女的未来发展时就不能有效地承担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从而只有把“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夙愿再次寄托于学校和老师。另外,在一些失地农民眼里,教育就是学校和政府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从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显然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也有一些父母有时间、有条件培养孩子,但忙于挣钱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等等。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土地征用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经济行为,也是国家向前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我们在面对伴随而来的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这一严峻问题时,必须本着“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保障失地农民子女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市化进程进而有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这一理论基点,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理性地探寻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1.加强政府行为,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要合理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及其子女教育问题,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有所作为。(1)改革和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实行公平补偿。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货币、就业安置、社会保险、企业股份等。(2)帮助失地农民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生存适应能力。一方面要进一步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他们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让土地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克服畏难发愁情绪,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新自我定位并转岗就业,谋求新的生活出路。(3)进一步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和就业的指导。政府应牵头尽快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和机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逐步增强失地农民就业适应能力,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还要鼓励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尽量招收当地失地农民,让失地农民真正实现身份上的转变。帮助其形成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4)积极学习国外的可取经验。比如,在美国,土地征用称为“最高土地权的行使”。《美国联邦土地政策管理法》规定,政府有权通过买卖、交换、捐赠或征用的方式获得各种土地或土地权益,但不会轻易征用农民土地。土地征用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即正当的法律程序、合理补偿、公共使用。另外,农民在购买土地时,如果签了保证书,承诺不会将土地挪作他用,政府还会每年给予一定的奖金奖励等。此外,英国的《强制征购土地法》,日本的《土地收用法》《城市规划法》《河川法》等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及时改革和完善现行的教育体制。全国上下要在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给予足够重视的基础上,对现行的有关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其一,让义务教育真正成为政府的义务。要时刻意识到义务教育的“义务”是双重的,一方面,公民有让其子女完成九年基础教育的义务;另一方面,政府更有为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的义务。因此,应该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补充保障失地农民子女就学的专项政策,如强制保证失地农民子女获得最低限度的教育等。从长远角度考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组织下属机构做好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档案工作。譬如,乡镇(街道办)、村委会应该建立本地失地农民子女学龄档案,有关学校应该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就读档案,等等,以便及时对失地农民的子女提供助学帮助。

其二,及时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向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倾斜。根据目前反映出的失地农民教育负担过重的问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做到:(1)加大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其机制,强化各级政府的主要责任,把对失地农民子女教育资金的投入最低纳入到县级政府财政支出范围并逐步做到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负担。(2)实行多渠道融资,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向失地农民子女教育倾斜。如今,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给予所得税全额抵免的优惠政策,这对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甚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一步做强做大,实现教育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其三,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资源的社会保障机制。(1)各级政府要尽快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根据失地农民居住分布情况和适龄入学儿童的人数合理划分教学单位,协调好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2)要合理安排失地农民子女就近入学,减少入学的繁琐手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顺利入学。(3)建立失地农民子女就学保证金制度。即把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纳入“两免一补”范围,根据各校实际情况,从县(区)级以上财政直接拨给相应的教育经费。

3.学校教育要与时俱进,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和工作方法。失地农民子女心态的多元化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担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传授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任务。(1)要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协调好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形成最大的合力,尽快提高失地农民子女的基础文化素质。(2)要协同有关专家做好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专题研究。失地农民子女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思想行为意识,对全校学生学习风气、精神面貌的影响至关重要。具体研究内容可有以下几点:失地农民子女的家庭背景与教育背景;失地农民子女的年龄分布特征和身心发展状况;失地农民子女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失地农民子女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如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样,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同样是一个不可跨越的发展过程,而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的颁发,为解决失地农民子女教育问题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努力为失地农民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参考文献]

[1]窦玉沛.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崔丽娟.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J].南方农村,2004(1).

[5]孔祥智,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5).

[6]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探讨[J].经济学家,2004(11).

[7]邵国平,等.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5).

农民科技教育 篇12

1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素质是“三农”工作的基础

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遭遇的困难、矛盾与问题也更加尖锐和复杂。其中, “三农”问题最为引人关注, 尤其是农民因素, 在解决“三农”问题中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目前, 农民综合素质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一些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效率低下、农村乡镇企业技术工人紧缺, 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闲置;在农业开发中, 因农民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淡薄, 增产不增收, 农业开发受挫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 提高农民素质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对各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同时, 农民必须逐渐完成自身角色的转换与演变, 成为现代农民。

现代农民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就是农民知识化、科技化、现代化的过程。从目前来看, 也就是不断将农民培育成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的过程。第一, 市场体系日趋规范, 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任务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民自身的努力和奋斗。第二, 新农村建设涉及到产业开发、就业增收、基础建设、社会保障和文化事业等“三农”工作的各个领域。农民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着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成败。第三,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不断发展生产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最终为广大农民服务, 让农民享受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成果。

3 当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多年来, 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训。实际上, 接受培训的农民人数还很有限, 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培训工作的不足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 培训资源共享和整合不力, 没有充分利用现有教育、科技和文化资源。 (2) 农民培训教育的制度化、市场化和规范化运作与管理薄弱, 降低了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农民培训对象分类不明、内容和方式单一, 制约了培训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4) 各地主管部门, 甚至农民自身对培训教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1 抓农村科普基础

广泛地开展科技、文化和卫生等科普下乡活动, 在农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开展各类下乡活动, 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活跃农村文化事业, 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在推动农村文明和社会进步中, 切实发挥文化传播和科教兴农的作用。

3.2 抓培训基地建设

建立一批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农民培训教育基地及培训示范点, 充分利用培训基地的资源条件、专业能力和综合优势, 将农村成人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引向深入。加强文化素质培训与教育科技培训的结合, 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与正规职业技术培训的结合, 就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服务的结合, 在满足当前大量农民提升素质和就业转移的服务上, 发挥培训基地的主体作用。

3.3 抓培训与农科教示范的结合

遴选一批产品、技术和基地建设一体化、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 将农民培训教育工作与产业化开发、科技推广和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村科技进步结合起来。使农科教基地成为农民培训教育学习、交流和借鉴的工作基地, 实现培训教育与生产实践的互补、互动和资源共享, 并在农村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3.4 抓重点对象的业务培训

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大户、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管理干部的业务培训, 他们是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专业大户是农民发展生产和创业的带头人, 管理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带路人, 技术人员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带动者。通过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这些人员的知识结构与科技信息, 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自我发展能力和管理工作水平, 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4 农民培训教育的有关保障措施

现阶段的农民培训教育工作不但是素质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基础教育的积极补充和延伸, 为广大农民获得终生教育创造条件。要按照现代化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来发展农民培训教育事业, 保障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

4.1 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民培训工作的体系和机制

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是当前发展农民培训教育的基本方向和要求。要在完善现有培训基地建设、“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等工程、项目管理和运作方法的基础上,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农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农民培训基地与机构, 规范培训行业行为, 加快推进农民培训教育的规范化和市场化, 使现有的培训教育资源发挥出最大效力。

4.2 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途径和渠道

信息和传媒技术的日益发达, 为农民培训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和空间。要充分利用这些便捷的条件和手段, 发挥地方各类院校及培训基地的力量和作用, 创新农民培训教育的形式和途径。通过细化和分类素质培训、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 以及成人学历教育培养等各种农民培训教育计划, 满足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 满足不同培训层次和类型的需求, 满足各地不同产业特色和分布需求。建立培训学校、基地之间, 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互通共享平台, 更好地将远程教育、农民信箱、农网等网络资源应用到农民培训教育上, 实现培训服务形式创新、资源节约共享。

4.3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农民培训教育的良好氛围

新农村建设需要造就大批量、多种类型的人才, 新农村发展离不开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完善。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 通过培训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有文化的新型农民。通过培训教育普及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 按照“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要求, 营造“政府支持、社会关心、农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摘要: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是“三农”工作的根基,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通过分析农民素质的重要性和在新农村建设中产生的影响与作用, 提出了当前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以及加强农民培训教育的有关保障措施。

上一篇:实行绩效工资下一篇:卒中样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