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公民诉讼法

2024-05-15

民事公民诉讼法(共12篇)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1

民事纠纷在诉诸法院的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立案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 有案不立、有诉不理, 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公民的诉讼权, 破坏了司法公信力。立案登记制度的适时出台, 从制度上保障公民诉讼权, 为社会争端的解决进一步扩宽了渠道。

立案登记制是指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 提交符合要求的起诉状, 法院无需进行审查就应当立案登记, 不得拒收当事人的起诉状。公民诉讼权, 是指当公民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时, 所享有的要求国家司法机关以审判的方式作出公正裁决的权利。1

一、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概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 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 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保障当事人诉权。”

具体落实到民事诉讼法层面, 2015年2月4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初步规范了民事立案登记制, 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诉状时, 对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 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 应当接收起诉材料, 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同时明确了对恶意诉讼、虚假诉讼、滥用执行异议之诉等非诚信行为的规制措施。

为了进一步为保护公民依法行使诉权, 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4月15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并于5月1日施行, 为立案机制改革的全面贯彻, 提供了明确依据。

二、对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的认识

(一) 民事立案登记制的优点

1.立案登记制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诉讼权。公民诉讼权是请求司法救济的基本人权, 是社会成员利用或者分享国家公共权力和公共司法资源的权利2, 是一项程序性人权。在民事诉讼中, 立案登记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起诉条件, 使更多的民事纠纷得以进入诉讼程序, 便于当事人得到司法救济。

2.立案登记制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立案登记制要求法院对于当事人提交的符合要求的起诉状, 无需进行实质审查, 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一律接收诉状。这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法院因为办案压力, 行政干预、人情因素、司法腐败等原因不予受理的情况, 有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

(二) 民事立案登记制存在的问题

1.立案登记制增加法院办案压力。在大量的、没有必要的案件或是可以通过其他纠纷解决机制处理的案件纷纷涌入法院系统的情况下, 使得原本就稀缺的司法资源更加匮乏。特别是目前基层法院法官员额不足, 待遇过低, 工作压力大, 办案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会造成人员流失和办案质量下降。

2.立案登记制容易引起滥诉。民事立案登记制下不再进行实质审查, 降低了起诉门槛, 使得当事人容易起诉, 对滥用诉讼权的行为如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防范更加困难, 而公民的滥诉行为最终会影响司法权威, 降低司法公信力。

三、完善民事立案登记制保障公民诉讼权的建议

1.立案登记制下仍需立案审查。立案登记制下的立案审查不同于立案审查制, 但是在审查形式要件的同时, 仍应当严格对照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 且不属于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的情形。这是民事纠纷的复杂性和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共同决定的, 民事诉讼并不是解决社会纠纷的唯一途径也不一定是最优途径, 应当通过立案审查合理引导当事人采用不同的纠纷解决机制, 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切实保障公民诉讼权的正确行使。

2.培育公民理性诉讼观, 加大滥用诉权的惩处力度。在民事立案登记制下, 公民理性诉讼观的培养要求公民对法律制度的认识和运用更加理性, 不随意起诉, 更不能恶意诉讼、虚假诉讼。同时立法、司法层面要完善滥诉预防惩戒机制, 进一步加大滥诉的惩处力度, 保障真正需要司法救济的公民的诉讼权。

与此同时, 还应当建立和完善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发挥仲裁, 行政调解、人民调解, 行政裁决、复议等争端解决手段的功能, 注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社区等机构的纠纷解决作用;不断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提高法官职业素质, 增加法官员额和办案经费投入;完善立案服务措施, 利用网络实现电子立案, 预约立案, 提高立案效率保障公民诉讼权。

四、结语

立案登记制为保障公民诉讼权、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司法公信力奠定了制度基础, 是一项依法治国政策指导下的司法改革的巨大进步。然而, 民事立案登记制单靠立法层面并不能切实保障公民诉讼权, 需要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检验使之不断完善, 从而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摘要:司法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有其法定的启动程序,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民诉讼权的行使。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从源头上解决“立案难”的问题, 在制度上保障了公民的诉讼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民事立案登记制的改革现状, 通过分析其优缺点, 提出了进一步的完善措施以保障公民诉讼权的行使。

关键词:民事诉讼,立案登记制,公民诉讼权

注释

11 姜建明.论作为基本人权的公民诉讼权[J].学海, 2004 (2) .

22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 2014 (4) .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2

关于规范民事诉讼活动中公民代理的意见

(2013年1月9日本院审判委员会2013年第1次会议讨论通过)

为维护正常的诉讼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我市民事诉讼中的公民代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制订本意见。

第一条 本意见所称的公民代理,是指除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以外所有以公民身份接受委托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代理行为。

第二条 以下公民可以在民事诉讼中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

(一)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二)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前款第(一)项的近亲属是指当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前款第(一)项的工作人员是指与法人、其他组织存在劳动、劳务或人事关系的人员。

第三条 代理人以公民身份接受委托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不得违反规定提供有偿法律服务。

第四条 代理人以公民身份接受委托参与民事诉讼活动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授权委托书;

(二)当事人、公民代理人的身份资料;

(三)系近亲属委托的,应当提交户籍证明、公证书等能够证明其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证明材料;

(四)系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或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应当提交有关推荐证明;

(五)系当事人工作人员代理的,应当提交工作证、劳动(劳务)合同、工资支付情况或社会保险关系等系当事人工作人员的证明材料;

(六)由当事人和公民代理人共同签署的不收取报酬的承诺书;

(七)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五条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实行公民代理告知制度、审查制度和备案登记制度。

第六条 人民法院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一并送达《公民代理告知书》,告知公民代理应具备的条件、相应的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

第七条 当事人在立案前委托公民代理人的,应在办理立案手续时向人民法院立案部门提交《公民代理申请书》,并按照本意见

第四条的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立案部门应在七日内进行审查,决定准予或不准予,并告知当事人。

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在七日内补交。

第八条 当事人在立案后委托公民代理人的,应当在开庭或法庭调查七日前向人民法院案件审理部门提交《公民代理申请书》,案件审理部门审查后,应当在开庭或法庭调查前三日决定准予或不准予,并告知当事人及其拟委托的公民。

执行程序中需委托公民代理的,参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九条 被委托的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其以公民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系本院现职审判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四)系本院离任审判人员或其他在编工作人员,但当事人近亲属的除外;

(五)系本院现任兼职人民陪审员或特邀调解员;

(六)系执业律师、实习律师,但当事人近亲属的除外;

(七)拒绝或不如实填报申请材料的;

(八)收取报酬的;

(九)提供或协助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煽动、教唆当事人或者群众扰乱诉讼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十)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法院工作人员的;

(十一)其他不宜担任诉讼代理人的。

第十条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申请公民代理不予准许的,应一并告知当事人可按相关规定另行委托符合条件的诉讼代理人或指引当事人到本市司法行政部门或工会等其他相关部门寻求法律援助。

第十一条 实习律师经当事人授权随同所在律师事务所律师参与诉讼活动的,免予办理代理申请手续,但实习律师不得单独参加案件庭审活动。

第十二条 基层人民法院经审查并准许以公民身份代理的,该公民在二审、再审、执行阶段继续接受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不再另行审查,但出现本意见第九条情形的除外。

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民事诉讼代理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民代理人提供或协助当事人提供虚假证据材料,煽动、教唆当事人或他人扰乱诉讼秩序等情节严重,或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法院工作人员的,人民法院可取消其以公民代理人继续参加本案诉讼活动的资格。

第十四条 公民代理人故意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代理资格的,按照相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诉讼活动的,依照司法部颁布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办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能代理当事人任何一方均不在本辖区内的民事诉讼案件,但受指派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除外。

本辖区是指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所在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辖区。

第十六条 行政诉讼、仲裁司法审查等案件中的公民代理行为,可参照本意见执行。

第十七条 本意见适用于佛山市两级人民法院。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3

一、检察建议正式成为法定监督方式,但效力规定缺乏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正式将检察建议确定为检察监督的一种新方式,无疑是立法的巨大进步。但遗憾的是,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采纳《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第十条对检察建议的效力性规定。如果这个重要问题不上升为法律条文,检察院提出检察建议后,法院很可能对检察建议不理不睬,如“泥牛入海”,进而使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化为乌有。因此,笔者建议可以参照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抗诉效力的规定增加一条:“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接受检察建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检察建议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答复。”

二、调解书成为法定监督对象,但限定条件严格

长期以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只能对人民法院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进行检察监督,而对当事人有异议的民事调解书无法监督。事实上,由于法院系统对调解结案的高度推崇,各地法院调解结案率大大超过了实际裁判率。以2011年为例,当年全国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高达65.29%。由于检察机关不能监督调解,使得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大大缩小,抗诉案件比例一直偏低,实践中存在的“强迫调解、诱导调解”等现象只能依赖各地检法两家关系的密切程度酌情处理。另外,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这几年民间借贷纠纷井喷式增长,如影随形的虚假诉讼案件也频频爆发。许多虚假诉讼当事人虚构债务、起诉后快速达成调解协议换取法院调解书以抽逃资产,逃避债务。这种侵害合法债权、扰乱司法秩序、藐视司法权威的行为引起社会强烈愤慨,但是即便受害人申诉至检察院,检察院对这种调解行为也无能为力。

为了满足群众的司法需要,打击虚假诉讼,维护司法权威,各地检察院进行了不懈努力。《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规定调解书如果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检察院可以抗诉。文件下发后,在检察系统内部引起质疑,因为实践中绝大多数虚假诉讼的调解书一般不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只会损害第三方合法债权的实现。按这个限定条件,检察院对许多调解书仍然无权抗诉。相反,如果没有这个限定条件,检察院一旦通过调查或司法鉴定发现双方虚假诉讼,就可以直接抗诉以再审改判,同时还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查,加大对此类犯罪案件的打击力度,如此愈演愈烈的虚假诉讼才可能得到有效的遏制。遗憾的是,新民事訴讼法对此问题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将检察机关可以抗诉的调解书仍限定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这两种类型。对此,笔者建议将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08条中“……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修改完善为“……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提出抗诉。”

三、民行办案期限法定化,但仍隐藏漏洞

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09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办案期限法定化本是好事,但该规定本身仍隐藏了漏洞,主要问题是三个月的期限应当怎样分配?

实践操作中检察院办理民行抗诉案件的实际分工是这样的:

(1)如果当事人对一审生效裁判不服而申诉到基层检察院民行科,基层检察院受理、立案、审查后提请市检察院抗诉。市检察院民行处收到之后还得需要一定的时间审查,最后要么终止审查,要么向对应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2)如果当事人对二审生效裁判不服而申诉到基层检察院,基层检察院经审查如果认为此案确有错误的便寄往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经审查立案之后又寄回基层检察院办理。基层检察院再次审查之后,写出建议提请抗诉的审查报告,又寄往市检察院,市检察院经审查如果认为此案确实有误,则写出提请抗诉报告书,寄往省检察院,省检察院经审查之后认为有理由的才正式向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因此,笔者建议在《民行办案规则》中按照三个月的总期限合理分配各级检察院的办案时间。

四、检察机关阅卷权规定缺失,给工作带来障碍

2011年民事诉讼法草案第4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因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查阅人民法院的诉讼卷宗,并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但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因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需要,可以向当事人或者案外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阅卷权。其实,检察机关调阅民事案件的卷宗问题争议多年,焦点有四:一是能不能调阅?二是调卷还是阅卷?三是调阅的案卷是否包含副卷和执行卷?四是如果能调,法院应当在多少时间内准备好案卷?

对第一个问题,法院普遍认为,民行检察监督被定位为事后监督,申诉人不服生效裁判到检察院申诉时应当自备裁判文书、证据材料、开庭笔录等书面证据。对第二个问题,检察院普遍认为,“查阅”是指到法院去看,而“调阅”是指检察机关从法院调取诉讼卷宗后进行审查。其实实践中对检察机关而言,关键是第三、第四个问题。实践中不少法院即使同意检察院调卷,也是想尽办法百般刁难,“没归档”是经常用的借口,有时检察人员跑四五趟、等几个月都调不到案卷,很多法院还不同意检察院调阅副卷和执行卷。因此,笔者建议民事诉讼法对调卷的内容和准备时间做出明确规定。

五、执行监督正式入法,但具体开展依然需要努力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4

一、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性质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定性的关键点在于“环境”、“公益”和“民事诉讼”, 而这些概念的界定为诉讼适格原告设定了两道门槛:一是起诉主体范围的划定, 二是纳入范围内的主体应当具备的适格条件。

(一) 何为公益

公益, 即公共利益, 其抽象之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内容的抽象;二是受益主体的不确定。立法上对于公共利益的不同表述 (1) , 以及以往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三者在法律条文中并列提出的作法 (2) 容易使法律人在“公共利益”的界定上出现分歧。

本文认为,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公共利益是一种社会公共利益, 不包括国家利益, 因为在环境公益中, 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并不一致, 甚至存在相冲突的情况。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表述只是政治上的概念, 是对我国所有制的客观描述, 不应作为普适性的利益划分方法。庞德将利益划分为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 其中公共利益是“政治上有组织的社会生活的要求或希望, 并被断定为这一组织的权利, ”社会利益“即以文明社会中社会生活的名义提出的使每个人的自由都能获得保障的主张或要求” (3) , 事实上其所述的公共利益更偏向于国家利益 (4) , 是掌握了国家政权的阶级所代表之利益, 而社会利益则为现代所述的社会公共利益, 它包括了一般安全、个人生活、保护社会资源的利益 (5) 。庞德的这种分类说明了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而“这种不一致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会消灭, 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和人的利益不是彼此对立而是一致的”。 (6) 在环境诉讼中, 政府是国家利益的代表 (7) , 由政府提起的环境诉讼是基于国家对环境要素的所有权 (8) , 这种所有者权益属于国家利益或政府利益, 并非社会公共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并非作为国家意志的执行者政府, 而应当是直接受益的社会公众。

(二)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性质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是指为维护环境公益, 由有关公民或组织依法对侵害环境公益者提起并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本文提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是建立在其责任承担方式的特殊性上, 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产生的是民事责任, 而这种民事责任有其特定的承担方式, 足以使其与其他环境公益诉讼相区别。另外, 公共利益概念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模糊性, 因而它与私益也很难有清晰的界限, 一些私益也可以升格为公益, 一是如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 二是具有特定性质的私益, 例如涉及私人健康与生命方面的利益 (9) , 这点在环境公益中尤为明显, 环境公共利益具有自然人独立享受性 (10) , 虽然其受益主体是不特定的社会公众, 但享受主体则具体到每一自然人, 从这点上说,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在保护公益的同时也兼顾了私益, 并不完全违背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法律规范

民事诉讼的原告资格并非权利也非义务, 而是调整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法律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身份。目前有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立法可分为全国性法律规范和地方性法律规范。

(一) 全国性规范

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决定》提出了推动环境公益诉讼, 但目前有关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全国性规范并不多, 主要为2012年8月31日通过的《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决定》第55条:“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条规定于《民事诉讼法》范围内, 因而涉及的也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此条用语概括,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未将公民个人纳入原告范围, 但对于何为“有关”组织并未予以明确。

(二) 地方性规范

尽管全国性立法寥寥无几, 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近几年发展迅速, 除理论界的百家争鸣外, 得益于地方环保法庭基于司法实践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其中较为典型是无锡、贵阳及云南等设有环保法庭的省市。江苏无锡市认可的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包括检察机关和环保组织11;云南省昆明市认可的适格原告包括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和环保组织12;贵阳市认可的适格原告范围最广, 包括检察机关、环境行政部门、环保组织和公民个人。13虽然各地方之间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有所差异, 也无专门涉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 但将某一主体排除在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范围之外, 也就否认了其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的资格。地方司法实践对于检察机关、环保组织和行政机关原告资格予以认可, 但对于公民个人却予以排除, 这与理论所提倡的赋予公民个人环境公益诉讼资格的观点有很大不同。

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实践中的适格原告

(一) 国内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实践中的适格原告

从本文收集的2000-2012年间主要的20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中, 行政机关作为原告的案件共5起, 胜诉4起;检察机关作为原告的案件10起, 其中胜诉6起, 4起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环保团体起诉案件4起, 其中胜诉1起, 双方达成和解1起, 法院未予受理2起;由公民个人提起诉讼2起, 其中1起法院已受理但未宣判, 1起法院未予受理。

在上述公民个人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例中, 北大法学院教授及研究生向黑龙江省高院提起的松花江污染赔偿案法院并未予以受理, 严格意义上说, 该案的原告并非公民, 而是自然物, 法院并未明示不予受理理由;而蔡长海诉清镇市屋面防水胶厂水污染案中, 法院对原告公益诉讼资格的认定是基于其作为环保志愿者, 认领了相关河流水域, 对相关河流水域的环境保护负有责任。14

(二) 域外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以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为例

除了传统普通法的妨害法等诉讼, 美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在于保护环境, 维护公民和其他法律主体的环境利益上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公民诉讼制度中的“公民”并不仅限于自然人, 从判例来看, 其原告范围包括了民间环保团体, 检察官, 联邦、州和城市以及公民个人。就公民个人而言, 法院在United States v.Students Challenging Regulatory Agency Precedure (以下简称SCRAP案) 案中肯认了五个法学院学生作为环境生态诉讼原告的资格, 因其事实上受有损害, 至于损害的程度及范围并不能成为否认原告资格的理由15。也就是说, 无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环保团体, 都必须证明其本人或其成员事实上受有损害方能获得原告资格, 但这种损害是质而非量的判断。然而, 在之后的Lujan v.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案中, 法院严格了环保团体当事人适格的条件, 否认原告的起诉资格, 法院认为SCRAP案所设立的当事人适格条件只用于驳回而不适用于原告寻求的简易诉讼情形, 原告必须证明其受到内政部变更土地用途所造成的具体损害事实 (specific facts) , 而原告所主张的坐落于土地附近 (in the vicinity) 不能满足该要件。16

美国法院在当事人适格判断方面经历了由放宽到严格的变化, 但无论何种情形, 对公民诉讼原告资格条件的限制都存在, 如《清洁空气法》中规定公民提起诉讼前60天需通知行政机关、违反行为所在州或违法行为本人17;再如限制对非重要的环境违法行为起诉以及穷尽行政救济原则等。

四、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重构

基于上述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性质的分析, 从适格原告的“第一道门槛”即主体范围而言, 应当将公民个人纳入其中。但出于防止滥诉和投机行为的考量, 公民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也并非任意, 还应当满足进入诉讼程序的“第二道门槛”, 即原告资格条件。

(一) 公民原告适格理论基础

我国立法上并未承认公民个人环境明示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但理论和司法实践18都肯定了公民个人的原告适格。理论上有将公共信托和私人检察长理论作为依据19, 然而公共信托的前提是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 人们只能成为环境的受益者而非所有者;私人检察长理论针对的是行政违法行为, 更多体现的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不适合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我们肯定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适格, 主要基于以下正当性及合理性的考量。

公民作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环境权益○20, 这为公民诉权提供请求权基础。我国虽然没有在法律中明确表述公民享有环境权益, 但《宪法》第9、10、26条, 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第6条○21都有所涉及, 可以作为公民环境权益的权源;其次, 民事诉讼法从直接利害关系人到程序当事人的理念变迁为公民原告适格提供了理论支撑。公民虽然享有广义上的环境权益, 但不是所有环境损害行为都直接侵犯个体权利,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直接利害关系人”的起诉要件成为公民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障碍。本文认为现行法律中的起诉要件存在逻辑上的不合理, 实体权利的确认应当在进入审判程序后进行, 如果在起诉时就因未有直接利害关系予以否认, 就等于未进行审理而进行实体权利上的确权。民事诉讼中的程序当事人理论将诉讼当事人与实体上权利关系主体分开, 不以实体法标准来判断谁是案件中的当事人○22, 无论其是否与所主张的利益有关, 只要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并且符合诉讼行为能力的基本要求, 法院就应当承认其原告适格;最后, 我国法律明确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而环境公益是一种社会公共利益, 公民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所有者, 允许公民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符合有权利必有救济的法律精神。

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首先, 允许公民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环境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必然需求。虽然公民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申请、听证、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参与环境管理, 但这些方式是通过“由行政中间人组成的结构插入到公民和他在环境质量方面的利益之间, 而这种结构降低了我们对作为公众成员的公民本来就享有某项权利的敏感度”, “没有在根本上对权利作出重新调整, 仍然把公民视为局外人, 亦即最终的受益人, 而不是一个有权影响权利天平的积极发动者。”23允许公民以诉讼的方式参与环境保护, 能够使公民绕过复杂的行政机构和程序设计, 成为环境公益的“捍卫者”而不是“乞求者”;其次, 允许公民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能够提高环境公益保护的效率。即使是天衣无缝的制度设计, 如果不跨出行政机关“内部视角”的范畴, 环境公益的保护仍然会面临永无止境的行政拖延, 而司法过程一旦启动则受审理期限限制而随之跟进并且必须作出裁决。并且, 公民作为环境利益的直接受益者, 较之国家机关或环保团体等法律拟制主体应当更具有维护环境公益的动力, 在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惩罚上, 国家机关存在滥用或怠于行使职权的情况, 公民个人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将作为其他救济手段的有益补充。

(二) 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适格条件

公民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把双刃剑, 它有可能鼓励公民为谋取一己私利而滥用公益诉权, 甚至损害整体的环境公共利益, 这也是有学者反对赋予公民原告资格的理由之一24, 因而必须加以限制。笔者认为公民个人除了满足民事诉讼法上正当当事人的要件外, 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还应当设置其他程序性的限制条件。

1. 穷尽救济原则

首先, 承认公民原告适格应当遵循“穷尽救济原则”, 这种救济包括其他主体诉讼和非诉救济方式的穷尽。就非诉救济方式而言, 可以借鉴美国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 (Clean Water Act) 第505条 (b) (1) 的诉前通告制度, 设置公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通告期, 如果公民在起诉前60天内将起诉通告通知行政机关或违法者本人由他们采取补救措施, 则禁止起诉, 只有在通告期满后, 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违法或其他违法者未采取任何补救措施, 才可提起诉讼;诉讼救济穷尽实际上涉及起诉主体的诉权行使顺位问题, 即当检察机关、环保团体都不起诉或拖延起诉时, 才允许公民提起公益诉讼。由于环境损害常具有严重性和不可逆性, 此时也应设置合理宽限期, 如自环境损害行为发生之日起30日内, 以确保公民环境公益诉讼能够及时发挥效用。

2. 公民个人资质的诉前审查

民事上诉状公民 篇5

被上诉人:________

上诉人因__一案,不服__人民法院_年_月_日(_)字第号,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诉人:签名或盖章

__年__月__日

附:本上诉状副本____份。

浅论新《民事诉讼法》 篇6

关键词:新《民事诉讼法》公证业务公益诉讼条款增加证据种类

比较《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内容,新《民事诉讼法》删除了前《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行为”一词,部分公证行业从业人员认为此修改排除了对法律行为公证的证据效力法定性,经此修改,经过公证的法律行为将不再被认定为事实根据,而前《民事诉讼法》中认定的买卖合同、委托书、赠与合同等协议都属于法律行为,根据对现行《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人民法院将有权依法不做此认定,更有甚者提出《民事诉讼法》此项修改是对公证行业的釜底抽薪。笔者现从法学理论、立法沿革和业务时间三个反面进行分析。

一、在民事案件审判监督程序方面,主要作以下修改

1.提高了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级别,增加了审理再审案件的法院范围

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这样的规定,加强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监督,真正体现了审判监督程序的宗旨,有利于提高再审审查的公信度和权威性。

同时对于符合再审条件的案件,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该条提高了审理再审案件的法院级别,并且对于法院自己决定再审的案件规定了灵活的审判管辖,有助于解决特殊情况下由法院自身原因导致的审判不公问题。

2.明确了申请再审时效的延长制度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与旧法简单规定二年相比,新法增加规定了裁判生效二年后据以作出原裁判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判该案时有某些违法犯罪活动两种情况下申请再审时效的起算点。

3.将启动再审程序的实质条件具体化、明确化

新《民事诉讼法》对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个再审理由进一步具体化和明确化,变成了当事人申请再审和检察院抗诉通用的十五项再审理由,使得这些启动再审程序的实质性条件更加具体明确。

新《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十五项应当再审的理由中,第一项“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第六项“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和最后的补充条款里规定的最后二项“对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情形,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等四种情形,与原《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项理由相同,这是对原有法律的继承和沿用。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项再审理由“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是在原法中第三项理由“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的”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后形成的。这个修改虽然删除了原法中的“主要证据不足”的模糊性表述,但是其使用的“基本事实”同样是一个模糊和弹性更大的词汇。在实践中,这样的规定一方面使当事人能更方便地提起再审申请,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产生争议。当然这样的规定也意味着给于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二、条款列举

1.关于证人作证条款

在新《民事诉讼法》第72条第1款中规定:对案件情况有了解的全部人员或单位都应该出庭作证。并且单位领导或其他人员应支持证人作证。同时第78条规定:当事人对鉴定的结果持有不同意见或者法院要求鉴定人必须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在人民法院发出通知后,鉴定人仍拒绝作证的,该鉴定结果则不能作为事实根据,同时应将返还当事人支付的鉴定费用。

在第72条第2款中又有规定:没有正常表达能力的人员,不能作证。故对语言表达有障碍的人则不能靠其点头或摇头进行公证办理,同时在公证过程中必须进行录像存档,以留备用。

2.证据保全业务的影响

在新《民事诉讼法》第81条第2款规定:若情况紧迫,证据随时可能消失且以后无法再次取得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可以在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由此能够判断,公证机构的证据保全业务会增加。办理证人证言保全,能够办理律师询问证人的录像保全,或者在纸质的证人证言公证中,附带录像光盘。以使保全证据公证书更有利于法官查清事实真相。

3.保全电子证据的影响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7

一、行为保全制度的历史渊源及要件分析

行为保全制度起源于罗马法, 且其发展状态也与罗马法的兴衰休戚相关。在罗马法上, 执政官根据受害人请求, 可以发布禁止侵权人从事某项行为的命令, 从而实现对受害人的保护, 但这种禁止令状只具有暂时保护的功能。该禁止令状制度现已演变成行为保全制度, 如英美法系的中间禁令、大陆法系的假处分。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修改以前, 对于行为保全并没有谈及, 虽然著作权法等法律略有涉及, 但未形成体系, 而一直以来, 学界的研究也处于稀薄状态, 导致行为保全制度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的界定。有学者认为, 行为保全指的是, 人民法院在诉讼、仲裁开始前或诉讼、仲裁过程中, 为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免受难以弥补的损害, 避免损害扩大, 或将来的生效判决得以顺利执行, 依申请或依职权责令被申请人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保护性措施。有学者认为, 行为保全指的是, 在诉前或诉讼中, 为保护利害关系人或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避免裁判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 防止对现有权利损害的产生或者继续扩大, 根据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法院裁定侵权人或另一方当事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临时救济制度。笔者认为, 依现行规定, 行为保全指的是在诉前、仲裁前或诉讼过程中, 为避免对利害关系人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或生效裁判的难以执行, 人民法院依申请或依职权责令另一方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临时性救济制度。行为保全按照启动阶段可以分为诉前行为保全和诉中行为保全, 按性质可以分为消极性行为保全和积极性行为保全。

作为一项临时性救济, 行为保全制度具有简便性、保全性等特点, 决定了其启动必须具备一定的要件。其一, 主体要件。我国规定了两类主体, 基于该制度的设立目的, 民事主体必须是适格原告或潜在的适格原告。其二, 情势要件。该制度既然是救济性的, 且是对主体行为的规制, 为了实现双方的利益衡平, 必须要求情势紧急, 不采取保全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或生效裁判难以执行、形同空文。

二、行为保全制度的实践化探讨

行为保全制度对于完善民事保全制度、解决实践需求、推动诉讼公正与效率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其在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是值得肯定的一大进步, 但是,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 该制度尚有很多环节需要加以改进。

(一) 申请的审查标准

行为保全是在情势紧急的情况下采取的救济性措施, 由申请方负责证明存在采取的必要。若审查标准过于严格, 则会延长审查时间, 难以实现及时性和救济性, 且加大了申请方的举证负担, 导致其可能由于无法及时证明或难以证明而错失采取行为保全的时机甚至渠道, 这就与该制度设立之初的宗旨背离。若审查标准过于松散, 则可能导致该制度的不当使用, 危及被申请方的利益衡平。笔者认为, 应根据申请所处的阶段来划分审查标准:对于诉前行为保全, 由于申请方提出申请时并未实际起诉或仲裁, 至于其是否会在后期实际起诉或仲裁则是不确定的, 因此, 为了保护实现一个不确定的请求而限制一方主体的行为应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申请方所负的证明应达到优势盖然性的标准;对于诉中行为保全, 由于已经进入了诉讼程序, 在立案审查环节法院已进行了一次把关, 因此, 此时的证明标准可低于前者, 只要法官内心形成确信即可。

(二) 法院行使职权的方式

依现行规定, 法院可依职权主动采取行为保全, 笔者认为, 行为保全毕竟不同于财产保全, 它涉及的是一个主体的人身自由, 而法官作为程序的主导者和纠纷的裁判者应保持中立、客观的态度。建议将法院依职权启动这一方式取消, 改为法院行使释明权, 由当事人自主决定是否申请行为保全。

(三) 行为保全效果的实现机制

行为保全是救济性的, 只有得到贯彻落实, 才能发挥该制度应有的作用。在被申请方拒绝配合的情况下, 对于可替代性的行为, 法院可代为实施, 相关后果及费用由被申请方承担, 对于不可替代性的行为, 法院只能通过罚款等惩罚措施来督促被申请方的配合。同时, 法院还可与公安机关等部门沟通, 请其协助监督行为保全的实施情况。

(四) 规制之策

行为保全作为一项规制主体行为自由的救济性制度, 对于双方都是有很大影响的, 因此, 应对该制度予以规制以防不当使用。

1.防止制度滥用。

其一, 建立诉讼诚信系统, 对于多次 (以两次为限) 申请诉前保全却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主体, 应录入法院诚信系统, 以作后续参考;其二, 建立惩罚机制, 对于申请行为保全后却未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 除应赔偿被申请方的损失外, 法院可以处以一定的罚款以作惩戒。

2.保全错误时的救济机制。

笔者认为所谓“申请有错误”指的是申请方的诉请被法院驳回这种情形, 此时, 对于被申请方因此遭受的损失应给予赔偿, 标准以实际损失为最低限度, 可适当考虑隐性损失。若该保全对被申请方的生活状态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恶劣影响, 笔者认为被申请方可酌情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五) 行为保全的担保

法律对于行为保全的担保方式没有明确规定, 笔者认为, 虽然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存在诸多不同, 但是担保方式却可以趋同。可以要求提供一定的金钱作为担保, 同时可附加要求申请方承诺若对被申请方造成不当影响则承担予以消除的责任。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已于2013年正式实施, 我国的民事诉讼保全机制形成了财产保全和行为保全并立的格局。本文拟通过探究行为保全的要件、审查标准等内容, 以期为实务操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行为保全,中间禁令,假处分

参考文献

[1]黄龙友.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若干问题的探析[J].知识经济, 2012 (02) .

[2]陈小炜, 施晓楠.论行为保全制度的内涵界定和价值考量[J].改革与开放, 2010 (09) .

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请求 篇8

一、民事诉讼请求的概念

关于“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请求”相关问题的讨论, 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明确“诉讼请求”的含义。笔者主要是引用了张晋红教授对于“诉讼请求”含义的概括, 即“诉讼请求是一方当事人就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如何处理而提交法院作为审判客体的诉讼主张①”。

二、民事诉讼请求的类型

(一) 民事诉讼确认请求

“民事诉讼确认请求”的概念主要指在民事诉讼中由原告提出的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存在权利主张。具体来说, 主张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民事诉讼请求被称为“积极的民事诉讼确认请求”;主张民事法律关系不存在的民事诉讼请求被称为“消极的民事诉讼确认请求”。一般来说, 如果民事诉讼当事人不对既往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求确认, 而期望对于现在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提出请求确认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要求, 必须要从既往的民事法律关系去推断出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存在的情况。也就是说“由于单纯的民事诉讼确认请求不具有强制执行性, 如果当事人可以直接提出给付请求或者不作为请求, 通常就认为不具有确认利益, 不得提出民事诉讼确认请求。②

(二) 民事诉讼给付请求

“民事诉讼给付请求”的概念主要是指在民事诉讼中由原告提出的请求被告履行相应义务的要求。具体来说, 依据不同的标准对民事诉讼给付请求有不同的分类:第一, 对于民事诉讼给付请求可以分为“现在民事诉讼给付请求”与“将来民事诉讼给付请求”。前者是指当事人对于现在所存在的民事诉讼给付请求向法院提出的请求给付的要求;后者是指当事人对于已经发生的民事诉讼给付请求向法院提出的请求给付的权利主张。第二, 依据当事人请求法院确认给付的内容不相同, 可以分为“民事诉讼请求实物给付”与“民事诉讼请求行为给付”, 前者是指原告请求法院使本案被告按照约定履行交付物品的诉讼请求;后者是指原告请求法院要求被告履行为或者不为的相应要求的请求。

(三) 民事诉讼变更请求

民事诉讼变更请求, 是指由原告请求法院在诉讼中确认的因为形成权的行使而使其民事法律关系是否会有“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情况出现。变更请求的出现是“随着德国民法关于私法上形成权理论之确立与国家司法权扩大判决之法创定力的出现而出现的”③。

三、民事诉讼请求的功能定位

在文章前两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某种法律关系必须依托于民事诉讼请求才可能出现。正是如此, 在原告、被告以及法院之间才能够形成“三方关系”从而才能够对案件进行判断、处理。因此, 民事诉讼请求对于整个诉讼程序的开始、进行以及终结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一, 民事诉讼请求是当事人请求法院予以实现的诉讼目的载体。因为在诉讼中诉讼当事人想要予以达到的诉讼, 当事人向法院请求对方当事人给予自己一定的利益时, 他必须得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达使得对方当事人与法院明白自己的意思表示, 而民事诉讼请求就正是承载这种意思表示的载体。

第二, 民事诉讼请求是民事案件争议的焦点, 进而从根本上表达了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的目的。因而在各国的民事诉讼法中都将“民事诉讼请求”作为诉状的必要记载事项。④

总之, 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于民事诉讼中的诉讼请求进行了重点论述:民事诉讼请求的概念、民事诉讼请求的分类以及民事诉讼请求的功能定位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的。在民事诉讼中民事诉讼请求权是当事人权利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权利,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官对于当事人的诉讼请求的确认从而能够结束案件的审理工作, 这标志着不仅仅是对于当事人请求的满足, 也能够完成法院所负使命, 再者说, 不论是对于完善民事诉讼的程序过程还是对于有关司法实践的理论指导, 对于系统研究民事诉讼请求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晋红.民事之诉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5:113.

[2]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62.

[3]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上[M].台湾:三民书局, 2002:201.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9

(一) 意义

民事诉讼证据是整个民事诉讼的重心, 与之相关的程序包括证据收集、取证、查证、举证和作证等等。因此, 民事诉讼的所有步骤都和民事证据密不可分。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之一, 自然而然为民事法律奠定着基础, 也是保障诉讼程序正当性和民事司法权威性的前提。证据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诉讼制度的先进性和公正性, 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国家的文明程度。因而, 立法机关在修改民事诉讼法时, 必然会先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修订以及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完善入手。

(二) 概念

所谓证据, 实质上就是对案件真实性起证明作用的具体事实, 也是司法机关在裁定争议案件时运用到的事实根据, 应当同时满足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种特性。其中, 客观性即是指证据事实的客观存在;关联性, 即是要求证据与证明对象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合法性, 即是指证据要以法律为前提, 不能违背法律。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其中, 有关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系列规定和规范的总和, 即通过证据规定、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及证据运用等手段来证明案件事实时, 涉及到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就属于广义的范围。而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狭义定义就是指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类型。

二、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背景和现状

证据在民事案件中, 是承办法官用以认定案件事实和确定法律适用范围的主要依据。然而, 现行民事证据制度在我国社会及经济条件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已经显得滞后。因此, 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证据制度体系迫在眉睫。具体来说, 亟须改善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 现行民事证据制度立法水平不够

我国没有对民事证据进行专门立法, 民事证据制度的相关法律规范通常只有在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才能看见。而且,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还在完善之中, 关注点往往集中在程序建构是否合理这一方面, 因此民事证据制度的相关规定就呈现出原则化和简单化倾向。

一方面, 就条文数量而言, 在我国以往的民事诉讼法共270条中, “证据”章只占了12条, 而大陆法系的德国、日本和法国, 则分别达到了113条、95条以及251条。此外, 属于英美法系的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还专门制定了自己的判例法和成文法。

另一方面, 就条文的内容来看, 虽然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事证据制度做出了发展和补充, 但由于司法解释针对的通常是诉讼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其法律效力显得相对不足, 在审判实践中的实用程度也较低。有些证据制度的条款规定要么背离了证据规则的本质内涵和科学属性;要么体现出较为明显的职权主义思想, 并没有显现出民事诉讼特有的内在规律性。因此, 我国现行的民事证据制度立法水平仍有待提高。

(二) 证据规则不够完备

证据规则作为民事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定着证据资格和效力等内容的相关原则。证据规则系统的完备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承办法官在案件证明时对象的确定。此外, 它还能够帮助各诉讼主体对证据的证明力做出正确判断, 从而对案件结果进行预测。

此外, 由于在实践中要满足职权主义和客观真实的要求, 当前我国立法中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定显得简单粗糙。法院对于调查证据的权力和范围并没有给予太多限制, 而对证据规则中证据可采性、证明力、质证或是认证等方面也没有进行明确的指导。一些立法上关于某些证据的证据价值运用规则和尝试既非常有限, 也不够全面和详细。一些诸如证据交换规则、举证时限规则、拒证特权规则这样很重要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就没有专门作出规定。

(三) 未建立当事人取证的保障制度

虽然在举证责任问题上, 法律通过“谁主张、谁举证”的分担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 对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也作出了具体说明, 但却对于当事人是否拥有收集其所需要的证据的权力、收集证据的方式以及取证困难这一类的情况缺乏充分的考虑。而这些只有在当事人取证程序的保障机制得到建立并切实实施后才可能得到改善。

三、对民事诉讼法修改中证据制度完善的分析

证据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心, 证据制度的完善将对提高法院的办案效率和质量、调动当事人行使诉权的积极性以及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 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即是证据制度和证人制度的完善, 以下将对修改内容分别进行分析。

(一) 证据种类的增加

修正案中明确将电子数据作为新增的证据类型。所谓电子数据, 就是指通过电子技术生成、存在于磁盘等载体上的数据。由于其内容可与载体分离并且可以在不同载体间相互复制, 从而能够用以证明案件事实, 常见有的电子发票、电子邮件等。实际上, 虽然民诉法中没有明确归类, 但由于电子数据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其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早已大量地在诉讼中使用。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证据而明确规定下来, 既是对电子证据重要性的肯定, 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审查和判断电子数据。

(二) 对举证时限制度做出明确规定

以往的《民事诉讼法》在立法上通常被认为奉行的是“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立场。这尽管是出于保障当事人能够在诉讼中充分提出证据的权利, 但由于对新的证据界定模糊, 这种“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反而会对民事诉讼造成极大损害。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常常出现的突然提出证据或是故意延迟提供证据的现象, 不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也严重干扰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 既使得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增加, 也造成了审判资源的浪费, 降低了审判的效率。

因此, 修正案中对举证时效进行了规定。举证时效即是对当事人的举证期限进行限定。当由于客观原因导致举证超过期限时, 应当在期限届满之前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延期;对超过举证期限的情况, 人民法院将不予采信。这样一来,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通过对时限内的法律效果进行强化和对“新的证据”做出清晰解释, 尽力对“随时提出主义”所产生的弊病进行改进, 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 杜绝诉讼突袭现象的发生, 使“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向“证据适时推出主义”转变。

(三) 对证人出庭以及费用负担做出保障

长期以来, 证人出庭作证难都是证人作证的实践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个。个中因素固然比较复杂, 但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问题是最为常见的。这主要是因为, 只有在保障证人安全和对证人因出庭作证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做出补偿的前提下, 才能够使证人免除作证时的顾虑。如果想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证人作证的费用问题。对此,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有了相应的举措。首先, 对于威胁、阻碍证人作证以及对证人实施打击报复等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保障证人不受伤害, 使证人敢于作证。其次, 明确证人出庭作证的费用补偿制度, 对于证人在履行出庭作证义务时的支出以及损失, 在证人作证的申请由当事人提出时, 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在当事人没有申请而由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 由人民法院先行垫付, 最后由败诉一方的当事人来负担, 这样就能够避免因费用问题而降低证人出庭的积极性。

(四) 鉴定制度的完善

民事诉讼法在鉴定制度方面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例如鉴定程序的启动、鉴定人的确定、法院的职权鉴定、鉴定人出庭义务和不出庭的法律效果以及专家的参考意见等。修正案提出以“鉴定意见”来代替原来的“鉴定结论”, 不仅仅只是文字表述的准确化, 也是对鉴定结果定性的准确化。由此一来, 鉴定结果只能作为意见证据, 而不是法官做出最终判断时的依据;只能作为一种专业意见而为法官提供参考, 而不能取代法官的自由裁量和独立判断。此外, 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明确赋予当事人以启动鉴定程序的申请权, 防止少数法官在应当鉴定时没有鉴定, 从而造成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被剥夺和裁判不公的现象。

(五) 证据签收制度规范化

民事诉讼法在修改的过程中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内容进行了参考, 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予以签收并出具收据, 最后再由经办人员签名或盖章。这不仅有利于证据材料的保存, 也避免了因证据材料出现问题而导致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争端。为了进一步规范证据交付的行为, 对因丢失证据或疏忽大意损毁证据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审判人员, 应当追究违法审判责任。

(六) 为诉前和仲裁前证据提供了保全制度

民事证据是民事诉讼的核心, 一旦出现意外状况, 不仅会危害当事人的权益, 也阻碍了诉讼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往对证据保存方面并没有给予特别说明。而这次的民事诉讼法修改中, 明确指出在证据灭失或者难以取得时, 利害关系人可以视具体情况提起诉讼, 或是在申请仲裁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保全证据的申请, 这无疑是证据保全制度的一大进步。

四、结语

民事证据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地位和复杂程序决定了其相关修改和完善工作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 绝非一蹴而就的工程。尽管这次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 但民事证据制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两个方面而言, 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而理念方面,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都将“实事求是”作为民事诉讼制度的原则, 将客观真实作为案件的标准和目的, 以力求实现“实质”司法公正。但这种对客观真实的过分强调不仅与实际情形脱节, 也不符合诉讼效率和效益原则。这必然拖慢了学术研究和制度建设的脚步, 使得我国的民事诉讼和民事证据制度依旧摆脱不了单一化的弊病。因此, 在日后的工作中, 我们既需要深入研究国外证据制度和理论来为立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使我们的司法理念得到转换;更需要坚持以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实践情况为依托, 来获得丰富详实的实证资料, 从而促使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带来的多样化的纠纷以及诉求, 民事诉讼系统应该向多层次、多方面进行建设, 依案件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程序, 最终促使成本与诉讼正义达到平衡。

摘要: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体系的重中之重, 在整个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而这也是20多年来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课题。随着《民事诉讼法》的修改, 审判制度改革的成果终于通过立法的方式得以确立, 为促进我国民事审判发展和民事诉讼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结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先就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释, 再对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背景以及存在问题一一描述。最后, 对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相关内容展开介绍并做出分析。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改,民事证据制度,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卫平, 汪建成, 何家弘.诉讼法修改与证据制度的完善[J].证据学论坛, 2012 (07) .

[2]李浩.民事证据制度的再修订[J].中外法学, 2013 (01) .

[3]周洋.辩论原则下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两种进路——兼评我国民事诉讼法之修改[J].西部法学评论, 2013 (04) .

[4]程新文, 宋春雨.民事诉讼法修改中完善证据制度的几点构想[J].人民司法, 2011 (13) .

[5]肖晗.论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的完善——以诉讼效益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4) .

[6]辛菊.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 2012.

[7]刘万圣.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10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所有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依据法律相关规定, 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受到直接与间接的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人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对行为人提起民事或行政诉讼的制度。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与领域, 只是一种与原告资格认定相关的诉讼方式和手段。

环境公益诉讼有别于一般诉讼的显着法律特征, 虽然在客观上, 环境公共利益实现的同时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环境利益也得到了实现, 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立的目的及其宗旨都是为了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而不是为了个案救济。民事诉讼法规定案件的起诉人必须是案件的当事人, 而环境公益诉讼因为它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人, 因此, 环境公益诉讼涉及不特定多数人的间接利害关系人的环境公益。这种特殊性使得对环境侵害案件中被救济的对象十分广泛。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

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 只是笼统的概述, 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那些机关和组织可以提起诉讼。笔者认为, 只有在相关国家机关和有关组织的内部进行适当的分工, 更多的应规定由相关的社会团体来提起诉讼, 比如消费者协会, 才能解决此项矛盾。检察机关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是最恰当的选择, 而行政机关要是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还需要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公民理应有提起诉讼的权利和保护公共利益的责任, 而在此新《民事诉讼法》中并没有加入公民。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健康、医疗、环境、教育等在内的公益性的权利, 因此新的《民事诉讼法》应该增加公民。目前民法的许多规定仍存在不同的争议, 公益诉讼主体资格的范围、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审判程序的适用、公益诉讼权利的滥用的防范、证明责任的分配, 希望有关机关在未来的相关法律中进一步的细化和明确。每一个制度的设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公益诉讼也不例外, 它在实践的运转过程中肯定会暴露公益诉讼制度本身不健全的缺点。权利滥用就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人们在面对制度本身暴露的问题时只要设计相关的限制制度就可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 我们不应该因为公益诉讼暴露的问题严重, 我们就拒绝公益诉讼。

毫无疑问公益诉讼保护的是公众的利益, 但是什么是公共利益这个概念很模糊, 在现实的操作中不容易判断, 新《民事诉讼法》中只是规定了“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何为公共利益还需要相关机关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公益诉讼首次进入《民事诉讼法》, 我国在这方面以前没有相关的制度, 实践中更是少很多经验, 所以公益诉讼程序规定很模糊。但是社会实践中确实需要这种制度, 如果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很概括, 就会导致这一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 当前公益诉讼还有很多的方面值得我们去仔细的研究, 进一步明确, 包括受理、起诉、审理、执行等具有的特点, 更是要从更本上区分与非公益诉讼的区别。

三、对我国新增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设想

我国新增的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 是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和我国司法进步的表现, 它的出现, 对于公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起到很大的推进作用, 扩大了公民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的热情, 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环境决策更加民主, 从而提高了法治化的水平。

(一) 环境公益诉讼不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民诉、刑诉、行诉都规定了相应的诉讼时效, 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起诉, 当事人不起诉就会丧失法院救济的权利。环境公益诉讼不同于传统的诉讼模式, 它目的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我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只有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其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二)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并举

环境公益诉讼的被诉对象既可以是污染或者破坏环境的企业, 也可以是违反法定义务或者疏于管理义务的环境行政机关。比如美国《清洁空气法》第304条就明文规定:任何人均可以自己的名义对任何人 (包括美国政府、政府机关、公司和个人等) 就该法规定的事项提起诉讼。也就是说, 美国将政府、政府机关以及环境保护局局长等均列入被诉对象的范围。

(三) 诉讼费用的承担

2010年12月30日我国首例环保资金资助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在贵阳开庭并当庭一审宣判。近年来无锡、昆明等地都成立环保法庭, 由于诉讼费用的问题, 导致案件并不多。环境诉讼的费用很高, 经济实力不是很雄厚的被害者难以承受, 但是从法院角度, 来说诉讼费不交, 法院将按照自动撤诉处理, 这是很大的缺陷。在美国为了减轻公众因提起公民诉讼而承担的费用, 美国的《清洁空气法》、《清洁水法》等均规定, 原告的一部分律师费和专家作证费等费用可能会有被告来合理的分担一部分。

(四) 对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判决后由法院直接执行

在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中, 只有义务人拒不履行义务, 权利人才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于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受害人数众多, 即使裁判生效后被告自愿履行, 也往往难以操作。另外, 为了能有效地保护对国家环境利益和社会公共环境利益, 可以由法院直接执行生效的裁判文书, 以达到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

四、结论

总之, 公益诉讼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 要正在实现公益诉讼, 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必须得到应有的惩罚, 只有这样我们岌岌可危的公益诉讼才能得到保障。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此项公益诉讼制度是一条新增制度。

论新民事诉讼法中的小额诉讼程序 篇11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修改;小额诉讼程序

引言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民事诉讼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以上的法条表明,我国正式确立了小额诉讼程序,这将具有标志性的历史意义。

一、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的背景

近年来,在民商事案件中,众多的案件等着法院去处理,法院的压力都很大,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标的额很小的小额纠纷,审判效率面对着很大的挑战。正因为这样,现在要建立一种与此相适应的程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意义是十分的重大,那么小额诉讼程序就很符合这些特征。因此,2012年我国新的民事诉讼法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便随之应运而生,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终于确立了下来,这将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二、小额诉讼程序的概述

(一)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

小额诉讼程序包括广义的小额诉讼程序,狭义的小额诉讼程序两种程序。根据相关的论述,可知,相对于一般的简易程序而言,广义的小额诉讼程序与之没有多少的区别,两者只是在标的额上有些区别而已,其他的倒没有什么差别。狭义的小额诉讼是新发展起来的程序,过去是没有的,它是指基层法院的小额诉讼法庭或专门的小额法院审理数额甚小的案件所适用的一种比普通简易程序更加简易化的诉讼程序。[1]

以下我讲的是关于狭义的小额诉讼程序,狭义的小额诉讼程序独立于简易程序,两者是不同的,在这里,我们不要混淆了。

(二)狭义的小额诉讼程序的特征

第一,是简便化的诉讼程序。对于案件的当事人来说,这种简便化的诉讼程序可以为他们节省大量时间和成本,当事人在案件中也不需要去请律师,从诸多方面可以看出,此种程序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待来了很多方便。

第二,审理程序简单。法官可以积极地发挥作用,自由裁量权可以很好地运用,这样能缩短案件审理的时间,节省成本。

第三,调解的重要性突出。在小额诉讼中,法官审判的同时,伴随着调解的进行,审判与调解常相随。特别是当今,小额诉讼案件逐年增多的情况下,调解则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小额诉讼程序消耗的费用很低,效率很高。这符合社会的需要。

三、小额诉讼程序的作用

第一,一方面,小额诉讼程序节省了案件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可以让当事人很好地实现自己的诉讼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小额诉讼程序也节省了司法资源,不至于过多地浪费。

第二,小额诉讼程序可以提高法院的办案效益,提高效率。同时,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小额诉讼程序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革,而小额诉讼程序也是我国司法改革想要实现的一种理想情况。

第三,小额诉讼程序可以很好地发挥法官的职能,在社会中树立司法权威,提高人民对司法的信赖程度,进而增强我国的法治水平。

四、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条件

第一,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一定要求是简单的民事案件。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157条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适用本章规定。”从这一条文的规定来看,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只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

第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标的额需要符合新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从这一条文的规定来看,我国的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案件标的额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百分之三十以下的。这样规定案件的标的额是很科学的,合理的,很符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我国各地区的生活水平不同,贫富差距十分大。

五、健全我国小额诉讼程序的一些建议

第一,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一些配套措施,针对小额诉讼程序的,来限制或者制约法官的职权,使法官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防止权力滥用,使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很好的保障。

第二,我国应该加大力度,不断提高法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因为在小额诉讼程序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法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比较高,如果法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比较低,那么,这会影响案件的处理质量,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很好的保障,人民的满意度也会大大降低,司法权威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需要认真考察世界上其它国家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的立法,吸取精华,进而不断完善我国刚确立的小额诉讼程序。虽然我国已经确立了小额诉讼程序,但是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规定不够具体详尽,条文过少,需要我国相关机关进一步去完善,充分发挥在实践当中的指导作用,实现理想的法律效果。

参考文献

民事公民诉讼法 篇12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主要是规制法院的不当诉讼行为。在一定意义上,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其实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配置一样, 也主要是在处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跟法院的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将当事人诉讼权利体现在法律的规定中, 还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切实科学的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完善的诉讼权利保障制度, 不仅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在民事诉讼领域具体化, 而且与司法为民的理念相呼应, 拉近了人民与司法的距离, 体现了司法的温暖和人性。

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要求当事人承担自我责任的前提。保障诉讼权利, 有利于增强程序的正当性, 充分吸收不满, 这正是程序具有的将价值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当事人的所有诉讼权利都得到了尊重和保障, 那么它的败诉就只能归结为自身攻击防御的技术力量的不足。这就是说, 当事人如果败诉, 就要承担因败诉而带来的后果, 即应对判决的既判力予以尊重。

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推进和深化审判工作改革的需要。通过程序的合法性实现程序的公正性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 如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程序中得不到尊重和保障, 那么程序正义就无从谈起。诉讼公正的实现, 必须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一点一滴的保护做起。可以肯定, 这些年来法院系统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 使我国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工作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强调司法为民和程序正义的今天, 各级法院的法官对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意识不断增强, 法院进行审判改革的不少内容, 从强化合议庭职责到裁判文书的公开, 从案件流程管理到错案追究都与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密不可分。但是也必须看到, 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问题上还有许多不足, 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 从立法、司法诸多方面加以完善。

二、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途径

(一) 完善诉讼权利体系

如果诉讼权利体系本身就不完善, 留有太多的易受攻击的弱点, 缺乏自我防卫的手段, 那么权利侵害的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 诉讼权利体系的科学化对诉讼权利保障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增加当事人的与效性诉讼权利。与效性诉讼权利能够直接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不需要法官的审查批准, 法官较难对这种性质的权利进行侵犯。例如, 当事人的上诉权就属于与效性诉讼权利, 只要提出上诉, 就能引起上诉程序的启动, 法官没有裁量的余地, 所以在实践中上诉受到侵害的现象较少发生。而对于需要法官的裁量性审查才能发生预期法律后果的权利行使行为, 如果法官背离权利设定的本意, 加入恣意和专断的因素就较为容易。

确立责问权, 直接对抗法院的程序违法行为。责问权在诉讼权利体系中具有直接对抗法院的程序违法行为的功能, 其在权利保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当事人通过责问权的行使, 使侵犯自身诉讼权利的行为的违法性公开出来, 使法官不得不回到遵守诉讼法的程序规范的轨道上来, 从而起到保护诉讼权利的作用。

(二) 提高诉讼权利规范的完整性清晰性

法律规范的完整逻辑结构必须具有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我国立法的一个常见的缺点就是往往缺乏法律后果的明确规定。权利规范往往采取当事人“可以……”、“有权……”的模式, 而对权利行使的后果不置一词, 这就不仅使权利的力量大打折扣, 因此, 有必要把权利、义务和责任联系起来加以规定, 对侵犯诉讼权利的行为设置相应的法律后果和救济程序。另外, 行使权利的要件、方式、范围必须清晰, 这不仅具有减少权利内容的争议, 避免无益的消耗的意义, 同时也可使权利的行使具有更大程度的保障, 不容易受到无理的阻碍。如果权利的内容比较模糊, 法院就有可能利用解释手段把权利的范围压缩到最小。“无救济便无权利”, 对于侵害诉讼权利所形成的诉讼状态或结果, 明确规定为可以申请上一级法院救济的理由。可以考虑确立即时上告制度, 对于侵害诉讼权利的行为在请求本法庭更正无效的情况下, 可以请求上级法院进行处理。这虽然可能延缓本诉讼的进程, 但总的来看, 要比做出判决后进行上诉要节省资源。

(三) 更新审判理念

权利的定义本身就包含了国家强制力的存在。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也就没有法律权利可言。国家对于诉讼权利的保障主要通过法官的审判职权活动来体现。然而, 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侵犯, 最大的可能还是来自于法官的职权。制度都是要由人来运做的, 真正的制度化在于制度的要求内化为主体自觉自愿的行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工作必须要转变法官的官本位司法观念、职权主义的思维习惯和审判模式, 树立以当事人程序主体性理念为基础的现代司法理念, 人民法院的各项改革应以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

(四) 规范诉讼指挥权的行使

诉讼程序指挥权, 是法律规定或许可的法院为迅速、公平、切实地推进审判进程而行使的主导诉讼程序的权力。在一些人的一般观念中, 权力往往被首先赋予了一种恶的意味, 一味地强调约束限制权力。孰不知, 权力也是保障权利的必要力量。所以, 对权利的保障来说, 不是一味地约束限制权力, 而是规范它。诉讼指挥权, 这种合法的、必要的权力, 如果缺乏规制不仅难以发挥保护权利的作用, 而且很容易演变成侵害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手段。例如法官指挥庭审制止不必要的、重复的辩论的权利如果被滥用, 将直接侵害当事人的辩论权。因此, 必须对法官诉讼指挥权的行使要件, 即能够对诉讼的哪些方面和当事人的哪些行为行使诉讼指挥权、以及行使方式、不服指挥的救济等进行明确规定, 使诉讼指挥权既要在权利需要保护时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又要严防这种权力的滥用。

任何一项制度都是由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构成。当事人在民事诉讼制度的各方面、各环节应当享有哪些诉讼权利是立法者、司法者和当事人本身都集中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民事司法改革, 实际上就是对当事人诉讼权利体系的改革。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完善, 必须以现代民事司法理念为指导, 必须以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利益的细致分析为基础, 才能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晋红.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2]陈光中, 江伟.诉讼法论丛 (第4卷) [M].法律出版社, 2000.

[3]张卫平, 陈刚.法国民事诉讼法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监测浓度下一篇: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