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成分分析

2024-05-15

形态成分分析(精选3篇)

形态成分分析 篇1

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e)是中国南海著名的海产经济贝类,俗称“花甲螺”、“油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科,是一种营埋栖生活型双壳贝类,多栖息于低潮区至水深10 m左右的泥沙底中[1]。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沿海以及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红海、波斯湾等国家和地区[2]。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福建省云霄县东山湾是波纹巴非蛤的主产区,随着海区增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开展,波纹巴非蛤的产量和产值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波纹巴非蛤的加工产品还相对较单一,精深加工技术尚欠缺,为了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进一步提升波纹巴非蛤的附加值,笔者对其主要基本成分及营养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波纹巴非蛤取自福建省云霄县东山湾巴非蛤养殖区,采集时间为2010年6月。开壳取全部软体部分,搅碎混匀后装袋冷冻备用。

1.2 形态指标测量

参考蔡英亚等[3]的贝壳测量标准,随机取波纹巴非蛤20只,测量壳长、壳高、壳宽、韧带长、楯面宽、楯面长、小月面长等参数和总质量、肉质量,计算出肉率。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

1.3 成分的检测

水分质量分数用常压恒温干燥法(GB/T 5009.3-2003)测定;粗蛋白质量分数用凯氏定氮法(GB/T 5009.5-2003)测定;粗脂肪质量分数用索氏抽提法(GB/T 5009.6-2003)测定;粗灰分质量分数用高温灼烧法(GB/T 5009.4-2003)测定;总糖质量分数用分光光度法(GB/T 9695.31-2008)测定;氨基酸质量分数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直接测定(GB/T 5009.124-2003);脂肪酸组分检测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法(GB/T 17377-2008)测定;采用GB/T 5009.13-2003(14、87、90、91、92和93)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各种矿物质质量分数。

1.4 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根据FAO/WHO必需氨基酸(EAA)模式[4]和标准鸡蛋蛋白氨基酸模式[5],比较波纹巴非蛤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并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式中n为蛋白中含有的EAA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分析

波纹巴非蛤的贝壳较薄,壳缘光滑,近似长椭圆形,壳表面呈棕褐色不规则花纹及以壳顶为中心的同心生长线。试验采集到的6月产波纹巴非蛤的各项形态指标见表1。个体平均体质量为6.67 g,即500 g质量约有75个波纹巴非蛤,出肉率达35.73%,肥满度相对较高。

(±SD,n=20)

2.2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波纹巴非蛤蛤肉水分质量分数较高,占鲜质量的78.9%;其次是粗蛋白,质量分数达12.8%;总糖和灰分的质量分数也较高,分别为2.8%和2.7%;粗脂肪质量分数较低,仅为0.4%(表2)。与贻贝、菲律宾蛤仔、文蛤和缢蛏等常见的双壳贝类相比,波纹巴非蛤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比菲律宾蛤仔高出66.2%,比文蛤高出21.9%;灰分质量分数也高于贻贝、菲律宾蛤仔和文蛤。

2.3 氨基酸质量分数及其评价

2.3.1 氨基酸组成分析

波纹巴非蛤蛤肉中的氨基酸质量分数较高,18种蛋白氨基酸总量占干质量的46.21%(表3)。其中,10种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质量分数为30.19 %,占氨基酸总量的65.33%;8种人体EAA总质量分数为16.02%,占氨基酸总量的34.67%,接近FAO/WHO标准蛋白的EAA质量分数(36.0%)。EAA与NEAA的比值为0.53,接近FAO/WHO提出的氨基酸模式比例。同时,波纹巴非蛤蛤肉中非蛋白氨基酸牛磺酸(Tau)的质量分数较高,达6.40 mg·g-1,占干质量的3.03%,与贻贝的Tau质量分数相当,是菲律宾蛤仔蛤肉中Tau质量分数的2倍。

2.3.2 鲜味氨基酸组成

波纹巴非蛤蛤肉中的4种鲜味氨基酸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和丙氨酸(Ala)质量分数较高,分别占干质量的6.35%、4.88%、4.74%和3.41%,共占氨基酸总量的41.94%,高于贻贝(40.55%)、菲律宾蛤仔(37.25%)和文蛤(33.64%),与缢蛏(42.05%)相当。可见波纹巴非蛤是一种肉味鲜美的贝类。

2.3.3 蛋白质营养评价

以EAA质量分数为依据,根据FAO/WHO模式及鸡蛋蛋白标准模型,对波纹巴非蛤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AAS以及CS(表4)。结果显示,波纹巴非蛤蛤肉所含EAA的AAS和CS均在60以上。其中赖氨酸(Lys)、苏氨酸(Thr)、亮氨酸(Leu)和异亮氨酸(Ile)的CS均超过100分,这表明波纹巴非蛤蛤肉蛋白中的EAA组成相对合理。在EAA评分中Lys的评分最高,AAS为100.0,CS为123.8,等于甚至高出FAO/WHO模式和鸡蛋模式的标准。第一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Trp),其AAS为65.3,CS为60.9;第二限制氨基酸是甲硫氨酸(Met)+胱氨酸(Cys),AAS为74.1,CS为72.2;缬氨酸(Val)的分数也较低,AAS为74.9,CS为90.0。波纹巴非蛤蛤肉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59.1,表明波纹巴非蛤是相对优质的蛋白质源。

2.4 主要脂肪酸的组成

共检测波纹巴非蛤蛤肉中的10种脂肪酸,其中3种饱和脂肪酸(SFA)(C14:0、C16:0和C18:0),共占脂肪酸总量的26.5%;7种不饱和脂肪酸(UFA),包含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和C20:1),占脂肪酸总量的17.8%;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C18:2、C18:3、C20:5(EPA)和C22:6(DHA)],占脂肪酸总量的34.1%。其中w(EPA)最高,占总量的23.9%,w(DHA)也高达8.9%。与常见的4种双壳贝类相比(表5),波纹巴非蛤的脂肪酸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较高,达51.9%,高于文蛤(50.1%)、菲律宾蛤仔(32.4%)和缢蛏(28.1%)。尤其是EPA和DHA质量分数高,总量高出这4种双壳贝类1.3~3.7倍。

注:*.鲜味氨基酸

Note:*.delicious amino acid

%

2.5 矿物元素质量分数

波纹巴非蛤蛤肉的矿物元素含量丰富(表6),含有钾(K)、钠(Na)、钙(Ca)、磷(P)和镁(Mg)等常量元素及铁(Fe)、锰(Mn)、铜(Gu)、锌(Zn)、硒(Se)和铬(Cr)等微量元素,这些矿物元素都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其中w(K)最高(3.407 mg·g-1),比表5中的其他双壳贝类高出1.4~3.8倍;w(P)也较高,高出其他双壳贝类18.0%~72.7%,P/Ga比为1.92,高于文蛤(0.83)。K、P和Na等常量元素在促进体内新陈代谢、维持电解质平衡、完成高能磷酸键和细胞构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14]。微量元素中w(Fe)较高,比缢蛏、菲律宾蛤仔、贻贝分别高出42.0%、132.8%、178.4%。Fe元素是体内多种酶活性中心的重要构成成分,影响着蛋白质、核酸等的合成及免疫过程[15]。

10-2mg·g-1

3 讨论

波纹巴非蛤的形态性状、出肉率与采集的季节、产地及养殖方式等因素有关[2,16]。文章中的波纹巴非蛤采集于6月份,即波纹巴非蛤繁殖间歇后期至生殖前期的这段时间,是出肉率较高的时期;采集地点是福建省云霄县东山湾,这里是巴非蛤的主产区,海区常年水温变幅在12~32 ℃之间,水域环境稳定,天然的港湾资源保证了波纹巴非蛤的产量和质量。故所生产的波纹巴非蛤出肉率可达35.73%,在1龄波纹巴非蛤中出肉率属于较高水平。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波纹巴非蛤蛤肉中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是一种优质的蛋白源。其中Glu质量分数最高,它是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活性物质合成的重要成分,具有促进脑组织反应代谢的作用[17];Lys含量也较为丰富,其不仅起到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神经系统、预防骨质疏松等功能,对肝炎和支气管炎也具有辅助疗效[18],具有特殊的营养学意义,在膳食结构以谷物粮食为主的人群中Lys容易缺乏,因此,波纹巴非蛤是补充Lys的良品。但波纹巴非蛤的蛤肉蛋白中限制氨基酸较多,Trp、Met和Val等氨基酸的质量分数较低,这些限制氨基酸决定和限制了波纹巴非蛤的营养价值,今后在波纹巴非蛤的精深加工食品中可适当添加相应的氨基酸,以平衡氨基酸的比例,从而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经营养成分分析,可以认定波纹巴非蛤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及碳水化合物的健康海洋食品。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Tau、EPA、DHA及各种蛋白氨基酸等,它们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波纹巴非蛤富含的Tau是一种带有磺酸基(-SO3H)的特殊氨基酸,具有促进大脑发育、降血脂、降血压、防治胆结石、治疗病毒性肝炎和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多种生理功能[19,20,21];EPA和DHA对人类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需活性物质,对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清脂肪质量、促进脑细胞的形成、增强记忆力等有显著功效[22];而在波纹巴非蛤蛤肉蛋白的氨基酸中含有3种芳香族氨基酸(Trp、Tyr和Phe),占氨基酸总量的8.12%,脯氨酸(Pro)质量分数也多达氨基酸总量的3.48%。根据CHEUNG[23]提出的降血压肽模型学说:C端氨基酸为芳香族氨基酸和Pro的多肽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的降血压功效,因此,波纹巴非蛤蛤肉蛋白是提取降血压肽的合适蛋白源。传统上对波纹巴非蛤的加工利用往往只是作为冷冻蛤肉包装出售,近年来还被加工成风味浓郁,色泽、弹性良好的“花甲螺丸”等鱼糜制品[24];或是经干燥、烘焙、调味等精制而成贝类干制品、腌制品及罐头等系列休闲食品。但波纹巴非蛤的潜在保健功效还未被充分挖掘,经过精深加工的健康保健制品还比较少见。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提高,波纹巴非蛤的加工利用应在健康食品、保健药品等食品医药领域进一步深入,研制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全面提高波纹巴非蛤的利用率,为开发波纹巴非蛤的高值特异性产品提供多种途径,以带动波纹巴非蛤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形态成分分析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854分公司科技园区进行, 土壤质地为岗地白浆土, 土壤肥力中等, 前茬大豆, 秋翻、秋整地、秋起垄, 结合翻耕施磷酸二铵225kg·hm-2、尿素60kg·hm-2、氯化钾45kg·hm-2, 拔节期追施尿素150kg·hm-2。

1.2 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为耐密抗倒性强的德美亚1号、稀植大穗型抗倒性弱的品种垦玉6号及抗倒性中等的品种克单10号。

1.3 方法

田间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3行区, 行长4m, 行距0.65m, 株距0.20m, 3次重复。乳熟末期每行选取3株整齐一致且同日抽丝的植株调查株高、穗位高、地上部第三节的节间长、节间长轴直径、节间短轴直径及倒伏率。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迅捷测试技术研究所研制的茎秆强度测试仪对玉米地上第三节中部椭圆形短轴垂直于茎秆进行穿刺测量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 测量后取地上第三节在烘箱内105℃杀青45 min, 然后自然风干, 人工剥取茎皮, 粉碎机粉碎, 供品质分析用。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样品的酸性洗涤纤维 (ADF) 、酸性木质素 (ADL) 、中性洗涤纤维 (NDF) , 结果以干基 (%) 表示。测量仪器为德国BRUKER公司产的近红外反射光谱仪。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间茎秆形态性状和抗穿刺强度比较

从表1可知, 在茎秆形态性状方面, 不同抗倒类型品种间的株高、穗位高、地上第三节节间长度、节间长轴直径和短轴直径等形态性状的F值为11.23~39.34, 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说明供试品种间茎秆形态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差异。由多重比较可知, 德美亚1号和克单10号的地上第三节间长显著或极显著小于抗倒伏能力弱的垦玉6号, 而且短轴直径极显著大于抗倒伏能力弱的垦玉6号。从变异系数大小可知, 穗位高和短轴直径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其它性状。说明不同抗倒类型品种间穗位高及短轴直径比其它形态性状有更大的遗传差异。

不同抗倒类型品种间的茎皮抗穿刺强度和倒伏率的F值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供试品种间抗倒能力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在3个不同玉米品种茎皮抗穿刺强度比较中, 抗倒性强的德美亚1号极显著高于克单10号和垦玉6号, 其茎皮抗穿刺强度为1 791.83N·mm-2, 较另外两个品种分别高164.25和357.35N·mm-2。

注:*和**分别表示0.05和0.01显著水平, 下同。Note:*and**show significant at the 5%and 1%level, the same below.

2.2 不同抗倒类型品种间茎皮化学成分含量比较

由表2可知, 不同品种间地上第三节茎皮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总含量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供试品种间茎皮中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总含量有极显著的遗传差异。抗倒伏能力强的德美亚1号的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极显著大于抗倒伏能力弱的垦玉6号。从变异系数大小可知, 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而后两者间的变异系数差异不大。说明抗倒伏的茎皮化学成分中, 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的高低比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可能更为重要。

2.3 茎皮抗穿刺强度和其它性状间相关分析

通过对3种不同抗倒类型玉米品种茎秆形态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与抗穿刺强度等各项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 (见表3) , 植株穗位高与其茎皮抗穿刺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性 (R=-0.941 5) , 株高和地上第三节节间长与茎皮抗穿刺强度均呈负相关, 但不显著。节间长轴直径和节间短轴直径与茎皮抗穿刺强度均呈正相关, 但不显著。同时, 在地上第三节茎皮化学成分含量指标中, 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与茎皮抗穿刺强度均呈现正相关, 其中酸性洗涤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茎秆抗穿刺强度的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50 1和0.727 6。由此可知, 茎皮抗穿刺强度与植株穗位高的关系比其它形态及结构性状更密切, 并且与茎秆的酸性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素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 降低植株穗位高度, 提高茎秆的酸性木质素、酸性洗涤纤维素含量有利于增强玉米茎秆的物理强度, 进而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

3 结论与讨论

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是一个综合指标, 可作为玉米抗茎倒伏能力的直接证据。影响玉米茎秆强度的因素很多, 其中包括形态、解剖特征和化学成分等[12,13]。李得孝研究表明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株高、穗位高、节间长呈显著正相关, 与茎粗相关性不显著[14];丰光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株高、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节间长、穗位高相关性不显著[15];勾玲认为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 而与茎粗呈正相关但不显著[16]。Chesang-Chumo研究表明玉米茎皮抗穿刺强度与穗位高呈显著负相关[17]。而该试验结果表明茎皮抗穿刺强度与穗位高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株高、茎粗和节间长相关性不显著。这些不同结论的产生可能是由于所选材料、测量时期及测量部位不同的原因。

形态成分分析 篇3

济南市60-69岁健康老年人168名。随机分成实验组(N=86)与对照组(N=82)

2、研究方法

对照组不参加任何专项运动。

实验组健身快步走:用polar表和计步器(全部佩戴计步器)监控运动中心率和步频涉频90-120步/分,靶心率95-120次/分)。运动时间60分钟,其中准备活动5分钟,整理活动5分钟,靶心率运动时间50分钟,5次/周,共12周。锻炼前一周进行所有指标测试,锻炼结束后一周再测试一次。脂肪含量采用Omron电子脂肪测量器HBF-306进行测试。

3、结果与讨论

3.1、健身快步走运动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1)锻炼后上臂围减小。

本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锻炼后上臂围(上臂紧张围和放松围)显著减小,原因可能为:健步走作为一项典型的有氧耐力运动,对全身脂肪都有消耗;健步走要求锻炼者伴随步伐两臂交替摆动高于心脏水平线位置,对肩关节及上臂肌群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受试者上臂紧张围和放松围在锻炼后减小,说明上臂的脂肪有所消耗;而肌肉体积(围度差)无明显增长,可能由于运动周期较短及健步走运动中上臂的运动强度有限。

(2)锻炼后腰围、臀围减小。

本实验受试者锻炼后,腰臀围均明显减小。实验结果说明健步走使腰腹部脂肪减少,增强了肌肉力量。这种减小是因为机体在长期有规律的锻炼中利用脂肪的能力相对于利用糖的能力提高了,可通过减少体脂对抗伴随腹部肥胖的代谢紊乱。

(3)腰臀比无明显变化。

本研究锻炼后WHR无明显改善,可能有以下原因:1)锻炼后,实验组腰臀围都有减少,减少比例基本相等导致比值变化不大;2)受试者腰臀比大多处于正常范围内,健步走的影响相对不明显;3)12周的锻炼时间相对较短,健步走对改善腰臀部脂肪的效果还没显现。

3.2、健身快步走运动对身体成分的影响

(1)锻炼后体重下降。

本实验受试者锻炼后体重下降了1.26kg(P<0.05),占锻炼前的1.89%。通过实验组锻炼前后体重均值和FAT%均值,可粗略算得锻炼后减掉的脂肪重量1.02kg。可以推断:体重减轻主要是由于腰腹部脂肪消耗所致,健步走对老年人减重有良好作用,尤其是对腰臀部的锻炼有明显效果。

(2)锻炼后FAT%、BMI下降。

本实验锻炼者健步走后,FAT%和BMI明显下降。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健步走是一种全身运动,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系统变化,血浆中抗胰岛素如儿茶芬胺、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等浓度升高,抑制了胰岛素分泌,随着运动时间延长,促使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甘油三酯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增加,这些酶与脂肪的摄取、活化和动用有关,加速脂肪水解。整个过程中,机体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体温增高,使运动后的新陈代谢高于运动前,持续1h-2h甚至更长,这也是体脂减少的原因。

4、结论

(1)12周健身快步走,60-69岁老年人的体重、臂围、腰臀围、BMI及FAT%显著减小,说明健步走能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使锻炼者保持体形,减轻下肢负担,提高代谢水平,起到很好的减重减脂的功效,在老年健身中值得推广。

(2)健身快步走是一种深受老年人喜爱且健身价值较高的有氧运动。锻炼时可根据自身状况随时调整运动量和强度。

参考文献

[1]李辉,李可基,张宝慧,有氧运动训练与脂代谢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3,12(2).

[2]赵之心.大步走的锻炼价值-社区健身指导手册[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王松涛.王安利,王正珍等.不同强度健步走锻炼对老年男子身体成分和血脂影响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24(5).

[4]迟化,朱粟文.身高增龄性下降与身高关系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16(3).

[5]周北凡,武阳丰,赵连成-等.我国中年人群向心性肥胖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2).

上一篇:城镇化水平预测下一篇:半乳糖凝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