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姐妹叙事

2024-05-15

两姐妹叙事(精选3篇)

两姐妹叙事 篇1

2009年11月中旬以来, 根据六六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蜗居》的播出, 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尽管观众对电视剧本身存在很大争议, 电视台甚至出现了停播现象, 但借助于网络平台, 《蜗居》走红却成为不争的事实。随便在搜索引擎上以“蜗居”为关键字进行搜索, 即可看到几千万之多的相关链接, 街谈巷议里也充斥着人们对剧中人物的品评与议论。所以, 在2009年的电视剧发展中, “蜗居热”是任何一个电视人都无法回避的。正是基于这种不可回避, 本文试图从叙事角度, 探寻该电视剧与我国民间故事中“两姐妹”母题的些许联系与区别。

关于电视剧的剧情, 概括起来无非是一个关于房奴与“小三”的故事。一心想变身房奴的是姐姐郭海萍, 而“小三”故事里的主角便是妹妹郭海藻。整个电视剧围绕姐妹二人展开, 是一个标准的“两姐妹”叙事模式。但是此剧中的“两姐妹”叙事与民间故事以及先前同类电视剧, 如《空镜子》中的“两姐妹”叙事又有哪些联系与区别呢?

一、民间故事中的“两姐妹”母题

我国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关于两姐妹的故事, 比较有名的当数广西民间故事《蛇郎》。故事讲述的是一对老两口养了两个女儿。大女儿要老汉在蛇郎头上砍金花, 老汉的斧子跌落在蛇窝里, 惊动了蛇郎, 蛇郎要吃掉老汉。老汉为了保住性命, 被迫应允将一个女儿嫁给他。大女儿胆怯、自私, 宁愿失去爹爹也不愿意嫁给蛇郎, 而温柔善良的小女儿答应嫁给蛇郎。出人意料的是, 小女儿与蛇郎成亲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大女儿去看小妹, 见她生活美满, 十分嫉妒, 心生歹念, 设计害死了自己的妹妹。半夜里, 蛇郎听见灶房里有纺车声, 闻声进入看见了正在纺线的妻子。后来蛇郎又依照妻子的嘱托, 用冬雪做衣裳, 拿梅花做脸, 把花枝当做骨骼, 她就变得和平常人一样, 而且比以前更美。之后, 蛇郎把坏心肠的姐姐赶跑, 与温柔善良的妹妹重新开始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除此之外, 我国“两姐妹”民间故事中还有《马兰花》。故事中的两主角是大兰小兰两姐妹, 姐姐大兰嫉妒心强, 被奸诈的、意图毁坏山林美好的老猫利用, 害死了妹妹小兰。后来小兰的丈夫花神马郎在山林朋友的帮助下惩治了老猫, 教育了大兰, 抢回马兰花, 救活了小兰, 从此山林恢复宁静, 小兰与马郎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民间故事《姐妹易嫁》讲述的是素花、素梅两姐妹。姐姐素花自幼与牧童毛纪订婚, 长大后却因毛纪贫穷在迎娶之日拒绝与毛纪完婚。素花父母为此一筹莫展。妹妹素梅激于义愤, 并被毛纪真诚打动, 愿意代姐姐出嫁。上轿时, 才得知毛纪已喜中状元。姐姐素花懊悔不已, 妹妹素梅则从此与毛纪幸福生活。

以上三个来自民间不同时期的“两姐妹”故事, 故事发生地点不同, 具体情节和人物也不尽相同, 但在三个故事之中有一点几乎是相同的, 即:故事都是围绕着一对姐妹, 姐妹二人性格品性不同, 最终的结局也有着天壤之别, 而且必定是本来处于不利地位、弱势的“妹妹”最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姐姐”的结局则总是相对悲惨。

民间故事中, “代表着统治阶级形象的姐姐落入万劫不复的不幸中, 备受欺凌和伤害的妹妹死而复活, 报了冤仇, 过上幸福生活。这个颠覆性的结局正是劳动人民在代表自己形象到主人公历经不幸、磨难后所期待的一种结局, 是他们平民意识的一种张扬。”故事的结局“使劳动人民获得了替代性满足, 契合了他们的审美期待, 是他们喜欢这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民间故事”。平民意识是民间故事受到大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电视剧《空镜子》对“两姐妹”母题的延续

2002年播出并得到观众追捧的《空镜子》用对比的手法着力塑造了孙丽、孙燕两姐妹的形象。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姐姐孙丽漂亮聪明, 大学毕业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但是她很不安分, 内心涌动着各种欲望, 在各种欲望中的错误选择和平衡中, 她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付出了沉重代价。与姐姐不同, 妹妹孙燕相貌平平也没有什么学历, 但是为人善良真诚, 无论痛苦或是幸福, 她都能平静真诚的面对。最终她收获了美满的爱情和生活。除夕之夜, 孙燕和丈夫孩子来跟母亲共度除夕, 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着孙燕和丈夫潘树林相亲相爱的家庭气氛, 孙丽百感交集, 十分羡幕。

剧中的两姐妹尽管是一母所生, 但是她们却是以完全不同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的承载者存在于叙事之中。全剧围绕姐妹二人完全不同的价值选择和生活经历, 以二人的婚姻爱情为主线来展开剧情, 形成鲜明对比, 引发了观众的深切感触。不论从故事延展脉络, 还是从人物设置, 以及故事最终结局和思想蕴含来看, 此剧都是对我国民间故事“两姐妹”母题的一种延续。当然除了对于母题形式上的延续以外, 该剧也秉承了民间故事中那种颠覆性的平民意识, 以其对于日常生活琐事的精细描摹和质朴无华的展示, 以一种打动人心的真实感和平民视角, 在看似淡然和不经意间, 凭借剧作内在巨大的张力完成了对于观众的征服。

三、《蜗居》中的“两姐妹”

正如前面提到的, 《蜗居》无非是讲述了一个“两姐妹”的故事。姐姐郭海萍是一个学化工专业又转行做普通文员的33岁左右的中年女人, 大学毕业后没有甘心回到自己生长的小城, 而是心怀希冀和梦想留在大都市打拼。而现实面前, 梦想变成折磨, 买房子, 成为了郭海萍最强烈最明确的生活目标。支撑着三十多岁姿色平平学历不高还生过孩子的郭海萍举步维艰走下去的是她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毅力, 她懂得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 即使困难重重也不放弃。而事实证明, 只要实实在在去做了, 就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最终她得以和全家一起在自己的房子里其乐融融。而妹妹郭海藻与姐姐一样毕业于名牌大学, 且年轻靓丽, 在姐姐的激励下留在大城市, 却终因为缺乏明确目标而频繁更换工作, 因不懂得怎样珍惜和拥有, 最终失去了在生活的大海中摆渡的方向, 迷失了自我, 丢掉了幸福, 甚至赔上了自己的后半生。

对照一下《空镜子》, 《蜗居》显然也是对于我国民间故事中“两姐妹”母题的一种延续。

首先, 故事的主角依然是性格迥异的两姐妹, 姐妹二人有着不同的人生选择和道德权衡, 也就有了不同的生活经历并最终迎来有着天壤之别的结局。海萍独立坚毅, 有自己的目标和做人原则, 所以她能坚持不懈地为梦想不懈努力, 能够对自己经受牢狱之灾的丈夫不离不弃, 能够依靠自己的辛勤劳作实现变身房奴的梦想。而妹妹海藻年轻靓丽却性格软弱, 没有主见, 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目标, 在面对来自他人与自身的欲望时最终迷失, 付出了沉重代价, 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其次, 剧情本身体现出以往民间故事所具有的颠覆性的平民意识, 能够以一种平民的视角走进两姐妹的平凡生活, 并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像他们一样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这样的视角给观众极大亲近感, 仿佛电视剧讲述的就是身边人, 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而电视剧《蜗居》之所以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关注, 并引发那么多的议论和品评, 恰恰就是因为剧中所呈现的郭海萍围绕买房所遭遇的一系列苦闷和无助正是很多如她一样在大城市中打拼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 而妹妹郭海藻的情感纠结同样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并为人们所熟悉和关注的。可以说, 正是这种与现实生活的无限接近性, 使得这部电视剧具有了一种强大的吸引观众眼球的力量。不管人们对剧中人物有着怎样各自不同的评价, 因为有了一种强烈的平民意识, 电视剧本身是让他们感觉熟悉和亲近的。而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观众才会在心底对照剧中人思考自己的生活选择和未来道路。

但是在这种延续之外, 《蜗居》显然与《空镜子》以及其他以“两姐妹”为叙事模式的民间故事有了一些区别。

首先, 剧中两姐妹虽性格各异, 但海萍并没有如民间故事中的姐姐那样自私自利或是嫉妒心很强, 也没有像《空镜子》里的姐姐那样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比如美貌或是学历高;而海藻虽然性格软弱, 但却在年龄、外貌和学历等综合条件上甚至比姐姐处于更为有利的位置, 所以综合来讲, 两姐妹的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这就打破了以往人们印象中的非要地位悬殊, 最后的结局才会完全不同的思维定势, 而是让观众更加坚信一点:无论地位高低, 无论在起点上有何不同, 价值选择的不同, 才最终会把人们导向完全不同的境界。也是通过这样一种变化, 电视剧《蜗居》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反思余地, 也为人们进行客观公正的价值评判奠定了基础。

其次, 虽然同以前的“两姐妹”母题一样, 姐妹二人的最后结局依然有着天壤之别, 不过这次却是姐姐的结局相对美好, 而妹妹的结局则较为不幸, 这与以往是不同的, 或者也可以说这是该电视剧基于“两姐妹”母题的一种变体。以往的“两姐妹”叙事总是在一开始就把处于弱势的妹妹设定为读者或者观众的同情对象, 使人们带着一种同情感和对妹妹地位的颠覆期待进行审美接受, 而在结尾处也最终以妹妹的幸福和姐姐的失落使观众或是读者的期待得以实现。而《蜗居》最后让本来应该收获幸福的妹妹落得凄惨, 坚毅努力的姐姐则迎来幸福理想的实现, 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势必会给观众带来一种欣赏惯性上的冲击, 加深人们对于剧作的印象。

由于对于民间故事中“两姐妹”叙事模式的延续和发展, 电视剧《蜗居》不仅成功的展开了叙事, 更为重要的是剧集通过姐妹二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和选择塑造了两个具有强烈对照性的形象, 同时在塑造姐妹二人的过程中也成就了其他主要人物, 使得电视剧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比如苏淳、小贝、宋思明等, 这些人物的出现也恰恰在进一步帮助观众去认知和评判剧中的两姐妹。

因为这样一种叙事模式, 观众可能会在为一心想变身房奴的海萍所遭遇的那么多无助和恐慌而无奈时, 也为海藻在情感和道德世界里的迷失而慨叹, 但当看到故事的结局, 我相信每一个观众都会重新思考姐妹二人的这一段历程, 并最终得出自己的价值评判。显然, “两姐妹”叙事模式所带来的鲜明对比使得电视剧的主题意蕴更容易为观众所察觉和接受了。

四、结语

在大众的审美期待里, 人们总是希望电视剧带给他们轻松、愉悦, 并在这里让他们的理想变为现实, 让世界回复到善恶有报的简单法则中。他们想借助电子时代的民间故事形式——电视剧来达成他们的善恶有报的心理期待, 实现现实中很有可能无法实现的完美结局。而电视剧《蜗居》继承了《空镜子》对于“两姐妹”母题的延续, 恰恰在故事模式、故事结局上, 像其他“两姐妹”民间故事一样, 迎合了观众的这种审美期待, 并通过剧集本身对于“两姐妹”母题的演变, 最终使电视剧得以引起大众的关注, 直至引发人们的思考和热议。

参考文献

[1]刘娜.空镜子与“两姐妹”母题[J].当代电影, 2004.

[2]刘守华.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1.

[3]周星.〈空镜子〉与现实生活剧[J].当代电视, 2002.

两姐妹叙事 篇2

一、两姐妹作家的生活与创作

夏洛蒂·勃朗特于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山区小镇桑顿, 那时她已有了两个姐姐玛利亚和伊丽莎白。而在这之后的四年中, 勃朗特一家又紧接着迎来了三个兄妹, 分别是布兰韦尔、艾米莉和安妮。艾米莉·勃朗特出生于1818年7月30日。在艾米莉出生的两年后, 即1840年, 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 勃朗特一家八口人搬到了更为偏僻的小山村霍沃斯。在这个地方, 勃朗特一家从此扎下了根。然而不幸的是, 仅在搬到霍沃斯的第二年, 勃朗特夫人就去世了。年仅五岁的夏洛蒂从此失去了母爱, 而才三岁的艾米莉更是可能尚未知母爱为何物。所以当我们看到两姐妹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早年孤独的主角也就不以为奇了。

在这之后的第三年, 两姐妹和她们的大姐、二姐相继被送到考文桥———一所专为教士女儿开办的学校念书。这所学校生活条件恶劣, 教育方法粗暴, 仅在入学的第二年玛利亚和伊丽莎白就因身体状况下降而早早夭亡。在考文桥的这段生活经历对夏洛蒂影响至深, 甚至成为了《简·爱》中洛伍德生活的原型。就此, 勃朗特一家的六兄妹只剩下四人, 开始在家接受姨妈以及父亲的教育。她们从佣人苔比那里知道了许多残酷的旧日乡村故事, 从父亲对新闻的独立见解中不断吸取营养, 还形成了写诗写小说写剧本互相交流的小团体。早年的学习生活奠定了两姐妹的文学修养。

只是“夏洛蒂深沉周到而又痛苦地感到对剩下妹妹们所应负担的责任……夏洛蒂对她们两个都是母亲般的朋友和监护人;这种超过她年龄的对爱的承担, 使她感到比自己的实际年龄要大。” (1) 在夏洛蒂15岁的时候, 她再次去到学校, 在罗海德的伍勒小姐学校优秀地完成了两年的课程后回家教妹妹们学习。在这个时期, 绘画与在荒原上散步成为了姐妹们最快乐的事情。勃朗特一家不常邀请别人做客, 也不喜爱外出做客, 姐妹们的社交生活少而又少。“他们全家都有极为敏感的自尊心, 害怕欠人家的情, 外出做客时也担心‘呆的过久人家不欢迎’。” (2) 这种家族性的情感克制以及对人际关系的疏远, 深深地烙上了姐妹们的个性。

在1835年, 夏洛蒂回到伍勒小姐学校任教师, 艾米莉也去该校学习, 但三个月后就受不了纪律严明的生活回到了家。“我妹妹喜欢荒原。她觉得即使是石楠丛生的荒地里最黑的部分, 花开得都比玫瑰鲜艳……她能够在那孤寂的荒凉中找到许多心爱的乐趣, 尤其是自由。” (3) 从这里我想我们可以嗅出此后《呼啸山庄》中的荒原上那股吸引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强烈气息。“艾米莉诗歌和小说阴郁热烈的气质, 以及她驰骋于天地之间的精神体验, 显然来自她对这片荒原的钟情。” (4) 艾米莉对石楠荒原的这份挚爱可以说其实也是夏洛蒂的一种心病。两姐妹都对自己的家有一种无可取代的依恋, 只不过夏洛蒂出于那种对家庭的深深责任感一直艰苦地坚持在外的教职工作。1842年, 为了有能力开办自己的学校, 夏洛蒂和艾米莉同去布鲁塞尔的埃热夫人学校学习。“根据埃热的观点, 艾米莉有逻辑头脑, 还有论辩能力……损害这种天赋的力量是一种顽固的意志……她那强大的头脑会从旧有的只是中推导出新的发现。她的顽强的意志不会被别人的反对和困难所吓倒, 誓死不会让步。” (5) 尽管艾米莉在学校仅呆了9个月就回到荒原留下夏洛蒂一人继续求学, 但她们的老师埃热先生的这段话生动地概括了艾米莉的个性。

夏洛蒂则一如既往地表现出她那种强大的责任感以及坚持力, 独自度过了在学校学习并且兼任教师的两年, 直到与埃热夫人相处不甚愉快返回家中。在这期间与受人尊敬的埃热先生的交往经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夏洛蒂的生活以及之后的创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期间她的通信里有一段话吸引了笔者的注意:“……但是我现在有时觉得, 我的所有的观点和情感, 除了一些友谊和感情以外都与过去发生了变化……事实上, 我已经不小了, 我快28岁了, 看来, 我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工作, 同残酷的现实世界作斗争。然而, 目前我有责任克制这种情感, 我将尽力去做。” (6) 我们可以发现, 这种对感情的遏制力与简·爱时时刻刻对自己感情的抑制不无两样。而那学识渊博、经历丰富的老师埃热先生也可以说和罗切斯特也不乏相像。通信中还提到“对于既无财产又不漂亮的女人来说, 把结婚作为她们愿望和希望的主要目标, 作为她们所有行动的目的是低能的, 我不会这么做”。 (7) 不过, 在《简·爱》中, 夏洛蒂最后还是赋予了简·爱完整的婚姻, 是否可以想象成她在文学世界对自己的这段感情的成全呢?

然而, 命运始终对姐妹俩不断刻薄。在夏洛蒂从埃热夫人学校回家之后, 办学计划还是未能成功, 父亲身体大不如前, 弟弟布兰韦尔也因在做家庭教师之时与主人太太发生感情纠葛而辞退在家一蹶不振。不过也就是在这之后的第二年, 连同妹妹安妮, 三姐妹的诗集以化名《柯勒、埃利斯、阿克顿·贝尔诗集》于1846年出版。同年, 当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与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相继被出版社接受而夏洛蒂的《教师》不断被退稿之时, 在陪父亲的看病途中夏洛蒂坚强地开始了她一生最伟大的作品———《简·爱》的创作。读一下她自己说的话吧:“柯勒贝尔的书到处没人接受, 也没人肯定它的优点, 因此, 一种令人寒心的失望开始袭击她的心。” (8) 在这样一种出版压力之下, 比起艾米莉的《呼啸山庄》的宣泄与自娱, 夏洛蒂的《简·爱》势必多出了许多原则与方法的顾虑。

可是1847、1848年间文学上的成功并没有带给勃朗特一家多少欢乐, 因为死亡在短短九个月内夺去了这个家庭大部分亲人的生命, 布兰韦尔、艾米莉、安妮先后因病去世, 夏洛蒂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在巨大的忧伤中不容乐观。在1855年, 夏洛蒂年仅38岁, 追随着早夭姐妹们的脚步也离开了人世。勃朗特姐妹们只给我们留下了她们短暂生命中创作的数部作品以待缅怀。而《简·爱》和《呼啸山庄》则是夏洛蒂、艾米莉两姐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

二、简·爱与凯瑟琳的经历与追求

相同的社会背景, 相同的家庭影响, “狭小的艺术天地里展现的人性中的巨大激情”, 构成了夏洛蒂与艾米莉两姐妹小说相似性的基础。而两姐妹的作品《简·爱》和《呼啸山庄》里的两位女主角则尤其体现出了这种相似性。

简·爱和凯瑟琳的生活历程从环境变化来看都比较简单。简·爱自父母双亡后就寄住在舅妈家, 因为发生矛盾而被送到了洛伍德学校。18岁成年后去到桑菲尔德府当家庭教师, 后因恋爱不顺遂出走到沼泽山庄, 直至最后回到恋人罗切斯特身边。而凯瑟琳的生活历程似乎更为简单:自幼就一直和亲人兼恋人的希思克利夫生活在呼啸山庄家中, 直至后来发生误会, 希思克利夫离家出走而嫁到画眉山庄与林顿成婚。两位女主角生活的天地都不甚狭小, 都是一些较为闭塞的小地方, 接触的人群也较为局限。值得一提的是, 两位女主角可以说自小都处在一种饱受压迫的“孤儿境遇”之中。简·爱自幼父母病殁, 到了舅舅家之后, 舅舅也很早过世, 小简·爱只能在没有血缘关系的舅妈监护下生活。“在盖茨海德府, 我和谁都合不来, 我和那儿的人都不相像。” (9) 小简·爱不但得不到亲人的正常关爱, 而且还要时常忍受堂哥的欺侮与虐待, 饱受舅妈偏心的惩罚。到了洛伍德学校之后, 境遇也未改变多少。“我在洛伍德过的第一个季度长得就像整整一个时代, 而且还不是黄金时代。” (《简·爱》, P75) 这个学校生活条件不佳, 规矩谨严且教学方法粗暴, 小简·爱可以说是一直生活在一种压抑无比的环境中。而凯瑟琳呢?也是自幼母亲父亲先后去世, 剩下一个“可恶的代理人”般的哥哥, 只能与父亲带回的“野孩子”希思克利夫相依为命。哥哥还不断欺压她的伙伴, “还威胁说, 我们要是违背他的命令, 他就要把他从这个家里赶出去” (10) 。我们可以发现小凯瑟琳的童年乖张顽劣之外却也有着不一般的苦楚。

但是因为面对生活作出的选择不同, 简·爱和凯瑟琳在这之后收获的境遇却大不一样。简·爱在洛伍德完成了六年学业和两年教师生活, 这八年生活似乎塑造出了这样一个简·爱:“我忠于职守, 克尽本分;我安然文静, 相信自己已经心满意足。在别人眼里, 通常甚至在我自己看来, 我似乎都是一个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人。” (《简·爱》, P109) 可是好在当恩师兼挚友谭波儿小姐结婚离校后, 简·爱感觉自己又渐渐恢复了本性:“几年来我的世界一直局限于洛伍德, 我的经验只限于它的规章制度。这时候我才想起, 真正的世界是广阔的, 一个充满希望和忧虑、激动和兴奋的变化纷呈的天地, 正等待着敢于闯入、甘冒各种风险寻求人生真谛的人们。” (《简·爱》, P109) 于是她自己通过登报求职到了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 并且与男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真挚的爱情。而我们的凯瑟琳呢?在出嫁之前, 除了呆在呼啸山庄, 可以说人生的唯一一次意外经历就是因为养病而在画眉山庄住了五个星期。“跟他们在一起时, 没有什么可以诱发她暴露出自己那粗野的一面。” (《呼啸山庄》, P76) 这趟画眉山庄之行并未真的把凯瑟琳变成一位“淑女”, “她也不想约束自己那放荡不羁的天性, 那样做了也不会给她带来声望和称赞” (《呼啸山庄》, P76) 。后来, 虽然凯瑟琳明明深深爱着没钱、地位低下的希思克利夫, 却由于埃德加·林顿的英俊有钱而愿意嫁给他, 直接导致了希思克利夫一气之下的出走与回来后的狠狠报复, 在心灵饱受折磨与健康损坏后死去。简·爱的结局相比之下要好很多。她在发现罗切斯特已经结过婚后出走到了沼泽山庄, 收获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期间甚至拒绝了一个虽则无爱却比之罗切斯特更为英俊优秀虔诚的牧师圣约翰的求婚。不过她与罗切斯特的恋爱虽然经过了一段波折, 可最后还是结合到了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简·爱》和《呼啸山庄》各自作为以爱情发展为重要线索的小说, 可以说对于爱情的追求构成了两位女主角最为重要的经历, 也最为反映了她们的个性特征。

两部小说里最主要的两对恋爱关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男女双方存在着一定的地位差距。简·爱是一个地位低贱的穷教师, 而男主人罗切斯特却是上流社会的典型代表;凯瑟琳是呼啸山庄的大小姐, 而希思克利夫却只是一个身世不明的弃儿。但是她们都能够不顾这种差别, 敢于去爱。简·爱那段表白一直广为人道:“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 我就没有灵魂, 没有心吗?……我现在不是凭着习俗、常规, 甚至也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 而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 就好像我们都已离开人世, 两人平等地一同站在上帝跟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 (《简·爱》, P335) 她和罗切斯特的爱情发展从互相倾慕到心灵沟通再到心心相印, 简·爱那瘦弱的身躯里饱含着对金钱、门第、等级的蔑视, 她爱罗切斯特的正直热情、坦陈友好, “我觉得他仿佛是我的亲戚, 而不是我的主人。” (《简·爱》, P194) 简·爱的思想跟随他穿过一个个他所揭示的新领域, 对于爱情中的地位差距全然不顾而只求精神融合。而我们的凯瑟琳呢?面对父亲死后被哥哥贬黜去干重活的希思克利夫, 凯瑟琳“把她听课时学到的都教给他, 还陪他在地里干活或玩耍” (《呼啸山庄》, P51) 。哥哥对希思克利夫的不断贬低却丝毫没有影响凯瑟琳与他热烈地相爱。希思克利夫对于凯瑟琳而言, 正如她对管家内莉说的:“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 而是作为我自身存在我的心中。” (《呼啸山庄》, P95) 她和林顿结了婚过着物质优越的生活, 可当希思克利夫一回来, 她甚至觉得自己过去整整七年的生活变成了一片空白。对于凯瑟琳来说, 离开希思克利夫, 简直就像离开了自己的灵魂。我想,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简·爱和凯瑟琳追求的爱情都是一种建立在深厚感情基础上的精神的契合。

可是, 从简·爱和凯瑟琳的爱情不一样的最终结果, 我们也能发现她们的不同之处。当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疯妻子的存在之后, 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 “他身上已经失去了纯洁无暇的真诚, 因此我必须离开他。” (《简·爱》, P394) 她宁可继续当一个孤独的穷教师也不愿意让自己的爱情蒙上污点而去当一个衣食无忧受到宠爱的情妇。简·爱在诱惑之下坚持着自强自立的人格和尊严, 而凯瑟琳对爱情的追求却不够彻底, 一度抛不开对物质享受的依赖。她一度觉得嫁给希思克利夫会降低自己的身份而面对林顿的求婚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将来会很有钱, 我会成为这一代最了不起的女人, 有这样一个丈夫我会感到骄傲。” (《呼啸山庄》, P90) 虽然她自认为愿意嫁给林顿的原因是可以帮助希思克利夫站起来, 安排他摆脱她哥哥的逼迫和欺压。可是我们依旧能发现凯瑟琳在追求真爱过程中的徘徊。可能是小时候那次为期五个月的画眉山庄之旅让对现实的虚荣从此在她内心悄悄扎下了根。由于凯瑟琳对真爱追求的不彻底, 也就直接导致了后来希思克利夫复仇悲剧的发生。就像希思克利夫在凯瑟琳弥留之际疯狂追问的那样:“你有什么权利———回答我———对林顿心存那种可鄙的幻想呢?” (《呼啸山庄》, P186) 凯瑟琳为她在爱情路上一度的不坚定而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艺术形象·作品主题·创作动因

通过上节简·爱和凯瑟琳生活历程以及爱情追求的比较, 不难发现她们的个性特点, 甚至我们可以说是她们同中带异的性格特征决定了她们各自的生命历程。

简·爱和凯瑟琳骨子里都有一种反抗性。简·爱的这种反抗性格主要是从她对平等、自由的追求中体现出来。在简·爱还在舅母家的时候, 当被凶暴专横的表兄欺负时, “发疯似的和他对打起来”, 骂表兄“你像那班罗马暴君!” (《简·爱》, P9) 她还会对自己受欺压的处境进行思考:“我一直遭到无情的虐待, 我要反抗。” (《简·爱》, P43) 她用对舅母的这种揭露来反抗:“别人都以为你是个好女人, 其实你坏透了, 心肠毒的很。” (《简·爱》, P44) 而到了洛伍德学校之后, 面对被学监惩罚的朋友, 简·爱告诉她“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时, 我们一定要狠狠回击。” (《简·爱》, P71) 如果要说这个时期的反抗是一种少儿时期的不自觉的话, 在简·爱成年之后, 反抗性格却依旧与她紧紧相随。在刚离开洛伍德到了桑菲尔德转换生活环境之初, 简·爱独自一人的时候就发出了这样的宣言:“千百万人注定要处在比我更加死气沉沉的困境中, 而千百万人在默默地反抗自己的命运。” (《简·爱》, P143) 面对与主人的谈话, “我并不认为, 先生, 仅仅因为你比我年龄大, 或者比我阅历丰富, 你就可以对我发号施令。” (《简·爱》, P176) 作为一个雇来的下属, 面对付她薪水的主人的“耍点威风”的要求, 简·爱说她作为一个生来自由的人决不忍受傲慢无礼。可以说简·爱对于一切不平等要求都进行着她的反抗。所以当她后来用对罗切斯特的真爱反抗地位差距, 又用对罗切斯特的拒绝反抗婚姻的不平等, 我想我们一点都再不会讶异。

凯瑟琳反抗性格表现的方式和简·爱的略有不同, 主要是从她的自由奔放与桀骜不驯中体现出来的。“可是他们最大的乐趣是, 打从一大早就到荒原上, 在那儿待上一整天, 而事后的惩罚, 倒成了可笑的小事一桩了。” (《呼啸山庄》, P52) 荒原远离人烟的自由气息让凯瑟琳的灵魂热情而且奔放, 使她不受任何束缚, 反抗一切约束。“她最高兴的是我们一起骂她的时候。她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气, 用她那张机灵的利嘴来对抗我们” (《呼啸山庄》, P47) 。凯瑟琳看上去是个不服成人管教的孩子, 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当被仆人逼着读《圣经》的时候, 凯瑟琳这样记录自己的行为:“我可受不了这差事。我提起这本脏书的封面, 使劲把它扔进了狗窝, 赌咒说我最恨善书。” (《呼啸山庄》, P23) 童年时期的凯瑟琳就敢说敢做并且无视权威。所以当父亲死后, 她一面与希思克利夫一同反抗哥哥的贬低和压迫, 一面毫不顾忌身份、地位差距与希思克利夫交往相恋, 也就一点也不出人意料了。

在反抗性格以外, 我们还能发现:简·爱和凯瑟琳都是从小就拥有激情天性的女人, 只不过成年之后, 激情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凯瑟琳的激情除了其自由奔放与桀骜不驯之外, 甚至还带有一种不加控制的狂暴, 爱与恨都无比鲜明。希思克利夫出走的那个晚上, 凯瑟琳“不戴帽子, 也不披肩巾站在那儿, 任凭雨水浇淋在她的头发上, 衣服上。” (《呼啸山庄》, P98) 甚至一夜不愿意换掉湿衣服, 一夜不睡觉直至生了一场大病。“她还认为她最近的这场病, 是她有权要求别人迁就她。” (《呼啸山庄》, P102) 凯瑟琳有意识地用伤害自己身体来缓解希思克利夫的出走对她形成的巨大打击, 来宽慰自己的精神失落。而当希思克利夫回归, 她的身体也随着他的复仇进行而在自我折磨中每况愈下, 伴随着高烧和神志不清的是精神错乱和疯狂。“恩肖这家人的火暴脾气你是知道的, 而且林顿太太比所有人更加突出……她先是大发雷霆, 接着便发疯似地昏过去了……她在火气最大时便冲了出去, 把自己锁进了房里, 在这以后她就不肯吃东西;现在她一会儿说胡话, 一会儿处于半昏迷状态。” (《呼啸山庄》, P149-150) 当现实中的局面无法面对之时, 凯瑟琳变得疯狂而且易怒:“疯狂的怒火从她那两道眉毛下迸射而出。” (《呼啸山庄》, 第148页) 成年之后的凯瑟琳心理和行为由任性和叛逆发展成了专横和凶暴。

和表兄、舅母发生冲突时“简直像只疯猫”的小简·爱, 风声和喧闹也会引起她“奇特的激动”和“不顾一切的狂热”, “盼望寒风呼啸得更凶猛, 盼望暮色浓到漆黑一团, 盼望喧闹变成叫嚣” (《简·爱》, P68) 。但简·爱激情的天性到了成年走向的是与凯瑟琳外向的狂暴截然相反的内向的自虐与压抑, 可以说激情越是涌动, 行为越是克制。当对情敌英格拉姆小姐进行分析后发现她迷不住罗切斯特的时候, 除了“无休无止的激动”, 简·爱同时陷入了“令人痛苦的抑制之中”。在下决心离开罗切斯特的时候这样告诫自己:“不, 你得靠自己把自己拉走, 谁也不会来帮你。你一定得自己挖掉自己的右眼, 自己砍掉自己都右手, 你的心将成为祭品, 而由你作为祭司来把它一刀刺穿。” (《简·爱》, P396-397) 由于感情过于强烈, 相应的抑制也显得暴虐。但是就像她自己说的洛伍德“较为和谐的思想, 较有节制的情感, 已经在我的心中扎了根” (《简·爱》, P109) , 简·爱成年之后经过抑制的激情, 使她做出的选择永远比凯瑟琳冷静而又理智。

其实甚至我们可以说, 凯瑟琳激情的无所控制其实是由于她理性的缺乏造成的, 原始感性因而无所顾忌, 遇事缺乏深度的思索。而简·爱则既充满激情, 又多一种智性的优越。在一样面对并非真爱的人的求婚, 需要对爱情作出选择的时候, 简·爱和凯瑟琳做出的判断是截然不同的。就像罗切斯特化作女巫对简·爱下的判语一样:“理智稳坐马鞍, 牢握缰绳, 决不会让感情脱缰乱闯, 将她拖入深渊。” (《简·爱》, P266) 当高大英俊、善良虔诚但却缺乏感情的圣约翰向简·爱求婚之时, 简·爱能冷静地看透圣约翰无爱的本质, 作出准确理智的判断:“不嫁给他, 决不会使我感到伤心, 可要是让他如愿以偿———冷静地把他的计划付诸实施———这我能受得了吗?我明知他完全心不在焉, 我还能从他那儿接受结婚戒指, 忍受爱的一切形式吗?他给予的每一个亲热表示, 都只是为了原则作出的牺牲, 这种意识我能容忍吗?” (《简·爱》, P541) 简·爱用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对处境进行了深刻地反思。然后作出准确的判断与选择:“他珍爱我, 犹如士兵珍爱一件好武器, 仅此而已……不, 这样的殉道是极其荒诞的, 我决不愿意经受。” (《简·爱》, P541)

凯瑟琳面对林顿的求婚相比之下作出的判断则显得很缺乏理智。她找内莉倾诉秘密寻求意见的时候其实她已经答应了林顿的求婚, 比起简·爱拒绝圣约翰的过程显然草率许多。她告诉内莉她爱林顿的原因是他英俊、年轻、活跃、有钱、而且爱自己, 想当然地觉得自己能够靠嫁给林顿帮助希思克利夫站起来。她作出的判断是认为自己可以既拥有林顿作为丈夫带来的物质保障, 又能同时与希思克利夫继续灵魂般深爱。这种幼稚的判断别说旁观的读者, 就连聆听她诉说的内莉都听不下去:“……可是我猛地把她推开。对她的傻话, 我再也没有耐心听了”、“……你对婚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一点不懂……你别再拿什么秘密来烦我了” (《呼啸山庄》, P95) 。作为荒原的女儿, 凯瑟琳身上的自然天性过于热烈, 思维方式单纯并且直接, 使她在需要理智的文明社会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而简·爱则相对经过学习与工作的洗礼, 思维方式更为深刻, 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更为清晰, 使她相较凯瑟琳而言拥有了一种智性的优越。

19世纪的欧洲小说家人才辈出, 以女性为主角的小说也佳作纷呈。在充满了“家庭天使”类小说女主角的天下, 勃朗特两姐妹笔下的简·爱和凯瑟琳的横空出世必定轰动了整个流行小说界。简·爱作为一个穷、低微、不美、矮小的女主角首先冲击了传统小说的女性审美观, 她在恋爱过程中对金钱地位的鄙视、对精神契合的追求, 对不平等以及不自由的反抗, 激情与理智的完美分配, 充分显现了一个自尊与自爱的女性典型。而凯瑟琳的顽强、狂野与反抗, 摆脱了一直压制在西方女性身上温柔、道德、忍让的历史锁链, 在经历了灵魂背叛之后的最终回归, 她对自由与真爱至死不渝的追求, 就像荒原上盛开的石楠花一样惊人。

《简·爱》、《呼啸山庄》这两部作品通过刻画两个反传统的女性形象, 带给了我们关于作品主题更深层次的思索。夏洛蒂常年的教师生活势必给她同为家庭教师的女主角带上了很多自传色彩, 而她早年的求学经历也间接反映在了作品中关于学校的叙述里。“作者将女主人公在慈善学校备受侮辱、折磨以及忍冻挨饿的不幸遭遇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描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作者对英国资产阶级慈善事业的虚伪与残忍所作的严厉谴责。” (11) 简·爱在教会学校的成长经历使得这部作品首先反映出了对现实社会的揭露与批判, 而简·爱的教师经历则在不断辗转中体现出了在现实生活中曾经数次意图办学的作者对于教育理想的追求。除此之外, 《简·爱》最大的主题便是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问题。简·爱作为一个没有财产、地位的穷教师, 敢于把自己置于上层社会人物平等的地位。《简·爱》从一个女人的反抗, 展示了社会平等的崇高理想。简·爱在恋爱过程中强烈的自尊自爱也塑造出了一个全新的妇女形象, 谴责了以姿色、财产、门第为基础的婚姻观, 歌颂了爱情的崇高。至于《呼啸山庄》, 它“既写超人世的爱, 又写人世间‘爱’和‘恨’的冲突” (12) , 它通过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那段强烈、真挚的生死之恋, 传达了对自由精神的原始追求、对世俗偏见的至死反抗, 构成了一部“人间情爱的最宏伟史诗”。

此外, 勃朗特两姐妹通过两个角色分别体现的灵肉结合的最高爱情模式, 深刻展现了勃朗特两姐妹的爱情理想。从两姐妹生平中我们可以鲜明发现她们自身生活天地以及接触人群范围的狭小, 由此她们创作出笔下同样生活范围单调、生平经历简单的女主角可以说是不足为奇。同时, 她们作为两个青年女性, 一个仅在写作《简·爱》之前有过一次暗恋老师的经历, 一个终其短暂一生未曾有过恋爱经历。然而人性中最伟大的激情是无法被掩盖的, 她们在生活中未释放的激情都蕴入了她们的作品。

四、两部作品的艺术风格

《简·爱》和《呼啸山庄》都是带有浪漫主义风格的现实主义作品。“她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宣泄了自己的内心痛苦, 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批判意识。” (13) 无论是简·爱和罗切斯特的一见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 还是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青梅竹马、跨越时空的情爱, 两姐妹的爱情理想构成了作品的浪漫氛围。并且我们还能发现, 两姐妹的这两部小说都为女主角安排了除去男主角之外的另外一位重要恋爱对象, 即《简·爱》中的圣约翰和《呼啸山庄》中的林顿。这两个次要男性角色正是世俗理想对象的典型代表, 他们对简·爱和凯瑟琳的追求更是为作品增添了浪漫主义气息。而在浪漫主义笔调之下, 主人公的经历在反对人性压迫, 鼓励妇女自尊自爱上实又反映出了作品的现实主义主题。

《简·爱》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似乎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虽然写的并不全是夏洛蒂本人生平, 但很多情节都取材于她的现实经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让小说的戏剧性大大增强, 读者似乎跟着简·爱的心理活动一起拥有了喜怒哀乐。在故事的叙述中, 我们可以发现它由简·爱的内心独白、心理分析、心灵对话等穿插构成, 甚至还有童年红房子里的幻觉、婚礼之前的噩梦等的描述。比如说在简·爱与仆人对话知道情敌英格拉姆小姐的存在之后, 先是由内心独白开始:“我站在自己的法庭上受审, ‘记忆’出来作证……”。 (《简·爱》, P211) 紧接着就是一段仿佛第三者出现给予女主角批判的画外音:“简·爱是世界上最大的傻瓜, 最想入非非的白痴, 她把毒药当作琼浆玉液喝下……”。而接下来则是一连串自问自答:“‘你, ’我说, ‘是罗切斯特先生喜爱的人吗?……去你的吧!你愚蠢得让我恶心。人家偶尔有点喜爱的表示, 你就沾沾自喜……’”。 (《简·爱》, P211) 经过以上形式的自我分析之后, 简·爱彻底分化出一个强势、压抑的自己对软弱、不坚定的自己进行判决, 命令自己做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对比画像:“‘……我命令你!不许哭哭啼啼!不许多愁善感!不许懊丧惋惜!我只容许有理智和决心……’” (《简·爱》, P212)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夏洛蒂单一的叙述视角非但没使小说叙述显得单调平淡, 反而变化出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使读者把全部焦点都集中在了女主角简·爱的身上, 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也被激烈地裹挟着前进。

《呼啸山庄》则具有异域情调, 无论是粗犷的恶棍式男主角还是常年厉风不断的偏僻山庄, 充分展现了几近与世隔绝的作家艾米莉无比强大的想象力。她以浪漫主义笔触描写自然环境, 再现了一个狂暴、混乱而又具有十足热情的世界。那个希思克利夫出走的风雨呼啸的夜晚, 伴随着凯瑟琳遍寻不着的悲哀绝望, “不管我怎么劝, 不管那隆隆的雷声和开始在她四周噼啪下落的大颗雨滴, 她始终站在那儿, 时不时喊上两声, 然后倾听一会儿, 接着便又嚎啕大哭起来。” (《呼啸山庄》, P97) 使人联想到《李尔王》中暴风雨的场面。在结构上则采用一个自始至终目击呼啸山庄变化的老家人对陌生人讲故事的倒叙手法, 使读者跟着房客洛克伍德追问老管家内莉以探寻一整个故事的原由。其中还穿插有洛克伍德不经意中发现的凯瑟琳日记以及林顿妹妹寄给内莉的信, 叙述视角的多重变换让读者在断断续续的叙事时间中似乎了解到更多的事实真相。“在多视角的叙述手法、内心独白和心灵对话, 以及在心灵世界的构建和情感氛围的营造方面, 都有着独到之处。” (14) 艾米莉借助凯瑟琳与内莉的对话来展现凯瑟琳的内心独白, 比如她绝食三天后与内莉谈心以及叫她开窗时的呓语不断:“‘……内莉, 让我来告诉你, 当时我是怎么想的……啊, 我浑身都在燃烧!但愿我是在屋外, 但愿我重又成为一个小女孩……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几句话就叫我血往上涌, 激动万分?我确信, 只要让我一到那些小山上的石楠丛中, 我马上就会恢复到我本来的样子……’” (《呼啸山庄》, P145) 诸如此类的呓语般的自诘可以说是不甚枚举。而梦幻和预感等也与小说人物紧紧相随。无论是洛克伍德噩梦之后看到凯瑟琳幽魂的幻觉, 还是凯瑟琳伴随着神智失常的高烧中产生的种种幻想, 都为作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狂暴的气氛。

综上, 不管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简·爱》还是浸透了悲剧的《呼啸山庄》, 随风作古的勃朗特两姐妹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两位经久不衰的女性形象。简·爱和凯瑟琳———两姐妹笔下的这两姐妹带给了我们关于社会、关于爱情、关于人性源源不断的思索。

摘要:本文通对勃朗特两姐妹生平以及简·爱和凯瑟琳这两个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以发掘两姐妹作家笔下人物的异同, 并且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征进行概括。

两姐妹叙事 篇3

《古都》描写了一对孪生姐妹悲欢离合的际遇。姐姐千重子出生后,由于家境贫寒,无力抚养,即遭遗弃,幸而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姐。而妹妹苗子,虽未被父母丢弃,却在襁褓中便成了孤儿,孤苦伶仃,长大后自食其力,到山里种植北山杉。姐姐千重子优美,文雅,善于感受,赋有少女细腻的心理:春花秋虫,使她联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无限;高耸的北山杉,使她感悟到为人正直之道。而苗子,则仿佛是挺拔俊秀的北山杉,当雷雨袭来时,在杉林里无可遮蔽的情况下,她可以毫不顾惜自己,以身体庇护姐姐;为了不影响姐姐的幸福,她宁可远遁深山僻壤,表现出动人的姐妹之情和美好的情操。

年轻俊美的千重子虽然身处优越的家庭环境,但是由于孤单造成性格的软弱和精神的压抑,时常涌起一股无以名状的哀愁,自从发现自己的孪生妹妹苗子后,就将长期积郁在心灵深处的感伤情绪,化为一股温暖而且亲昵的感情倾泻在苗子的身上,当苗子拒绝同住时,又重新落入孤寂惆怅的深渊。千重子喜欢那些清新素雅的图案,喜欢在闲暇时参观一座座古老的寺庙、神宫,一次次地赏析古都里的自然风光。千重子的内心世界是孤寂的,正如她所理解所谓诞生就是神把人丢弃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她又是充满幻想的,面对真一的表白,千重子的声音纯真,里面蕴藏着一股美好而坚强的力量。总之,千重子完美地体现了旧时日本妇女的一切优良品质:优雅、贤淑、贞静、勤劳、节俭、善良,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生长在中产阶级家庭,被养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的千重子,正值豆蔻年华,然而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她竟然满怀愁苦。面对美景,深感韶光易逝;面对青梅竹马的男伴水木真一的真情表白,作为少女,本来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和甜蜜,但是,她不仅没有这种感觉,反而对自己的不幸身世深感痛苦,心底里充满弃儿的辛酸。这样一步一步的描写,在读者面前初步勾勒出了一个极其温柔美丽而又无限缠绵哀怨的少女形象。在实际生活中,苗子是生活中的“弃儿”,父母在她还是婴儿时就已逝去,全靠别人把她抚养成人。悲苦的生活经历,使她的眼睛里“蕴涵着深沉而忧郁的神色”。苗子是一个“健康的劳动者形象”,“能干”、“结实”、“坚强”,比千重子要多几分阳刚之气和自立意识。在山中遇雨时,她用自己的身躯庇护千重子,自己却被淋得湿透。她看重自己的人格,只是在千重子的反复请求和秀男的一再解释后,她才接受了千重子委托秀男为她织成的腰带。她对自己的骨肉至亲,“无论有什么困难”,“都高兴帮助解决”,“纵然冒死也要掩护”。她宁愿过着清贫、劳苦的生活,也要把幸福和安宁留给千重子;她不想当千重子的替身,打算拒绝秀男的求婚,趁着刚刚发生的一切还没有像“幻影”一样逝去之前,她摇头拒绝千重子要她再来的请求,毅然离去,始终没有回头。在川端笔下,这是一幅凄美的画面:“千重子抓住红格子门,目送苗子远去。苗子始终没有回头。在千重子的前发上飘落了少许细雪,很快就消融了。整个市街也还在沉睡着。” (2) 这次意外的相逢与匆匆的分别,似乎印证了千重子所说的:“幸福是短暂的,寂寞是长久的。” (3) 她还将在生长的地方,继续生活下去。

《古都》细腻清雅的笔触,如行云流水、江上清风,绵绵而至,在幽淡质朴的空气里,悄然将读者引入一条竹林小径,曲曲折折、若隐若现,偶或夹杂细雨微风,虫鸣鸟转。其中虚实照应,以虚寓实。作者以大枫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来比喻孪生姐妹的命运:咫尺天涯,虽相见有期,却终难聚合。姐妹二人几度相逢,却因境遇不同,实难一起生活。苗子自感身世凄凉,千重子也有人生孤寂之感。姐妹俩无力抗拒的命运,加之少女们多愁善感的情怀,使小说不仅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息,还蒙有一层诗意的感伤,使读者也不得不为之产生一些遗憾。

这部作品中洋溢着日本人民的纯朴和善良的情感,使读者深为感动。但是,我们从千重子和苗子这一对姐妹身上也看到了她们由于社会制度所固有的贫富悬殊和由此造成的人情冷暖、世俗偏见等社会现状所带来的各个方面的矛盾。本来,自幼失散的孪生姐妹重逢,按理说是一件极其令人兴奋的大喜事,可是千重子的感受不是喜悦和激动,而是惆怅、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当秀男错把苗子看作千重子的时候,千重子却突然闪进人群里去了。这似乎是下意识的,连千重子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不想让人们知道自己是双生子么?但是后来从她一次又一次地邀请苗子到自己的家中,并且送和服和腰带给苗子这些事件上面,读者不难看出,千重子也确实存在着想与亲生妹妹相认的渴望。而苗子,在祗园节上遇到一直急切地盼望找到的失落了的自己的孪生姐姐的时候,感情激烈得像是一团火,起先是激动、兴奋、神采飞扬,但是当她觉察到千重子现在是有钱人家的小姐,而自己只不过是山里别人的雇工,彼此身份有悬殊之后,也就冷静下来,经过深沉思索之后,不得不对千重子发誓:“今天晚上见面的事情,我发誓不告诉别人,知道这件事的,只有这御旅所的祗园神。” (4) 而且每次见面都始终称千重子为“小姐”,有意识地拉开距离。这不仅使千重子感到心酸,读者也不能不为之黯然神伤。她们一个由冷转为热,由失望而有所追求;一个由热转为冷,由有所追求而失望,掀起了起伏的感情波澜。有时两者找到了结合点,有时又绝然分离,揭示了这两个人物的真切情意,以及矛盾而又美好的心灵。

从题目上看,《古都》好像是一篇写景的小说,但又不是单独地独立地写景物,也不是一部地方志,而是独具匠心地将故事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完美地同写古都的风物时令结合在一起,将人物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共生,一体化。也就是说,作者描写自然,不仅是为了构成环境,也不仅是限于烘托气氛或渲染情调,而是将人物的感情生活投影于自然,假托于自然,借自然景象以寄意抒情,创造一种独特的魅力。

小说写了四处紫花地丁的变化来暗喻千重子和苗子命运的发展。第一章“春花”,是从千重子自家庭园中的老枫树上的上下两株紫花地丁开花的印象情景开始:“上边的紫花地丁和下边的可曾见过面?他们彼此相识吗?” (5) 这说明千重子为这两株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感动,引起了无限的“孤寂”的感伤情绪,虽然还没有道明千重子的感慨的含义,但却借助千重子的感叹,提出她所想两株紫花地丁的“相见”和“相识”是什么意思,为后来千重子和苗子这对孪生姐妹的离别又重逢,相识又相认做了铺垫。第二次,在“北山杉”一章中再现这两株紫花地丁,千重子说出“像那棵枫树多顽强啊,在我千重子…最多不过像这株枫树洞里的紫花地丁一样而已,哎呀,紫花地丁已在什么时候不见了” (6) ,以此象征千重子的命运,并将她对紫花地丁生命的惆怅色彩渗透到这个人物的心里,构成苗子登场之后千重子矛盾的心理。第三次在“祗园节”一章中:“…大枫树的凹陷处的两株紫花地丁,也隐约可见。话已经没有了,但是上下两株小茎会不会就是千重子和苗子呢,看上去这两株紫花地丁好像是不会见面的。可是,今天晚上她们大概是相会了吧?……” (7)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千重子在见到妹妹苗子之后矛盾的心情。第四次在“深秋的姐妹”一章中最后一次:“……那棵老枫树山长着的苔藓虽然还是绿油油的,但是寄生在树干上的那两株紫花地丁,叶子却已经有些枯黄了。” (8) 短短的一句话,浓重地渲染了千重子与苗子虽然相认了但即将分离的感伤情调和沉痛心绪,使千重子的感情生活更富有悲哀的色彩。可以说,千重子感情色彩的变化,许多时候是托依在紫花地丁几次出现和变化之中,有时她为紫花地丁的“生命”所打动,有时她又为紫花地丁的“孤独”而哀伤。紫花地丁已经不单纯是物象的存在,而与人的心灵、精神和人的命运相通了。

文艺评论家山本健吉说得好:“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古都》是地理风土小说。实际上,作者到底是想写美丽的主人公,或是女主人公姐妹俩,还是想写京都的风物,我认为作者本人也难以分清孰主孰从。” (9) 可以看出这位文艺评论家是倾向于“这对姐妹也是为了突出京都的风物而塑造的”。川端对人物的表现,重在渲染人物的感情波澜。他通过这对孪生姐妹感情变化的对比,剖析了两个不同人物内在心理的演奏,表现出两个不同人物的特殊精神状态,以及她们情绪发展的节奏,使人物的感情显得更加丰满。可以说对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来说,《古都》所表现的自然美与人情美,以及保持着传统的气息,具有特异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古都.筑摩书库.

[2]川端康成著.侍桁, 金福译.古都.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3]叶渭渠.二十世纪文学泰斗——川端康成.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4]叶渭渠.川端康成传.新世界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综合抗裂技术下一篇:对学校管理的三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