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2024-05-15

餐饮服务与管理第一章(精选6篇)

餐饮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篇1

第一章服务人员日常管理规范

一、工作质量目标: “八字方针、四个坚持、三个满意、三个一样”:

1、八字方针:主动、热情、耐心、周到;

2、四个坚持:坚持宾客第一、服务第一、安全第一、信誉第一;

3、三个满意:宾客满意、接待单位满意、领导满意”;

4、三个一样 :有任务与无任务一样、检查与不检查一样、领导在与不在一样。

二、上下班规范:

正常上班每天8小时制,加班要服从工作,听从安排,加班的相关事宜服从会展中心的管理规定。每天早晨上班时间为7:30,下午1:30或2:00,(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每天上班时间准时召开例会,实行队列式点名制,针对每天的实际工作安排具体任务,同时检查员工的仪表仪容,不合格者不能上岗,根据实际检查情况及标准扣除相应分数并填写检查表格,下午利用班前10分钟总结全天工作,通过每天的布置、检查、落实、总结找出实际操作中存在问题,解决问题。-

三、检查规范:

1、检查方法:实行双层检查,领班对会服保洁每天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主管不定时抽查,主管根据对领班及会服保洁的实际工作检查、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根据每人的实际情况予以考核。

2、检查范围:

卫生方面:会展中心室内外所有区域;

个人方面:行为规范、仪表仪容、工作纪律、礼节礼貌、实际操作、服务全过程、学习情况等等;

3、检查时间:正常情况下每天检查,不定时;

4、落实检查情况:表格纪录,整改后再次复查;

5、扣分依据:根据各区域标准要求,实际检查情况,以表格记录为准,考核每人每天的实际工作,记录得分;

四、物资管理规范

各岗位工具由各岗位负责,工具落实到人,领班每月清点抽查一次:

1、会服、保洁人员所需工具、物品统一由领班或个人领取,并填写《物资领取登记表》;

2、工具(如:扫帚、簸箕、拖把、抹布消毒药水、垃圾袋等等),遵守“谁使用,谁保管;谁损坏,谁负责”的原则,如有丢失损坏,要有正当理由,无正当理由丢失或损坏要根据中心有关规定赔偿或其他相关处理;

五、会议用品仓储管理规范

(一)物品存储:

1、物品存放要科学、符合安全第一、进出方便、节约仓容的原则。

2、合理安排,物品分类存放。做到分库、分类存放和管理;

3、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检查物品,对已损坏的物品要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或其他处理,每次在使用完毕时要根据标准归于原位,由主管、领班负责监督检查,出现一切违反规范行为将扣除本人及领班相应分数。

(二)、物品借出管理流程:

1、外借和内借需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并填写物品借用单,大件、贵重物品及外单位借用需经单位领导批准,方可外借用,要根据要求填写服务部借用物品登记,其它物品外借也要由主管领班同意,具体出借人负责填写出借手续,并做详细记录;

2、归还时出借人和领班要验收,借用人造成物品损坏或丢失,要在借用登记中注明具体情况,及时汇报并视情况按有关规定做处理。

六、会议室用品管理规范

为更好地发挥会议用品对服务工作的服务功能,规范会议室用品的管理程序,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会议室物品保管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定人定点,定时检查,做到事事有人管,质量有监督,人人有责权,促进服务工作科学、安全、高效、有序、合理地运作,特制定以下会议用品管理规范:

1、服务部负责对会议物品进行监督、检查、管理。

2、领班负责对物品的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并定期进行物品保养、清查,每季度清查,以确保物品的完整性。

3、各会议室物品由各会议室责任人负责日常清理、维护和管理,随时清除灰尘,擦拭污迹,确保会议室物品正常使用,延长设施设备使用寿命,一旦发现损坏,及时向动力部报告并填写维修单说明情况进行维修;

4、会议用品属中心财产,各责任人应珍惜爱护,要切实负起责任,如发现故意破坏者,中心将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

七、安全操作规范

1、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安全操作;

2、在使用机器时,不得用湿手接触电源插座,以免触电;

3、高空作业时,不得少于两人同时操作;

4、在不会使用机器时,不得私自开动机器,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5、应严格遵守防火制度,不得动用明火,以免发生火灾;

6、在操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应先服从安全,以安全为重。

第二章会议服务人员职责

一、会务服务领班岗位职责

1、向会展中心负责,在部门管理人员领导下进行工作,首先要做到自我检查;

2、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分配每人负责整理和清扫的区域;

3、检查督导服务员按程序标准操作,并对日常工作进行考核打分;

4、保管会议室总钥匙,按标准负责各仓库卫生及物品的整洁整理;

5、按照清洁标准检查区域卫生;

6、检查计划卫生执行情况;

7、巡视检查所辖区域的卫生情况,每天检查一遍,并详细纪录,保持卫生标准;

8、检查报修、维修情况;

9、控制客用品使用,控制各类清洁剂的使用,防止丢失和浪费资源;

10、记录物品丢失、损坏,及时向上级报告;

11、带头作好本职工作,越是困难越要挺身而出;

13、发挥班内骨干作用,共同搞好工作;

14、加强自身建设,学习业务知识,提高管理水平;

15、纠正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不规范服务;

16、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完成上级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二、会议服务员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全心全意为宾客服务的思想;

2、坚持积极认真的工作作风;

3、掌握优良的服务技能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4、富有刻苦钻研勇于进取的精神;

5、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高尚风格;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7、遵守中心及本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接受督导,自觉完成本职工作;

8、以良好的仪表、仪容,饱满的精神面貌向客人提供“微笑、礼貌、热情、主动、准确、快速、安全”的优质服务;

9、以工作为重,服从管理和工作分配,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推辞;

10、负责区域环境卫生及会议区域的清扫及会议室的桌椅调整摆放,做到“地面无杂物,桌椅无积灰,室内无异味,墙面无痕迹,场所无卫生死角”;

11、接受本岗的政治、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技能,提供满意服务。严格按要求对客用设施及客用品进行消毒,保持会议室、公共区域及卫生间空气清新、无异味;

12、随时检查各种设施设备,发现损坏立即报修,保证各种设施及服务用具的整洁及正常使用;

13、负责上岗前的物品准备工作及下岗后的物品保管工作。熟练掌握会议的服务操作程序,做到服务过程的细致、周到;

14、熟悉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检查方法及保管程序;

15、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要求“客到有欢迎声,客走有送客声,体贴宾客要有问候声,为宾客办事要有回声,受人帮助有致谢声,打扰别人有致歉声”;

16、以优质细微的到位服务去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使自身的服务水准永远站在同行业的前列;

17、熟记“顾客永远是对的,团结永远是对的”,谨记“顾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18、会议全过程要按照服务标准服务,做到来宾有人迎接,座位有人引领,衣帽有人存放,主席台有专人负责;

19、注重自身形象,从道德素质、纪律要求、团结协作、技能技巧、服务效率等多方面要求自己;

20、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任务;

餐饮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篇2

从文献来看,近年来,学者从翻译理论的各个角度对《道德经》的研究从未停止过。《道德经》原文文本艰辛难懂,借助其不计其数的底本及注本也难懂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因此,译者因自身对《道德经》的理解不同,表现出极强的译者主体性,因而在翻译过程中因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最终形成了译本多样化。

译者主体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受到翻译界的重视。虽然目前还没有对译者主体性给予普遍认可的定义, 但译者的翻译目的被众多译者认为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因素。同一原作,因译者翻译目的不同,其译文定是千差万别,译风亦不相同,因而最终导致译本多样的现象。

本文从众多《道德经》英译本中选取四个著名的译本对《道德 经》的第一 章英译本进行 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 译者的翻译目的、所使用的及译者受自身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指出《道德经》 的英译体 现了译者的 主体性作 用。四译 本分别为James Legge(理雅各 )1891年译本 (下称理译 ),Richaid Wilhelm(卫礼贤 )1910年译本 ( 下称卫译 ),Arthur Waley ( 阿瑟·威利 )1934年译本 (下称阿译 ),林语堂1942年译本 (下称林译 )。

2.翻 译 目 的 论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它反映了以语言学为主的形式翻译理论到功能、社会文化导向的翻译理论大转移。skopos一词源于希腊语,是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用来特指翻译目的的专业术语。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应遵循三个法则: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忠实法则 (fidelityrule)[1]。目的法 则是目的 论的首要 法则。目 的决定方法 ,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也就是说,传统译论中所强调的“信”、“忠实”都要服从于翻译目的。

3.译 者 的 翻译 目 的 与 《道 德经 》译 本 多样化

3.1译 者 的 翻译 目 的

由于译者自身不同的翻译目的, 译者自身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文本的不同解读,以及所面对的译本读者的不同,最终形成了《道德经》译本的多样化。

本文选取的四个著名的英译本因译者自身不同的翻译目的而形成了不同的译本。作为著名的英国汉学家,理雅各一直将翻译儒家经典作品作为其宗教事业的一部分。他的翻译目的是“让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们真正了解这个伟大的帝国,尤其是,我们的传教事业应当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引导,以便确保起长远的效果”[2]。理查德·卫 礼贤是德国著名的 汉学家、传教士。他在中国亲眼目睹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辛亥革命的发生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这些经历使其对中国文化背景有了较深刻的了解。他的译文主要注重两国文化的交流。阿瑟·威利也是英国著名汉学家, 他的译文侧重于表达老子的哲学思想。他认为《道德经》译文不是注重“文学翻译”(重视文学质量),而是为了在细节上阐明原文所要表达的哲理。而林语堂称其翻译是“为揭开东方,尤其是反映在中国文学和哲学中的中国人看待事物的观点的神秘面纱”[3]。因此 ,译者因其不 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3.2译 者 的 翻译 策 略

在某种程度上, 译者的翻译策略是由其翻译目的决定的。理雅各的主要翻译目的是向即将来华的传教士介绍中国文化和东方哲学,帮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因其“翻译目的素为忠于原作,而非崇尚文采”[2],所以他采用的是归化、意译翻译策略。而卫礼贤为了更好地传达原文意思大都采用了直译。 阿瑟·威利的译文还是与原文有所出入的。林语堂称其翻译策略为释译(paraphrase),他认为这是最佳也最令人满意的方法,因为古文用词极其精简,其意义是通过句法或词序展现的,不同的是,英文主要是通过连接词表达意义的。

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是形成《道德经》译本多样化的重要因素。我们只需考察四个英译本对《道德经》第一章中的“道 ,可道 ,非常道”的翻译 就可一目了 然。

(1)道 ,可道 ,非常道

理译 :The Tao that can be trodden is not the enduring anunchanging Tao.

卫译:The DAO that can be expressed is not the eternal DAO.

阿译: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林译:The Tao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the Absolute Tao;

此处第一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它频频出现在《老子》一书中,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涵义,它本身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这里的“道”是第一种涵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始。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可感而不可见,无形无象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产生了宇宙万物,决定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它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道”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或“太一”的概念。

从这四个英译本看,理译采用的是直译,而且连语序与原文也几乎是一致的。卫译特点在于直译了“道”,却未能向人们传承出“道”的真谛。阿瑟·威利的译文是在对原文一定的理解基础上翻译的,但是还是有点不太合适的是对第二个“道”的翻译 ,这是与他自 己的特定 的翻译目的 相结合的。林译与卫译,阿译形式上都很相似而区别都在于如何译“道”正是译者不同翻译策略的运用形成了《道德经》译本的多样化。

3.3译 者 对 译入语读者 的 关 照

“当译者进行 翻译时 ,他直接面对 的并不是‘作者’和 ‘读者’,而是文本和想象中的‘隐含的读者’”[4]。译者在 翻译过程中理应时刻考虑到译入语读者,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翻译目标因为译入语读者因其身处特定文化、具有某种期待及交流需要而成为影响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翻译都有预期读者, 因此,“翻译即为在译入语环境下的译文读者制作一个译文以实现某种目的”[5]。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关照程度不同则会在译文中留下痕迹,因此使得各译本不尽相同。我们比较《道德经》第一章中下面这句的四个英译本。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理译:(Conceived of as) having no name,it is the Originatorof heaven and earth;

(Conceived of as)having a name,it is the Mother of allthings.

卫译:“Non-existence”I call the beginning of Heaven andEarth.

“Existence” I call the mother of individual beings.

阿译 :It was from the Nameless that Heaven and Earthsprang;

The named is but the mother that rears the ten thousand creatures,each after its kind.

林译:The Nameless is the origin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Named is the Mother of All Things.

这两句的意思, 展现出老子道家的思想, 理解起来有点难。无,名天地之始:名,这里是个动词,是命名、称呼的意思天地之始,也就是天地形成的开端。用“无”称呼天地形成的开端。这句话说的是天地形成之际的一种状态———无。这个“无并非空无一切,而是形容“道”生成宇宙万物过程中混沌一片无以名状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可以叫做万物的根源。母,即根本、根源。有,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古代中国人认为,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有”和“无”,是老子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对“道”的具体称呼,表明“道”生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即“道”由无形质向有形质转换的过程。

通观四译本, 阿瑟·威利的译文对译入语的关照强度最大,林语堂次之,相对来讲,卫礼贤,理雅各对译入语的关照较弱。因而,西方的翻译界人士对阿瑟·威利的翻译给予很高的评价,因其对所译作品不仅有很深的语言功底,而且对所译原文有较透彻的研究。他站在忠实于原著,再现原著风貌的基础上,对所译作品总是力求准确无误,因而,其译文很通顺流畅。由此看来,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关照,正好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4.结语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以读者身份对原作进行解读,寻求原文意义。意义不是永远完全客观地存在于文本之中的。实际上,客观存在的只是一系列符号,没有人的主观参与,符号就失去了意义。但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通过处处加注释传达原文意义, 因此译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进行翻译。译者的翻译目的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本文的四个《道德经》英译本,正是四位译者自身不同的翻译目的,所运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对译入语的关照强弱不同而产生了不同译本,由此形成了《道德经》译本的多样化。

摘要:在影响翻译实践的诸多因素中,翻译目的对翻译结果影响甚大。同一原文,因不同的翻译目的而形成译本的多样化。文章选取《道德经》的第一章的四个著名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译者的不同翻译目的如何影响翻译策略及译者对译入语读者的关照程度,从而最终形成《道德经》译本的多样性。

第一章 平衡与长生 篇3

从秦始皇派徐福去东海求取长生药,到后来的各种炼丹术士不停地鼓捣各种丹丸:从儒家的修心养性,到道家的吐气纳息……长生不死一直都是世人心中的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前段时间有新闻报导:科学家发现了地球上寿命最长的动物——一只活了510多年的蛤蜊。也有人认为,陆生龟有500多年的寿命……自以为是的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在对生命乃至对寿命的认识,甚至还不如那些没有智慧的蛤蜊……

这是一部全新的理论,这部理论将论述一个人类始终梦想却从未涉足的领域……

这个一个神奇的领域,这里将描绘出一条通往不病不老、长生不死的神秘路径……

这本书借用了其它书籍中的一些词汇,但这是一部全新的理论,其中的所有词汇都有了全新意义。因此本书的阅读者请不要纠结于《易经》上不是这么认为的、《黄帝内经》上也不是这么说的……

而本人将阐述一种全新的养生理论.而这部理论将有别于以往的任何养生理论,别的理论只养生不治病,而这部理论既养生又治病更能医老:别的养生理论以长寿为目标,而这部理论将以长生为目标……真正领悟其中奥义的人,将百无禁忌、不病不老……

一、疾病论:

1、人为什么会得病呢?

科学发展到了今天,世上医书无数,这个问题似乎变得很好回答:绝大多数人(也包括医生)认为是外界环境中的寒冷、高温、潮湿、辐射、病菌、饮食(病从口入呀)……等诸多因素造成的。而且人们也找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如说,流行感冒是流感病毒造成的,注射几针抗生素,把病菌杀完了,病也就好了。但多次使用抗生素后就会出现问题:我们会发现人的体质变差,抗药性增强……以致于变得更容易感冒,感冒后抗生素也越用越多……

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对于疾病的认识,一开始就是存在偏差的。

2、产生疾病的真正原因

外在环境中的物理(如冷、热、辐射、机械外为……)、化学(化学药剂、化学毒素、腐蚀性物质……)、生物(细菌、病毒……)等因素作用于人体时,确实能影响生命运动的正常进行,也确实能让人产生疾病。但这些并不是致病的唯一原因。

人的疾病并不完全是由外在环境因素造成的,而是由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比如说,在流感爆发的季节,处在同样环境中的两个人,一个患了流感,而另一个却并没有患流感。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并非外在环境,而是人体自身的内在因素。

有人把这中内在因素叫做体质。但我们会发现,“体质”这种东西是会变化的。一个人在青壮年时期往往冻几天也没事,而老了以后,吹点冷风就病倒了。“体质”的背后有着更为复杂的内在因素,“体质”这一简单粗陋的词汇并不足以揭示人的内在生命力的本质。有人认为这是免疫力,但谁能改变老年人的免疫力?免疫力的说法也不足以揭示这种可变化的生命力的本质。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可变化的生命力的本质,并不断地强化自身,就能成为地球上最能抗病、抗老的人,哪怕地球上的人,病、老死光了,我们也将成为地球上最后一个倒下的人。

当外在的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比如说流感病毒侵染人体时,紫外线照射人体时),人体并不会马上表现出病态来(不会马上患流感乃至癌症……如果真有能即刻就能致人于死地的因素,那是完全可以回避的),而是会启动生命的防御机制(如用白细胞去消灭病菌,用黑色素去抵御辐射)、自我修复、自我痊愈机制(人的修复、痊愈能力虽弱,但如果十几、二十年地修持,抵抗疾病和衰老还是措措有余的)……用自身的生命力,力保生命恢复正常(这一过程无法用外力代替,否则即便把病灶消除了,也会烙下病根)。只有当人体自身的生命力不及外来侵略时,人才能产生疾病。

因此,人的身体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患上疾病:从青年,到壮年,再到衰老……都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就算是艾滋病、癌症也有着近十年的潜伏期,而在这一时期内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完全能防止这些病的发生)。真正高明的医术并不是起死回生,而是明辨这种致病的机制,防患于未然。

绝大多数人看不到人体自身的生命力,只能用外力(比如抗生素、超声波、γ射线……)代替人的生命力,直接消除病灶(但会留下病根)。因而人的生命力得不到锻炼反而加速退化。当生命力退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任何医药也挽救不了人的生命。因此,用人体自身的生命力去战胜疾病、去战胜绝症,才是王道。世上本不该有绝症,绝的是那些只能依靠外力的人。

二、平衡与长生

从新陈代谢的角度来看,当人的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时,就难以避免的存在着大量的有害物质在人体中堆积(就算饮食控制得再好,也难以避免),从而必将使人自行产生疾病(比如说,老年人新陈代谢过慢,因而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脑血栓……都出来了)。

而当人的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时.新生细胞总数少于死亡细胞总数时,人将整体衰老萎缩。

因此。减少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堆积(比如说经常运动的人,代谢较快,因而不易生病),永保代谢的平衡稳定,人就能不病不老,长生不死了,那么怎么才能永保这种平衡呢(敬请关注后续文章)?

三、长生的可能性

科学家发现人体细胞在不断的分裂中会造成细胞端粒缩短的现象。当细胞端粒短无可短时,就无法再行分裂了。于是乎,端粒的缩短似乎成了衰老的元凶。人们衰老死亡的历程也似乎无法逆转。

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癌细胞是人体正常细胞变异而来的,不管哪种类型的癌细胞在分裂时,都不会造成端粒的缩短,不管哪种类型的癌细胞,都拥有着无限的分裂能力。地球上的单细胞生物传承了几十亿年,如果细胞分裂会影响其寿命,哪么这些生物早就亡族灭种了。

我们应该认识到,所有的细胞原本都应该具有无限分裂能力的(即正常的不能分裂的体细胞在适合的条件下,也是能无限分裂的),是人的寿命的缩短造成了端粒的缩短,而不能反过来认为端粒在影响寿命。

nlc202309051303

哪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细胞的端粒呢?或者说什么因素才是影响寿命的真正元凶呢?

自然界的细胞分裂方式,有好几种种,但从其分裂的结果来看,无非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完美分裂,另一种是受限分裂。

1、完美分裂:

比如说自然界的单细胞生物(或者植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只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完全不受母体生命的约束。因而其分裂后的子代细胞不存在端粒缩短的现象,拥有着完美的,无限的分裂能力。

2、受限分裂:

人体细胞的分裂则与上述情况则完全不同。人体细胞的分裂受到人体自身的高度约束。

人体细胞只有在等待人体自身分裂信号(激素)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分裂(也因此才能分裂出一些有特异性能的细胞,比如像红细胞这种连细胞核都没有的细胞)。当有激素时,就开始分裂,当没有激素时就停止分裂,激素多时分裂加快,激素少时就分裂减慢……

正因为人体细胞的分裂不是以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及人体内环境)条件为准绳的,因此,当人体内环境条件不满足时,在激素的作用下,依然会强行分裂。比如说,明明只满足分1000个细胞所需的营养,却要强行分裂出10000个细胞,因此,人体细胞在分裂后就难免出现“干细胞减少”、“端粒缩短”……等分裂缺陷。

而当人体的某些细胞癌变后,不再受到人体的约束,因此能根据人体内环境条件进行完美分裂,也因而获得了无限的分裂能力。

写到这里,又有人会疑惑,如果只有摆脱人体约束才能获得无限分裂能力,那么,我们总不能把全身的细胞都变成那些无政府主义的癌细胞吧?那样岂不是死得更快?……

而事实却非如此,如果我们把人体比喻成一个社会,人的精神状况(这是非意识态的)比喻成这个社会的政府,社会的存亡取决于政府,人的生死取决于人的精神状况。如果一个政府能够维护这个社会所有个体的幸福,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永恒的。这也同样意味着,如果人的精神能完够完美地协调人体自身(关于人体内部调节系统的关系,后面再论述),如果能够永保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给细胞提供一个接近完美分裂所需的内环境条件。人体细胞就能拥有着近乎无限的分裂能力(而所谓的“细胞干细胞减少”、“端粒缩短”就相当于“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质量下降”这样的课题。我们不必怀疑人的生育能力,也不必怀疑人本来的遗传素质,而应该去看看人体这个社有没有给细胞提供足够幸福的生存空间),而人们也能拥有着近乎永恒的生命(事实上,我们没有看到永恒的社会,也没有见过永恒的生命。但我们有办法去成百上千年地延长一个社会的寿命,同样地我们也有办法去成百上千地延长一个人的寿命,而后面将阐述寿命的本质,以及如何大幅度地去延长人的寿命)。

名人名言

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爱默森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管理组织 篇4

导入语:我们为什么要学企业管理?

我们应当怎样学好企业管理?

新学期的开始,你拿到这本新的教材,有没有阅读它的冲动?你如何去对待这门课程呢?企业管理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既不特别深奥,又不易真正理解感悟的特点。一学期几十节课仓促的学习,主要给大家一种引导,一种感觉,一些印象。

主要学习方法:以教材为导向,以案例分析为中心,以网络、信息为辅助。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愉快的,希望大家能够从企业管理这门内容涵盖面广、集理性和人性化于一体的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美好!

引入:针对我们的专业,一个汽车维修企业在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如何经营与管理?

实例:一位车主提起一次令他感动的服务。他的车定点在深圳市罗湖区的一家汽车服务公司维修,该公司承诺提供24小时救援与抢救服务。一日深夜他的车在南头二线关附近抛锚了,据维修公司大约30公里的路程。

1:遵守承诺20分钟赶赴现场

2:反应速度10分钟故障排除

3:职工素质高“您不用感谢我们,倒是我们应该感谢您!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您现在出门在外,遇到了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说明您是把我们当作最好的朋友,所以是我们应该感谢您!”

思考:您所熟识的维修企业是否都能提供上述服务?

影响汽车维修服务企业成功的核心因素有那些?

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失败,成功的企业则大致都具有相同的成功模式。

我认为决定汽车维修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有三个方面,即:经营策略、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这三个要素刚好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紧紧围绕这顾客需求这一中心,我们称为超级服务的“铁三角”。

讲解:该事例恰好反映出了汽车维修企业成功的三个方面:

1:承诺24小时服务正是该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反映,他们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

2:深夜接电话,20分钟赶到现场,说明他们的管理系统是高效的;

3:修理工10分钟排除故障,并能说出一番感人的话语,说明他们的人力资源是优秀的,员工的技术与综和素质都是高的。正因为建立起一个坚固的“铁三角”,所以该公司员工能在任何时候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

“铁三角“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即紧紧围绕着顾客的需求这一中心,相互之间又保持了紧密的联系。

在制定企业的经营策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的状况,而管理系统必须为经营策略与内外部顾客服务,人力资源的配置必须适合企业的经营策略于管理系统。只有三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决定企业最后的成功。“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我们本学期的重点也就很明确了:企业的管理系统相关概念;企业的经营策略、经营决策及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与类型

一、企业的定义

课本P2所谓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求的、依法设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是现在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

讲解:企业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转换器,它将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企业内部通过生产过程,转换为产品输出。

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企业的两头都在外,与市场的交换关系非常密切,企业一方面从人才市场、设备与材料市场、资金市场获得企业运行所需的各种资源,又不断地将所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市场上的顾客,反馈资金与信息。反馈是企业运行关键的一环,没有反馈(或没有足够的反馈)企业就不可能持续运转,因

为任何一个投资者也不可能永久不停地向企业投入资金。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整着人们的经营与管理行为。企业的特征:

1、企业必须依法设立。

2、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单位。

3、企业应该独立核算。

4、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单位。提问:校办工厂是不是企业?是企业。

学校?学校虽然在教育活动中也要收费,但不以营利为目的。

二、企业的类型

(一)工商企业

工业企业——输出有形的产品即实物 商业企业——输出无形的产品即服务。汽车维修企业不是生产汽车,也不生产配件,其所产出的就是无形的维修服务。

(二)以企业资产的构成形式为标准分类(企业的法律形式)

五分钟阅读,一分钟介绍

1、个人业主制企业

个人投资,规模有限,无限责任。例如:出现自由职业者注册律师、注册会计师等属于个人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联合出资,无限责任,决策困难。例如:广告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股票经纪行。

3、公司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见课本 P6公司制企业的优缺点?

见课本 P8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见课本 P10上市公司?

见课本 P10公司治理机构?(课后思考)

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基本情况比较表

1、自由分组

餐饮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篇5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及其价值

选择题:

1.资源分为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2.人力资源理论在中国形成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传播阶段、专业化阶段、扩展阶段、全员化或公共化阶段。

3.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战略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阶段。

4.人力资源的三大观点分别是成年人口观、在岗人员观、人员素质观。

5.人力资本强调人力的经济型、依据性、功用性、利益性。

6.人力资源强调人力的基础性、物理性、来源性。

7.人力资源的特点:生活性;可控性;个体独立性;群体组织性;社会性;内在性;无形性;变化性与不确定性;能动性;作用的不确定性;系统协调性;主导型;资本性;时效性;再生性与持续性;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

8.人性假设包括:经济人假设(代表人物:泰勒、麦格雷戈);社会人假设(代表人物:梅奥);自我实现人假设(代表人物:马斯洛);复杂人假设(代表人物:薛恩)

9.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以开发为中心的管理方法、以优化为中心的管理方法。

10.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获取组织竞争优势、提升组织绩效、服务组织战略。

11.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的四种角色:战略伙伴、职能专家、员工支持者、变革推动者。

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被管理者运用产生经济效益和实现管理目标的体力、智能与心力因素的总和及其形成基础,包括知识、技能、能力与品性素质等。

2.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评、合同管理与薪资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

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能够实现目标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管理行为。

简答、论述题:(简答题只答提纲,论述题要适当展开甚至举例。)

1.简述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

(1)关注的焦点不同:HC针对经济增值、经济贡献与收益分配来说的,由因索果,关注的是收益问题;HR是针对经济管理、经济运营来说的,由果溯因,关注的是人的潜能。

(2)研究的视角不同:HC是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研究人的作用;HR是把人当做企业财富的源泉,从人的潜力与财富的关系角度研究人力问题;

(3)计量形式不同:HC是存量和流量概念;HR是存量概念。

(4)外延宽度不同:HR概念的外延要宽于HC。

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人力资源则是人力资本的有形形态。(舒尔茨)

(2)二者在形式上都体现劳动者的能力。

2.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1)保证组织对HR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2)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hr,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3)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hr,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hc得到应有的提升和扩充。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规划;分析;配置;招聘;维护;开发。(分别展开)

3.简述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三个一致)

(1)管理理念

(2)管理方式

(3)最终目标

不同点(五个不一致)

(1)理论背景

(2)支持组织总体战略的程度

(3)HR部门角色

(4)结果

餐饮服务与管理第一章 篇6

应考提示:

考生在考试时要注意: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都要在答题卡上作答,单选题和多选题将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用2B铅笔涂黑。在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的时候,事先要认真地看看答题卡上题号的顺序,是横着排的还是竖着排的,别在这个上面犯错误。其实我们就要认真地答卷,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考。

复习提示:

大家在面临考试日子一天一天接近的时间里,复习的时候还是要把握大纲,从“掌握、熟悉、了解”的不同要求中找重点。“了解”的范畴是对该内容的要求较浅,试题所占的比重较少,基本内容掌握就足够了;“熟悉”的范畴是仅掌握基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适当了解一下相关知识的拓展内容,试题会占到一定比重;“掌握”的范畴是除了掌握基本知识外,还需要适当掌握相关知识的拓展内容,试题占到比重也会更高。

法律和法律规范

第一章 城乡规划行政法学基础

第一节 行政法学基本知识

行政法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研究对象为行政法,范围比较广。行政法是政府行政管理和依法行政的主要法律依据,也是我国走上社会主义法制轨道的重要保证。依法行政是城乡规划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学习行政法学基本知识的目的是推进我国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法制化。

一、法律与法律规范

1、法律的概念 法律泛指指国家机关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一般指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实施的的反应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而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专指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法律的基本特征:(1)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3)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与权利、义务的概念不可分。

(4)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规范。违反了它,就要受到国家的制裁。这是法律规范区别与其他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重大特点。

2、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构成法律整体的基本要素或单位。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逻辑上周全的,遇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关系参加者在法律形式上的权利和义务,并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其实施的保证。

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文字表现形式,是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构成要素,但并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和效力

3、法律规范的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必定由3个要素:假定、处理和制裁。假定是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即实施某种行为可以适用法律规范;

处理是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以权利和义务的形式规定人们应当作什,不能做什么。

制裁是法律规范中规定主体违反法律规定时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接受何种国家强制措施的部分。

假定、处理和制裁三要素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法律规范。

4、法律规范的效力

法律规范的效力,也成为法律效力,就是法律的约束力。法律效力包括:等级效力和效力范围。等级效力:是指法律体系中不同渊源法律形式的法律在规范效力方面的等级差别。一是,法律效力的等级首先决定于其制定机构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制定机关的地位越高,法律规范效力的等级越高。二是,同一主体制定的法律规范中,按照特定的、更为严格的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其效力等级高于按照普通程序制定的法律规范,三是,同一制定机关按照相同的程序就同一领域问题制定了两个以上法律规范时,后来的法律规范的效力高于先前制定的法律规范,四是,同一主体在某领域既有一般立法又有特殊立法时,特殊立法通常高于一般性立法。五是,某国家机关授权下级国家机关制定属于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法律、法规时该项法律、法规在效力上等同于授权机关自己制定的法律、规范。

效力范围:指法律规范的约束力所及的范围,包括时间效力范围、空间效力范围和对人的效力范围。

时间效力范围:即法律何时生效,何时失效以及是否溯及既往。我国法律一般不溯及既往,即对法律规范性文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实不适用该法律的规定。如有例外,必须说明。

空间效力范围:即地域效力范围,是指从地域范围上确定法律对人、对事的效力。对人的效力:中国公民在国内一律适用我国法律,在国外,原则上仍然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在我国的外国公民、无国籍人员以及他们举办的企业组织或社会团体,同样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如我国另有规定,则依该法律办理。

行政法学的概念、作用和调整对象

二、行政法学基础

1、行政法学的概念、作用和调整对象

概念: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利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利进行监督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居于仅次于宪法的法律地位。居于各子法之首。

作用:行政法保障了行政政权的有效行使;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调整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包括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行政关系:是在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之间的关系;行政主体与其它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监督行政关系:是国家权利机关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包括:国家权利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司法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行政监察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行政法的渊源

行政法的渊源也就是行政法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行政法一般来源于成文法。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构成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成为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1)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在法律渊源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是行政法最根本的渊源。

(2)法律。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适用全国范围,是制定行政法规范和其它法规、规章的依据。法律的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但高于其它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法最重要的渊源之一。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适用全国范围,是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及规章的依据。行政法规的效力低于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数量大,是行政法的主要渊源。

(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其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

(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法规只在民族自治机关的管辖区域内有效。在我国的法律渊源中同地方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6)行政规章。行政规章分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门制定,地方规章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制定。

地方性政府规章作为法律渊源,其数量大大超过地方性法规。但其效率不及其它法律形式。在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中,只具有参考价值。

(7)有权法律解释。有权法律解释是依法享有法律解释权的特定国家机关对有关法律文件进行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主要有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8)国际条约与协定。由签约国制定,适用于条约和协定涉及国内规定的范围(9)其他行政法渊源。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法律文件、行政机关与有关组织联合发布的文件等。

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使用的法律渊源有其特殊性,只适用于该特别行政区。行政合法性原则

4、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原则:

行政法应当遵循的原则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它规定行政法的发展方向、道路和根本性质。另一类是一般的行政法原则,即基本原则。位于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所有的行政法律规范。在一类是行政法的特别原则,这类原则位于基本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局部行政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它贯穿于行政法关系之中名具有其它原则不可替代的作用。

①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制定、修改、废止工作。②行政法治原则有助于人们对行政法的学习、研究及解释。③行政法治原则可以指导行政法的实施,发挥执法者的主观能动性,防止发生执法误差或执法偏差。④行政法治原则可以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直接作为行政法适用。

行政法治原则对行政主体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依法行政;具体可分为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应急性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必须服从法律的基本准则和法制、民主及人权原则在行政领域的运用和体现。即合法性原则是以法制、民主和人权原则为基础的。

行政合法性,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包括:

1)行政主体合法。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主体必须是依法设立的,并应具备相应资格。行政主体合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也是依法行政必不可少的条件。

2)行政权限合法。行政权限,指行政权力的边界。行政权限合法是指行政主体运用国家行政权力对社会活动进行调整的行为应当有法律依据,应当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包括:时间、空间范围限制;手段、方法限制;权力运用程度限制;目的、动机限制等。超出授权范围的行政是越权行为,而越权行为是无效行为。

3)行政行为合法。即行政行为依照法律规定的范围、手段、方式、程序进行。行政机关作出对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4)行政程序合法。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行政行为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公正的保障。侵犯公民的程序权力,同样是为法。程序的作用是有效防范行政权力的专断和滥用,保障行政机关作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公民接受行政决定的能力。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多的行政决定是无效的。

5)其他原则。例如:法律优位原则、法律保留原则等。强调依法行政并非限制行政活动。现代行政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直接影响的,如明亮、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这类行政应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可以说“没有法律规范就没有行政”,称之为消极行政。第二类是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不产生直接影响的,如行政规划、行政指导、行政咨询、行政建议、行政政策等。这类行政则要求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权限内积极作为,称之为积极行政,或“服务行政”。

行政合理性原则

(2)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出现和运用是行政法的一个重大发展。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制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公平正义的法律理性)。合理行政,是指行政主体在合法的前提下,在行政活动中,公正、客观、适度地处理行政事务。行政合理性原则应该包括:

1)行政的目的和动机合理。行政行为必须出自正当合法的目的;必须出于为人民服务、为公益服务;必须与法律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国家行政管理的根本目的相一致。

2)行政行为的内容和范围合理。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被严格限定在法律的积极明示和消极默许的范围内,不能滥用和擅自扩大范围。

3)行政的行为和方式合理。行政权特别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符合人之常情。包括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日常生活常识、人民普遍遵守的准则和一般人的正常理智的判断。

4)行政的手段和措施合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时,特别是作出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有直接关系的行政处罚,面临多种行政手段和措施时,应该按照必要性、适当性和比例性的要求作出合理选择,则其合理而从之。

合理性原则的产生是基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自由裁量权,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行政机关根据其合理的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形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的条件下,行政机关在不违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采取必要的措施。

2)法律只规定了模糊的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范围和方式;行政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对法律的合理解释,采取具体措施。

3)法律规定了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由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承认和保护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要注意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应当对其行使加以控制。

合理性原则与合法性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合法性原则适用于行政法的所有领域,合理性原则只适用于自由裁量权领域。通常,一个行政行为触犯了合法性原则,就不再追究其合理性原则;而一个自由裁量行为,即使没有违反合法性原则,也可能引起合理性问题。随着国家立法进程的推进,原先属于合理性的问题,可能被提升为合法性问题。

一般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平等对待。行政主体针对多个相对人实施行政决定时应遵循的规则。行政主体面对多个行政相对人时,必须一视同仁,不得歧视。行政主体先后面对多个相对人时,对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的设定、变更和消灭,应当与以往同类相对人保持基本一致,除非法律已经改变,对不同的情况要求区别对待。

2)比例原则。行政权虽然有法律上的依据,但是必须选择使相对人最小的损害方式来行使。比例原则和平等对待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行政决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3)正常判断。对于行政决定合理与否,难以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只能用大多数人的判断为合理判断,即舍去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判断,取两者中间值即为合理判断。

4)没有偏私。行政决定上的内容没有偏私的存在,而且要求在形式上也不能让人们有理由怀疑可能存在偏私。这就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决定时不受外部压力的干扰,对所处理之事没有成见,在作出决定之前,未私自与一方当事人接触过等。

行政合理性和合法性原则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一方。合法性原则与合理性原则在行政中应该保持一致;合法性原则必须讲求“合理性”的度,与合法性原则相协调。

依法行政

5.依法行政

(1)依法行政的含义。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的范围包括: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和行政监督,都要依照法律进行。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执法。

(2)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管理和社会以事务管理,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能依法进行。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依法治国由依法立法、依法行政、依法司法和依法监督等内容组成的。在这些内容中,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一个国家的行政管理活动主要是依靠各级人民政府进行的。如果各级行政机关都能依法行使职权,依法进行管理,这样依法治国就有了基本保证。不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根本就谈不上依法行政;没有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就会落空。因此,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

(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1)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

2)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行使自由裁量权应当符合法律的目的,排除不相关因素的干扰;所采取的手段应当必要、适当。行政机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但应当避免采用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

3)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组织意见;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行政职责,与行政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

4)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5)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理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因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变更行政决定的,应当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对因此受到财产损失的行政相对人,应依法给予补偿。

6)权责统一。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有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行政机关违法或不正当行使职权,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

三、行政法律关系 1.行政法律关系的含义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经过行政法规范调整的,因实施国家行政权而发生的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行政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具体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直接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服务关系、合作关系、指导关系、行政赔偿关系。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结果。行政法并不对所有行政关系作出规定或调整,只调整其主要部分。因此,行政法律关系范围比行政关系小,但内容层次较高。

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2.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1)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行政法主体,又称行政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是行政法权利的享有者和行政法义务的承担者。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以相对方为另一方当事人。行政法主体包括所有参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国家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等行政主体、国家公务员、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1)行政主体: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决定,并能独立承担实施行政决定所产生相应法律后果的一方主体。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未必就是行政主体。构成行政主体的要件是:

·依法成立的组织。该组织是由有权机关依法批准成立;包括行政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

·具有法定的机构编制、职权与职责,同时必须在法律上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与职责。

·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

·能依法独立承担法律后果;包括法律规定的有利的后果和不利的后果。2)行政相对人。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不具有或不行使行政权,同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包括外部相对人和内部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是不具有行政职责和行政职务身份的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所指向的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管理的对象。是行政管理中被管理的一方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处于原告地位。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上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是:

·行政参与权,包括参加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利;参与行政程序;了解行政信息等。·行政协助权,包括报告权、制止权、扭送权等。

·行政保护权,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应当获得国家行政的合法、正当、平等的保护,当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受到不法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行政机关提供行政保护,否则有权提出行政诉讼。

·行政受益权,行政相对人有权依据法律从行政主体那里获得某种利益,如获得行政机关的奖励等。

·隐私保密权,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公开行政相对人的隐私。行政相对人享有对自己的隐私保密的权利,行政主体有为行政相对人的隐私保密的义务。

·行政监督权,行政相对人对国家行政工作享有监督权;对行政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对不法工作人员的控告和揭发权;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行政赔偿和补偿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造成了财产损失,行政相对人有权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获得赔偿或补偿。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特点: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恒定性。行政法律关系还具有法定性。即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可能性。

(2)行政法律关系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或标的。财物、行为和精神财富都可以成为一定法律关系的客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存在的基础,是行政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有如下的特征:

1)行政法律关系内容设定单方面性。这就是说,行政主体享有国家赋予的、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行政权,其意思表示具有先定力,无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对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法义务时,行政主体可以运用行政权予以制裁或强制其履行,行政相对人却没有这种权利。

2)行政法律关系内容的法定性。行政法律关系的权利和义务是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的,当事人没有自由约定的可能。

3)行政主体权利处分的有限性。行政主体的权利就是集合和分配公共利益的权利。它对于相对人而言是权利,对于国家和行政主体而言是职责或义务,是权利和义务、职权和职责的统一体。行政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行政纠纷的不可调解性。

(4)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相应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条件,以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出现为直接原因。法律事实通常可以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法律事件:是指能导致一定法律后果而又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如:洪水、地震等。这些事件都能在法律上导致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根据人们的意志所为的行为。法律行为的产生必须是出于人们的自觉地作为或不作为;必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而具有外部表现的举动,单纯心理上的活动不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必须是为法律规范所确认,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

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行政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变为现实的由行政法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在行政法律关系产生后、消灭前,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称之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如:一方当事人发生了变化或者内容发生了变化,都会使行政法律关系变更。

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原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消灭。如:双方当事人消灭;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消灭,如:权利和义务使用完毕,或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被撤销;行政法律关系客体的消灭;均会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公民、组织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与此相反,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通常居于主导地位,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只是被监督的对象,公民、组织有权通过监督主体撤销或者变更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而获得救济。

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四、行政行为

1.行政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行使公共权力,对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行政行为必须具备以下五个要件:

1)行为主体,即履行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法定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

2)行为的客体,即行政管理的对象,就是行政行为所指向的相对方; 3)行为的内容,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要求实现的管理任务; 4)行为的形式,即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以法定的形式表现出来;

5)行为结果,即行政行为的实施,必定要引起一定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

2)裁量性。行政行为的裁量性是由其权力因素的特点决定的。行政机关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就未来事项作出预见性的规定。其批准、许可、禁止、免除,通常都涉及行政相对方未来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行政行为必须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因素。

3)单方意志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性的行为。可以自行作出执行法律的命令或决定,无须与行政相对人协商或争得对方同意。

4)效力先定性。效力先定性是指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撤销或变更之前,无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对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服从。

5)强制性。根据行政法的原则,行政主体在行使职能如遇障碍时,在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克服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其行政权力和手段,或借助其他国家机关的强制手段消除障碍,确保行政行为的实现。

6)无偿性。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如收税)、维护和分配都应该是无偿的。任何乱收费、乱摊派都是不允许的。

行政行为的内容

行政行为的特征是:

1)从属法律性。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

2)裁量性。行政行为的裁量性是由其权力因素的特点决定的。行政机关通过制定行政法规、规章,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就未来事项作出预见性的规定。其批准、许可、禁止、免除,通常都涉及行政相对方未来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行政行为必须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因素。

3)单方意志性。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单方意志性的行为。可以自行作出执行法律的命令或决定,无须与行政相对人协商或争得对方同意。

4)效力先定性。效力先定性是指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撤销或变更之前,无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对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约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服从。

5)强制性。根据行政法的原则,行政主体在行使职能如遇障碍时,在没有其他途径可以克服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其行政权力和手段,或借助其他国家机关的强制手段消除障碍,确保行政行为的实现。

6)无偿性。行政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其对公共利益的集合(如收税)、维护和分配都应该是无偿的。任何乱收费、乱摊派都是不允许的。

行政行为的内容

3.行政行为的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是指行政行为一旦成立,便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产生的法律上的效果和作用,表现为一定的法律约束力与强制力。

确定力。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撤销。行政主体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随意变更行为的内容,或者就同一事项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行政相对人不得否认行政行为的内容,随意改变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求改变行政行为必须依法提出申请。

拘束力。行政行为成立后,其内容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产生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于行政相对方,必须严格遵守、服从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对于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未被依法撤销、变更之前,负有执行该行政行为的义务,任何机关或者公务员不能干预这种执行;都要受到该行政行为的约束。

执行力。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的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当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强制其履行该义务。这种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依职权所作的执法行为,不需要事先得到法院的判决。这种执行力又称“自行执行力”。但是,自行执行力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行为都必须强制执行,如:行政许可行为,行政处罚中的警告行为。一般而言,行政行为只是在行政性对方拒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下,行政行为才需要强制执行。

多数情况下行政行为成立、生效后应立即执行,但并不是都立即执行。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法律规定的暂缓执行的行为;行政主体不具备强制执行手段,须要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

公定力。行政行为在没有被有权机关宣布违法或无效之前,即使不符合法定条件,仍然视为有效,并对任何人都具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无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合法有效。

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4.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生效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行为的成立。一个行政行为只有具备法定要件,才能有效成立,才是合法的。一般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是:

(1)即时生效,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效力,对相对方立即生效;(2)受领生效,行政行为须为被相对方受领才开始生效。受领,即接受、领会,是指行政机关须将行政行为告知相对方,为相对方所接受,一般采用送达的方式;

(3)告知生效,行政机关将行政行为的内容采取公告或宣告等有效形式,使对方知悉;

(4)附条件生效,行政行为的生效附有一定的期限或一定的条件,在所附期限到来或条件消除时,行政行为才开始生效。如:行政法规、规章的生效,往往附有一定的期限。

行政行为合法的要件是:

(1)主体合法。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否则行政行为无效。行政主体合法包括行政机关合法、人员合法、委托合法三方面的内容。

(2)权限合法。行政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以一定的权限规则实施行政行为。包括:行政事项管辖权的限制;行政地域管辖权的限制;时间管辖权的限制;法定手段的限制;法定程度的限制;法律、法规设定条件的限制;委托授权的限制。行政主体只有在上述法定职权限度内实施行政行为,否则无效。

(3)内容合法。是指行政行为中体现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权利、义务的影响与处理都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受法律羁束的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于自由裁量行为,必须符合法定幅度与范围。行政行为的内容应明确、适当,体现公正合理;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4)程序合法。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违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种行为。一是要求行政行为性质要与相适应的法定行政程序要求相符合;如:行政许可程序是申请、审定、核发。二是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如:说明身份规则、听取意见规则等。

行政行为的分类

5.行政行为的分类

行政行为分类方法很多,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在城市规划管理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有下列几种:

(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按照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制定和发布普遍行为准则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能对未来发生约束力,可以反复使用,可以起到约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用的行为。包括:制定法规、规章,发布命令、决定等。编制城市规划也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抽象行政行为的其核心特征是:行政行为的不确定性或普遍性。抽象行政行为是对某一类人或事具有约束力,且具有后及力,其不仅适用当时的行为或事件,而且适用于以后要发生的同类行为和事件。抽象行政行为具有普遍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法律特征,并经过起草、征求意见、审议、修改、通过、签署、发布等一系列程序。抽象行政行为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等。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对特定的人或事件做出影响相对方权益的具体决定与措施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将行政法律关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具体化,是在现实基础上的一次性行为。在已有行政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实施具体行政行为必须遵守法定规则。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与具体化。其内容只涉及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

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

(2)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的适用性和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作标准,可以划分为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所谓内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内部行政组织管理过程中所作的只对行政组织内部产生的法律效力的行为,如行政处分、行政命令等。外部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对社会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

(3)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以受法律的约束程度为标准,可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是指法律规范对其范围、条件、标准、形式、程序等作了较详细、具体、明确规定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范的规定进行,没有自行选择、斟酌、裁量的余地,如税务机关征税等。自由裁量行为,是指法律规范仅对行为目的、范围等作了原则性规定,而将行为的具体条件、标准、幅度、方式等留给行政机关自行选择、决定的行政行为。

(4)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以行政机关可否主动作出行政行为标准,划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授予的职权,无须相对方的请求而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称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等。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有相对方的申请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如颁发营业执照、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5)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以决定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把行政行为划分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多方)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单方意思的表示,无须征得相对人同意即可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监督等。双方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公务目的,与相对方协商达成一致而成立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合同。如果行政关系多方当事人为了一定目的,经协商达成一致而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称为多方行政行为;又称为“行政协定”或“行政协议”;如行政机关与群众组织签订的各项协议等。双方行政行为与多方行政行为在性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6)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划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法定的形式,或遵守法定程序才能生效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必须以书面形式加盖公章才能生效。如果不需一定方式和程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可以成立的行政行为称为非要式行政行为;如公安机关对醉酒司机采取强制约束的行为。要式行为,就其形式而言是羁束性的要求;而非要式行政行为属于自由裁量性规定。采取非要式行政行为应受到严格控制,一般在情况紧急或不影响对方权利的情况下,才能采取。

(7)作为行为与不作为行为。所谓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积极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如行政奖励、行政强制等。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如“集会游行示威法”中规定,对于游行、集会申请,主管机关对申请“预期不通知的,视为许可”就属于不作为行为。

(8)行政立法、行政执法与行政司法行为。是以行政权作用的方式和实施行政行为所形成的法律关系为标准划分的。行政立法行为,是行政主体以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带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的直接影响相对方权利和义务的行为,或者对个人、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使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行为;包括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奖励等。行政司法,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者,按照准司法程序审理特定的行政争议或民事争议案件所作出的裁决行为;它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以行政机关为一方,以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各人为一方的三方法律关系,具体包括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行政行为,如行政终局裁决行为、国家行为等。

行政指导

6.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灵活的行政方式在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行政指导的含义。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需要,基于国家法律原则和政策,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范围内,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灵活的运用非强制手段,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但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其内涵:一是行政指导的实施宗旨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对行政管理的需要。二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指导是根据其职责和承担的具体任务进行的,只要属于其管辖范围内的事项,行政主体均可以对其实施行政指导;除一些行政指导具有法律依据外,多数的行政指导的行政行为是基于法律原则以及行政组织法上的职能规定作出的,有的则是直接根据国家政策灵活作出的。三是行政指导没有强制力,行政相对方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接受或者配合,因而不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2)行政指导的种类。行政指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有无法律依据分为有法律依据的行政指导和无法律依据的行政指导;以作用的性质分为促进性行政指导和限制行政性指导;以指导层次分为宏观性行政指导和个别行政指导;以行业和部门管理可以分为建设、教育、商业等若干行业类别,如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产业政策等均属行业指导;以功能为标准分为管制型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促进性行政指导,如事先阻止违章建筑即属于管制性行政指导,调停相对人之间的争执,避免酿成事端,属于调整性行政指导,促进性指导是指行政主体为使行政相对方的行为合法化而给予的行政指导,如规划报建指导等。

(3)行政指导的意义。行政指导是对目前法律不完备的及时补充。由于立法周期、费用等限制,尚不能完全满足行政管理对行政立法的需求,难以周到地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依据和具体对策。行政机关可以利用行政指导等措施实施管理,可以起到对“法律空白”和传统“依法行政”手段的补充。

行政指导是现代行政管理民主化的发展趋势,传统的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命令一服从”的关系特征。二战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各市场经济国家随着经济民主化的趋势,相应产生了行政管理民主化的趋势,由于行政指导是在行政相对人的自愿同意和协助下进行的,与强制性法律手段相比,行政指导更具民主性,更符合行政相对人的意愿,从而减少行政阻力,更有利于行政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行政立法

一、行政立法的含义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与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活动。其特点是:

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根据国家机关的性质不同,我国的立法可以分为权力机关的立法和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权力机关的立法是享有立法权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可以为有效地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作出执行性解释,这种解释同样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2.行政立法是从属性立法

行政机关的立法从属于权力机关的立法,是权力机关立法的延伸和具体化。其从属性决定了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地方性法规的效率分别高于国务院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的地方性规章。

3.行政立法的强适应性和针对性

行政立法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地立、改、废,因此具有周期短、节奏快、数量大的特点。通过制定行政规范和规则的活动,为作出具体行政责任提供依据。

4.行政立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行政立法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是由国家行政管理事务广泛、多样性所决定的。国家机关可以根据需要,采取灵活、多样地形式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立法主体的多层次性,决定了行政立法在形式上的多样性,可以采取多样的发布形式,如:国务院批准主管部门发布,主管部门直接发布,主管部门联合发布等。行政立法的名称也是多样的,如条例、规定、办法等。

二、行政立法的主体及其权限 1.行政立法主体

依据我国的刑法、组织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行政立法的主体分为以下几类:(1)国务院。国务院是我国最高的行政立法主体,具有以职权立法的权力和依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法律授权立法的权力。可以制定行政法规;依照最高权力机关授权,制定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暂行规定或条例;具有对规章的批准权、改变权和撤销权。

(2)国务院各部委和直属机构。国务院各部委是国务院的职能部门,有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在本部门权限内制定规章的权力。我国的宪法和国务院组织法都没有规定国务院设立的直属机构享有行政立法的国家职权。其行政立法权来源于单项的法律、法规的授权,制定的规章要经过国务院批准后才能作为行政规章发表。

(3)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我国的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给予依法授权,可以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行政立法;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在其权限范围内,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制定行政规章;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就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事项制定行政规章。

2.行政立法原则

(1)依法立法的原则。行政立法必须依法进行。行政机关只有在宪法和组织法赋予行政立法权后,在其职权范围内进行行政事务性立法;必须根据法律、法规关于相应问题的规定立法;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立法;行政机关行使紧急立法权,必须符合宪法所设定的紧急状态条件。

(2)民主立法的原则。行政机关以依照法律进行立法时,应采取各种方式听取各方意见,保证民众广泛参与行政立法。一是要建立公开制度;行政立法草案应提前公布,并附有立法目的、立法机关、立法时间等内容的说明,以便让人们有充分的时间发表对特定立法事项的意见。二是要建立咨询制度,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和咨询程序,对特别重大的行政立法进行专门咨询;公民有权就立法所涉及的有关问题甚至立法行为本身请求立法机关予以说明和答复。三是建立听证制度,将听取意见作为立法的必经环节和法定程序。并公布对立法意见的处理结果。.

(3)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结合的原则。行政立法具有层次性。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或者改善某一行政领域内的行政事务的管理;最终目的是实现和增进公民的权益,保护人民的幸福。因此,行政立法要正确处理好维护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益之间的关系。在为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提供具体法律依据的同时,要注意规定的合理、适当,不能不当地限制甚至剥夺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立法要在社会协调与发展、稳定与繁荣、社公平与行政效率之间取得相对平衡。

(4)效率原则。行政机关在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基本人权和公平行政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以最低成本制定出最高质量的行政法律规范。建立立法成本—效益分析制度和时效制度。

3.行政立法程序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照宪法、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步骤。根据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和行政立法的实践,行政立法程序一般包括:编制立法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审议通过、签署审批、发布备案。

4.行政立法的法律效力

行政立法的效力等级,是指行政法规在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高于行政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较大城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

若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行政法规时,应该决定在该地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行政立法的效力范围,在一般的情况下,中央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或者行政规章,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约束力。地方性规章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行政许可的原则

三、行政许可的原则

《行政许可法》确立了行政许可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 1.合法原则

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进行。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应当公开;对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的申请人,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3.便民原则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的过程中,应当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申请行政许可的过程中,能够廉价、便捷、迅速地获得许可。

4.救济原则

救济原则,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许可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要求国家予以补救的制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权;其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要求赔偿。

5.信赖保护原则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除非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公众利益的需要,确需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6.监督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制度的监督制度;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实施中的违法行为。同时,行政机关也要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查处。

行政许可的分类

四、行政许可的分类

现行的行政许可很多,数量很大。按照行政许可的性质、功能和适用条件,将行政许可分为以下几类:

1.普通许可

普通许可是指行政机关准予符合法定条件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是运用最广的行政许可。其主要特征:

①对相对人行使法定权利或者从事法律没有禁止但有附加条件的活动的准许; ②一般没有数量控制;

③行政机关实施普通许可一般没有自由裁量权。普通许可主要适用于: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活动;基于高度社会信用的行业的市场准人和法定经营活动;利用财政资金或者由政府担保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贷款的投资项目和涉及产业布局、需要实施宏观调控的项目;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物品的生产、销售活动。

2.特许

特许指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向相对人转让某种特定的权利的行为。特许的功能有:

①相对人取得特许权一般应当支付一定的费用,所取得的特许权可以转让、继承; ②特许一般有数量控制;

③行政机关实施特许一般有自由裁量权。

特许主要适用于下列事项: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限公共资源的配置;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垄断性企业的市场准人等。

3。认可

认可指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是否具备特定技能的认定。其主要特征有: ①一般要通过考试方式并根据考试结果决定是否认可;

②资格、资质证的认可,是对人的许可,与身份相联系,不能继承、转让; ③没有数量限制;

④行政机关实施认可一般没由自由裁量权。

认可主要适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4.核准

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是否达到特定技术标准、经济技术规范的判断、确定。主要特征是:

①依据主要是技术性和专业性的; ②一般要根据实地验收、检测决定; ③没有数量控制;

④行政机关实施核准没有自由裁量权。

核准主要应用于以下事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特定产品、物品的检验、检疫。5.登记

登记是指行政机关确立行政相对人的特定主体资格的行为。登记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向相对人获得某种能力向公众提供证明或信誉、信息。主要特征是:

①未经合法登记取得主体资格或者特定身份,从事涉及公众关系的经济、社会活动是非法的;

②没有数量控制;

③对申请登记的材料一般只进行形式审查,通常可以当场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

④行政机关实施登记没有自由裁量权。登记主要适用于确立个人、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特定的主体资格、特定身份的事项。

行政许可的程序

五、行政许可的程序 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 1.申请与受理

申请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为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提出拟从事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活动的意思表示。行政许可可以以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提出,也可以由申请人委托代理人提出,不必都要由申请人到行政机关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行政机关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后,申请事项依法属于本机关职责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因而对其申请予以接受,称之为受理。自受理之日起行政许可期限的规定开始适用,行政机关即负有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义务。行政机关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申请人可以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追究行政机关不作为的法律责任。

2.审查

行政许可的审查程序,是指行政机关对已经受理的行政许可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查的过程,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必经环节。审查质量直接影响行政许可的质量。

审查方式主要有:书面审查、实地核查、当面质询、听取第三人(利害关系人)意见,召开专家论证会等。行政机关可以依据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规定,结合行政许可事项的性质,相应决定采取何种方式审查行政许可的申请材料。

3.决定

决定是行政许可机关根据行政许可申请材料审查的结果,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过程。行政许可的决定是根据审查认定的事实作出的。

行政许可决定有颁发证件的,也有不颁发证件的。颁发证件的种类有:许可证、执照或者其他证书;资质证、资格证或其他合格证书;行政机关的批准文件;法律、法规

规定的其他行政许可证件。不颁发证件的可以在行政许可申请书上加注文字,说明准予行政许可的时间、机关及内容,并加盖公章;或者与申请人签订行政合同等,对于行政许可的申请,行政机关不作为行为视为行政许可。

行政机关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予以公开,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相对人救济权。

上一篇:《多宝塔碑文》古今对照下一篇:小学作文:记一次生动的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