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振兴(精选12篇)
文化产业振兴 篇1
日前,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发布, 这是国务院通过的第十一个产业振兴规划, 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并进入实施阶段。
《规划》中指出: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 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总的看,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要看到,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 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 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当前, 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 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 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 面对经济下滑, 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 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 大力振兴文化产业, 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
《规划》中还特别提出, 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 鼓励已上市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再融资方式进行并购和重组, 迅速做大做强。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事实上, 内地不少有实力的影视娱乐企业公司均通过各种方式走向了资本市场。早在2005年, 华亿传媒在中国香港地区借壳上市。橙天娱乐收购嘉禾股份大部分股权, 将内地影视业务装壳上市。而前不久作为动漫第一股上市的奥飞动漫, 也为A股市场文化产业板块注入新的活力。9月27日, 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制作集团——华谊兄弟成功过会, 成为A股市场第一只娱乐股, 这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运行和发展将会影响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更加需要强大的文化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但是目前, 中国文化产业存在投入与回报不成比例, 商业模式陈旧、罕有精品推出等现状。随着国内后起之秀和国外竞争对手的冲击, 行业竞争加剧, 生存压力也进一步增大, 行业自身改革和壮大的需求强烈。而《振兴规划》的出台, 将极大地鼓舞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也必将带动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如果文化产业本身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 还将带动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 美国迪士尼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跨国公司, 其主要业务横跨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等多个产业。而其衍生产品如迪士尼手表、饰品、少女装、箱包家居用品、毛绒玩具、电子产品等也取得了丰硕的商业价值。作为一个娱乐品牌, 迪士尼在2008年《商业周刊》的世界100强品牌排名为第9位。
而在亚洲地区, 在韩国有着“星工厂”之称的大型娱乐公司S.M., 开创了韩国企划公司的新时代。2000年S.M.公司成为韩国第一个娱乐文化股份公司, 此后S.M.还在中国及日本成立了分公司, 共同构建亚洲地区的娱乐网络。旗下推出的HOT、神话、东方神起、SJ等歌手风靡整个亚洲市场, 也掀起了流行多时的“韩流”。由于该公司的艺人多以组合形式推出, 每个人又涉足多个领域的活动, 如综艺、主持人、唱片、电视剧、电影、广播、音乐剧等等, 并且公司利用艺人的知名度推出许多周边产品, 如音像制品、照片、写真、海报、服装、文具等等使得公司也在各个方面都有相当可观的收入。
在美国和韩国, 类似的规模化大型娱乐公司不在少数。反观国内, 最近非常受欢迎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则是罕见的成功例子。据悉, 原创动力以600万的投资博回8000万的票房。《喜羊羊》的衍生产品包括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 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屏保、多媒体等等, 周边资源的有效整合, 令前期资金的有效回流为影片创作降低成本的风险, 既有效创收, 又对提高影片质量奠下坚实的后盾。业内人士指出, 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 70%-80%的利润来源于周边产品。
由此可见, 文化产业的发展, 可以带动与其相关的多个产业的共同繁荣, 一旦消费者对核心品牌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对于其相关产品也会有很高的接受度。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 这些公司在推出如此成功的产品的先期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像S.M.等韩国娱乐公司都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来培养练习生各方面的素质, 再从众多练习生当中选择优秀者出道成为艺人。而《喜羊羊》的制作团队在创作之初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04年到2005年, 原创动力几乎所有员工都投入到《喜羊羊》的创作之中。在这一年, 原创动力处于零收入状态。总经理卢永强描述道:“那时候是白天猫在楼里不出来, 吃饭都是集体外卖;晚上经常加班到半夜12点, 50多人一起很壮观地下班。”
卢永强表示, 在国内, “动画先行”, 资金缺口和投资风险极大, 动漫企业主要靠衍生产品回收资金、盈利, 但衍生产品的授权、开发、生产、销售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则认为, “中国民营娱乐公司大都是几千万元的规模, 最多只有几个亿。规模化经营太重要了。要把‘华谊’打造成中国的‘时代华纳’, 但这至少需要10亿元的资本规模, 才能站稳脚跟。”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梁军认为, 创新和整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突出矛盾。显而易见, 不管是创新还是整合, 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实际上, 风险投资商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情一直很高, 但受制于渠道等瓶颈, 很多投资难以收到高效回报, 而且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 这也就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文化产业的投入期与研发工程一样, 需要巨大的先期投入, 投资回报也有时间差, 而上市融资成为这些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获取资金的最佳渠道。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认为, 《振兴规划》出台, 将推动中国的文化像经济一样走向国际市场。华谊兄弟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表示, 将在亚太区域初步建立海外市场业务版图,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国际市场品牌与声誉, 力争成为国产电影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典范。
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的航母, 在享受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的同时, 也能感受到全世界对中国文化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追捧。
文化产业振兴 篇2
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以“高、新、软、优”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创造深圳质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更好地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根据《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特制定本政策。一 产业定义及发展重点
(一)产业定义。本政策所称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以高新技术为重要支撑,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
(二)发展重点。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影视演艺、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高端印刷、高端工艺美术等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二 加强组织保障
(三)领导机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工作,市委宣传部、文体旅游局、统计局等部门作为领导小组新增成员单位参加涉及文化创意产业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四)协调机制。建立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具体负责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调工作,组织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沟通和协调,提出计划等。联席会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发展改革委、科工贸信委、财政委、文体旅游局等部门参加,根据议题可邀请其他部门参加联席会议。三 加大财政投入
(五)增加市级财政投入。2011-2015年,每年市高新技术重大项目专项资金安排1亿元、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基金安排0.8亿元、原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安排1.2亿元,共安排3亿元,市财政新增2亿元,集中5亿元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获得国家、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专项资金资助的,专项资金给予配套支持。
相同内容的项目已经获得市政府投资或我市其他市级财政性专项资金资助或奖励的,本专项资金不再资助或奖励。
(六)鼓励设立区级专项资金。鼓励各区及新区按照《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各区域的产业布局,设立区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与市级专项资金形成配套。获得市级专项资金资助的,各区和新区可按比例给予相应的配套资助。四 发展内容产业
(七)扶持原创动漫产品。我市原创影视动画片在中央台主要频道、省级上星频道、省级少儿动画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获得国际知名动漫节展、国际A类电影节主要奖项、国家级政府类重大奖项的,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同一产品在多个电视台播出或获得多个奖项的,按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
(八)鼓励原创影视产品。我市原创影视产品在中央台主要频道、省级上星频道黄金时段首轮播出的,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主要奖项、国家级政府类重大奖项的,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同一产品在多个电视台播出或获得多个奖项的,按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
(九)培育原创舞台演出剧。我市原创舞台演出剧进行符合规定条件的商业演出的,演出场次超过50场的,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进行境外商业演出的,按20000元/场的标准给予奖励。
(十)鼓励原创出版精品。对我市数字出版、图书报刊出版、音像出版等企业出版的产品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政府类重大奖项的,专项资金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十一)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开发。支持全国各地国家级、省级和我市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深圳进行产业化合理开发,按项目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评审条件,专项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研发资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落户我市进行传承活动的,按照我市相关标准给予资助。五 促进自主创新
(十二)支持原创文化创意项目研发。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重点支持领域内具有发展前景和导向意义、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文化创意项目,经认定的,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配套资助等方式,按项目创新程度、社会和经济效益等评审条件,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研发资助。
(十三)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建立符合规定条件的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项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助。
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承担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任务的,专项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配套资助。
(十四)落实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在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内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文化创意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允许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具体范围按相关文件执行。
(十五)培育新兴文化创意业态。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等新兴业态的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经领导小组审定,每年发布10家优秀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企业,专项资金给予每家最高不超过50万元创新奖励。
(十六)鼓励分离发展创意设计服务。引导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将创意设计环节分离,设立独立的创意设计企业,为全行业和全社会提供服务。经认定为分离设立的创意设计企业,按其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程度,专项资金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资助。
(十七)设立深圳创意设计奖。围绕“设计之都”建设,提升我市创意设计业的影响力,设立深圳创意设计奖,每年举办一届,安排专项资金奖励为我市做出突出贡献的设计企业、设计师及设计作品。
六 培育产业主体
(十八)提高国有文化集团竞争力。支持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积极探索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创新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发展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投资者,打造现代大型文化传媒集团。
(十九)鼓励领军企业加快发展。建立“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发布制度,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领军企业的示范、表率和带动作用。对上一工业增加值或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30%以上的文化创意产业百强企业,专项资金按企业对地方财力的贡献程度给予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二十)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国内外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在深圳设立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总部,按照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政策。
(二十一)降低中小文化创意企业运营成本。经认定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入驻政府投资建设的创新型产业用房,首3年给予500平方米以下部分免房租、500-1000平方米部分房租减半资助。
鼓励各区和新区对入驻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给予房租补贴,专项资金可给予相应配套。
(二十二)鼓励创办文化创意企业。进一步降低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准入门槛,强化服务,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进入法律和政策许可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
(二十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鼓励各区、新区和企业通过收购、升级改造旧城区、旧村、旧工业区等方式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的,优先纳入到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计划。
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类园区(基地)的,专项资金给予奖励。七 鼓励拓展市场
(二十四)培育骨干文化出口企业。建立“深圳市文化出口企业10强”发布制度,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出口规模大、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符合文化出口导向的骨干文化出口企业。
(二十五)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服务。发挥我市境外经贸代表机构的作用,积极举办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贸易推介活动,帮助文化创意企业了解境外市场信息、投资贸易环境及有关政策法规,推动文化创意企业开展国际间合作。
(二十六)组织参加境内外专业展会。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和支持我市文化创意企业参加国家重点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展会,支持我市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企业参加境外艺术节、动漫展、影视展、演艺展、游艺游戏设备展览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二十七)加强区域文化创意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数字出版、影视传媒等产业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总部、知名设计机构、文化中介服务机构、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入驻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二十八)发展文化消费市场。加快发展书报刊、电子音像、演艺娱乐、动漫游戏、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艺术培训等市场,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建立新型文化产品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电影、剧院院线等现代流通体系。八 构建服务平台
(二十九)大力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开放式、专业化公共技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专项资金给予资助。
(三十)支持文博会发展。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打造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每年安排专项扶持经费给予资助。
(三十一)支持深圳文交所发展。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打造成为国家级的文化创意产业产权交易、无形资产评估和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2011年至2014年,专项资金每年给予专项扶持经费和办公场地房租补贴。(三十二)支持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按照《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对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其管理机构落户深圳给予优惠政策支持。九 拓宽投融资渠道
(三十三)引导风险投资资金进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个人依法发起组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和机构。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可安排一定引导资金,用于吸引其他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文化创意企业。
(三十四)支持商业银行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信贷服务。支持我市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或以知识产权质押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组合贷款、信用贷款以及其他非抵押类创新模式贷款。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以上述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文化创意企业,经认定后,给予贷款贴息资助,每年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十五)引导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支持我市担保机构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担保支持力度,将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纳入到本市再担保体系给予重点支持,给予再担保风险分担比例最高和再担保费率最低的政策倾斜。
(三十六)支持开展文化创意产业保险服务。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开展适合文化创意企业特点和需要的新型险种和各种保险业务,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对在文化部和保监会认定的试点保险公司投保试点险种并已支付保险费的文化创意企业,经认定的,给予保险费资助,每年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十七)支持文化创意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融资,开展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发行企业债券试点。在境内上市企业向中国证监会提交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申请并取得《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在境外上市企业与券商签订有关上市协议、且其有关上市申请已被境外证券交易所受理的,市民营及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优先给予资助。十 优化发展环境
(三十八)保障土地资源供给。市土地使用计划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要,优先安排文化创意产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供地安排上予以倾斜。
新建或通过城市更新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按照市政府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给予优惠地价。(三十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将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人才纳入到我市高层次人才支持体系,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标准,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四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登记著作权,对属于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领域作品的著作权登记,专项资金给予资助。
创新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300万元,用于支持数字著作权保护和交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版权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知识产权预警报告发布。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建立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版权法律援助和版权纠纷行业调解机制。
(四十一)支持举办文化创意活动。鼓励行业协会和有关组织举办对我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经领导小组审定,专项资金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引进经市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的国内外高雅艺术和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演出,专项资金给予适当的票房补贴。
(四十二)完善产业服务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和资助等方式,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组织,组建中介机构联合服务平台,开展产业发展研究、政府决策咨询、人才培养与交流等产业服务工作。
文化产业振兴 篇3
振奋人心
《振兴规划》中,广告出现在了国家重点推进的行业之中,众多广告人看到了广告发展的新局面。
“广告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可替代的一个链条,对于支持整个文化创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广告出现在《振兴规划》中,对于北京广告行业的发展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北京广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福和表示。广东平成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广告出现在《振兴规划》这种高规格的文件中,并作为国家重点推进的行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杨福和指出,文化创意产业给广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支撑。因此,广告人应该将传统与现代有效融合,利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广告业。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广告人要加倍努力,抓住机遇,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候分得一杯羹,使广告业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中赢得一席之地。
在当前面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振兴规划》出台,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吴晓波说:“中国现在到了内需亟待升级的时候,消费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一部分要变成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规划、升级与繁荣,需要给文化消费一个提前量。《振兴规划》的出台肯定有这方面的考虑。”
多年来,包含广告的产业大致阐释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这与当时的文化事业的关系很大。国家对于文化事业的监管,是比较严格的。把文化事业逐步向文化创意产业靠近,这样一定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迟来的春天
但是,也有专家提出,虽然此次《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了重点发展广告业,但是,相对于改革开放的步伐,还是相对滞后了。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用“迟来的春天”来形容这一事件。黄升民指出,广告一般来讲应该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齿轮润滑剂,是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但是,广告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举例来讲,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在世界上是居于前列的,但是品牌形象很渺小。中国自主声音的传播不是靠组建什么文化集团就能一劳永逸的,而要靠广告传播。
上海灵狮广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赞臣,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一直以来,广告在国家政策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广告与桑拿、夜总会混为一谈,广告人的地位很低。虽然近年来的状况有所改观,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社会对广告的误解。”
而2000年英国发表的“创意产业白皮书”,把十三个行业划到了创意产业,这十三个行业的第一行就是广告。从这一点足以看出英国对于广告行业的重视。“但是,现在来讲,很多人还把广告看做是‘二元文化’,把广告与娱乐业放在同等位置。这是计划经济、官僚文化所遗留下的对广告的不正确、低俗的看法。”黄升民说。
截至目前,《振兴规划》中的内容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意见,尚未涉及可操作的细则。这可能也是众多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的主要原因之一。
给广告“正名”
提及目前广告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地位,想必大家对于1979年1月14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为广告正名》非常熟悉。正是从这篇小小的文章开始,广告人就担负起来了“为广告正名”的重任。
丁允朋在《为广告正名》中这么写道:“我们对于资本主义那种不择手段的盈利,当然是不赞成的,但对于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一点,却不但不能反对,反而需要分析、研究,并加以学习。因此,我认为,对资本主义的生意经要一分为二。要善于吸取它有用的部分,广告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有必要把广告当作促进内外贸易、改善经营管理的一门学问对待。”
此前,国家有关部门也在《关于加快广告业发展的规划纲要》中指出:发达的广告业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取得更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广告业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的重要反映。
广告是以创意和策划为主的,高智商人群从事的行业,而绝非污秽行当。诚然,业内对于《振兴规划》的出台,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能肯定的:《振兴规划》的出台,以及把广告行业作为重点行业推进,从政策上来讲对中国广告业是一个好消息,也从一个侧面,给了广告“正名”。
相关链接: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求做好的八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
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项目;
三是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四是统筹规划,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群;
五是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
六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繁荣城乡文化市场;
七是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振兴 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振兴,高校中文教育,困境,出路
一、前言
高校学生的中文教育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因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 而是整个社会的研究的重点, 教育更不能忽视。文化发展依靠文化产业, 而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 根本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 而它发展的支撑点正是文学的创意写作, 所以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高校中文的教育是原动力。
二、高校中文教育的现状
目前,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 自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发展, 但高校中文教育的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其中, 中文专业的现状是文学创作方面的人才的匮乏, 而中文专业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 我国中文教育模式一直承袭着传统模式, 但传统模式的中文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社会新的形式, 因为当前国内外的高校中文教育的外部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国内的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 人们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 文化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更高了, 从而需要更多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 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快捷。
然而,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和国家做支撑, 而文学创新写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 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发展文学创意写作, 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不重视自主创作和创意写作。在社会注意新形势下, 学生自然找工作困难, 传统中文教育迫切需要改革, 而高校中文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培养人才。专家也提出, 中文学科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地域文化可以提升中文学科的竞争力。可见, 中文学科在改革和发展上有更多可供挖掘的资源, 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以及学者以改革创新的眼光去积极地探索和发现。
当前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应从客观实际出发, 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其创造性, 体现出中文教育课程的时代特点。在过去, 高校中文教育担负起了传扬和集成民族文化的重任, 而今后, 若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中文教育改革, 将对高校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同时, 推动汉语国际化理想的进程, 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对高校中文教育的建议
1. 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我国中文教育进行改革实是大势所趋,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培养作家是困难的, 成为一个作家是需要天赋的, 但是新兴复合型创意作家是可以培训的, 但在很多国外的高校已经把创意写作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动机, 开设了相关的创意写作的课程, 招收相关方面的硕士。
2. 改变培养目标
在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大的趋势作用下改变培养目标, 培养复合型写作人才是改变传统中文学个的一个有效方法。传统中文学科重在培养基础型人才为目的, 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 不能给学生自由创作的发展空间, 这样学生在社会上缺少竞争力, 最终导致我国高校觉得中文教育没有出路。
社会文化产业的兴盛发展, 文化产业需要中文专业培养新型的写作人才, 与传统中文专业的写作有极大的区别, 新型文化产业的写作人才具有更好适应文化产业和经济的特点, 并促进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员。
3. 改变教学体系
改变教学的体系, 理论建设与创作能力并重, 传统中文教育一直以传统理论为主, 不重视技能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 应将创意写作的课程作为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来学习。中文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培养文学人才, 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写作能力的人才。当今社会普遍认为会写作的人不在中文系, 这就给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中文教育要更贴近中文, 而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培养写作型的人才, 这是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国外创意写作产业发展的很迅速,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制度上的完善。
4. 评价体系的完善
中文教育属于人文学科, 其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形象和主观性, 对学生应采取效果考核, 过于整齐的量化考核不适合中文专业。中文专业和其他学科一样, 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考核主要是读写的考核, 尤其是创作能力的考核, 是根本无法量化的, 而且创作能力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劳动。中文专业应像设计类专业一样加入入学考核, 作为艺术类学科成语之一的文学专业却进行量化的考核, 是不能挑选出文学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的。
5. 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当前, 教师职能的改变也是教学改革的另一大难题, 中文教师职能的改变在于自身探索、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以上是对中文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 只有这样, 才能符合中文教育创新的要求, 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形势, 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要有创新型人才, 就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 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 实现文化的改革和创新, 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也是当今社会相对受关注的课题, 成功的改革还学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曲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
[2]李立.普通理工科高校中文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语文学刊, 2013, 1 (7) :110-111.
[3]范笑仙, 刘颖, 李曼.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A].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重庆市人民政府.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1.
[5]蒋述卓.大学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角色定位——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1, (1) :145-152.
文化产业振兴 篇5
河北省六大措施促进文化产业振兴
更新时间:2010-03-2
5一是增加财政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奖励等多种方式,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大宗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二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积极探索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三是落实税收政策。帮助文化企业争取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产品研发、高新技术设备进口、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时、足额办理出口退税,允许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加速固定资产折旧。四是完善文化项目用地政策。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文化类高新技术项目用地优先予以安排,并制定出台相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文化产业项目,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用地,纳入省重点项目用地服务范围,优先予以保障。五是健全投融资体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河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探索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战略投资、融资和风险投资机制。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进入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柜台交易市场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省政府驻厦门办事处)
文化产业振兴 篇6
文化产业振兴高校中文教育困境出路
一、前言
高校学生的中文教育成为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因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研究的重点,教育更不能忽视。文化发展依靠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根本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而它发展的支撑点正是文学的创意写作,所以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中高校中文的教育是原动力。
二、高校中文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自然带来文化的繁荣发展,但高校中文教育的问题也要引起重视。其中,中文專业的现状是文学创作方面的人才的匮乏,而中文专业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求,我国中文教育模式一直承袭着传统模式,但传统模式的中文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合社会新的形式,因为当前国内外的高校中文教育的外部和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变化。
国内的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人们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化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社会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更高了,从而需要更多的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快捷。
然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和国家做支撑,而文学创新写作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发展文学创意写作,才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不重视自主创作和创意写作。在社会注意新形势下,学生自然找工作困难,传统中文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而高校中文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培养人才。专家也提出,中文学科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地域文化可以提升中文学科的竞争力。可见,中文学科在改革和发展上有更多可供挖掘的资源,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以及学者以改革创新的眼光去积极地探索和发现。
当前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其创造性,体现出中文教育课程的时代特点。在过去,高校中文教育担负起了传扬和集成民族文化的重任,而今后,若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中文教育改革,将对高校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同时,推动汉语国际化理想的进程,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对高校中文教育的建议
1.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
我国中文教育进行改革实是大势所趋,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培养作家是困难的,成为一个作家是需要天赋的,但是新兴复合型创意作家是可以培训的,但在很多国外的高校已经把创意写作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动机,开设了相关的创意写作的课程,招收相关方面的硕士。
2.改变培养目标
在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大的趋势作用下改变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写作人才是改变传统中文学个的一个有效方法。传统中文学科重在培养基础型人才为目的,对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不能给学生自由创作的发展空间,这样学生在社会上缺少竞争力,最终导致我国高校觉得中文教育没有出路。
社会文化产业的兴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中文专业培养新型的写作人才,与传统中文专业的写作有极大的区别,新型文化产业的写作人才具有更好适应文化产业和经济的特点,并促进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员。
3.改变教学体系
改变教学的体系,理论建设与创作能力并重,传统中文教育一直以传统理论为主,不重视技能的培养。要改变这种现象,应将创意写作的课程作为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来学习。中文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培养文学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写作能力的人才。当今社会普遍认为会写作的人不在中文系,这就给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中文教育要更贴近中文,而不仅仅是理论的灌输。培养写作型的人才,这是中文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任务。国外创意写作产业发展的很迅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制度上的完善。
4.评价体系的完善
中文教育属于人文学科,其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很强的形象和主观性,对学生应采取效果考核,过于整齐的量化考核不适合中文专业。中文专业和其他学科一样,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学生的考核主要是读写的考核,尤其是创作能力的考核,是根本无法量化的,而且创作能力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劳动。中文专业应像设计类专业一样加入入学考核,作为艺术类学科成语之一的文学专业却进行量化的考核,是不能挑选出文学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的。
5.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当前,教师职能的改变也是教学改革的另一大难题,中文教师职能的改变在于自身探索、科研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结论
以上是对中文教育改革的一些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中文教育创新的要求,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形势,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只要有创新型人才,就能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融合,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高校中文教育的改革也是当今社会相对受关注的课题,成功的改革还学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曲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2]李立.普通理工科高校中文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语文学刊,2013,1(7):110-111.
[3]范笑仙,刘颖,李曼.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综述[A].
[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11.
[5]蒋述卓.大学在城市产业转型中的角色定位——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1,(1):145-152.
文化产业振兴 篇7
4月初,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等9个部门发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20条。包括:积极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有效的信贷投放;完善授信模式,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保险市场;建立健全有利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机制等。
此新政的出炉,必将振兴文化产业,促共繁荣发展。
文化产业振兴 篇8
在全球化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势下, 以黑龙江传统文化遗产资源和后人创造文化组成的黑龙江特色传统文化产业, 正面临着产业安全发展的滞胀甚至生存危机。由于传统文化缺乏创新性、多样性特点, 难以被当代世界主流文化认同甚至遭到部分当代人的冷落与抵制, 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对公共领域进行人为操作, 其权利主体的大小也根据公共领域的范围所定。在传统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 遏需确定的, 是权利主体由谁掌控, 涉及到哪些权利和怎样实现权利所带来的利益? 囿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具有历时性和群体性特征, 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一直难以准确认定。
二、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基本法律概念
所谓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 通常是指传统文化的持有人, 即有权利保存、创造、传承文化不受损害的个人、民族、社区或者国家。在确定传统文化来源的条件下, 传承人就是权利主体。当传承者身份考据难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民族特征来推断传统部族或社区, 此时权利主体为当地区域的人民。然而, 当无法明确传承者身份时, 权利主体可认定为传统文化原始地的部族或者国家。国家作为权利主体, 可以进一步有效地进行在本国领域内传统文化资源的分配, 以国家的力量调动相关资源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和最大化。因此, 传统文化给予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前提是明确文化的权利主体。
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客体, 就是人类所创造的智力成果, 它属于无形财产。在《知识产权协定》序言中称“知识产权为私权”, 以私权名义强调了知识产权私有的法律形式。知识产权的权利客体符合有用性说明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一方面给予传统文化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保障, 另一方面肯定了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性资产的有用性。集合性作为认定客体的标准, 应明确它是否具有知识产权所需要的性质, 能否被知识产权所掌控。传统性这项特质, 作为权利客体的认定标准尤为重要, 因为在特定的环境下它需要跟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提到哈尔滨传统文化就会想到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及索菲亚教堂等标志物及其承载的文化客体, 这正是传统文化的产业价值所在。
三、传统文化产业予以知识产权保护的认定原则
首先, 保真性原则。传统文化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空间, 它是一种活态体系, 力求原汁原味的呈现, 保护传统文化的原有状态。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五大连池风景区火山地质完好, 拥有孤峰状火山、盾形火山和岩渣锥火山, 是世界上罕见种类齐全的国家文化遗产。诚然, 有些传统文化需要通过演绎进行传承, 通过媒体介质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 潜存破坏传统文化原真性的隐患, 不妨采取多种并存的配套保护方法, 与身边传统文化予以及时的、全面的及综合的依法保护, 以期自始保全它的原真性。
其次, 灵活和全面保护原则。实现这种高效的保护原则, 应不拘泥于原则性的框架, 可以借鉴不同领域相关的法律制度。1995 年霍夫曼勋爵在一个专利案中指出, 人们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种见解, 要想证明某种已经存在描述的合理性, 需从全方位了解该背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强调: “契合时代大潮, 追求创新文化, 传播创新思想, 研发新的模式。”应从具体的表象中抽离出来,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在此基础上, 来满足传统部族在保护传统文化的理念与需求。由于传统文化的客体是多样化且无物质性, 所以保护它的法律制度不能是单一、静止的。可以采取对传统文化较为综合的两分法模式进行保护, 即积极保护和消极保护。同时, 不妨增加一些专门的法律制度, 赋予不同传统文化主体不同的权利。
再次, 尊重协调现有的原则。其一, 传统文化不能离开某种技术而独立存在, 而是与相关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道德观念等相辅相成, 相互关联。例如黑龙江少数民族:赫哲族的鱼皮衣、朝鲜族的服装、鄂伦春族的篝火晚会、以及蒙古族翥凤翔鸾的舞蹈, 无一不是在尊重现有的原则下传承文化底蕴。其二, 传统文化的保护, 应从大局出发, 尊重相关区域内文件资料的相互协调, 不能破坏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件和基于文化产生的权利义务。传统文化产业需要在和谐状态下与知识产权体系并存, 并且注重各样传统文化之间保护措施的相互作用。
四、以龙江为例: 传统文化保护路径的配套建议
传统文化自身的复杂性、多元性决定了任何单一模式都不能有效地对其实现全面保护。这里, 在考量黑龙江本土传统文化的现实国情和自身属性基础上, 笔者就创建传统文化产业安全发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措施问题, 审提三点建议:
第一, 依法明晰权利主体。司法实践中, 传统文化不宜采用单一的主体认定方式, 而应用多层次的方法进行推定, 只有主体确定, 才能谈得上对特定传统文化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考虑第一层次是传承人作为传统文化的权利主体。传承人保留原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被社会认可。在此情况下, 推定传承人为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 合理也具有操作性。第二层次是社区或民族作为权利主体, 在传承人无法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由当地的社区或民族作为权利主体。第三层是国家作为权利主体, 这种情况是在第一层和第二层都无法实现时, 可以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
第二, 创设针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侵权赔偿制度。如果未经同意对传统文化滥用以致造成损害, 当地传统社区理应有权要求赔偿。鉴于地域独特的龙江传统文化特色, 黑龙江省相继颁布了《黑龙江省专利保护条例》, 《黑龙江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以及《黑龙江省专利纠纷处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目的就是禁止大规模复制权利, 从改造者身上获得侵权赔偿制度, 并有权利使用改造者的改良技术。笔者认为, 虽然不能只用金钱去衡量传统文化的价值, 但是为了促进正宗传统文化的可持续传承, 抓实“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 积极利用及修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对黑龙江传统文化的财产价值予以切切实实的尊重与保护, 以大幅提升龙江本土传统文化产业在东欧东亚等周边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三, 国际化与龙江本土产业文化相协调。根据TRIPs协议, 国际立法组织在对新技术予以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 也为避免传统文化的遗失制定了相关限制性规定。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促使现行协议的重新解释, 通过软法的规则弥补《知识产权协议》硬法的漏洞。黑龙江相关立法不仅应对本土文化、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予以协调, 还应当保持与国际立法趋势相一致。具体协调模式大体有三: 其一, 以巴西范式为例, 龙江传统文化知识产权权利主体的保护, 可以考虑通过委托当地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来整体推进并行使权力; 其二, 参照秘鲁, 可以考虑由龙江传统文化产生的财产性利益指定委托本地某资深基金会或者信托公司予以专业管理, 抱团取暖, 以扶持中小微传统文化企业的可持续壮大; 其三, 可以考虑采用多方合伙或合资的方式, 在地方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与当地传统部族共同直接管理运营带有集体性质的传统文化遗产, 以依法实现其产业化。
摘要:传统文化财产化是传扬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务实举措, 在创新型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进程中, 我国传统文化产业正面临愈发激烈的国际竞争情势。以龙江为例, 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具有直接密切联系, 为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振兴, 有必要体系化地构建一套传统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方案。其中, 对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主体和客体的法律认定, 是立法保护实施难的关键技术问题所在。
关键词:龙江传统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竞争安全
参考文献
[1]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 2009 (2) .
[2]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本体、主体与客体的重新认识——以财产所有权为比较研究对象[J].法学评论, 2000 (5) .
盘点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篇9
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 提高产业集中度
出台背景:
中国目前有大小钢铁企业1200家左右, 其中大中型钢铁企业约70家。钢企数量太多, 产业集中度太低, 大小钢企一团混战, 一方面导致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飞涨, 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钢铁业利润率, 不利于钢铁业的长远发展。
主要措施:
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 调整进出口税率, 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 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
主要影响:
政策虽然无法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 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联合重组将会给行业周期性下滑的延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期来看, 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
业界观点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表示, 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仅是为了缓解当前中国钢铁业的困境, 更表明了中国立志由钢铁大国转变为钢铁强国的决心。此轮调整过后, 中国钢铁产业将在新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朱继民说, 中国已经连续3年钢铁产量大于销量, 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钢铁企业的压力将比前几年要大, 而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又造成企业间恶性竞争。因此, 此次规划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快中国钢铁业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 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促进中国钢铁业的良性发展。
汽车业:推动产业重组, 打造自主品牌
出台背景: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二大汽车消费市场。受金融危机冲击, 中国车市在经历了连续9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后, 在2008年出现下滑。作为一个对上下游产业拉动效应十分明显的产业, 如果车市和汽车产业持续低迷, 不仅严重影响扩大内需, 对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也将带来不利影响。
主要措施:
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 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 使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影响:
减征购置税政策对大多数轿车企业构成利好。专项资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刺激了内需, 扩大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另一方面鼓励车企进行研发投入发展自主品牌, 这将对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构成长期利好。
业界观点
(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
汽车产业作为产业链最长的产业之一, 对消费拉动作用巨大。不久前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提出, 力争2009年汽车销售量超过1000万, 未来三年平均增长率达10%。
曾庆洪是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起草人之一。他说, 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细则已经基本成型, 共有17条配套措施, 将分别在3、5、7、9和11五个月份陆续推出实施。其中, 3月份的1.6升小排量汽车购置税收减半已经实施, 而最为市场关注的重组兼并政策预计在7月份推出。
纺织业:未来三年欲达到三大目标
出台背景:
受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纺织经济受到巨大冲击, 部分企业陷入困境, 甚至出现停产、关门现象, 但与此同时, 占行业数量三分之一的优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创造利润达全行业利润的98%。尽管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出现回落, 但国际市场对质优、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品服装产品继续高度认可, 中国纺服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并没有减少。
主要措施:
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 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影响:
退税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 但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 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 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另外, 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 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业界观点
(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尹国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纺织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尹国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 来考虑纺织产业的调整和发展。”他认为, 纺织业调整振兴规划体现“调整优化”而非“行政干预”色彩。
对于当下市场最为关注的“细则中纺织业出口退税率将再度上调至17%”, 尹国新认为这是政府原本就应该出台的措施, “出口退税政策的应有之义, 就是由于按照国际惯例, 中国在出口环节多征收了一道17%的增值税, 这是本来就应该退还给企业的, 而不应该作为调控整个行业的手段。”
尹国新表示, 虽然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 会导致一部分中小企业倒闭,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要以行政力量进行干预。在当前纺织业产能过剩的现实之下, 一部分中小企业倒闭属于优胜劣汰的正常现象。
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进装备自主化
出台背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 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在发电设备、重型设备等领域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中低档数控机床、中低档大型工程机械等也已接近国际水平, 但大型石化通用设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档大型工程机械等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措施:
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 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 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
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 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 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另外, 规划中要求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和鼓励采购首台首套国产设备的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 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意义重大, 有助于其市场份额提升及推广。
业界观点: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表示, 在整个装备制造业还未走出低谷之时, 尽早出台细化的配套措施是当务之急。
他表示, 当前金融危机仍未见底, 世界主要工业国家货币大幅贬值, 给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此, 装备制造行业迫切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 相关细则早公布, 行业早受益, 更主动。
此前公布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强调支持自主创新, 决定建立使用国产首台 (套) 装备的风险补偿机制。向文波说, 这个政策太好了, 这样才有利于做大做强一个产业。但这需要政府及早制定相关细化政策, 比如, 风险补偿机制由哪个部门负责实施, 用户的首台 (套) 装备如何认定, 如何补偿等。
受金融危机影响, 许多国外老牌装备制造企业由于现金流出现问题, 盈利预期受到影响而“身价”大跌。向文波说, 此时走出去进行并购, 不仅能以较低的价格拿到优质资产, 还可通过并购掌握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船舶业:加快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出台背景:
目前,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造船大国, 与第一大国的差距不断缩小。2008年, 我国造船完工量达2881万载重吨, 占世界总量的29.5%, 新船订单量占世界的37.7%, 手持船舶订单占世界的35.5%。但是, 中国船舶工业在造船设施、效率、质量方面, 尤其是配套能力方面, 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主要措施:
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拟出台单壳油轮和化学品船以及老旧船舶的报废更新政策;提前实施进入中国水域的单壳油轮淘汰政策。
主要影响:
中国造船业订单以散货船为主, 大约占比70%左右, 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 调整运力结构。而目前全球油轮在手订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单壳油轮淘汰所新增需求, 因此不会在国际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产品基本代表相应领域的国家水平, 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相对有利。
业界观点: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吴有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表示, 船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得非常及时, 抓住了船舶行业的问题, 目前的关键是在扩大需求上采取措施, 从船用设备、海洋工程两方面着手下功夫。
他认为, 船舶振兴规划纲要提到“稳定订单、保持增长”是不错的, 但是要拿出具体措施来, 国内航运企业的造船需求可以稳住, 但是中国造船企业造的船绝大部分是国外船东的, 这可就难调控了, “所以这方面要加以重视”。
吴有生表示, 中国船舶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造成造船产能大大过剩、创新能力滞后等问题, 都亟待破解, 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破除发展瓶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方面, 老旧船舶需要更新, 一些内河、江湖船舶技术低、排量差, 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需求。同时, 要发挥海洋经济的综合效应。船舶业可以和远洋海洋渔业更好地结合, 深海油气开发建设也需要船舶业的参与。
电子信息业:助推中国彩电工业转型
出台背景: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急剧下降、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深度调整。目前我国彩电工业的年产值接近2000亿元, 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23%左右, 是基础较好、竞争力强、发展快、规模大、国际化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电子信息支柱产业之一。
主要措施:
加大投入, 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 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 推进“三网融合”。
主要影响:
规划对于通讯设备行业 (3G及宽带) 、电子行业、彩电行业以及软件行业构成利好, 同时, 将推动国内服务外包需求的成长及对本土基础软件企业需求的增长。
业界观点
(联想集团CEO杨元庆)
“帮助产业成功转型, 从出口为主的产业格局向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转变, 鼓励和支持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去进行更多创新, 使企业在全球更有竞争力, 这就是我对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计划的期望。”
据杨元庆介绍, 金融危机对电子信息产业冲击最大的就是海外业务, 海外市场的不景气对中国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造成了很大冲击, 因为海外市场在不断萎缩。
轻工业:解危除困, 由大变强
出台背景: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 去年9月以来我国轻工业产品出口大幅下滑, 企业停产倒闭增加, 产品积压严重, 亏损面扩大, 轻工业发展正在经历艰难的时刻。
主要措施:
扩大城乡消费。进一步提高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中小轻工企业的财税和信贷支持。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加糖、乳制品、盐、纸浆等产品的收储。
主要影响:
轻工业总共涉及大约45个大小行业, 预计食品、家电有望成为振兴重点。但是国家政策对于短期行业景气难以起到明显的支撑。“家电下乡”对大家电的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 但是众多外向型经济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受国际经济恶化影响而返乡, 农民购买力 (需求) 变化制约了“家电下乡”的效果。
业界观点
(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
“轻工行业振兴规划很重要, 但创新更重要。”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副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 “国家给企业减免税收, 对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董明珠说, “金融危机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缺乏信心, 信心从哪里来?就是创新, 有创新才有实力, 企业一定要坚持创新, 要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为此, 她呼吁, 完善国家扶持自主创新政策。
她提议, 国家对于扶持自主创新的制度设计要改变现有做法, 不以项目报告为标准来拨付资金, 而以实现的创新成果为依据来给予激励, 在创新成果得到验收后再拨付扶持资金。
石化业:雪中送炭, 实质利好
出台背景:
去年以来, 我国石化产业遭遇重大冲击。受实体经济增幅放缓影响, 国内外市场需求疲软, 石化行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集中显现, 在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石油化工景气周期低谷叠加的影响下, 我国石化产业陷入低迷。中国石油已发布公告, 预计2008年净利润与上年相比下降50%以上。
主要措施:
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 完善税收政策, 增加技改投入, 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 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 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 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
振兴规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 进行产业布局, 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 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规划中, 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行业将得到有力扶持。
业界观点
(河北春蕾实业集团董事长刘玉芬)
“在河北邢台, 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虽然知道有政策支持, 但并不清楚细节。”因此, 刘玉芬建议, 国家尽快出台一些实施细则和操作机制。
刘玉芬还提到:“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企业, 越早拿到订单的, 企业就越容易成活, 订单迟迟不来的, 企业就完了。希望国家在资金和政策扶持上, 能够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 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此前国家出台的石化产业振兴规划, 立足点在于促进石化产业中长期可持续发展与提升产业竞争力, 短期着力于通过扩大内需拉动石化产品消费, 中长期通过加快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有色金属业:对症下药促发展
出台背景:
目前,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产能过剩, 大量企业减产停产。同时, 产业集中度低, 2004年中国大型有色金属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整个行业的33%, 但到2007年这一比例已降至28.27%。产业集中度太低使大型骨干企业没有足够影响市场的能力, 并直接导致中国整个行业在国际上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主要措施:
“收储”将是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主要措施, 具体包括落实及增加“收储”计划、推动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国外资源并购、落实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合理调整税费以及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改的支持等。
主要影响:
“收储”对于扭转国内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库存高企的困境有直接作用, 而对于那些已经被“收储”的铝厂、锌厂等企业, 他们面临的库存压力已经相对较小, 现金压力减轻, 由此可能使得市场抛售压力缓解, 从而使得部分金属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业界观点
(铜陵有色集团董事长韦江宏)
对于即将出台的有色行业振兴规划实施细则, 韦江宏认为要注意看政策是否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 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实质性支持。
韦江宏表示, 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规定, 国家是否出台像水泥、发电行业一样的“上大压下”的规定, 如是否规定5万吨以下的炼铜企业、铅锌冶炼企业关停?他透露, 国外铅锌冶炼企业最低的产能是10万吨, 铜冶炼企业是15万吨。“上大压小”可以提高有色行业的集中度;
二是国家支持技术改造和研发的政策;
三是支持利用两种资源的政策。一种资源是国外资源, 一种是再生资源;
四是振兴规划细则中, 是否能对国内矿山开采秩序作出明确要求, 进行整顿。如能否采取大矿大开, 周边小矿按照市场法则由大矿山企业进行整合的原则, 以提高矿山开采行业的集中度。
物流业:恰逢其时, 意义重大
出台背景: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产业。据测算, 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约88.82万亿元, 同比增长18.1%, 增幅下降8.1%;物流业增加值完成约1.94万亿元, 同比增长14.6%, 增幅下降5.7%;社会物流总费用约为5.21万亿元, 同比增长14.7%, 增幅下降3.5%。同时, 物流业本身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发展、亟待规范的突出问题。目前, 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 2009年有可能是中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
主要措施:
可能将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与运输业统一, 调低为3%;扩大营业税差额增收范围、对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等。
主要影响:
物流业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 规划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金融危机对物流体系的冲击。
业界观点
(宝供物流董事长刘武)
物流产业是基础产业, 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血液, 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之大。作为一名物流企业的管理者, 刘武建议物流产业振兴规划相关细则尽快出台, 同时, 他希望在即将制定的振兴规划实施细则能在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和降低市场准入等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 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 建议能推行总部统一纳税, 同时调整仓储业税率, 对物流业科技方面的投入给予适当免税, 并在土地使用税方面给予优惠。
第二, 在金融支持方面, 政府应允许通过贴息、应收账款抵押等方式, 帮助物流企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广东建材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篇10
会议认为, 轻工、纺织、建材是广东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 有色金属是广东的特色产业, 必须加快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会议强调, 广东轻工业调整和振兴, 重点要以市场为导向, 积极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争取2009年~2011年, 实现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 在品牌培育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 重点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推动纺织工业转型升级, 着力打造自主品牌。争取2009年~2011年, 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
建材产业调整和振兴, 要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线, 切实推进优化布局、淘汰落后、调整结构、提升水平, 打造全球陶瓷研发和设计中心。
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 要重点扶持铅锌、稀土、铝材、铜材和有色金属合金等产业发展, 通过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培育1~2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提请审议《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草案) 》的议案和《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 (修订草案) 》的议案, 将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
传承长征精神 振兴民族产业 篇11
(华旗资讯移动存储事业群总经理 高哲)
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完成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更创造了一种令全人类为之景仰和钦佩的精神——长征精神。
70年后,一群热血沸腾的普通人,为真实体验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与豪迈,在中央电视台的组织下,重走长征路。不仅传承了红军的长征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民族产业前进的巨大力量,也发扬了自强不息、产业报国的爱国者精神。
长征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记忆的历史。它“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爱国者此次行动,不仅是对长征精神的传承,也是华旗人自强不息和执着精神的体现,是用爱国者的方式重走现代的新长征路,是要把振兴民族企业、打造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作为新的长征。
长征途中的艰辛和走完长征的喜悦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任何事物都是相通的。可能是从事销售工作的缘故,我想到我们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品牌推广中遇到的困难也是一种长征。长征中不仅要适应恶劣的环境,还要和敌人作斗争;现在也是一样的,我们不仅要面临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还要面对很多国内外品牌的冲击。走完长征后,我对我们公司的发展目标更有信心,困难只是暂时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可能遇到瓶颈,可是只要坚持下去,突破瓶颈,就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所谓“正则通,通则广”,从通到正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这个大团队的坚持,需要我们这样自强不息的一直走下去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团队协作的精神,自强不息,执著追求,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70年前的长征是这样,70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坚持的精神。相信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必将实现“将爱国者建设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品牌”的发展目标,振兴民族产业。
中国养老出路在于养老产业振兴 篇12
1.存在严重养老概念和定义的认识差异
当前的政策倾向是围绕保障性社会的养老制定的,是解决社会五保户、孤寡失能者、智障者、行动缓慢者的少量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对大多数的居家养老者、退休老人的健康生活缺乏政策支持。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对养老产业的认识存在问题,将养老产业和养老福利事业混为一谈。
2. 启动养老市场,把重点放在大多数老年人健康养老的社会问题上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再腾起的关键问题。影响养老产业发展的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狭隘的利益驱动问题,也是缺乏整体宏观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问题。
启动养老地产市场、组建社会服务市场机制是解决养老问题的唯一动力。我国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市场机遇处处存在,我国的企业家和房地产行业也早就看到了无限商机。
3.严重缺乏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形成,养老居住缺少支撑点
目前最缺乏、最薄弱的环节是养老服务。企业不投入、年轻人不愿意加盟,风险大、收入不高、脏乱差。老年服务被社会看成低档、低地位的职业,服务机构长期未能形成。对开发建设企业而言,老年地产的开发不成问题,而建设以后的老龄化专业服务成为地产行业的拦路虎,没有一定的服务专业水准是难以胜任的。
4. 要放开市场,允许开发商赢取合理的开发利润
开发商是要通过市场获得利润,并藉此得到发展的。只有企业的发展,养老事业才会有更大层面的发展。老年地产与普通地产不一样,一般投入成本都要加大,实际要获利很难。应该规范土地供应,给予老年地产商以政策支持,扶持地产商上路走一程。
上述四大焦点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当前最主要的是依靠市场、启动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理顺政策关系,为开发企业排忧解难(赢利和服务),让养老地产商及早进入,才能开启中国养老产业的宏大事业。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关于养老居住设施
(1)新建养老居住社区
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本是主流模式,但项目建设和落地存在障碍,原因是:找不到养老地产开发的赢利模式;未有适合国情又能满足传统养老观念的居住模式;缺乏承接养老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
解决方式:在城市规划中把养老配套作为指标落入城市用地(类似现在的幼儿园、小学的土地供应做法),并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规定适老化住宅的比例(类似经济适用房配建办法),令投资者在土地拍卖的同时,就已经清晰了解需要配置的养老配套指标及需要配建的适老化住宅比例。其余为商品住宅,以分担投资者控制成的本风险。
(2)既有老旧居住社区养老改造
目前,国内大量的既有居住社区面临严峻的适老化改造问题,主要涉及到三方面问题:一是适老化住区空间环境和家庭住宅内适老化改造问题;二是适老化设施的活动面积问题;三是专业服务公司、服务人员缺乏问题。
由于既有社区的适老化改造涉及钱(资金)、地(土地)和人(人才)的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还难以解决,需要政府介入作出规划,带头试点示范,寻找商机,逐步实现既有社区适老化改造。
解决方式: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旧社区适老化改造(如: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改造、家居装修适老化),公共部分建议利用物业维修基金解决资金问题,家居部分推动住房公积金使用。
2.关于居家养老服务
目前,养老服务市场机制尚未形成,缺乏规模化系统经营管理经验和手段,尚不具备承接养老地产项目的养老服务条件,缺乏养老服务的成套服务标准规范,突出表现在:
(1)护理人才、管理人才的严重缺失
目前的护理人员90% 来自农村,教育水平低,专业知识技能缺乏,服务意识较差,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人员流动很大,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
两种解决方式:一是政府给予护理行业政策优惠及资金补贴,参照环卫工人的做法,给与“户口落户、子女随迁”等优惠政策,给与在岗职工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护理行业的发展。二是保障服务品质和水准,政府需要组织制定各类的管理服务标准,特别是护工人员定级职称,提高护工人员社会地位。
(2)医疗政策未与养老政策挂钩
目前的医疗政策和养老政策是独立运作的两个系统。尽管中央政府有医疗互通共享的政策,但各地的细则尚未出台,运营受阻,异地养老不便,老年地产受阻。建议制定医养结合养老机制,整合人员设备资源,明确养老护理服务纳入基本医保体制。
三、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1.制定可持续的养老产业发展顶层规划方案
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各个城市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制定5-10年或更长周期内适老化住区的规划指标体系,适老化住宅的改造计划目标、考核、监管、评估的运营制度。制定老年用品的发展规划,引导老年用品产业的发展。
2.全面、整体、系统地理解“9073”政策并进行清晰解读
(1)90%的居家养老实际是社区养老主体对象,是社会养老最需要的关注点。但是现实中养老已使年轻人不堪重负,妨碍了社会生活经济健康发展。目前的政策语境下,居家养老的利好实际惠及不到,形同虚设和空挂。
(2)7% 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社区照料,目前也因具体条件不具备,仍然迟迟不能落实。主要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服务人力支持。
(3)97% 的养老问题,其实政府并不能有效落地。社区养老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尽快使开发商成为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主力军。因此,需要制定各项支持政策,发掘养老产业潜在的商业机会,鼓励开发企业积极投入。
3.深入调研并动态追踪老年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国家应该拨款专项基金,展开全国范围内的《老年人需求专项调查研究》,对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观念态度、经济收入等进行全面分析调研,得出当前中国老年人的需求现状,做好发展老年事业的重要基础工作。
4. 建立与商业保险、养老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相配套的养老制度
让养老有资金,服务有酬报。倡导和探索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公益自愿者进入方式方法,鼓励积攒服务时段(养老时间银行),用于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的酬报方式。建立完善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制度。
5.关于快速启动养老市场问题
目前,中国内地老年消费群体的状况是,30-40年后因养老观念滞后群体庞大,消费欲望不强,50-60年后养老观念开放,但尚未成为市场主力。建议不能消极等待老年消费群体的自然转换和市场自然成熟,政府应从组建养老服务端切入,大量采购养老服务,并将养老补贴直接发放给老年人群,刺激市场供应端养老服务产品的放大做强,促发老年人主动养老消费观的形成。
6.关于养老市场细分与政府功能定位问题
建议政府着力推动和培育中低端养老市场,做好保障型的机构养老产品服务,将高端或中高端养老市场空间留给社会资本和企业,发挥政府、企业和民间力量的各自优势。
四、结论
养老的核心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问题,实际关乎到我国的社会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启动市场,按市场规律做大做强养老服务、养老地产、老年用品开发三大产业,是目前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