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

2024-05-15

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精选8篇)

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 篇1

现代文阅读考点完全解读7 第八讲: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如何拟写标题。

一、标题

1、标题的含义: 方法:

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答题模式:表层意思+深层含义)

2、题目的作用

(1).贯穿全文的线索,使结构更严谨。

(2)中心事件围绕题目展开(概括文中与题目有关的内容)

(3).推动情节发展

(4).揭示文章主旨

(5).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激起读者的兴趣

(6)、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7)、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8)、点明写作对象。

(9)、连接XX的情感纽带(注意,回答不能全部照搬,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如:

1、标题运用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作用,如象征、比喻、一语双关等。

例:南京中考题《蔷薇几度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用“蔷薇花”象征了老人淡然、不强求的品质。

《不要让一粒沙成为你的阻碍》,标题运用的比喻的手法,把小困难比作“一粒沙”。《那扇门》,标题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生活中的“门”,又指孩子的“心门”。

2、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

例:鲁迅《一件小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内容——一件小事。

3、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

例:胡适《我的母亲》,标题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我的母亲。

4、交代写作顺序。

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标题交代文章写作顺序——空间顺序。

5、交代文章主题、情感。

例:聂华芩《亲爱的爸爸妈妈》,标题交代文章表达的情感——对爸爸妈妈的热爱。

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例:位梦华《旅鼠之谜》,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7、是文章行文的线索。

例: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文章以花开花落为线索

3、拟写标题:

结合内容

1、从主要的人、物、景、主要事件入手

2、从文章主题入手

3、从文章线索入手

4、从人物形象入手

十、(眉山)文学作品阅读(15分)

32个未接电话

①去年12月的一天,天气非常寒冷,似乎要下雪

②我和同班同学小华留在学校补课,直到下午3点半才离开学校我们一路小跑着来到车站,还是只能眼睁睁地看 着一辆公共汽车开走了还好,没多久,又来了一辆,我们想都没想就跳上车,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了下来这时,天色渐暗了,街道两旁亮起了路灯令人惊喜的是,下雪了!我们住的城市几乎从不下雪„„我们兴奋地望着窗外在柔和的灯光下,雪花在空中轻轻飞舞,把整个城 市装点得格外宁静、祥和如果雪一直下到明天,这个城市将会变得一片银白,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想着,想着,不知过了多久,我觉得大约该下车了定睛一看,糟了!怎么这么陌生?原来我们搭错车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连忙找手机,想联系妈妈可是翻遍了书包也没有找到,一定是早上落在家里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我还不记得爸爸妈妈新换的手机号码四下张望,尽是陌生的面孔,我有些害怕了我和小华决定不下车,跟着车返回到上车的地方大约两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上车时的车站更糟糕的是,由于下雪,我们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停运了!小华忙给家里打电话,可是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这么晚了,我还没到家,爸爸妈妈一定很着急!我自己也急得想哭我们俩孤零零地站在车站,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害怕,我们不停地哆嗦„„

③我是一个15岁的女孩,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是那种看见客人来了就想往房间里躲的孩子从小我就很听爸爸妈妈的话,他们也很疼爱我爸爸妈妈在塔沃拉地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要到半夜才回家因为不放心我和弟弟,所以放学后让我们直接去公司,在那里吃饭、做作业

④去年,我上了当地一所著名的高中学校功课很多,考试也很难不过,为了妈妈,再难我也愿意学校离公司很远,还好,学校附近就是车站,开往各地的公共汽车很多平常我总是中午1点钟放学,两点钟就可以乘公共汽车到达公司„„

⑤大雪还在下,这时我们已丝毫没有了欣赏雪景的心情,只是呆呆地站着终于,小华的手机响了,是她的一个朋友打来的,问小华是否和我在一起,还说我妈妈很担心我,问我们为什么这么晚了还没有回家挂断电话后不久,弟弟打来了电话,他一个劲儿地责怪我:怎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妈妈急得都哭了,说再不回来就要报警了我告诉他,我们搭错了车晚上7点左右,终于盼来了叔叔,他先把小华送回家,然后带我回家

⑥一到家,我马上去拿手机,手机上的来电显示让我震惊:32个未接电话!20条信息!在我没有回来的这几个小时里,妈妈居然给我打了32个电话,发了20条信息!顿时,强烈的自责让我无地自容我哭了,我无法想象这几个小时妈妈是怎么度过的!

⑦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对不起妈妈第二天一大早,我见到了一脸疲惫的妈妈,我流着眼泪向妈妈道歉妈妈慈爱地说:“你长大了,以后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手机”

⑧通过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的,我已经长大了也许,我要改掉的不是忘带手机的毛病,也不是记不住父母的电话号码,而是要学会应付突发事件妈妈,请您放心吧!以后,我一定会变得坚强起来!

(原文荣获第十三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一等奖,作者为余义君,有删改)

17.选文为什么用“32个未接电话”为标题?(2分)

二十四、(广东)天使儿

凌鼎年

①上天真是不公,娄城大画家商未央的儿子葵葵竟是个低能儿葵葵16岁,智 力最多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出门一看到大红大绿的色彩就亢奋,发出让人害怕的怪叫声。

②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的、吃的,一古脑儿交给葵葵

③商未央走后第三天,妻子来电,说葵葵用颜料在墙上画得一塌糊涂只要葵葵不吵着到外面去,就让他涂吧,最多浪费点颜料罢了,他无奈地说。

④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家里的白墙涂满了颜料,七彩斑斓,色泽耀眼猛一看,他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一种气势,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扑面而来、逶迤远去的气势那色块的突兀,那色彩的流动,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细看画面,似乎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画,完全没有具象商未央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立时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这难道是葵葵画的?

⑤他走进葵葵的房间时,葵葵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画笔,衣服上斑斑点点,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里被涂成这样,我真的很抱歉”妻子歉意地说“不不,你没错,还得谢谢你呢你没看出这些画很有灵气、很有个性吗?”商未央的兴奋溢于言表

⑥商未央把这些画仔细研究了一天,最后定名为《无题》,拍了照,寄给报社记者大感兴趣,据此写了题为《天使儿的处女作》的报道报道的发表,使娄城的市民都知道了这个“天使儿”就是大画家商未央家的低能儿。

⑦也许是那《无题》的照片太小,看不出名堂,娄城老百姓议论的很少是画的本身,更多的是商未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弱智儿子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这叫平衡,世上的好事哪能全让他占了

⑧这一报道,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电视台来了两位记者,原来他们只想拍一两分钟的新闻片,可一见满屋满墙的画,就激动起来了,立刻改变了主意,拍起了专题片,还专门采访了葵葵葵葵说话颠三倒四,让记者摸不着头脑,但他一拿起画笔,那投入状、兴奋状,很入镜也是巧,不久就是国际助残日,电视台精心制作的《天使儿的杰作》专题片,不但在娄城电视台播放了,还作为宣传片送到了省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商未央比自己取得了成功还激动,为此,专门给报社写了篇《发现、鼓励、培养》的文章

⑨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诸如这商未央也不知作了什孽,生了个傻儿子,如今又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真不要脸„„,⑩妻子忍不住说:“你为什么不解释呢?葵葵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孩子的父母在车祸中丧生了,你不嫌葵葵是低能儿,收养了他„„”

⑩商未央止住妻子的话头:“由他们说吧,葵葵就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天使儿„„”

(选自《短小说》2005年第8期,有删改)

1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

..

(2)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

15.请结合文本,概括商未央的形象特点(4分)

16.“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4分)

(东营)(16分)

每天清晨走进公园时,他总要在那位盲眼老头面前徘徊好久好久,盲眼老头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提着只鸟笼,笼里养着一只他叫不上名的鸟儿,鸟儿一身丰泽的羽毛,油光水亮;一双乌黑的眼珠,顾盼流兮;叫声清脆悦耳。更重要的是,那只鸟有一个令他怦然心动的名字——阿捷。每次,盲眼老头用父亲喊儿子般亲昵的口气,“捷儿、捷儿”地叫着那鸟儿,他的心就像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一般,令他踯躅不安。

退休后,他不会下棋,不会玩牌,除了每早来这公园里遛遛达达外,就侍弄花儿、草儿,养狗儿、养鸟儿,几乎没有什么兴趣。但自从见了盲眼老头养的那只鸟儿之后,他就莫名其妙地从心底生出了一种欲望——无论如何也要得到这只鸟儿!

有了这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就千方百计地去接近那个盲眼老头,盲眼老头很友善,也很豁达,没费多少力气,就和他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他简直有点喜出望外。

盲眼老头孤苦伶仃一个人,每天早晨他便准时赶到公园去陪老头一块儿遛鸟。他把那只鸟看得比什么都贵重,隔个一天两天,他便去买很多鸟食,送到老头家。他和老头一边聊着天,一边看鸟儿吃食物,常常看得走了神,失了态。好在这一切,盲眼老头无法看见。

有一天,他终于有点按捺不住了,对盲眼老头说:“你开个价,把这只鸟卖给我吧”。他的话说得很诚恳,可盲眼老头听了,先是吃了一惊,继而摇了摇头:“这只鸟儿,怎么我也不会卖的!”

“我会给你掏大价的,”他有些急了,“万儿八千,你说多少,我掏多少”。

“你若真的喜欢这种鸟的话,我可以托人帮你买一只”盲眼老头也极其诚恳地说。“我只要你这只!”

不管他好说歹说,盲眼老头自然是不卖。此后又交谈了几次,老头仍然是那句话:“不卖!”一次次的失望,使他感觉到自己的心像堵了一块什么东西似的,便病倒了,他心里明白是因为什么。

几天以后,盲眼老头才得知他病了,而且知道是因为这只鸟儿,他虽然对鸟儿是那样恋恋不舍,还是咬了咬牙,提了鸟笼拄着拐杖来到他家中。

“老弟,既然你喜欢这只鸟,我就将它送给你吧”。

听了这话,他激动得差点掉下泪来,从床上忽的坐起来,一把握住老头拄着拐杖的手,久久地不肯放下。

“老弟,其实它不过是一只极普通的鸟,我买的时候才花了十多元钱。不过,这多年„„”

“老兄,你别说了,我想要这只鸟,并没有将它看成是什么名贵的鸟”。

几天后,盲眼老头又拄着拐杖去看他,也是去看那只鸟,可是进屋时,却没有听到鸟的叫声,盲眼老头忍不住了,问:“鸟儿呢?阿捷呢?”

许久许久,他才说:“我把鸟放了”。他没敢正眼去看盲眼老头,可他能想像得出,盲眼老头听了这话时那种满脸诧异的样子。

“什么?把鸟放了?你怎么可以放了阿捷呢?”果然,盲眼老头说话的声音变得异常激动。“是的,老兄,我把鸟放了,你不知道,我这一生判了几十年的案子,每个案子不论犯法的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我都觉得自己是以理待人,判得问心无愧。可是我却判错了一个案子,当我发现了事实真相后,未来得及重判,他就病死在牢狱里了。我现在不在岗位了,这事也没有任何人知道,可自见了你提的鸟笼和笼中那只叫阿捷的鸟儿后,我的心就再也不能安宁了。老兄,我错判的那个青年也叫阿捷呀!”他说着说着,泪水扑面而下。泪眼朦胧中他发现,听了这话盲眼老头竟变得木木呆呆,慢慢用手去擦拭那双凹陷下去的眼睛淌出的泪水,但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几年后,盲眼老头先他而去了,他亲手为其操办后事,就在为盲眼老头整理遗物时,从盲眼老头的一个笔记本里发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身强力壮的后生,他看着看着,不禁心头一震:这不就是那个被错判的阿捷吗„„

22.“一只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3分)

23.试对小说中的“退休法官”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现实意义谈谈你的看法(3分)

参考答案:

《32个未接电话》

1、因为“32个未接电话”最能表达妈妈对孩子的担心和关爱;最令“我”自责和感动。(2分,从妈妈和“我”的角度说各1分。)《天使儿》

14(4分)(1)惊呆:生动地表现出商未央被震撼的神态,突出画作的感染力。(2分)

(2)公平:准确地表现出这些人对商未央有个低能儿幸灾乐祸,反映了他们的妒忌(狭隘自私)心理。(2分)

3、(4分)(1)善良、有爱心:收养了低能儿葵葵,给他慈父般的关怀。

(2)有宽广的胸怀(有气量):面对“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等指责,不作辩解。

(3)善于发现的孩子的潜能:发现画作、拍摄相片、给报社写文章等。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任意两点给4分)

16、(4分)(1)指低能儿葵葵。

(2)商未央夫妇待葵葵如亲生儿子,在他们心中葵葵就是天使。(3)葵葵具有超乎常人的绘画天赋,就像天使。《一只鸟》

22、答案:①线索作用,鸟多次出现,起到了贯穿情节、连接人物的作用;②暗示作用,这只鸟名叫“阿捷”,暗示错判的年轻人可能是盲眼老人的儿子;③塑造人物,使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更加鲜明、突出。

23、特征,退休法官秉公执法,恪尽职守;勇于悔过,心存良知;具有真诚、善良的人性。现实意义,他是一面镜子,让人反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宝贵的社会良知,给那些麻木、冷漠的人们以警醒;他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是对现实中假恶丑的有力鞭挞。

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 篇2

一、强调整体阅读, 充分感知。

新课标不管在能力目标还是评价建议中, 都强调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 在整体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解读一篇文章首先由整体感知开始, 历年的高考试卷也为此作了精心设计。如1998年全国卷27小题:“作者看见玉簪花为什么‘先是一惊, 随即怅然’?”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通读全文才行, 实际上, 题目也提示要联系全文。1999年全国卷21小题:“文中批评哪五种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问题的答案就是全文内容的要点, 以此也可知道多项选择题的E项是错误的。2000年全国卷21小题:“作者对长城的评价是什么?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问题本身就要求整体把握。2008年天津卷18小题, 辽宁卷14小题, 浙江卷18小题, 全国卷 (一) 14小题, 均要求整体阅读后, 或提取筛选语句作答, 或联系中心概括语句作答。并且在多年的题型设计中, 常把这些题目放在第一小题, 而最后一个问题也常要求在整体阅读基础上对语言、结构、表达方式、内容等方面鉴赏评价、讨论探究。这显然体现命题的导向功能, 强调中学语文教学文本阅读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特点。着力点是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 又能走出文本。因此, 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 首先要强调学生整体感知, 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 反复阅读。切不可文章未看完或意思也未看懂, 就匆忙讨论、分析、探究。这样往往貌似热闹, 实则浮躁;貌似侃侃而谈, 实则不着边际。更有甚者, 以多媒体课件的闪烁切换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 更是对阅读主体实践的戕害。“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虽然讲的是读旧书, 但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恐怕与教师热衷对教材精雕细刻地分析, 习惯把嚼好的“食”塞给学生不无关系, 学生缺乏的是反复整体阅读实践, 缺乏的是主体思考感悟。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能力的强弱体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水平。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调查中发现, “概括能力差, 不能迅速抓住内容要点”是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概括段意和概括中心时抓不住要点。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均有考查学生概括能力的题目。如2002年全国卷20小题:“知音的传说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根据文意, 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这就是在文意筛选基础上的直接概括。19小题的“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 为什么会‘万分兴奋和感激’”和21小题的“作者为什么‘唐突地劝慰他’”也都是在分析、综合基础上加以概括。2004年全国卷20小题, “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几种?请概括说明”, 就是对段落要点的概括。19小题, “从文中看, 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也是对第二段内容要点的概括。2008年安徽卷14小题, 浙江卷20小题, 都检测概括能力。实际上, 上文提到的强调整体阅读及历年的高考中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因此,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对学生阅读概括能力不能放松, 要让学生养成概括段意、概括中心的习惯, 掌握概括内容要点的方法, 即“撮要”的方法。如对段意的概括有“摘句法”、“语境法”、“综合法”等, 对中心的概括有“基本法” (从概括每段内容着手) 、“抓题目文眼法”、“背景分析法”、“意境分析法”、“形象分析法”等。

三、强调对作品的深度耕犁, 挖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现代文阅读除了要能正确研读文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外, 还要能多角度挖掘文本意蕴。近两年的新课标试卷出现了问题探讨题, 就是要求考生能走进文本, 又能走出文本。2008年江苏卷19小题是:“‘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 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表面上考查的是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 实际是要求考生走进文本, 对“纯朴的嗜血者”能作辩证的分析, 又能走出来结合文本思考践踏生命者对现实社会的警醒作用。再如2007年广东卷18小题:“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此题就是考查学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并要求探讨文中蕴涵的人文精神。2007年和2008年宁夏、海南卷的14小题都属探究题, 也都要求考生能结合文本作入情入理的深层分析。长期以来, 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高, 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只停留在浅表层面有关, 他们没有对文本细读、深读, 没有既能入乎其内, 又能出乎其外, 课堂上缺乏真正的教师、文本、学生的深层对话。而要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既需要教师有更新的理念, 更需要教师有解读文本的深厚功力。这样才能搭建恰当的平台, 与学生、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 从而提高现代文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四、养成细细揣摩、品味、赏析语言的习惯。

语文课应姓“语”, 阅读教学应从“语”出发, 这已成为共识。历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或从理解层面, 或从鉴赏层面对此作了精心设计。如1998年全国卷29小题:“文中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 这样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999年全国卷22小题:“‘刀法如果用得不对, 可能万象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 则一笔下去, 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2001年全国卷22小题:“‘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23小题, 分析说明“人不是一起放牧的马群”、“开门和关门只是生命严峻流动的一部分”、“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这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2008年辽宁卷15小题、江苏卷13小题、全国卷 (一) (二) 15小题, 都是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同时, 在试卷中还出现了语段赏析题, 如2008年天津卷20小题, 2007年江苏卷、浙江卷15小题, 都要求从表达特色、修辞技巧等方面对文中语言进行赏析。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应从语言入手, 避免粗枝大叶, 不求甚解, 要让学生仔仔细细地读课文, 要注重对重点语句、精彩语言的品味分析, 养成“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阅读习惯, 鼓励学生质疑, 教师则在关键处点拨、释疑。

现代文阅读之尾段的作用 篇3

1.(2010年湖北卷第19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

2.(2010年重庆卷第17题)文章最后写道:“那个悬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悬在我们的头顶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鸟类的天性不安,还是人类的巨大痛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3.(2010年福建卷第15题)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尾段的提问方式:

作者写××段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用意、目的)?

变式提问方式:

(1)为什么要写××段内容?

(2)删去××段可以吗?为什么?

(3)从某一角度提问(从主旨角度)看尾段的作用?

答题格式:

内容(写了什么内容,)+结构(包括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抒发什么感情,有什么社会意义)。

结尾作用:

一般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照应题目,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照应前文(前后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解题思路:

(1)结构方面:结尾段与开头、标题、前文比照,寻找结构关系。照应题目、呼应开头(首尾呼应)、呼应前文(前后照应)。

(2)手法方面:想象、联想、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等表现手法,反问、比喻、引用诗句等修辞手法。

(3)内容方面:结尾段与全文、主旨比照,理清二者关系。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暗示主题、深化中心(结合文章分析)。

(4)情感方面:结尾段表现作者的情感。

经典例题:

结构照应类

阳关古道苍凉美

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满是凄凉悲惋。然而,今天阳关附近。则已出现柳绿花红、林茂粮丰的景象。游人漫步这里。既可凭吊古阳关遗址,还可以远眺绿洲、沙漠、雪峰的自然风光。“何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样的苦酒何须进,且把它还给古诗人!什么‘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的诗句不必吟,且请把它埋进荒沙百尺深!”这是郭小川的诗句吧!

问: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

第二问: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表现手法类

内容情感类

哲学草谢文

有一天,学生问我:“老师,知道它的名字吗?”“哲学草。”“不对,迎春花。”“迎春花?这就是迎春花!”——华夏皆生,而以冀州为盛。原来,我的哲学草不仅仅是一位布道者,还是一位普济天下之苍生者。

问:我的哲学草不仅仅是一位布道者,还是一位普济天下之苍生者。有什么作用

答:(1)深化作者钦敬赞美之情。(2)点明主旨,哲学草能昭示给人儒家、道家与佛家的精神;它又能作草药,有救治病人之功效。(3)结构上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水车郭远辉

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爬上楼,看看那架老水车,凝望中,母亲踩着水车时那吱嘎吱嘎的转动声又在我心里响了起来……

问:文章结尾写道“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爬上楼。看看那架老水车”。请结合全文简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答:(1)突出作者对水车的深厚感情,引起对以往与水车有关生活的美好回忆;(2分)(2)赞美母亲及水车一生的奉献。(2分)(3)照应前文内容,突出文章的主旨。(2分)

总想为你唱支歌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问: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 篇4

一:作用题的分类

1:文章开头句段的作用分析 2:文章中间句段的作用分析 3:文章或段落末尾作用的分析 4:文章线索的作用分析 5:文中人称的作用分析

6:文中表现手法的作用分析 7: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 8:文章中某些特定词语的作用分析 9:文章中某些特定形象的作用分析 二:作用题的基本思考方向

1:对结构的作用(包括点题、领取、过渡、照应、总结、呼应、串联材料等)

2:对文章内容的作用(包括人和物形象的刻画、思想主题的突出、情节上的铺垫与伏笔、情感基调与感情色彩的确立等)

3:对表达的作用(包括文采与形象、表达的客观真实或冷静自然、读者兴趣的吸引或思考的激发等)三:典型题解与知识讲解

A:(2011浙江卷)第9车厢 [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此处删去两句话)”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这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

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本文有修改)题目: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3分)题目: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3分)题目: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B:(2011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

题目:文中第三段师生问答的内容,与上下文的人、事叙述有何关联?

C:(2011北京卷)祁连雪

千里河西走廊,在我身临其境之前,总以为那里是黄尘弥漫、阒寂荒凉的,显然是受了古诗的浸染,“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之类的诗句,已经在脑海里扎了根,这次实地一看,才了解到真相。原来,河西走廊竟是甘肃最富庶的地区,这片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如今已被国家划定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当你驻足武威、张掖,一定会为那里的依依杨柳、森森苇帐、富饶的粮田、丰硕的果园所构成的“江南秀色”所倾倒。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河西走廊尽是良畴沃野,它的精华所在,只是石羊河流域的武威、永昌平原,黑河、弱水流域的张掖、酒泉平原,疏勒河流域的玉门、敦煌平原。这篇膏腴之地,是仰仗着祁连山的冰川雪水来维系其绿色生命体系的。祁连雪以其丰美、清冽的乳汁汇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农田、牧场、果园、林带,哺育着河西走廊的子孙,一代又一代。

祁连山古称天山,西汉时匈奴人呼“天”为“祁连”,故又名祁连山,一过乌鞘岭,那静绝人世、复列天南的一脉峦叠峰,就投影在我们游骋的深眸里,映着淡青色的天光,雪岭的素洁的脊线蜿蜒起伏,一直延伸到天际,一块块咬缺了完整的晴空。面对着这雪擎穹宇、云幻古今的高山丽景,领略着空际琼瑶的素影清氛,顿觉凉生襟腋,情愫高洁,它使人的内心境界趋向于宁静、明朗、净化。

大自然的魅力固然使人动情,但平心而论,祁连山确也沾了神话和历史的光。这里难以计数的神话传闻和层层叠叠的历史积淀,压低了祁连山、涂饰了祁连山,丰富了祁连山。在那云做梦的少年时代,一部《穆天子传》曾使我如醉如痴,晓夜神驰于荒山瀚海,景慕周天子驾入骏马巡行西北三万五千里,也想着要去西王母那里做客。当时把其中的故事都当成了信史。真正知道它“恍惚无征,夸言寡实”,是后来的事,但祁连山的吸引力并未因之稍减,反而益发强化了,四十余年的渴慕,近照终于得偿,其欢忭之情是难以形容的。

旅途中我喜欢吧记忆中的有关故事与眼前的自然景观相叠合,车过山丹河(即古弱水)时,我想到了周穆王曾渡弱水会西王母于酒泉南山。《淮南子》里也有后羿过弱水向西王母“请不死之药”的记载,神话传说汇集着一个民族关于远古的一切记忆,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情感、体验以至行动的载体,深入的窥察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史前的发展轨迹。

观山如读史,驰车河西走廊,眺望那笼罩南山的一派空濛,仿佛能谛听到自然、社会、历史的无声倾诉,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的激动和沉甸甸的时间感被呼唤出来,觉得有许多世事已经倏然远逝,又有多少天涯过客正在匆匆走来,我们这些河西走廊的过客,与祁连雪玲朝夕相对,自本资料来自广祥大语文然就把它当做了热门话题,有人形容它像一位仪表堂堂,银发飘洒的将军,俯视着苍茫的大地,守护着千里沃野;有人说祁连雪岭像一尊圣洁的神祗,壁立千寻,高悬天半,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隔膜感,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恋人、挚友般亲切,千里长行,依依相伴、神之所游,意之所注,无往而不是灵山圣雪,目力虽穷而情脉不断,一种相通相化相亲相契的温情,使造化与心源合一,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生命情感交融互渗,一切形象都化作了象征世界。

也许正是这种类似的情感使然,150年前的秋日,林则徐充军西北路过河西走廊时,曾写下诗句:“天山万笏耸琼瑶,导我西行伴寂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甘、青路上,我也即兴赋诗,寄情于祁连雪:“依依只有祁连雪,千里相随照眼明.”(取材于王充阁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题目: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分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题目: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D:(2007全国卷)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苦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地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成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题目: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题目: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题目: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E:(2009浙江卷)魔

盒(英)大卫·洛契佛特

在一抹缠绵而又朦胧的夕照的映衬下,我四周高耸着的伦敦城的房顶和烟囱,似乎就像监狱围墙上的雉堞。从我三楼的窗户鸟瞰,景色并不令人怡然自得——庭院满目萧条,死气沉沉的秃树刺破了暮色。远处,有口钟正在铮铮报时。

这每一下钟声仿佛都在提醒我:我是初次远离家乡。这一年,我刚从爱尔兰的克尔克兰来伦敦碰运气。眼下,一阵乡愁流遍了我全身——这是一种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伤心的感觉。

这是我一生中最沮丧的时刻。接着突然响起敲门声。

来人是女房东贝格斯太太。刚才她带我上楼看房时,我们只是匆匆见过一面。她身材纤细,银丝满头;我开门时她举目望了望我,又冲没有灯光的房间扫了一眼。

“就坐在这样一片漆黑中,是吗?”我这才想起,我居然懒得开灯。“瞧,还套着那件沉甸甸的外衣!”她带着母亲般的慈爱拉了拉我的衣袖,一边嗔怪着,“你就下楼来喝杯热茶吧。噢,我看你是喜欢喝茶的。”

贝格斯太太的客厅活像狄更斯笔下的某一场景。……她一边准备茶具一边说,“ 你进屋时我注意到了你手提箱上的标签。我这一辈子都在接待旅客。我看你的心境不佳。”

当我坐下和这位旅客的贴心人交谈时,我的忧郁感渐渐被她那不断地殷勤献上的热茶所驱散了。

随后,我告诉贝格斯太太我必须告辞了。然而她却坚持临走前给我看一样东西。她在桌上放了一只模样破旧的纸板盒——有鞋盒一半那么大小,显然十分“年迈”了,还用磨损的麻绳捆着。“这就是我最宝贵的财产了,”她一边向我解释,一边几乎是带有敬意地抚摸着盒子,“对我来说,它比皇冠上的钻石更为宝贵。真的!”

我估计,这破盒里也许装有什么珍贵的纪念品。是的,连我自己的手提箱里也藏有几件小玩意——它们是感情上的无价之宝。

“这盒子是我亲爱的母亲赠给我的,”她告诉我,“那是在1912年的某个早上,那天我第一次离家。妈妈嘱咐我要永远珍惜它——对我来说,它比什么都珍贵。……“这盒子已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了。”贝格斯太太继续说:“1917年凯撒的空袭,后来德国法西斯的轰炸……我都把它随身带到防空洞里。房屋损失了我并不在乎——我就怕失去这盒子。”

我感到十分好奇,贝格斯太太任然津津乐道地说:“此外,我从来没有揭开过盖子。”她的目光越过镜片好笑地打量着我:“您能猜出里面有什么吗?”

我困惑地摇了摇头。无疑,她最珍惜的财产当然是非凡之物。她忙着又给我倒了点热气腾腾的茶,接着端坐

在安乐椅上,默默地注视着我——似乎在思索着如何选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然而,她的回答却简单得令人吃惊——“什么也没有,”她说,“这里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

一个空盒!天哪,究竟为啥将这么一个玩意当做宝贝珍藏,而且珍藏达40年之久呢?我隐隐约约地怀疑起来,这位仁慈的老太太是否稍稍有点性格古怪?

“一定感到奇怪,是吧?”贝格斯太太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么一个似乎是无用的东西。不错,这里头的确是空的。”

这时我朗声大笑了起来——我不想再将此事刨根究底地追问个水落石出。

“没错,是空的。”她认真地说,“40年前,我妈将这盒子合上捆紧,同时也将世上最甜蜜的地方——家的声响、家的气味和家的场景统统关在里头了。自此以后,我一直没将盒子打开过。我觉得这里头仍然充满了这些无价之宝呢。”

这是一只装满了天伦之乐的盒子!和所有纪念品相比较,它无疑既独特又不朽——相片早已褪色,鲜花也早已化作尘土,只有家,却依然如自己的手指那么亲近!

贝格斯太太现在不再盯着我了,她注视着这陈旧的包裹,指头轻抚盒盖,陷入沉思之中。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在那晚,我又一次眺望着伦敦城。灯火在神奇地闪烁着,这地方似乎变得亲切得多了。我心中的忧郁大多已经消失。我苦笑着想到:这是被贝格斯太太那

③滚烫的茶冲跑的。此外,我心中又升腾起一个更深刻的思想——我明白了,每个人离家时总会留下一点属于他的风味;同时,就像贝格斯太太那样,[ ][ ][ ][ ][ ][ ][ ][ ][ ][ ][ ][ ][ ],这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本文有删节)题目.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作用。(4分)题目.指出三处画线词语“似乎”在句中所起的作用。(3分)

F:(2009四川)想

(英国)凯•杰罗姆

①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②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恰恰得了这种病。

③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不知我还患有其它什么疾病﹖

④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这种疾病。我开始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兴趣,并决定一查到底。我开始按字母顺序逐个检查——翻到疟疾,我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疟疾的某些症状,两个星期后进入急性发作期;翻到肾小球肾炎,我心中稍微感到一丝安慰——我得的只是其中较轻一种,就目前状况而言,我还可以活上几年。此外,我还染上了霍乱,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而白喉对我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疾病。我不厌其烦地按照26个字母统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惟一没有得上的疾病就是髌前囊炎。

⑤起初,我对此颇有些伤感,心中似有几分失落。为什么我没有得上髌前囊炎呢﹖不过,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想,从药理学讲,我不是已经得了其它各种常见的疾病了吗﹖没有得上髌前囊炎那就算了吧!反正痛风已经处于恶性晚期了。

⑥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医学角度来说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我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病例!如果学生们有了我,他们也就无须到医院去实习了——我就是他们的“实习医院”。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身上研究研究,然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毕业文凭了。

⑦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我得做一番自我检查。我摸了摸自己的脉搏。起初,我什么也摸不着,不久那脉搏又突然跳了起来。我掏出怀表,测算脉搏的次数,大概每分钟147次。我又摸了摸心脏,竟然发现它已经停止跳动了!后来,我渐渐意识到我的心脏还在那里,想必也没有停止跳动。只是我对此无法解释而已。我看了看自己的舌头——我尽量把舌头伸得长长的,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来检查。我只能看见自己的舌尖,得到的惟一收获是:我比以前更加确信我得了猩红热。

⑧走进阅览室的时候,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出来的时候我变成了拖着衰弱病躯的重症病人。

⑨于是,我去看了医生。他是我的一位好友,他摸了摸我的脉搏,又看了看我的舌头,后来不知怎么地谈起了天气。之后他问:“你究竟哪里不舒服﹖”

⑩我说:“老兄,我不会告诉你我得了什么病,让你白费那么多时间。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没有得什么病——我没有得髌前囊炎。除此之外,什么病我都有。”

⑾我还把自己是如何发现这些疾病的过程如实告诉了他。

⑿随后他解开我的衣服,紧握着我的一只手腕,在我胸部一阵乱敲;又把脑门贴到我的身上。最后他坐了下来,开了一个处方,然后把它叠起来递给我。我接了过来,随手揣进衣兜里,走了出去。

⒀我径直来到一家最近的药店,药剂师看了看处方,又将它退了回来。

⒁他说他不收这种处方。

⒂ “你不是药剂师吗﹖”我问。

⒃ “我是药剂师。如果我经营一个合作商店兼营家庭旅馆的话,我倒是可以为你效劳。可我只是一个药剂师,我无能为力。”

⒄我看了看那处方,上面写道:“一磅牛排,外加一品脱苦啤酒,每隔6小时服用一次;每天早晨散步10英里;每天晚上11点上床睡觉。此外,不要满脑子都装些你不明白的东西。” 【注】品脱:英国计量单位

题目: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中画线部分作简要分析。(8分)

题目:结合小说主旨,你怎样理解医生为“我”开出的“处方”?小说以“处方”作结有何妙处?

G:(2010江西卷)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椎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及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 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 篇5

(一)小说阅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小说阅读的指导,明确此类文体阅读技巧以提高叙述类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

通过适当的训练,以形成此类阅读文章的答题模式 教学重点

此类阅读文章答题模式的形成 教学方法

指导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高考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教学过程 要点:知识传授 一,具体操作

(一)小说文体常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二)小说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写什么?

1、情节: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主题

第二步:怎么写?

小说的写作技艺:怎样塑造人物?怎样设置情节?怎样描写环境? 第三步:写得怎样? 阅读要有独特的感受。

(三)鉴赏: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如《祝福》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如:《药》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 以主要人物为题。如《侯银匠》 以特定环境为题,如:《荷花淀》

一、人物

设题:

1、是一个怎样的人(形象)?

【答题:他是一个„„(形象特点)的XXX(身份定位)】

2、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塑造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答题:(1)衬托主要人物(2)突出主题】

4、刻画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或运用了哪些方法)? 【答题:概括介绍(全景式描写)、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他人的言行心理评价、衬托(正衬、反衬)】 从四个方面揣摩

①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一)从描写手法入手分析形象

如: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思想品质?(结合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等)

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

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如“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白生这一人物形象。(《一片苍茫》)

白生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①白生临行前拜见恩师多举,示其不敢忘恩,可见其有情有义。

②白生到任第二天即投入问案等事中,并微服私访,示其想有所所作为,可见其胸有志向。

③白生挨家挨户走访民情,示其能够体恤下情,可见其对百姓的一颗爱心。④白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使百姓摆脱“梨灾”,可见其处事有智谋。

⑤白生为了百姓的利益敢于冒犯龙颜,蹈死不顾,可见其有舍生取义的大勇。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什么特点?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

(1)画艺高,为人精明,戒备心重。(2分)

(2)①衬托了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与胡笛的坦诚相待和不卑不亢形成对照),突出胡笛的率直和坦诚。②突出了主题,通过写石丁在画中作”暗记,表现出对胡笛的不信任,批评了社会上存在的“信任”缺失现象。

小说刻画胡笛这一形象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并略加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概括介绍。原文第四段概括介绍了胡笛的人品和画艺。②语言描写。如:“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这一段文字表现了胡笛的正直与坦诚。③神态描写(或:肖像描写)。如“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通过这些描写表现出胡笛的正直、镇定和问心无愧。④侧面描写。主要通过石丁的猜疑来反衬胡笛的正直无私。

二、鉴赏小说的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设题角度

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③概括小说的内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微型小说情节的典型特点:一波三折;曲折离奇、出人意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情节

1、这一情节安排是否合理?

【答题:(1)符合情节发展、生活真实

(2)符合、强化 /丰富人物性格

(3)符合、突出 / 深化主题】

2、这一情节的好处/作用是什么? 【答题:

(1)情节:丰富情节、增加波澜、照应、铺垫、巧设(揭示)悬念、激发读者兴趣

(2)人物:充分揭示人物性格、使人物更为丰满立体(3)主题:揭示或升华、深化主题】 从三个方面揣摩

①理清小说的结构;②寻找线索;③抓住场面。注意两点:

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1、请简要概括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4分)

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然后在与名人外貌特征、生活习惯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

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案:这一情节的安排是合理和巧妙的。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1分)首先,它符合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社会上普遍的“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互信,因而讲诚信者;坦诚待人者十分难得和可贵;(2分)其次,它符合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强化了人物性格:胡笛是国画专业毕业的,山水画有名气,所以改掉暗记石丁看不出;他性格犟直(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错规则,跟领导闹矛盾),才敢改掉别人画中的暗记。

三、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设题角度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揭示人物心理,衬托人物性格; ④揭示深化主题;

⑤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阴冷的气氛:故事发生在一个风暴肆虐、又黑又冷的夜晚。②推动情节的发展:渔夫打鱼迟迟不归和最后一无所获,冉娜担心外出察看天气,女邻居悲惨死去,都与风暴有关。

③衬托人物形象:恶劣的天气加剧了渔民夫妇生活的艰难,却没有改变他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行为。

四、鉴赏小说的主题

作品或文章所显示的总的思想意义,也就是作者在塑造人物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全文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总的意图。

选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象征)、卒章显志、设置悬念、伏笔铺垫、讽刺、正、侧面描写结合、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正衬、反衬)、细节描写、各类修辞(比喻、比拟、对比、夸张、排比、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

(二)、表达方式: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三)、语言风格:平白

质朴

清新

绮丽

简洁

明快

洗炼

含蓄蕴藉„„

例举:鉴赏小说艺术特色(1)鉴赏一:题目

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比较适合内容或事件具体且单一的文章。如《祝福》

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比较适合以实物为线索的文章。如:《药》 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雁阵》 以主要人物为题。如《侯银匠》 以特定环境为题,如:《荷花淀》(2)鉴赏二:人称

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 :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 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第三人称 :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3)鉴赏三:结构

文章或段落开头: 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 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 :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4)鉴赏四:表现手法

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衬托或烘托 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5)鉴赏五:情节 曲折跌宕,情节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制造悬念,借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6)鉴赏六: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7)鉴赏七:语言特色

朴素,华丽,幽默,机智,讽刺凝练隽永,委婉含蓄

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技巧 篇6

答题的时候一定不要照抄描述性,抒情性的句子,转变成叙述。

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好好的掌握现代文阅读。

1.直接在原文找答案。

很多东西在原文都能清晰地找到答案的,如果太长了就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一定要抓关键词

2.很多东西都是有模式的。

就像公式一样套下去就好。不过记得要在不同的文体上用上不同的关键词

(1)句式方面 陈述句语气平缓,不温不火;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

(2)议论文,说明文

XX词好在哪?

用了XX词.准确地(生动地)说明了.....的特点...具有科学性

XX词能不能删掉?

不能,XX词是...的意思(解释词语).准确地说明了......删掉了就太过绝对化,不具有科学性

说明方法:本句(段)用了....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内容)..的特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论证方法:这一段(一句)运用了....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

表达方式及其他:这句话用了....修辞手法,....地写出了......体现了....的特点...表达了....

(3)记叙文

线索的作用:能把繁多的材料和时间.场面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突出主题

段的作用:开头 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设置悬念

中间 过渡,承上启下,转折,强调,间歇等

结尾 总结全文.前后照应.含蓄回味,点明中心等

描写的作用 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社会背景

②推动情节发展

③渲染气氛

④烘托人物形象,心情

⑤突出,深化主题

标题作用的现代文阅读 篇7

一、质疑问难, 迁移阅读方法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解读文题时, 教师可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围绕文题提出疑问, 并帮助学生梳理、筛选几个有关处理文本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与文本的对话, 让学生的思维触角延伸到文本的每一个角落, 进而掌握文本传达的信息, 最终学会解读文本。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 不同的文体, 阅读思路和方法是不同的。当学生初步接触到某一类文体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文体的特点进行质疑, 并迅速与文本展开对话, 形成此类文体阅读方法的迁移, 如:叙事性的文本可结合记叙文的要素提问。如教学《负荆请罪》时, 针对文题提问:谁请罪?向谁请罪?为什么请罪?怎样请罪?结果怎样?从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阅读。如是说明类文本, 就要立足于说明要素来提问。比如《麋鹿》一文可以这样发问:谁见过麋鹿?它的外形特点怎样?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作者介绍了它的哪些方面?围绕以上问题, 通过初读, 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如是说理性的文章, 可就议论文的结构发问。譬如《学会合作》一文的标题会生发这样一系列的思考:什么是合作?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合作?“学会合作”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正是这篇演讲稿所要涉及的内容, 自然会促使学生认真探究课文, 求得深入悟解事理。

二、紧扣题眼, 巧设教学主线

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题中有眼。题眼便是题目中的关键词, 是全文的统帅, 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教学中, 从题眼切入阅读, 可以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旨, “牵一发而动全身”, 做到巧设教学主线, 明晰教学思路, 突出教学重点。如此指导学生借题求文, 不仅在指导读书方法, 更是在引领学生体悟文学艺术。

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 可紧扣“打”字设计如下教学主线:为什么打?怎么打?打的结果怎样?课题中的“打”在文中用了什么字?为什么用“打”而不用“扫”?这样设计, 让学生在理解文体的基础上, 更加深入地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体会林冲的谦虚、忍让。《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抓“壮”来体会英雄的壮言、壮行、壮志、壮举和英勇悲壮。这样学生在与文本深层次的对话过程中, 学会解读文本, 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

三、个性朗读, 多元感悟文本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那简直是最愚蠢的。”学生作为不同的鲜活生命个体, 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历和情感感知文本的。同一个文章的标题, 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理解水平、所站角度不同, 会对文章标题所包含的语言信息有不同感悟, 其朗读的节奏、重音、情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解读文题时, 为学生的自读感悟创设主动选择的条件和机会, 有意而巧妙地引导、点悟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揭题释题教学片断:

师: (出示《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谁来读好课题, 读出你的理解, 读出你的个性。

生1:读课题 (重读“信念”) 。

师:听出来了, “信念”一词你读得特别坚定。能说说信念的意思吗?课文中谈迁的信念是什么?

师:谁再来读读课题。

生2:读课题 (重读“打不垮”) 。

师:“打不垮”三个字你读得真有力, 读出了谈迁的坚强。

师:谁还能读好课题?

生3:读课题 (重读“厄运”) 。

师:你强调了“厄运”, 你知道什么叫厄运?文中谈迁的厄运是什么?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 教师充分信任学生, 把读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信学生能读懂文题,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通过个性化的朗读, 把文本标题演绎得丰富多彩, 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场所。

四、补充题意, 凸显文本主旨

文章的题目常是精妙之作, 是文本的高度浓缩, 如何使题目成为凸显文本的主旨, 连通文意的入口, 为学生深入文引路铺桥, 应该是解题释题的重要创意目标。针对题目的这种浓缩性, 我们可从题目的内涵感知入手, 并结合文本内容对文题进行扩充, 可通过增补一些修饰成分, 增拟一个副标题, 增加一个标点等方法, 揭示题目的丰富内涵, 增强对文本的理解。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 揭示课题后, 教师板书“的安塞腰鼓”, 要求学生迅速阅读文本, 并用文中词语修饰, 从而概括出“亢奋”“豪迈”“震撼”“火烈”“粗犷”“惊心动魄”等词语。这样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文本的内容, 还训练了揣摩、品味关键词语的能力。在《生命%生命》一课解题时, 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感悟给课题加标点。学生有的加逗号———《生命, 生命》, 表现了人生苦短, 对生命脆弱的无奈;有的加感叹号———《生命!生命!》, 表现了对生命的敬畏, 热情礼赞了生命的顽强、勇敢和快乐;有的加省略号———《生命……生命……》, 表现有意义的生命价值是永恒的。小小的标点在解读文题中发挥出异乎寻常的作用, 让学生多角度地体验生命的真正内涵, 并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 获得情感体验。

五、层层剥笋, 步步深入文意

由于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必然拥有巨大的信息量, 需要层层透析, 环环相扣, 步步深入, 方可解得全意, 识得“庐山真面目”, 这正如“剥笋”。层层剥笋就是教者紧扣文题, 从一点切入, 然后逐层展开, 层层递进, 直至最后揭示文本主旨。这样层层剥笋容易激起教学高潮;这样扣词析句, 能有效落实字词训练, 学生兴趣盎然, 思维火花不时闪现。

如导读《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课时, 教师可针对课题蕴含了较多知识点这一特点, 采用层层深入的剥笋术。教师由超短获奖小说《网》谈起, 板书“网”, 引导大家说出所知道的网:“电网”、“蜘蛛网”、“丝网”、“互联网” (板书) ……再让学生说出新鲜的网———“国际互联网” (板书) ;最后引向课题:“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板书) , 然后发问:什么叫奇妙, 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里?引导学生深入学文。于是在黑板上次第展示的板书轨迹是“网———互联网———国际互联网———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四个知识点形成了教师解题的巧妙的艺术构思, 由点成线, 由线成面, 层层递进, 熔解题释疑与引领文意于一炉, 浑然天成, 不留斧凿, 有巧夺天工之妙。

六、图文并茂, 直观感知文本

课文插图是配合文字的理解而添加的图片, 许多插图新颖独特, 富有童趣, 不仅增强了课文的趣味性、形象性, 对解读课文内涵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合理利用插图, 理解题意, 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文中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只要教师深入解读, 精心设计, 就已“成功了一半”。

如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时, 可先出示课文插图, 让学生观察, 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们在什么地方?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图画很简单, 也很形象, 学生带着兴趣, 揣着疑问走进课文, 寻找答案。又如, 在板书《画家与牧童》课题时, 教师将“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 “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 让学生观察课题, 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观察发现:老师写课题和平时不一样, 为什么要把“画家”两字写得特别大, “牧童”两字写得特别小呢?教师顺势引导阅读课文, 在文中找答案。

七、背景拓展, 引发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 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 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由于教材中有些课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 因而制约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学生在预习时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解题时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故事、儿歌、谜语、传说等背景介绍, 不仅可以丰富与课题有关的信息量, 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文本的理解。如写历史伟人的课文, 引一件相关的轶事;记名胜古迹的课文, 说一段优美的传说;读名著的选文, 讲一段相关的故事等, 都会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导入:先让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爱因斯坦其人, 从而了解科学巨人的生平事迹。然后出示课题, 引导学生质疑———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另一位是12岁的小姑娘, 这一“大”一“小”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急于得到答案的学生很快便沉浸到课文阅读中。如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 可先简介“林冲误入白虎堂”的故事, 既营造阅读古典小说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交代故事的起因, 降低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

解读文题的方法多样, 不一而足, 真谛在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用好文题这把金钥匙。只有在课题与课文之间画直线, 才能缩短课题到课文的距离, 实现高效的阅读教学。这才是智慧的教学, 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宗海.上好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 篇8

一、鉴赏划横线的句子

[应试必备]此类句子多文质兼美,修辞的运用,使行文辞藻华丽,同时又富含哲理。作答时应先准确判断所用的修辞手法,其次回答运用修辞的句子所表现的内容,最后回答修辞手法的作用。

[例1](2006年高考江西卷第17题)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画线段落加以赏析。

[解析]按照提供的基本思路去思考,然后分步作答即可。

[相关段落]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势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

但是树有过忧伤吗?

[答案]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二、比喻旬、哲理句的含义

[应试必备]比喻句体现了含蓄的行文特点,回答这一类句子时首先找出本体,用本体替换句子中的喻体重新表述;哲理句深奥,往往对全文主旨作解释,多为高度概括而抽象的句子,回答这一类句子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用常见的等义词替换,化抽象为浅显,变深奥为直白。

[例2](2006年高考四川卷第14题)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底片是对真实物象的反映,一段时日以后能让人见照片产生昔日情怀。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三、词语的表现力

[应试必备]这一类词语使用并不合乎一般的思维习惯,有特异之处。那么先找出常规思维习惯使用的词语,然后和文章中的词语对比,感受文中词语的特殊表达效果。

[例3](2006年全国卷1第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析]声音是听的,而不是想的;另外“想”有想象、思考、品味等意,是在看、听基础上的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答案]植物生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例4](2005年高考浙江卷第20题)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

[解析]“似乎”一词表明这些人既远离人群又融入人群。只需将“远离”表现在什么地方,“融入”表现在什么地方点出即可。

[答案]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结构类

一、围绕中心选材

[应试必备]

常见命题方式有两类:(1)相关、相似联想:文章标题为“×××”,行文中却写了“×××”,这似与本文主题不吻合,是否可以删除?先回答这是“衬托(烘托)”,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2)相对联想:文章所写内容“×××”似乎与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相矛盾,它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这类问题从形式上记住先回答这是“对比、反衬”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例1](2005年高考江西卷第19题)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的笔墨写溪水、星光、陨星?试作简要分析。

[相关段落]一条溪水从孕育它的湖泊往下流时,它就迸发着,喃喃地冲击着往平坦的地方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使它发生一个旋涡。一块红沙石可以使它跳跃一下。它让时间像风磨一样地转,经过无数的曲折,不少别的细流汇集添加,最后才徐徐地带着白沫流入大海里……

星是静静地闪射它的光,绝没有想到永久同后来,它的生命就是不理会,不理会将来,不理会自己的影响。它的光是那样亮、我们每个人在静夜里昂头时都会发现那蓝空里的一点……

故此我要强调陨星的存在不是短暂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消去的生命比什么都要久长,它的每一秒没有虚掷,它的整个时辰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烬余,它的生命发挥得最纯净……

[解析]三者生命历程共同说明了过程之美,而这正是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东西。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技巧运用理解的能力。

[答案]使用多个比喻强调说明不可忽视我们途程上的每一瞬。与匆忙走路的人形成对比。形象、情感、哲理三者交融,更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主旨。

二、结构安排的特点

[应试必备]命题类型主要有两类:设问角度I——文章内容是如何逐层深入的?回答时,先分层回答每一层的意思,组织答案时应适当穿插过渡词(之后、然后、以及、最后等),最后总结点出主旨。设问角度II——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点?组织答案时注意以下关键词语:如由浅入深,前后照应,衔接紧密;环环相扣等。

[例2](2006年高考江西卷第19题)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

[解析]舍弃文章的任何一个段落都不能完整地把中心意思表达出来。概括时,我们可以把这些意思串联起来,表现主旨的凸显过程。

[答案]由秋天的表情,写到落叶及孩子和老人对落叶的态度,接着写树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对树的赞美,然后写树木被人类摧残的命运及作者的忧虑、谴责,最后写到作者的呼吁,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三、某个特殊句子对于全文结构的作用

[应试必备]

[例3](2006年高考山东卷第16题)第5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

[相关段落]登临而观,山壁下只剩两池死水。抬头北望,远处才是白茫茫的长江江面。在古代。长江是在这座小山脚下拍壁而流的。千百年来渐渐淤积成滩,如今滩地上都已盖满房子……

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

苏东坡获罪入狱。旋被朝廷发配来黄州,反而为他营造出了创作“三赤”名篇的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正是黄州落难这几年,苏东坡写下了不朽名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解析]用于文章中间,由实向虚过渡。

[答案]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眼前的景物描写转向了历史抒写。

[例4](2005年高考北京卷第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解析]用结尾句的一般作用结合原文的主旨回答。

[答案]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达到“含而不露,韵味悠长”的效果,表现母爱的普遍与独特。

思想内容类

上一篇:金融机构应当设立下一篇:重要岗位廉洁谈话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