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统计

2024-05-25

基层卫生统计(通用11篇)

基层卫生统计 篇1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已成一个重要的融资方式和发展手段。如何保证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和发展方向, 规避、减少负债运行的风险及其负面效应, 科学合理地规范负债率, 打破融资瓶颈, 解决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矛盾, 探索建立融资的长效机制, 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机和活力, 推动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是各级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试以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例, 进行研究探讨, 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本文所说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相对地市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而言的, 具有特定的含义。具体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等;二是乡镇卫生院。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状况

河北省有11个市, 136个县, 1962个乡镇。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99所。其中, 县级综合医院202所, 中医院135所;乡镇卫生院1962所 (含中心卫生院、所) 。据2010年账面统计资料显示, 河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负债金额为64.88亿元, 平均资产负债率28.97%。其中, 县级综合医院负债42.99亿元, 占66.26%, 资产负债率28.91%;中医院负债11.43亿元, 占17.62%, 资产负债率36.06%;乡镇卫生院负债10.46亿元, 占16.12%, 资产负债率24.01%。县级综合医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152%、146%;乡镇卫生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141.68%、138.29%。县级综合医院负债额度占2010年度业务收入的41.06%;乡镇卫生院负债额度占2010年度业务收入的32.92%。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原因分析

现以县级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负债为例进行分析。负债总额共计53.45亿元, 如果按类别和用途进一步细分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房屋建设及设备购置15.36亿元;药品及卫生材料购置31.71亿元;预收医疗款及应付社会保障费5.34亿元;其他1.04亿元。分别占负债额度的29%、59%、10%、2%。其中, 房屋建设及设备购置、药品及卫生材料购置、预收医疗款及应付社会保障费、其他债务的比例, 县级医院为32%、56%、10%、2%;乡镇卫生院为14%、72%、10%、4%。

据初步调查, 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 国家投入政策不到位。这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主因。目前, 河北省县级医院在职人员工资, 基本由医院自身收入解决。经济状况好一点的地区, 职工“三险一金”财政负担或负担一部分, 贫困地区要靠医院自己想办法解决。另一方面, 国家基本建设投入实行中央、省、市、县分级负担的政策, 但大部分地区, 因财政困难或其他原因, 当地政府不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 只好贷款或采取社会融资的办法解决, 从而形成了医院债务。

第二, 盲目购置大型医疗设备。在国家《大型乙类医疗设备管理办法》出台前和出台之后短期内, 大型医疗设备购置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其原因一是医疗机构自筹款买设备, 不用上级审批;二是国家定价大型医疗设备收费偏高等。

第三, 新型合作医疗需求。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 河北省农民参合率达到94.46%。农民基本医疗费用的解决, 使医疗需要需求呈迅猛发展的势头。而且, 农民得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已成为常态, 加之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报销比例较多, 许多医院人满为患, 特别是住院病人骤增。初步统计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平均每年增加20%-30%。为适应病人医疗需求, 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行贷款或采取其他融资的方式, 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改扩建或购置急需的设备等。

第四, 医院正常发展。突出表现在国家拉动内需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大规模投资之前。在国家“卫生三项建设”期间, 主要是后期, 因为当时项目投入较少, 国家的投资额度与建设项目差距太大, 而地方政府又没有能力投资,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想方设法贷款或采取社会融资的办法。2005年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投资建设, 但政策规定, 凡是达到建设标准的医疗机构不再投资, 以前欠款由当地负责解决, 基本上形成了“鞭打快牛”的做法。据河北某县统计资料显示, 该县乡镇卫生院建设欠款达538万元, 至今没有能力还款。此外, 由于缺少周转金制度, 普遍存在医院药品、医疗耗材等欠款, 据调查一般从购买之日起, 拖欠3至6个月的居多, 导致了短期大量拖欠, 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新的债务模式。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化解对策

负债运行已经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沉重负担, 其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可低估, 如何走出过度负债、过度医疗、过度收费形成的恶性循环怪圈,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资产变现解决, 迁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可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其原有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进行全面评估, 在此基础上向社会公开拍卖, 拍卖所得用于偿还欠款;财政还本付息解决, 国家已经界定政府举办的医院属于公益性质, 在经营上实行保本或略低于、略高于成本的收费政策, 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集资或贷款建设的房屋、设备等, 均为国有资产, 考虑到本身偿还难度, 地方财政理应负责还本付息;贫困地区由中央和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贫困地区财政困难,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本身或地方政府均无财力解决, 建议这部分债务由中央或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省市县财政分级负担解决, 采取省市县乡债务分摊的办法解决, 在具体操作上, 不搞一刀切, 地方财政状况好的可以多负担一些;改制解决, 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改革, 在非营利性质不变的情况下,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 打破融资瓶颈,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变部分负债为资本, 以解决债务负担, 从而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步伐, 同时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周转金制度, 为解决医院短期欠款, 建议由同级财政、卫生主管部门, 重新核定医院专用周转金, 用于药品、耗材采购的周转使用。

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的思考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运行主流是好的, 其积极作用应该充分肯定。负债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促进了卫生事业发展,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目前出现的问题, 笔者有如下建议。

第一, 负债率与医疗机构发展相适应。鉴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职能、收入、服务范围和专业要求等各不相同, 是否进行负债经营?负债额度如何确定?不同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决策管理。简而言之, 就是要使得衡量偿债能力指标之一的负债率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性质及其发展相适应。县级综合医院等业务收入好、积累多的单位, 具备偿还能力的, 适度负债是正常的, 有利于医院建设与发展, 但要注意贷款发展需量力而行;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大量的医疗救治及公共卫生、卫生保健、基层卫生管理等任务, 应少负债, 或直接按公共卫生机构等同对待。

第二, 负债与还款预期相适应。负债必须以融资机构的业务收入和业务发展能力为标准核定, 以不损害机构稳定发展为基础条件, 以单位预期收益为尺度, 合理确定负债规模, 保证债务效益和及时按期限偿还为主要目标。

第三, 负债率与资源配置标准相适应。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贷款或社会融资发展医疗卫生项目, 要在卫生区域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框架之内, 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展规划相协调, 与社会发展与群众需要需求相吻合, 坚决防止盲目发展和扩张等。

第四, 负债率与卫生投入相适应。负债在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本身收入的同时, 还要把各级财政对卫生的投入考虑在内, 把国家投入政策作为重要依托, 以此确定负债投资项目, 防止负债过多导致长期无法偿还或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违规行为。

第五,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一是建立政府融资平台, 严格项目审批, 规范负债规模, 确保项目效益, 防止出现资不抵债等行为;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贷款或社会融资, 要严格禁止将房产或重大设备等国有资产作为抵押;三是尽快建立基层医疗机构负债经营保障评价系统, 加强财务监管, 规避融资风险;四是尽快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融资办法, 规范融资行为, 规避融资风险, 提高融资效率, 更好地利用社会资金为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河北省卫生系统2010年财务决算[Z].

基层卫生统计 篇2

摘 要 卫生统计工作是对卫生工作中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的过程,是构成卫生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通过卫生统计数据所提供的数据信息,不仅能够为卫生部门制定计划、实施任务以及检查工作提供客观、真实的参考依据,还能为领导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并为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服務。

关键词 卫生系统 统计工作 应对策略

一、引言

基层卫生统计工作,通俗来说就是指基层卫生事业单位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对基层工作单位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加工、整理等环节,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为各级领导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数据参考,使领导更加了解客观情况,为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针对我国目前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在统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以下就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卫生统计工作更深入的展开提供些合理建议。

二、我国基层卫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系统中,领导对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由于他们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常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机构的改革中,对于基层卫生统计工作往往放在最不显眼的环节,导致各个科室以及整个医疗系统不注重卫生统计工作的作用,使得统计工作人员工作障碍重重,难以取得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以致会出现一线的临床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情况,以至于对医疗科研工作产生误导,严重制约了卫生系统的健康发展。

其次,在基层卫生系统中,从事统计工作人员数量有限,而且缺少专业技能高,业务熟练的业内人士,有的甚至是兼职人员,缺少职业素养,对于统计工作甚至无从下手,这对基层卫生系统统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阻碍。例如,在有些基层卫生系统中,仅市级医院配备数量有限的专职统计人员,其它地县卫生系统部门中只配备2-3名兼职人员,而且这些从业人员学历低,缺乏统计工作经验,可见,统计工作的队伍建设储备力量相当薄弱。

再次,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配置设备落后陈旧,工作整体环境差。尽管在各基层卫生机构中都装配了计算机和相关设备,但是统计工作基本还是以手工为主,对计算机的使用很不充分,单纯停留在用现成软件进行数据汇总和计算等,使设备的使用效率低下。由于基层卫生事业单位面临的统计数据繁多,以手工的方式进行汇总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的效率。

最后,基层卫生统计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完善。例如,在统计工作中,统计部门忽视统计制度,对上级的要求没有落到实处,贯彻不力、我行我素等。此外,我国目前的统计报表制度没有能够依据基层卫生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使得统计报表制度和评价标准不具有参考性。最后,统计部门人员权责不明确,激励制度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基层卫生统计部门的重要作用。

此外,统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然而长期以来,基层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人员变化较大,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再加上基层卫生部门领导对于统计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这是造成基层卫生统计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

三、针对基层卫生统计工作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对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视力度

要加强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建设,首先要提高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力度,提高卫生统计工作的整体地位,卫生统计工作人员和领导加强沟通与交流,为领导提高及时准确的信息,使领导意识到统计工作的不可或缺。其次,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掌握专业的统计知识,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方法。最后,在统计工作的实施环节,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得资料在收集和整理汇总过程中,变得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2.加强基层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基层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上完善合理的上下级业务指导体系,可以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实现统计系统内部各个工作环节和统计内容的协调统一。此外,基层卫生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卫生系统内部的交流与培训、会议的召开以及工作的落实等等。

3.加强基层卫生统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卫生统计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工作和任务的需要,配备与之相适应工作基础设施,尤其是基层卫生统计组织,由于长期以来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大大影响了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顺应基层统计工作的需要,基层组织需要配备基本的工作室、打印机、复印机、计算机、影像处理设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软件设施。

4.加强卫生统计队伍的建设

统计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统计的质量和效果,对此卫生部门要通过灵活多变的培训形式,想方设法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不断招纳新的统计人员,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从而达到稳定统计组织的目的,为基层卫生统计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卫生统计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卫生部门的决策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基层卫生统计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卫生统计工作的水平,顺应基层卫生组织改革的需要,促进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莉.浅谈卫生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卫生工程学.2002(02).

[2]吕军,李一杰.预防医学专业中卫生统计的教学技巧.卫生职业教育.2005(06).

全面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 篇3

一 、 以 建 设 标 准 化 “ 壮骨”, 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程度的高低, 直接关系着老百姓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一是定位高。我们在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建设上, 坚持“眼光远、思路宽、标准高”的原则, 在符合《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 满足辖区服务人口数量需求的基础上, 力求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环境温馨, 并符合国家卫生学等标准。目前, 我市10个卫生院基本建设通过争取国家资金和地方财政支持等措施, 全部实行了新一轮的标准化建设。二是配备齐。10个乡镇卫生院均按1.4名/千服务人口和1.2张/千人口配备了医务人员和床位, 并配备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其中, 6个卫生院配备了DR, 3个卫生院配备了碎石机和腹腔镜。三是要求严。全市145个村卫生室的建设严格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布局、统一外观、统一标识标牌、统一设备配备”的要求, 扎实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房屋建设和基本装备由市财政、村委会筹资和企业家捐资建设, 业务用房面积120-160平方米, 设“四室一房”, 及29种以上常用设备。目前, 我市145个村卫生室除今年正在新建的16个外, 其他村卫生室全部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二 、 以 业 务 规 范 化 “ 活血”, 提高医疗技术普及性

规范化建设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业务发展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普及和提高。一是强化依法执业。我们强化依法执业的理念,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 建立健全并落实以医疗核心制度为主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 加大院感预防控制管理力度。二是强化医疗质量提升。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措施, 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拓展业务范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确保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价廉。4家乡镇卫生院与上级三甲医院建立了长期协作机制, 近3年无医疗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诊疗操作规程和绩效考核办法。督促乡村医生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诊疗规范, 做到诊疗有处方、看病有记录、收费有依据、传染病有报告。三是强化公卫服务。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转变服务模式, 以健康管理为中心, 全市乡镇卫生院组建全科医师团队28个, 实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率已达55%。截至目前, 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率95.7%, 一类疫苗接种率为100%;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97.3%,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9.8%;65岁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率70.9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80.5%;2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84.6%;重型精神病规范管理率97.2%;全市疫情报告及时率、准确率均达100%。通过业务规范化建设, 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的普及性。

三 、 以 运 行 信 息 化 “ 化瘀”, 提高医疗资源共享性

信息化建设是基层医改的强大支撑, 通过运行信息化建设, 有效化解了基层卫生机构信息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 提高了医疗资源共享性。一是建平台。我市自2011年开始启动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全省率先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了包含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基本药物制度、新农合结算及综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当阳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全面实现市、镇、村三级卫生信息资源共享, 为综合服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撑。2013年, 当阳市在全国县市级率先发行兼具就医和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二是建网络。我们建立完善了医生工作站, 为全市10个乡镇卫生院、145个村卫生室按4500元/单元的标准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刷卡器等相关设备, 并联网接入信息化管理平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信息系统联网率达100%。全市卫生计生信息实现了无缝对接, 达到了村村通网络, 时时知信息, 处处能报销的目标。三是建机制。我们建立健全了信息运用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信息互联互通作用, 确保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及时报销, 省内住院四级联网即时结算。并定期开展财务运行状况、双向转诊、医疗费用、抗菌药物合理运用等分析, 充分发挥了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

四 、 以 管 理 科 学 化 “ 健体”提高医疗模式统一性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 篇4

一、稳步推进基层医共体建设,促使健康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建设新的医疗格局。为了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定并印发了《清水河县医疗集团双向转诊方案》,制定了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及双向转诊流程,与相关单位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依托医联体、医共体的建立,逐步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救治机制,基本形成了“村级首诊、乡级复诊、大病进县城、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

(二)加强大病集中救治,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加强30种大病集中救治,提高慢性病管理质量。针对乡村振兴局认定的防止返贫检测对象,按照“四定两加强”的原则,持续做好大病分类救治工作。截至5月底,累计救治大病119人次(其中30种专项大病30人次)。按照“应签尽签”的原则,重点检测签约人口7383人,签约率100%。累计救治重病3人,共排查出慢性病患者2378人,规范管理率均达到了90%以上。

(三)持续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政策,建立因病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措施。县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均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执行“先诊疗后付费”政策。截至5月底,县医院、县中蒙医院累计“先诊疗后付费”住院一站式结算271人次。对于门诊治疗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县医院、县中蒙医院、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通过医保一站式结算平台给予结算,只收取个人自付部分。主动配合各相关单位对重点人群、大病、重病救治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对自付医疗费用较高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持续执行“一事一议”政策。

(四)充分利用集团医院人才优势,推进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工作。由县医院14名西医和中医科专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和护士、村卫生室(服务站)村医组建了16个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县医院每季度深入基层不低于一次(全年残疾人和卧床不起患者服务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基层不低于每月一次(每季度残疾人和卧床不起患者服务率达到100%),村卫生室、服务站按照随叫随到的原则,进行长期处方、出诊、家庭病床、慢性病随访、老年人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履约服务。按照“应签尽签”的原则,签约易返贫致贫重点检测对象7073人,签约率100%。按照“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的原则,慢性病履约3807人(次),帮助代购药品62人(次)。县医院配合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脱贫人口和未消除风险边缘易致贫人员、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820人进行了“两病”认定。

(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统一管理,药品(耗材)实行统一采购。县医疗集团建立了统一规划、审核、报销的财务管理机制,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控制不合理支出。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耗材、中药饮片)实行统一采购,统一管理,医疗集团统一采购9批次,运行良好,有效缓解了药品(耗材)采购困难、品种不全、配送不及时的问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了慢性病患者医保目录内用药品种配备,基本能够满足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推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一)持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根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通知》,县卫健委下发了《清水河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调整20xx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函》,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入户随访要求每季度不低于一次。对开展签约服务的其他慢性病患者,每年随访不低于一次。同时对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病(髋、膝)、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慢病患者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全县服务人口数为76674人,建档人数为74608人,建档率97.31%,签约60732人,签约率79.21%;重点人群28254人,签约26473人,签约率93.69%。为了加强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高了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能力。均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妇幼保健工作,并将宫颈癌和乳腺癌纳入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提高了妇幼健康管理能力。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各项工作均基本达标。

(二)明确工作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制度。根据辖区服务人口分布情况,按照组建团队以村卫生室村医为核心提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并在各村卫生室设立“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团队公示牌,公示团队服务人员、服务范围、服务时间、服务内容、联系方式等信息。

三、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一)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配置了大三件(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小三件(血球计数仪、尿沉渣分析仪、心电图机)医疗设备,并建设了远程协诊诊断系统,与县医院超声、心电、放射实现了“下级检查、上级诊断”。

(二)各卫生院全部建立了中医馆和名医工作室,安装了“智医助理”辅诊系统,实现了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的互联互通。

(三)对部分卫生室人员进行了优化调整,为卫生室配置了常规诊疗设备,规范了药品采购程序。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购置、人员优化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有效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四、名医工作室有效提升,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我县人才优势,开展了名医下基层服务。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了“名医工作室”和“中医馆”。累计专家出诊322人次,接诊1448人次,开具处方1017人次。派出中西医、检验、放射、彩超、心电图等37名专家,组建了8个医疗下基层团队,定期到各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服务,让群众在基层就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二)名医专家定期开展座诊服务。各名医每周至少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一天,按照要求记录门诊日志,用云HIS系统开具处方,规范书写门诊病历。委基层卫生股每周监测名医考勤记录并进行考核。

五、存在困难及问题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很难破解“招的住、留得下、用的上”的实际问题。二是乡村医生队伍人员老龄化、学历层次不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导致履约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三是相关普惠政策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群众未及时享受政策。四是部分群众对“送医配药”的理解有偏差,认为应该免费送药。五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大三件、小三件”使用率较低。六是由于交通比较便利,居民选择到县城或去呼市就诊,基层医疗机名医工作室就诊人员较少。

下一步计划

(一)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按照市、县统一安排部署,始终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好常态化防控各项措施,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全力做好健康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斜接。一是持续落实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持续做好健康帮扶成果;二是配合相关部门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医疗保障工作、安全饮水检测工作、普惠政策宣传工作;三是针对脱贫不稳定户、突发困难户及边缘户继续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四是为交通不便、行动不便人群做好“送医配药”工作;五是扎实做好指导督导检查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传染病防控制度、措施。强化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全覆盖,全力做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工作。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按照漳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漳州市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评分细则》文件要求,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建立流动人口工作小组,指导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流动人口总体状况

天宝镇地处福建省漳州市西郊,距离市区10公里,全镇总面积45平方公里,天宝中心卫生院位于天宝镇中心,辖区内共有天宝村、山美村、张坑村、后塘村、墨溪村、田寮村、塔尾村、路边村、茶铺村、后园村、后巷村、珠里村等12个村及1个居委会,20xx年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总人口数28716人,常住户籍人口数26628人,流动人口总数为1548人,流动人口多分布在珠里村、后巷村、山美村、墨溪村、塔尾村。

二、工作具体措施手段

(一)强化组织管理

建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领导小组,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科室在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加强沟通协作,明确责任分工,有效地增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效果。

(二)建立健全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以计划免疫接种门诊、乡村医生门诊为突破口,慢病组负责为在辖区居住3个月以上或有常住趋势的流动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截至目前,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档案188份。

(三)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工作。

防疫科结合世界卫生日等重大宣传日活动,组织人员在流动人口数量较多的村、企业、厂矿、单位和学校等流动人口密集处组织关爱流动人口健康义诊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引导流动人口更好地接受服务。

(四)落实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控措施。

针对商贸市场、生产加工企业等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今年共组织了艾滋病、梅毒、乙肝、结核病、儿童预防接种日等宣传活动,加强了传染病监测,切实做好流动人口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流动人口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及时率达到100%。20xx-20xx共督导管理治疗2名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均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加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

为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6岁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设立临时接种点等适宜方式,为流动适龄儿童及时建卡、接种。每季度针对商贸市场、生产加工企业等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开展流动儿童主动搜索,每年集中开展“查漏补种”活动,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等疫苗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对入托入学流动儿童严格执行查验预防接种证等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流动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20xx-20xx年,累计接种流动儿童273名,预防接种率达到95%。

(六)加强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

为辖区内居住满6个月的流动孕产妇和居住满3个月的流动或有常住趋势的流动孕产妇和儿童,建立统一的保健管理档案。20xx共建立41份流动人口孕产妇档案,纳入规范化管理,20xx年截至目前共建25份流动人口孕产妇档案,加强对流动人口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强化育龄妇女孕情监测、叶酸补服、流动孕产妇早孕建卡、孕期保健、高危筛查、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等关键环节控制工作,保障母婴安全。完善0-6岁流动儿童家庭访视、定期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喂养与营养指导等儿童保健服务。加强流动孕产妇及新生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

(七)创新思路,健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探索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四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一级网络为区卫计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区卫生监督管理区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网络为乡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三级为卫生所室乡村医生,四级按照“地域相邻、人员相熟、文化相近、构成相似”的原则,选聘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担任片区网格长,职责为健康信息员、健康督导员,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基线调查,做好本地流动人口数据,特别是流动育龄妇女、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数据的清理核查工作,依托计划免疫服务平台,掌握本地区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开展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流动人口融入社会,努力实现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有新突破。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3

20xx年上半年,全县卫生监督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落实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忠实履行卫生监督职责,进一步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努力提高卫生监督服务本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两项活动”

3月上旬以来,在县委和局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在卫生局党委联系领导的大力指导下,卫生监督所紧密结合卫生监督工作实际,认真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深入进行了思想动员和舆论宣传,制定了《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和目标任务,开辟了活动阵地,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资料,周密安排了学习资料,统一编印了学习资料,采取集中学习、分头自学、座谈讨论、撰写文章、专题辅导等多种有效形式,扎实开展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截至目前,共集中学习16次,每人记写学习笔记2万以上,撰写心得体会文章2篇,从而使全体卫生监督员的思想认识更加到位,政策理论水平明显提高,“两项活动”顺利推进。

二、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抓好队伍素质教育

为进一步适应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形势,卫生监督所结合“两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执法人员的职位要求、个体差异和不一样时期工作重点,经过外出脱产集中培训、坚持学习例会制度、开展经验座谈交流、组织技术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卫生监督队伍法纪教育、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和服务理念教育。以全县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为契机,举办了全县卫生监督员培训班,对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文书写作、专业知识、现场监督等方面的业务技能进行了强化培训,参加县乡两级卫生监督员74人。严格落实每周一和周五上午的学习例会制度,累计培训820人次。选派17人次参加了省、市卫生监督员执法技能培训班。经过以上措施,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维护了卫生监督队伍廉洁、优质、高效的社会形象。

三、积极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一是于3月中旬举办了全县小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培训班,参加小型医疗机构负责人60人,重点传达并讲解了《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开展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了卫生安全知识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悬挂横幅12条,张贴标语50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理解相关咨询约1000人次。三是结合专项卫生监督工作,进取向监管对象宣传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和“地沟油”等卫生知识,印发宣传彩页xx余张,在相关简报、电视台等媒体上播发信息6条。四是在“两证”办理过程中对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均进行相应卫生知识培训考试,1—5月份发放《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培训手册》1500余册,发放《健康体检卫生培训合格证》712个。经过宣传培训,卫生法律渐趋普及,工作成果得以展示,卫生监督进一步赢得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四、全力应对自然灾害,展现监管服务水平

为了有序、有力、有效地应对和处置“4·24”特大风暴灾害,卫生监督所及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所领导亲自牵头,进取进行周密部署和任务落实,充分体现了卫生监督服务社会的本事和水平。对全县13处着火点和相关受灾农户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水源及供水设施等情景现场进行了卫生监督检查和指导服务,配合疾控中心专业防疫人员对烧死畜禽进行了消毒、深埋处理。对相关医疗机构进行了检查指导。经过全程督导,杜绝了疫情等次生灾害的发生。积极开展了对口帮扶,派驻人员蹲点帮扶昌宁乡大海子村,捐助昌宁乡政府及大海子村帮扶资金7000元。组织卫生监督员参加了“抗灾救灾、整治环境、保护家园”专项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了环境卫生整治任务。

五、严格许可审批程序,证件发放有序规范

上半年,卫生监督所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和单位职责要求,进一步严格了许可证件的发放程序和许可标准。1—5月份共受理各类卫生行政许可事项720件(次),经现场审查合格,复核《食品卫生许可证》75个;新发《餐饮服务许可证》40个;新发和延续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36个,复核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5个;参与审查验收医疗机构1家,各种卫生行政许可证件底数清楚,发放严格,审批规范,管理有序。

六、围绕中心克难攻坚,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一)餐饮消费环节卫生监督管理有力有效。在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卫生监督所积极开展了食品安全整顿行动。一是开展了建筑工地食堂集中检查,于4月底出动卫生监督员36人次,检查单位11个,及时发现了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并跟踪进行了彻底整改。二是采取“错时督查制、延时检查制”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开展餐饮具卫生监督采样监测工作,1-5月采样827份,经县疾控中心检验,合格607份,合格率73.4%,对餐具检验为不合格的单位进行了跟踪处理,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三是在城区餐饮单位开展了使用不合格消毒餐具、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袋及“地沟油”管理的集中整治,严肃查处了违法行为。共检查餐饮单位325家,覆盖率达100%,查出重复洗用集中式消毒餐具和使用不合格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袋的餐饮服务单位34家,没收不合格一次性塑料袋xx多只,没收不合格餐具320个,督促相关单位和泔水收集人员签订协议书32份,使我县餐饮服务市场服务秩序明显好转。

(二)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全面细致。按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卫生监督所以城乡结合部、个体医疗机构为重点区域、重点对象,以医德医风、院务公开、规范服务、合理用药、临床检验、院内感染消毒、不良业绩记录制度、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等环节为重点环节,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了综合监督检查。截至5月31日,检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家,妇幼保健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家,乡镇卫生院15家,卫生所及小型个体诊所机构215家,出动卫生监督员640人次,责令改正5家,一般程序行政处罚1家,卫生监督采样365份,进一步消除了医疗安全隐患。同时,按照省、市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综合改革配套文件,卫生监督所进取适应形势需要,及时调整卫生监督职能,于3月下旬设立了“中医监督科”,制定了《中医监督科工作职责》,并对公立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中中医药工作开展情景开始进行监督检查。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展有序。卫生监督所以保障“两节”期间和夏秋季公共场所卫生安全为重点目标,坚持整治与规范并重原则,采取“错时监督”和“回头巡查”等有效措施,重点对居民社区内、学校及其周边的歌舞娱乐业、旅店业、美容美发业、沐浴场所单位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同时对初步筛选确定的第二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单位进行了大力培育,逐一排除了卫生安全隐患,进一步巩固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成效,有效保障了全县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四)学校(包括托幼园所)卫生集中检查取得实效。按照分级包干和职责到人的要求,采取“错时监督”、“延时检查”和“回头巡查”等有效措施,安排县、乡两级卫生监督员,利用近二十天时间,从食品、传染病、生活饮用水三个方应对各学校(包括各类托幼园所)开展了学校卫生集中检查,重点检查学生食堂证件是否齐全有效;餐饮具消毒是否贴合卫生标准;索证、索票、台帐记录是否真实齐全;是否违法非食用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等;学校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缺课追踪制度、入托和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等制度是否全面落实;自备水源的卫生安全管理是否严格到位。检查城乡各类学校210家次,出动县乡卫生监督员350多人次,当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75份,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全部跟踪进行了彻底整改,防止了学校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职业(放射)卫生监管有效推进。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医疗机构职业病科设置管理工作。近日对xx县人民医疗设置职业病科工作情景进行督查,目前暂挂靠在公共卫生科,已指定4名内科中职以上医师人员承担职业病健康检查的相关工作职能,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正在申请办理之中,预留5张病床,建立健全了职业病报告制度及健康检查工作档案,有效推进了我县职业病诊断工作。

七、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监督执法体制管理不够顺畅。《食品安全法》实施后,体制改革尚未到位,当前各项卫生监督工作特别是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受到必须影响。

(二)卫生监督抽检经费短缺,无自主检测设备,造成采样监测工作难度大,频次不够科学,相关的采样监测和评价缺乏说服力,现有技术支持本事和水平不能适应执法工作的需要。

(三)卫生监督队伍在执法水平、专业结构、人才梯队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依法行政、职能转变和综合执法的要求。个别卫生监督员对当前卫生监督形势认识有误区,学习不认真,致使执法措施不够到位,监管质量不够满意。

(四)部分社会群众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卫生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本事不足。部分监管对象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违法经营、诚信缺失等情景时有发生。

八、下一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着力提高卫生监督员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服务水平。

2、继续开展餐饮消费环节食品中安全示范单位创立活动,继续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巩固成果,扩大成效,提高全县公共卫生监管整体水平。

3、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监督效率,着力提升监管质量,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4、全面开展委托性医疗机构综合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记录备案制度,加大卫生行政处罚力度,继续坚持医疗监督管理高压态势。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4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做法

(一)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控能力建设

一是积极配套防控硬件设施,改造全县预检分诊、发热门诊30余所,设置发热门诊4个,基层发热哨点35个,快速建立隔离留观床位60余张,建立西区留观点1个,集中隔离医学留观点3个,调配120车辆7辆用于发热病人转运,快速建成PCR实验室3个。二是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规范设置和院感管理,由县卫健局牵头,多次拉网式对全县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发热哨点诊室进行督导,配置感控督查员134人,感控工作院内全覆盖。三是加强对核酸检测工作“应检尽检、愿检必检”的推动,安排专人专班对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发热病人、陪护、住院病人及医务人员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每天通报和督促。

(二)继续办好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

1.持续为75.12万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省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及工作安排,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培训,持续提升公卫人员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于9月完成为75.12万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止11月底,共完成资金拨付4649.21万元,提前并超额完成资金拨付任务。

2.对11797名贫困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将贫困人口免费健康体检任务分配到每个镇乡(街道),各镇乡(街道)再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配,将体检任务落实到个人。定期对体检情况进行督导,确保任务进度超考核进度。于9月完成对11797名贫困人口的健康体检工作,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截止11月底,共完成资金拨付117.97万元,超额按时完成资金拨付任务。

3.完成计划生育奖励扶助16724人、特别扶助1135人(据实补助)。按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标准,于年初确认我县部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17640人,特别扶助对象1189人。于7月完成奖励扶助资金拨付1692.96万元,特别扶助资金拨付1006.27万元,远早于其它区县提前完成资金拨付。随后,根据要求,对特别扶助对象提高补助标准,截止11月底,特别扶助实际拨付资金1142.27万元。

(三)有序推进基层卫生资源调整

一是创新模式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将26个镇乡卫生院撤并整合为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乡镇(中心)卫生院。撤并的乡镇卫生院予以保留,作为分院划归所在区域建制镇(街道)的乡镇(街道)医疗机构管理。确定建立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街道)医疗机构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明确基层医疗单位“次中心—骨干—基础”的发展定位和布局。二是建制卫生院对分院实行“四统一”,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收支、统一分配为基础,稳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四)持续推进基层卫生综合改革

一是深入巩固健康管理站建设成果,发挥其在预防接种,公共卫生、妇幼保健、中医保健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当量法”绩效评价的杠杆作用。20xx年全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415.97/10万,连续低于全省及全市平均水平。死因监测系统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死亡的网络报告率达100%,居于全省前列。孕产妇及儿童保健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规定标准。二是打破现行制度,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已探索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共体发展需求的薪酬制度,重点向临床一线、基层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有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倾斜,此项工作已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基层卫生绩效薪酬制度,从而提升基层人员待遇。

(五)稳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

9月30日,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县人民医院、县晨光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牵头代寺镇中心卫生院、富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兜山镇卫生院,琵琶镇卫生院组成3个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一是牵头单位向成员单位派驻业务副院长(主任),指导成员单位业务工作开展。二是牵头单位向成员单位下派业务骨干,县人民医院2名经验丰富医生每周5天以上在富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部出诊。三是对成员单位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县晨光医院已向兜山院区捐赠床单元20套,陆续将对其会议办公桌椅等、病床等物资进行捐赠更换。四是医共体内部共谋发展,县人民医院将富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其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等急诊急救体系建设。

(六)积极改革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是明确规定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由签约服务团队队长指定辖区内的乡村医生作为团队代表与服务对象签约,并将签约服务团队医务人员的照片、姓名和签约服务内容在签约的乡镇、村组两级进行了公示。二是切实提高签约服务水平。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借助与县级医院签订的定点支援或医共体协议,将县级医院专家纳入的签约服务团队,提升团队服务水平,全县已组建411个合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三是明确重点服务对象,以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人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重点对象,截至20xx年11月30日,重点人群累计签约为186047人,签约率为87.21%。

(七)加快推动基层机构达标创等

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试点建设工作,鼓励达标社区医院开展等级创建。代寺镇中心卫生院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赵化镇中心卫生院等5所乡镇卫生院接收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评审。

(八)全面做好健康扶贫各项任务收关

一是继续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和“一站式结算”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患者提供便捷服务20328人次。二是全面落实“十一免两补一减一控”医疗扶持政策。累计服务215145人次,共计957.44万元。三是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应补尽补。我县设立500万元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截至目前共筹计资金1336.44万元,资金筹集量居全市第一。今年救助26805人次,救助金额425.5万元。四是严格执行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病门诊治疗个人支付占比不超过10%的政策。截至目前,全县住院报销21013人,总费用9330.8万元,贫困户个人自付898.2万元,自付比例9.62%;慢病门诊治疗报销12928人次,总费用230.1万元,个人自付21.5万元,自付比例9.32%。

(九)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基层医疗质量管理、依法执业意识等,保障基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合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立专班,抽调专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是开展全县医疗机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和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已举行病案知识竞赛、体检技能竞赛等8类竞赛。三是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建设,引导基层机构形成与县级医院功能互补、差异化发展,力争形成“一镇一品牌,一院一特色”的服务格局。代寺镇中心卫生院20xx年5月与自贡市中医院签订专科联盟,中医门诊、住院人数逐年上升。

(十)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

我县20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中心)卫生院100%使用全省基层系统,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使用率达100%。基本医疗部分全部机构均能正常使用医保报账功能,实现医疗业务操作与医保报销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二、20xx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加强卫生健康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不断提升系统党建工作水平,为建设川南渝西县域医疗卫生高地提供坚强保障。以党风廉政建设为支撑,促医疗卫生行风不断好转。

(二)常态化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是宣传引导。落实“点对点”宣传国(境)外及高风险地区输入防控工作相关政策,提高警惕性。二是严防输入性疫情。把严防境外疫情“倒灌”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疫情报告,构建常态化监测报告网络。三是全力攻坚。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杜绝麻痹、厌战、侥幸、松劲心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四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格实施分区分类防控。持续抓好医疗机构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工作,做好院内病区防控。持续开展流程再造,坚决防止交叉感染。强化重点场所管控,落实“四早”“五同步”措施,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五是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全力保障防疫一线物资需求,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一线医务人员关心激励措施。深入宣传先进经验做法和抗“疫”感人事迹。

(三)抢抓机遇推进卫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建设项目,进入内外装修装饰工程;县中医医院二期完成内外装修装饰工程,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县第三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和县保健院二期进入主体施工。

(四)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推进县级医院“服务主责”提升工程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谋划编制“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拟申报市级科研10余项。

(五)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培训、指导和考核力度,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启动富顺县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和组织网络体系。开展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大力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好艾滋病治疗随访下沉,提升治疗和关怀,提高治疗覆盖率和成功率,有效阻断传播和蔓延。

(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人才队伍培养,持续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开展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宣传,营造重才爱才氛围。

(七)深入开展创卫工作。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倡导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面完成省市爱卫会下达给我县的卫生创建目标任务。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5

一、积极组织学习,加强科室管理

1、我们除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项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外,还积极开展了‘提高行政执行力’、‘两项教育’学习活动,科室还坚持了每季度组织一次政治理论学习;

对单位各项内部制度和工作文件也组织进行了学习,及时传达单位有关会议精神,增强了科室人员工作纪律观念,建立了科室业务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本事。

2、我们根据局各项工作制度,按局要求并接合科室实际,与科室每位人员签订了工作职责书,制订了相应的科室管理制度,对工作做到有分工、有协作,职责明确,科室整体管理得到加强。

3、加强了许可文书、监督文书档案整理归档。

我们对立案案卷、许可申报要求有三人以上经手制度,依法严格许可,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卫生条件、餐饮具消毒等关键点进行严格审查,规范了各项文书的制作,严格规范许可申请资料的核实审查,即时做好文书的整理归档,做到一户一档,建档率达100%。

二、抓住工作重点、加强监督监管

1、认真进取的做好了食品安全示范县的迎检、验收、深入:创立食品安全示范县是我县20xx的一件重要大事,也是我们监督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我们20xx中队监管有八大乡镇,面积广、战线长,城郊结合部多,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应对困难我们没有退缩,主动进取的和工商部门配合,由工商通知各经营业主,按约定时间地点,我们到乡镇集中受理了一批卫生许可申请,对需要现场审核的再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审核,改变了以往单个分散受理模式,既方便了业主,又大大缩短了卫生许可证发放时间,受到广大业主的好评。

借这次创立,我们对所辖乡镇主要街道、中心街、中心村、以及一些过去没有监管到角落,在今年进行了严格认真的监管,累计发放卫生许可证xx户,审核卫生许可证xx户,提高了xx的发放率,监管覆盖率,监督覆盖率达98%,为食品安全示范县创立做了一些实际的本职工作。

2、以餐饮业监管为重点,进取深入开展餐饮业消费安全安全整治:以这次食品安全示范县创立为契机,我们进取深入的开展了餐饮业消费安全安全整治工作,并结合开展食品安全诚信企业创立,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进大中型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加大执行《餐饮业和团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落实《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加大了对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共计完成检测样20xxxx份;对小型餐饮业我们也进行了进取监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xx份,对经过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xx家。

3、加强了对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的管理,逐步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管力度:乡镇食品生产加工多是一些小作坊,规模小,卫生条件差,我们对原先已经发放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户,坚持要求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严格要求完善三防基础设施、坚持严格食品添加剂管理。

对新申请食品生产加工卫生许可的经营户,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对产品抽样进行质量检测。

三、及时进取与乡镇卫生院做好良好沟通

乡镇卫生院近年主要承担从业人员体检和配合我们食品卫生执法工作,没有承担执法职能职责,没有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我们作为基层监督员,每到一乡镇就及时主动与院相关领导以及防疫科人员作好沟通解释,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他们理解支持与积极配合,这也是我们今年在人员经费紧张的情景下,能较好的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原因之一。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6

20xx年,社区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年版)》认真贯彻落实《鹤壁市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方案》以及上级工作要求,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我社区认真完成健康档案工作:

1、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社区专门成立了由社区主任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分片对口,加强整个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

2、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社区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

3、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通过今年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健康档案,截止到20xx年12月新华社区总人口27715人,建立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共27715人,录入居民健康档案系统27715人档率100%,合格率100%,全年新建档建303人。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根据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社区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社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年一度的免费健康体检,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全年共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2737人。其中免费体检人数2568人,体检率94%。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社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并死亡和现患情况。

1、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2、是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和电话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3、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年底,我社区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863人,规范管理840人,糖尿病健康管理人数311人,规范管理人数296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健康教育:

为了加大辖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我们社区每个工作日都组织人员到辖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张贴条幅、宣传画、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等,向居民讲解健康教育宣传知识,每到之处都受到了居民的好评。截止到12月,社区共开展咨询、讲座20余次,受咨询人员3000余人,发放资料5000余份。

(五)预防接种:

1、20xx年社区高度重视预防接种工作,接种日按日接种,我们对应种未中儿童进行电话通知,和飞信提醒等,大大提高了接种率现辖区内共管理0—6岁儿童968人,儿童建证建卡率达到99%以上,现在各项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新华社区全年应种接种剂次合计2453,实种剂次合计2135,入保儿童73人。

2、按照市区卫生局的要求以及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我社区在20xx/20xx继续开展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经过强化免疫领导小组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此次强化服苗查漏补种任务,顺利通过了上级部门的快速评估组的验收。此次活动查出脊灰应种儿童16人,实种16人,接种率100%。麻疹应种儿童4人,实种4人,接种率1005。

3、我接种门诊在留观室开展妈妈课堂,利用电视循环播放预防接种、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保健等知识,全年共开展妈妈课堂30余次,参加人数400余人,使儿童家长在孩子留观的时候能学到很多对孩子有用的东西,对预防接种的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并且我社区人员在全市开展的妈妈课堂比赛中获得集体一等奖。

(六)儿童保健:

社区儿保科定期为辖区儿童体检、发育指导、防病指导、预防伤害指导、口腔保健指导等,截止到20xx年12月社区服务中心共建立儿童保健手册管理儿童896人,建册率98%。其中系统管理150人次,新生儿访视136人次,随访率85%。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及生长发育监测,开展母乳喂养,铺食添加常见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七)孕期保健:

孕产妇保健工作也是一项很重要工作,关系到孕妇及儿童的健康,20xx年我辖区共管理孕产妇237人,建卡人数150人,出生136人,产后访视136人,随访率90%以上。上半年我社区妇保人员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竞赛,赛前积极准备资料,认真学习,在比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通过我们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辖区居民由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现在居民的接受和欢迎,建卡率和随访率、知晓率大大提高,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妇幼工作会做的更好。

(八)传染病防治:

切实落实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截止到20xx年12月社区服务中心共发现辖区中手足口病11人,随访人数11人,随访率100%,并举办传染病防治培训2次。

(九)重性精神病:

截止十二月新华社区共管理39名精神病患者,按要求一年随访六次,定期随访,总随访次数230多次,调查随访率100%。

存在的问题:

(1)是需要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的建档率。辖区居民中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重症精神疾病患者建档率和管理率都比较低。分析原因为辖区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没有做到深入细致,宣传力度不足。

(2)是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培训、业务督导。通过对社区服务中心年底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体现出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

改进措施: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扩大健康档案及健康卡的宣传力度,组织工作人员业务学习及培训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7

来不及回首,忙碌的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基层社区卫生实践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服务于病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公共卫生是重要防线,公共卫生是我们基层重要工作,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很好的落实下来。面对全新健康理念,全力以赴为辖区居民服务。

即将过去一年,我们慢病科、人事科、门诊部在书记、主任师的领导下,在各位同事的相互配合下,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辖区居民基本健康放在首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现就以下三方面做个人履职总结。

一、在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上

积极完成辖区老年人、慢性病人体检工作,为辖区内居民建立300余份健康档案,按时录入家庭医生系统,并做好健康教育指导等各项慢病管理工作。

二、在人事工作方面

20xx年,我单位核定编制数为55人,在编人数由原来26人,增加至37人,空编18人,“三支一扶”支医人员3人,本具体人事工作如下:

1、职务晋升聘任三人:同志20xx年3月由初十一级晋升为中十级,同志20xx年10月由中八级晋升为高七级。同志由初十一级晋升为中十级;

2.5月份完成李。同志调入,入编、合同、聘用工作。

2、薪级晋升10人:20xx年6月完成;

3、工龄认定10人:其中8人为公开招聘人员,两人为“三支一扶”三支一扶人员;

4、转正定级20人:完成相关转正考核,干部档案审查任免审批;

5、10月份新招聘专业技术人员7人:完成相关聘用录用手续;

6、完成单位履职考核。

三、在临床工作方面

竭力服务于病人,从病人角度出发,更多为病人着想,在做全科门诊的同时,积极带动中医门诊的发展,带动老年人、慢病管理工作,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

20xx年,匆匆一年,多方面的工作,存在很多不足,急需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端正自身的服务态度,坚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高自身医德水平,业务水平。紧密团结在主任领导下把基层卫生事业做得更好。

最后感谢主任、感谢各位同事的工作支持,谢谢!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8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开展免费定向培养三年制高职医学生充实村医工作队伍。今年报名达到88名,招考19名,招考工作已经完成。

(二)“优质服务基层行”开展情况

20xx年已经成功创建“基本标准”的乡镇卫生院有5所,省级验收“推荐标准”的有1所,创建社区医院的乡镇卫生院有1所。

(三)实施促进中心卫生院能力建设世行项目。裕安区苏埠镇中心卫生院于20xx年5月利用世行项目,完成二级综合医院创建。

(四)规范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两卡制”工作,切实减轻村医负担。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绝对真实性,绩效评价考核的公正性。

(五)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1.20xx年签约基本情况

全区常住人口数91.4万,总签约316039人,签约率34.58%。有偿签约304058人,签约率33.27%。重点人群签约164280人,签约率59.91%,高血压签约112076人,签约率64.32%,糖尿病签约33286人,签约率50.03%。

2.贫困人口签约62597人,签约率74.34%,落实了“应签尽签”。

3.积极开展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示范点创建。裕安区小华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家庭医生服务示范点,与5月份完成市级复核验收,创建成效比较明显。

(六)做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20xx年线上培训人员学习任务和全区村医线下集中培训已经完成。

(十)积极做好健康脱贫工作,为脱贫攻坚收官奠定良好基础。

1.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全区贫困人口罹患大病患者6844人,已救治6784人,救治率99.12%。治愈115人,病情好转2813人,长期康复511人,继续治疗2751人。

2.加强重点疾病防控。贫困人口新冠肺炎确诊2例,艾滋病新增4人、结核病32人、手足口病没有新增病例。

3.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贫困人口83367人(剔除和脱贫人数),签约62158人,签约率74.56%。

4.加强三级医院结对帮扶。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诊疗患者(人次)5523人次、住院患者2244人次、开展手术326台次、培训人员600人次、开展新项目2个、人员进修4人、远程会诊96人次。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村卫生室村医短期问题,通过招聘等多种形式将符合条件的63人纳入村医队伍管理,从20xx年1月起正式列入工资打卡发放。积极做好免费定向培养三年制高职医学生招考工作。今年报名达到88名,招考19名。

6.开展脱贫巡视整改,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主要内容是督促基本医疗问题整改落实还有欠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仍然比较薄弱,医疗服务能力不强,乡村医疗资源整合还不够到位。整改任务与5月底全面完成。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好健康脱贫收官工作。

(二)继续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9

一、基本情况

鹤城区成立于4月,是怀化市唯一主体城区。全区总面积722.8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市建成60平方公里。现辖7个街道、3个乡镇、1个旅游度假区(黄岩),共62个行政村、6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3.25万。目前,我区共有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个乡镇卫生院。

二、20xx年工作情况

(一)优质服务基层行

一是为了改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卫健委印发的《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标准(20xx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20xx版)》的要求,我区在20xx年着力提升服务能力,不断改善服务质量的宗旨下,通过省市评审我区目前有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坨院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怀化市鹤城区迎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家卫生院共计16家单位达到基本标准,20xx年在达到基本标准基层单位中,遴选出一批优秀单位,参与推荐单位省级评审。

二是大力加强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按照怀化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怀化市20xx年基层卫生健康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20xx年我区已选派骨干人员5名(培训时间120天)、骨干全科医生1名(培训时间1年),乡村医生10名(培训时间30天),共计16人参加培训,培训方式为线上和线下。从7月1日起,开通了线上培训课程,要求20日完成。

(二)继续巩固基层卫生网底建设

一是继续巩固落实消除空白村制度,对于偏远山区无村医行政村,继续由卫生院派驻合格医生进行服务。充实了村卫生室的新生力量,更符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方便了群众就医。

二是继续落实村卫生室运行经费的拨付,推进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参缴工作,全区62个行政村37.2万元的运行经费已纳入预算。

(三)持续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常态化疫情防控

根据《关于印发湖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湘卫基层处便函〔20xx〕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新冠肺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湘卫基层处便函〔20xx〕9号)等要求,继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预检分诊的规范设置,落实“四早”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疫情防控策略,落实发热患者的发现、登记、信息报告、转诊等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全区21个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和行政村卫生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均已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

(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根据省市要求我区制定印发了《怀化市鹤城区卫生健康局怀化市鹤城区财政局关于印发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点制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鹤卫发〔20xx〕20号),根据方案要求,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基本项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落实。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64万余份,建档率达102%,电子健康档案查阅率56.2%。二是及时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了预防接种证和接种卡,积极组织开展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麻疹疫苗查漏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建卡率均达到了95%以上。无疫苗接种后异常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三是开展了居民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半年累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0余万册(本),开展健康教育讲座70余次,受益居民6余万人次。四是慢病管理,其中高血压管理率达105%,,高血压规范管理率93.5%。糖尿病管理率达134.88%。五是老年人健康管理,受疫情影响老年人健康管理未能达到半年指标,下半年将迎头赶上。同时,积极开展新筛、产筛、叶酸投服、妇科病普查、免费婚检等工作,相关指标按照半年进度均到达省、市工作要求。

(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

我区20xx年继续推进电子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上级文件的任务要求,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5%以上,目前,通过电话、面对面等方式完成签约率28%。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10

一、加快基层社区卫生服

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按照“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能力”的工作思路、以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健康服务。在20xx年底完成三年医改体系建设任务基础上,区卫生计生局及早谋划,认真调研,根据各中心实际,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五年初步规划(20xx-)。20xx年,结合我区“魅力水乡”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和进村入企大走访群众呼声要求,计划投入413万元完成12家新(迁)建和13家改扩建任务,投入170万元完成****、****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扩建,以解决目前服务站简陋陈旧、新农村改建等导致原站址超出15分钟健康服务圈、****经济发展后外来人口增加等矛盾。真正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截止目前,全区20xx年已初步完成服务站新(迁)建3家(********),改扩建1家(****),另已开工建设8家。

在全区省级规范化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积极开展市级星级站创建,初定申报创建星级站41家,其中申报五星级服务站5家,确定****、****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提升先进乡镇的培育对象。完成公共卫生“复合型骨干”实践培训2人,“社区人才”实践培训6人。

二、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

继续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体化管理,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服务站统一布点、统一药品、统一财务、统一制度、统一调配、统一任务、统一考核、统一项目、统一台帐等“九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领导,按照省市有关要求,成立****区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疾控中心。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依托疾控专业团队,建立健全督导检查与绩效考核,全面落实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等社区综合防治和干预措施。截止目前,全区高血压管理人数40523人,发现率为8.2%;糖尿病7477人,发现率为1.51%。

三、健全社区责任医生保障机制,稳定基层人员队伍。

根据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在我区基层社区服务机构的进一步深入,我区20xx年制定实施的《一体化管理暂行办法》已不相适应。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各乡镇及区发改经信委、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意见,已完成《****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办法》修订工作。新的一体化管理办法对于社区责任医生的基本工资待遇和绩效奖励均给予明确,为各中心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省卫生厅文件精神,经过全区各乡镇的摸底排查、初审、公示、复审等环节,对三批共计1325名曾经从事乡村医生人员给予年限确认,进一步解决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四、结合传染病重大专项,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有序推开。

20xx年起开展的第四轮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区局专题召开会议,制定出台了《****区第四轮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方案》,体检项目与国家科技传染病重大专项研究相结合,乙肝和艾滋病检测覆盖所有体检人群,肺结核筛查在有体检的单位开展,同时将三大传染病筛查资料完整录入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各乡镇的体检工作于4月全面启动,截止目前, 累计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9718人,体检率9.5%;0-6岁儿童及中小学生体检14529人,体检率27.08%;普通成人体检11039人,体检率4.47%。

五、下一步重点工作计划

1、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协会有关要求,做好“****区基层卫生协会”成立的各项筹备工作。

2、结合我区“美丽乡村”、“魅力水乡”创建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服务站建设规划,做到建设一家、指导一家、验收一家。

3、以市级星级站创建为抓手,继续深入开展实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内涵提升工程”和 全面开展“糖尿病关爱家园工程”。全区星级站创建率力争达到80%以上(其中四星级不低于30%),规范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随访管理工作。

4、继续实施参合农民健康体检工程,确保60岁以上参合老年人、中小学生及0-7岁儿童当年体检率达到80%以上。继续做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建档与管理工作,加快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工作。20xx年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

5、以区疾控中心为主体,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季度督导考核,继续完善各中心内部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稳定基层人员队伍。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11

一、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工作

(一)基本数据。1-11月,我县系统共上报出生4165人,其中,男孩2143人、女孩20xx人;出生人口性别比105.98。

1-11月,一孩生育登记覆盖率为95.61%,局全市第一;二孩生育登记覆盖率为93.93%,局全市第二。

(二)奖扶、特扶政策落实。一是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20xx年上半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发放17013人,资金8173440元;下半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发放16974人,资金8211520元。二是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前三个季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发放477人,资金3093300元;第四季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发放500人,资金1231280元。三是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上半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发放1712户,资金91540元;下半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发放1624户,资金86080元。四是城镇其他居民参照农村奖励扶助。上半年,城镇其他居民参照农村奖励扶助发放504人,资金242240元;下半年,城镇其他居民参照农村奖励扶助发放525人,资金263040元。

(三)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政策落实。以落实好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便利医疗服务“三个全覆盖”为重点,压实责任,精准帮扶,切实提高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水平。目前,全县288户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等“三个全覆盖”已全部覆盖。

(四)扎实做好计生家庭子女中考加分工作

为切实做好20xx独生子女和农村合法生育两女家庭子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分审核工作,根据《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意见>》的有关规定,精心安排,严格把关,积极做好中考对象加分摸排、审查工作,切实保障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落到实处。全县共审核独生子女和农村合法生育两女家庭子女854人,其中,符合政策考生655人、审核不通过59人、放弃权益49人,符合政策县外考生93人。

(五)扎实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托位工作。我县目前有幼儿园68所,无专门托育机构,开设托班的幼儿园41所,主要招收对象为2.5周岁-3周岁的幼儿,共有967个托位,全部为全日托。其中,公办幼儿园4所,托位157个,持证工作人员153人,20xx年预计新增托位140个。民办幼儿园37个,均有办园许可证,托位总数810个,持证工作人员568人,20xx年新增托位616个。享受财政补助的普惠性幼儿园15所(包含公办幼儿园4所),托位404个,持证工作人员321人,20xx年新增托位315个。非普惠性幼儿园26所,托位563个,持证工作人员400人,20xx年新增托位441个。我县20xx年每千人托位数已达到1.66个,完成任务。完成一家托育机构备案工作,目前,雅各布托育服务有限公司已成立,预计12月底能完成备案工作。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一)督导培训。4月中旬,我局组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长,分管院长共计20余人参加了在青岛举办的基本公卫培训班;同时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科人员、乡村医生的公卫知识培训,全年累计培训3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公卫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项目宣传。5月19日,我局组织蒙阴镇卫生院、蒙阴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蒙阴广场开展了以“家庭医生守护您健康的朋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同时,各乡镇卫生院也在本辖区内开展了相应的宣传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按照要求开展了慢病随访,老年人健康查体,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全部采用信息化智能查体设备进行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利用手机APP进行慢病随访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老年人、慢性病等人群健康体检、慢病随访数据自动上传更新到居民健康档案,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慢性病人管理工作效率。

(五)健康档案对外开放。通过“健康蒙阴”微信公众号及单位内设置的查询机实现了健康档案向居民开放。建档居民以上两种方式可以直接查看个人基本信息,体检信息、慢病随访信息等。目前,全县共注册或绑定居民数达4.8万余人,浏览或查询35万余人次数。

(六)绩效评价。20xx年7月20日-22日进行了上半年基本公卫现场绩效评价,11月23日-30日完成了考核。评价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电话抽查等方式进行,查看档案的真实性、规范性及各项目应达到的目标率,形成评价报告。对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排名,绩效评价结果与经费拨付挂钩,根据考核成绩进行了奖惩。全年预算资金3695.3万元,目前已全部拨付到位。

截至目前,全县建立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87826份,建档率92.41%;高血压患者管理人数48707人,健康管理率45.77%;糖尿病患者管理人数18036人,健康管理率44.0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59575人,健康管理率74.59%,老年人中医药健康61150人,管理率76.56%;新生儿访视率81.65%;0~6岁儿童健康管理33522人,健康管理率85.87%;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70.53%;早孕建册3364人,早孕建册率84.61%;产后访视3127人,产后访视率80.1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611人,规范管理2611人,规范管理率100%;肺结核患者管理人数106人,健康管理率100%;同期完成治疗96人,规则服药96人,规则服药率100%;辖区内家庭医生签约241454人,签约率45.74%。

三、基层卫生工作

(一)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20xx年1—10月,为符合条件的年满60周岁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助6628540元,1528人次。

(二)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选派。根据临沂市卫健委《关于建立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制度的通知》(临卫基层发〔20xx〕9号)要求,我县按照个人申请、单位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示考察等程序从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岗人员中遴选出10名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20xx年12月8日,召开了全县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下基层工作会议,本月开始开展工作。

(三)示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按照乡村振兴“十百千”部署有关要求,加快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全县完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5个、新建中心村卫生室2个、市级示范村卫生室14个、县级示范村卫生室288个。

(四)深入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20xx年12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基本标准,其中,蒙阴镇卫生院、孟良崮中心卫生院、岱崮中心卫生院、坦埠中心卫生院达到推荐标准。孟良崮中心卫生院完成社区医院建设。完成了今年20%推荐标准、70%基本标准及社区医院创建工作。

(五)推行村卫生室“5S”管理法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全面提升全县村卫生室整体形象,改善医疗服务环境,培养乡村医生良好工作习惯,建立长效、常态化的管理机制,提高群众健康需求的满意度、舒适感,在全县481个村卫生室推行以“整理、整顿、清洁、安全、规范”为目标的管理方法,成效显著。

(六)继续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为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引导医务人员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增加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根据20xx年全市卫生健康总体工作部署,今年继续深化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按照《蒙阴县关于继续深化开展“万名医生下基层”活动的通知》,全县共组建39个服务团队,共计141名医疗卫生人员,走访入户2649名患病群众;累计服务174天、义诊1498人次、培训医务人员1019人次、举办培训讲座69期、发放宣传资料3500余份,发放价值2万余元药品。

(七)认真做好20xx年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工作。认真落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工作的通知>》(鲁卫基层字〔20xx〕4号)精神,积极做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工作。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严格审核时限,对符合条件、准予再注册的乡村医生,与行政审批局对接统一进行打印和发放《乡村医生执业证书》,并收回旧证。完成审核并通过640个再注册、增加20个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并进行信息登记、驳回修改信息800余处。新增医学专业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12人。

(八)“业务院长”工作。第二批“业务院长”工作到期,第二批业务院长县中医医院张丽丽同志、县人民医院王在武同志获得优秀业务院长称号,受到市卫健委通报表扬。同时,市卫健委选派市中心医院李伟同志;县卫健局选派县人民医院张勤同志、县中医医院刘杨同志为第四批业务院长,到坦埠中心卫生院、桃墟镇卫生院、高都镇卫生院任职,为期两年。

(九)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工作。20xx年8月16日我县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县人民医院开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以基层卫生人员实际需求为导向,强化“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坚持中西医结合,医防融合,重点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处理能力、中医适宜技术以及儿童眼保健等方面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家庭医生团队实用技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培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人员3名、乡村医生9名。分别是:旧寨乡卫生院、常路中心卫生院、孟良崮中心卫生院各1名骨干人员;坦埠中心卫生院、岱崮中心卫生院、野店镇卫生院、高都镇卫生院、联城镇卫生院、桃墟镇卫生院、界牌卫生院各1名辖区内乡村医生;蒙阴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名辖区内乡村医生。

(十)第二届沂蒙基层名医推荐工作。根据《中共临沂市委组织部、临沂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第二届沂蒙基层名医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县推荐4名第二届沂蒙基层名医人选,通过3名。

(十一)选派骨干乡村医生进校园活动。根据市卫健委《关于选派骨干乡村医生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工作安排,7月11日,我县选派18名骨干乡村医生到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校区)进行为期7天的集中免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疾病预防、诊疗常规、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等。

四、其他工作

(一)精心组织,严格审核,认真完成两委换届联审工作。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县卫健局作为换届联审小组成员单位之一,精心组织、严格审核,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共审核5446人,其中,审核不通过247人。

(二)小区公共配套用房接收情况。涉及医疗卫生公共配套用房的小区一共有14个,目前已接收13个。御品居配套用房尚未腾空。14个小区配套用房中,1个已投入使用。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12

xx镇卫生院在卫生局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体职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整体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现将本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业务质量不断提高

今年我院克服人手少,设备简陋的困难,全院职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实现业务收入¥¥万余元,同比增长#%,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以内,门诊人次xxx余人,收住院xxx人,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基本完成。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继续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不断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实行行风民主评议,加强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以群众满意为最高目标,自觉抵制医药行业的不正之风,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确保良好医疗秩序

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不超范围执业。定期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纠纷防范知识培训,增强医疗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

四、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本院住院病人实现了出院即时报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平时,对新农合工作加强宣传,有效地提高了群众的参合积极性,新农合住院xxxxxx人,全年累计补助$万多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

五、做好公共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卫生工作水平

一是计划免疫工作正常开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积极开展扩大规划免疫工作,一类疫苗实行免费接种。二是继续搞好计划免疫信息化管理工作,计划免疫工作信息均在电脑上做好登记和备份。三是坚持搞好网络直报工作,全年共上报传染病无一漏报。四是搞好查验接种证工作。五是加强了流脑、乙脑、甲肝等疾病的防治,年初,针对我县的流脑疫情,对全乡的适龄儿童进行了AC流脑的接种六是继续搞好结防工作,做好登记、报告、转诊工作.

六、做好妇幼工作,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对孕产妇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并做好产后访视和母乳喂养指导工作,做好妇幼卫生信息统计管理,按照准确上报各种报表,定期召开村卫生室村医会,按时参加县保健员会议,认真做好降消工作,真正把降消项目这一民生实事办好。

七、村卫生建设

按照县卫生局的部署,今年我院对四个村卫生室进行达标验收工作,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卫生室均按照上级要求,对卫生所进行了改造,加强了卫生所的内涵建设。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13

我于20xx年3月底自愿报名参加了古冶区组织部开展的下基层活动,被分配到三城联创工作组中的爱卫办,经过二次调配,我来到古冶铁路社区。通过参加区里的培训,我了解了下基层工作的任务是协助铁路社区抓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主次干道和居民小区的清扫保洁、集贸市场建设管理、环境保护、病媒生物防治、公共场所卫生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转眼半年多过去,为了圆满完成自己的下基层工作任务,特向上级领导简要汇报我是如何开展下基层工作的。

一、初期熟悉环境业务,力求尽快进入状态。

由于我是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从工作环境到工作内容,都有很大的差别。于是,4月中旬一进驻古冶铁路社区,我就开始按照爱卫办要求,制订了个人工作安排,并于最初的一个多月熟悉了人员环境以及社区管办的各类业务,看着人来人往的社区办公室,以及社区姐妹们忙碌的身影、一盒盒整齐复杂的档案,最初社区只是过去的居委会,可以躲清闲的念头在日渐繁杂的工作中打消了,我坚持按时到社区,每天记录自己的工作情况,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和社区的几个工作人员打成了一片。

二、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认真开展创卫工作。

按照古冶区爱卫办下发的《古冶区创卫工作部各项工作具体事项分解任务表》,我协助社区重点做了如下工作:

(一)做好宣传发动,争取全员参与。

召开了社区创卫工作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创卫工作动员部署,并协助社区创卫工作负责人宣传了创卫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创卫工作的内容、辖区内全体社区民主要工作任务以及有关健康卫生常识,使创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二)落实上级精神,扎实开展工作。

1、建立创卫领导组织,成立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李xx任组长、社区主任陈xx任副组长,王xx等为组员的古冶铁路社区创卫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分工明确,力求做到内容、人员、责任、时间四落实,将工作纳入社区工作日程。

2、营造创卫氛围,按上级部门指示在社区主干道、出入口处设置宣传横幅或墙体、标语,增强了宣传力度。

3、认真落实城区环境整洁工作。

我经常和她们一起上街清除所辖社区街道墙壁上的垃圾广告,大家夏天顶着烈日、秋天迎着大风拿着小铲、水瓶、油漆桶清理工具,有时候带的水不够,社区居民总是热心的让我们到家里打水,每次都要清除多则几百条少则几十条曾被我们戏称“牛皮癣”的垃圾广告。另外,所辖社区的无人地带在夏天长满杂草,我便和她们一起到下面开展拔草、清草工作。虽然累,但我们做到了无卫生死角,居民们受到感动,也主动将本户卫生打扫干净,甚至帮我们打扫落在自家门前地上的广告碎纸。

通过制订完善社区环卫保洁管理制度、进行环卫保洁在岗人员的劳动纪律和队伍整顿、加强在岗人员的工作考核和检查等工作,社区的保洁员坚持全天清扫保洁居民小区,做到无垃圾、无污染,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的环境卫生保洁质量。我还和她们一起通过突击抽查、定期检查等方式,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及工商部门对易产生乱摆摊点、私搭乱建的个别地点进行治理。目前社区内基本消除了乱摆摊点、私搭乱建现象。

4、环卫设施管理工作。利用拔草、清除垃圾广告、环卫保洁等时间我们经常对居民小区公共厕所、垃圾箱、果皮箱环卫设施进行检查,发现有破损及时上报维修,使社区的各环卫设施完好率达100%。

5、深入开展宣传动员,开展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我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自4月份以来,负责查找相关资料,协助社区举办居民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次,各楼楼长以及居民小组长积极参加了讲座,并表示要做义务宣传员,使社区居民户户讲卫生,人人保健康;还组织居民健康知识答卷一次,同时做到每季度更换健康知识专栏,社区居民75%以上都懂得了讲卫生、防疾病、保健康的一些基本常识,对养成良好日常卫生习惯起到了指导促进作用;同时我们完善建立了预防流行性病疾控措施;认真抓好了社区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居民参保率较高。

6、重视和加强除“四害”工作。积极开展春秋季灭鼠和夏秋季灭蚊灭蝇灭蟑工作。夏、秋季我们对所辖社区反映有老鼠的部分居民家庭发放了鼠药,同时我们在社区内开展了一次灭鼠活动,为消灭四害尽了一份力量。

7、积极开展上级部署的爱国卫生运动工作。8月29日星期日上午,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居民开展了“低碳生活进家庭”的讲座与交流活动,我在会上的发言得到了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肯定与表扬。

(三)不忘党员职责,工作不分内外。

虽说我进驻社区的任务是创卫工作,但自七月底以来,人口普查成为社区工作的重点,我便在按照工作安排完成自己的创卫工作和档案整理同时,和他们一起填写工作消息表、入户调查,或者做些复印居民证件、办理医疗保险业务等。

以上是我下基层半年多来的工作情况,请领导批评指正,以更好的完成后期创卫工作。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14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

20xx,在全旗稳步扎实开展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辖区内常住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一)组织管理情况。

各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能分工,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同时,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二)资金管理情况。

20xx年拨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1073.3万元,其中中央844万元,自治区69万元,市80万元,旗配套80.3万元,资金拨付率100%,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支出1073.3万元,资金使用率达到100%。

(三)项目执行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标准,各单位积极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统计年鉴人口数为162800人,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137618人,建档率84.53%。

2、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健康教育室、宣传专栏、电视、光盘、宣传资料、公众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了较为广泛的健康教育活动,截至20xx年12月30日,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种类193种89268本,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种类281种1小时,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82次,参加活动人数4396人,举办健康教育咨询178次,参加活动人数13279人。

3、预防接种工作。各单位按照国家规划免疫要求,积极开展疫苗常规接种,截至20xx年12月31日,已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3046人,建证率100%,乙肝疫苗接种率99.68%,卡介苗接种率99.72%,脊灰疫苗接种率99.77%,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9.6%。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各单位为辖区0-6岁儿童建立了儿童保健手册,开展了新生儿访视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新生儿访视率为93.36%,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23%。

5、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各单位为早孕妇女建立了保健手册,按照管理要求定期开展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早孕建册率为91.93%,产后访视率为93.10%。

6、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各单位对建档过程中发现的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登记、体检,并进行了健康指导。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1387人,接受健康管理人数7499人,健康管理率65.8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人数7653人,体检率67.2%。

7、慢性病管理工作。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高血压和II型糖尿病筛查,及时为发现的高血压和II型糖尿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工作。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累计已管理高血压患者10905人,规范管理7878人,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72.24%;累计已管理糖尿病患者2892人,规范管理2062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为71.30%。

8、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工作。各单位为辖区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加强随访服务工作,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853人,规范管理837人,规范管理率达到98.12%。

9、肺结核病管理工作。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同期内经上级定点医疗机构确诊并通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人数17人,已管理15人,管理率88.24%。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截至20xx年12月31日,登记传染病疫情报告例数3例,疫情报告及时率100%。

11、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管理。截至20xx年12月31日,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3个,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100%,同时协助开展的食源性疾病、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计划生育实地巡查次。

12、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截至20xx年12月31日,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7100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62.35%,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个月儿童数3318人,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62.98%。

1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全旗各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电子网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20xx年12月31日,全旗组建家庭医生团队数55个,签约65643人,签约率40.32%,全旗重点人群35819人,签约27958人,签约率78.1%。

二、健康扶贫工作方面

20xx年,鄂托克旗认真部署落实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切实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一)组织保障

1、组织管理

旗卫健委制定了《健康扶贫挂牌作战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挂牌作战领导小组,按照《方案》要求,对健康扶贫实施单位开展了定期督查,确保健康扶贫政策有效实施。

2、政策保障

鄂托克旗在政务中心设置了“一站式”结算窗口,在旗直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旗直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无需缴纳押金,只需支付个人应承担部分即可离院。

(二)基本情况

全旗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的医疗机构有10所,其中旗直医疗机构3所,基层医疗机构7所;全旗5所中心卫生院和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中心卫生院基本药品均达到200种以上,全旗有75个行政村,其中有固定嘎查村卫生室49所,建筑面积均达到60平方米以上,三室独立,均配备了乡村医生,基本药品达到80种以上,急救药品达到5种以上,无固定嘎查村卫生室的,由流动村卫生室车覆盖,结合各苏木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均制定了流动村卫生室实施方案、制定,并做了服务记录,全旗旗直3所医疗机构、5所中心卫生院、49所村卫生室均达到了标准化建设。

(三)患病情况

全旗患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为353人,患病率46.75%,其中患大病10人,患病率1.32%;患慢病343人,患病率45.43%,并由旗卫健委和旗医保局为患慢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发放了慢病卡,共发放慢病卡343人。

(四)报销情况

20xx年1-12月份鄂托克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报销4082人次,490人,总医疗费用193.86万元,基本医保报销95.94万元,大病保险报销9.39万元,医疗救助20.86万元,健康商业保险报销9.79万元,兜底报销29.47万元,个人自付28.42万元,自付比例14.66%。

(五)健康管理情况

由旗卫健委组织,各医疗机构统一实施,为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健康管理手册》,由旗直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共同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订了家庭医生签约协议,签约率达到100%;同时根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家庭医生团队为其制定了救治方案,并按照相关要求为行动不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开展“送医配药”活动,20xx年1-12月份鄂托克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送医配药报销3063人次,377人,总医疗费用35.92万元,基本医保报销11.13万元。

三、乡村医生方面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网络建设,稳定和发展乡村医生队伍,巩固提升农村牧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有效保障乡村医生养老待遇,鄂托克旗严格贯彻落实《鄂尔多斯市乡村医生样式补助实施方案》,一是离岗乡村医生从20xx年起,鄂托克旗将乡村医生养老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对工作满十年以上,年龄达到60岁以上的,由财政予以每人216元/年补助,20xx年鄂托克旗为符合条件的130名离岗乡村医生发放了养老补助。二是在岗乡村医生20xx年起,每人缴纳不少于元/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中500元由个人承担,1500元由财政予以回补,20xx年全旗有14名在岗乡村医生缴纳了2000元及以上的养老保险。

四、基层卫生能力提升方面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旗卫健委委托旗第二人民医院具体实施,对我旗基层医疗机构的3名临床医师、3名乡村医生在旗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培训。

基层卫生工作总结15

自全国组织系统“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县委高度重视,县委组织部以此为契机,注重将此项活动与目前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组织系统“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了“四个一”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和全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各项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同志率先学习、率先领会、率先行动、率先落实,并建立健全了组织部副部长及部务会成员下基层的长效机制,为各项制度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活动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深化“四联”活动,建立联系点。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是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县域经济、服务干部群众的战略决策,是组织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组织工作水平的重大举措,是组工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行动。我县自活动开展以来,精心谋划,周密组织,狠抓落实。要求县委组织部副科级以上干部要至少联系一个乡镇,并确定一个村、社区或企业作为联系点。每名组工干部至少与一名建国前老党员、基层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帮扶。共建立联系点22个,撰写蹲点调研日志120余篇,走访群众620余人,帮扶困难党员、群众、学生80余人。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下一步“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进行蹲点调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县委组织部及时召开会议,确定了“四个一”的活动方案,部务会成员6月8日至15日分别到联系点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蹲点调研活动。下基层前,每名部务会成员都有针对性地确定了调研题目,制定了调研方案。各部务会成员在蹲点调研期间重点开展好了“四个一”活动即:一是进村入户认真听取群众呼声,实实在在了解到一些社情民意。二是实实在在掌握到一些群众对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每名部务会成员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分类整理。三是实实在在帮助一些困难党员或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部务会成员及副科级以上领导与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共结成了22个帮扶对子,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四是写好了一篇调研报告。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组织部门是不是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怎样做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认真撰写出调研报告30余篇。

三是积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打造党员干部之家。

自活动开展以来,采取了“下基层访谈、请上门座谈、组织部长约谈”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谈心谈话制度。组织部长重点找各级党政正职谈心,班子其他成员由分管副部长谈。部务会成员找机关一般干部谈心谈话。谈心谈话做到了班子不协调的必谈、干部职务变动的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的必谈、有重要信访反映的必谈、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必谈。谈话内容主要包括对班子的评价、对全县中心工作的意见建议、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意见建议以及干部个人的思想、工作和家庭情况等内容。共收集意见建议270余条,其中已落实整改210余条,让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组织部门是党员干部知识分子之家,群众之家。

四是搞好送服务活动。

在活动中,坚持做到把解决难题作为检验成效的重要标尺。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开展送服务活动,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建设上帮助出思路、提举措、见成效。以联系点为重点,帮助引路子,明确发展思路;帮助强班子,建强战斗堡垒;帮助出点子,共谋创业良策;帮助挣票子,引导增收致富;帮助树尖子,培树先进典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送项目、送资金、送信息、送法律、送科技、送文化、送健康等主题服务活动。帮助基层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组织部长下基层的实效。这次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3000余份,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60件,培树先进典型30人。

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部分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基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二是工作能力较弱。全县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

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基层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法制观念不强,依法行政程度不高,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习,个人私欲膨胀,致使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二、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财力拮据影响了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发挥。

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无钱办事”是当前农村基层的突出问题。由于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又造成了基层组织的信用下降。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依托煤炭的资源优势,带动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镇)和金融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山林、矿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三)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工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活力。要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适的工作机制。首先要建立起富有活力的村级工作机制。鼓励村“两委”干部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镇党委要充分保护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着力于放权村“两委”,努力解决对村级“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问题,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强化村“两委”的职能;要着力于减负村“两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为村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次是建立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高度重视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规范民主决策程序,健全议事规则,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用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尽量避免和减少失误,同时建立群众对决策实施监督的机制,让群众依法行使自治权利。再次是建立村“两委”分工负责制、“两委”联席会议,民主评议“两委”干部等制度,明确村党支部对村委会实行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坚持领导不包办、把握方向不旁观、保障自治不违法、支持工作不拆台,村委会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工作到位而不越位,形成“两委”协调一致,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篇5

公共卫生是指依靠社会力量不断改善环境卫生。如传授健康科技,预防并监控传染疾病,增强身体功能,保持公民身心健康,以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1]。公共卫生服务是构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公民享受健康保障的最底线。当前我国公务卫生服务正逐步走向均等化,它不仅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同时还集中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公益医疗服务的决心。自2003年的SARS暴发后,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重视也逐步升级,2009年的H1N1流感又一次刺激了人们的健康神经。随之人们也更加积极的面对公共卫生及服务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决办法。基于此背景,笔者进行了相关探索和研究,从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出发,针对现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现状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应对全国性突发传染病和应急事件中的表现也存在着不足。因此,笔者对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进行了总结。

人力、物力资源的配置不合理:随着基层公共服务内容的不断增加,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和工作强度也不断增加。但我国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机构所占的比例仅为14%[2],基层人力资源已跟不上基层医疗事业发展的速度,也成为了制约公共服务事业进步的阻力之一。而大量专业人才都积聚在我国省市的各大医院,这种地域与人员的不合理配置格局不利于公共卫生均等化的顺利进行。同时我国公共物资在空间分配上也存在弊端,东中西物资分配存在严重的差距,这一硬件差异也直接导致了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非均等化。

“等级”服务:医院对不同户籍的就医人员采取不同的服务态度,使就医人员在情感上得不到平等对待。如对隶属于本辖区户口的居民给予免费接种疫苗、老年保健等公共服务[3],但针对外来户口的居民只给予免费疫苗接种的待遇,这不仅不利于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实现,也不利于人口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基层人员能力欠缺:从基层人力资源不合理的配置中可以看出,我国医学精英都集中在医疗条件较好的省级或市级医院,只有少数人会热情的投入到基层工作中,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质量。在全党全国全力建设公共卫生的重要时刻,必然会加大对基层人员的要求,而基层人员具备相关公共知识的并不多,致使基层公共卫生及服务力量达不到党和政府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发展均等化公共卫生的人员配备要求。此外,医疗机构职能在分配时也存在偏差。同时,政府下设的卫生行政部门及一些医疗机构制定的相关体制,也不利于当地基层公共服务工作的开展,而且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发挥作用,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也不能满足这项惠民工程。

对 策

采用激励机制,提高基层人员积极性:增加基层公共服务专业医生的数量,这样既能提高基层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又能提高整体医疗事业的服务质量。政府如何把全科医务人员引入基层服务,这是发展公共卫生的关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激励机制,在原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基层公共服务,并给予相关服务奖励,从而提高基层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建设重大项目:重大服务项目主要涉及慢性病、传染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相关项目。因为传染病需要进行提前预防[4],在确诊后还需要及时上报治疗。而对慢性病需要进行指导,宣传正确的健康理念,督促進行健康的锻炼等。此外,还要制定应对基层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进而减小公共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培养公共卫生服务及管理人才,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在培训中,应注重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并提高服务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专业人员需进行定期的实地实践,开展基层公共卫生讲座,传授公共卫生知识。此外,还要对公共卫生进行监测和实时评价,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优化人事管理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定编定岗,并推行绩效考核制度,以推进基层分配制度的改革,并实现多劳多得,从而调动基层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把服务质量、数量和社会的满意度纳入其中,并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制,进行跟踪调查评定,并进行月度汇报,以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科学有效的进行。此外,还可用绩效考核的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进入基层服务领域。

讨 论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化医改的过程,同时还是实现人们共享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因此,笔者建议不断改善我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现状,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力、物力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便尽早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徐立伟.半数死亡漏报折射基层公共卫生困境[J].中国社区医师,2011(23):26.

2 黄春广,刘风琴,张金生,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探索[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6):590-591.

3 何建军,谢聪,孙明惠,等.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2012(4):138-139.

基层部队卫生装备管理初探 篇6

1 卫生装备管理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设备更新有待进一步加快

随着卫生装备的配置种类及更新换代更趋完善和全面,一些仪器设备却没有在基层部队很快地投入使用,有的专科设备使用率不高或长期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装备过时,陈旧老化,引起了资源浪费。部分卫生装备由于更新周期长,不少卫生队仍在使用性能落后、质量较差、年久失修的设备,特别是一些诊断、检验设备,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导致设备在简单的摄片和常规的化验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1.2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卫生装备的规范化建设,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了解的情况来看,个别单位对卫生装备还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没有落实“定人使用、定人管理”制度,有的卫生装备甚至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所以就更谈不上定期维护保养。一些单位虽然已建立了卫生装备技术档案,但填写不标准、不规范,加上原始资料也残缺不全,因此不能完整真实地反映卫生装备的现状。同时,由于流动性大,人员难以相对固定,因交接手续不全引起的随机附件丢失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不熟悉卫生装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经常违规操作,造成仪器设备由于人为因为损坏和停用。

1.3 维修服务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

现有的卫生装备90%以上都属于上级单位配发,一些仪器设备在保修期内,故障较多,经常发生维修人员刚离开,故障又出现的现象[1]。有的设备在出现故障时,使用单位无法与生产厂家沟通联系,尤其是改装设备,由于其是由不同厂家所生产,即使工程技术人员来到现场,检修工作也难以顺利进行,致使设备长期不能修复,影响日常的医疗诊断和正常训练。另外,卫生装备品种较多,同一设备又分为不同的规格型号,因此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零配件相互之间无法替用,经常发生因缺少一个小的零配件致使维修无法继续进行的现象,为设备的维修保障带来不便。

2 改进措施及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管理

建立卫生科、院(队)两级管理机构,制定日常工作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使用人员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杜绝人为损坏仪器设备的现象,管理机构要随时掌握本单位卫生装备的分布和功能发挥情况,对配备不合理、使用率低的仪器设备进行统一调配,做到物尽其用。不定期对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包括账物是否清楚,有无损坏及丢失,管理使用是否良好,从而确保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经常化。

2.2 建立健全档案技术资料

完善仪器设备的资料档案,提高各有关部门对仪器设备档案作用的认识,尤其对于万元以上的贵重设备,都应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和装备卡。技术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履历本、验收资料、产品说明书、线路图、安装及使用技术要求、操作规程、保养维护等[2]。技术档案可一式3份,1份技术档案主要是原始资料,由基层部队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存入档案;第2份技术档案是有关维修方面的资料,即在每次检修后尤其是更换元件或改变线路等情况下细致地做好维修记录;第3份技术档案由使用该设备的操作人员保存,主要是记录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情况,内部工作人员的交接情况等。仪器设备管理卡包括装备名称、规格型号、国别、生产厂家、单价、出厂日期、启用日期、使用科室和负责人等内容。

2.3 坚持维护保养制度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一般实行三级保养制。一级保养(使用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它的内容是保证仪器设备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温(湿)度、防尘、防蚀、表面清洁等,使用保养的重点主要在设备外部。二级保养(专人保养):由使用科室指定熟悉装备结构和性能的技术人员负责定期保养,主要是内部清洁、局部检查和调整,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级保养(预防性保养):由设备操作人员和工程维修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设备的主要部件,调整精度,测定各项功能是否符合仪器说明书和技术文件的要求,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精度检查指测定设备的精度,特别是计量器具,如天平、心电图机、分光光度计等,还需定期地进行计量检查和鉴定。

2.4 注重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基层部队由于人员编制少,设备使用人员经常更换,一人多机、一机多人的情况较为普遍,难以达到专业化的要求。设备经常处于新手操作的状况,且有相当一部分仪器设备是由战士卫生员操作。因此,切实培养一支思想稳定、技术优良和作风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凡是配发的新装备,都要及时培训,纳入卫勤训练考核范畴,以考促训,尽快使新装备形成保障能力[3]。要使培训工作和今后的操作使用规范统一,不能只是简单扼要的了解。对一些大型的医疗设备,基层部队或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或拿出适当经费参加生产厂家组织的专门培训,使他们熟悉卫生装备的原理、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知识,真正具备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加强区域性检修机构建设

目前,部队卫生装备的维修保障任务主要是按照分工组织实施。由于保障的部队数量多,驻地分布点广,既有常规医疗器械,又有野战卫生装备,这对设备检修人员来说是个挑战[5]。要大力加强区域性检修机构的体制建设和质量建设,大量提供参加技术讲座、进修、短期培训的机会[4],培养一专多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区域性检修机构要牢固树立为基层部队服务的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和服务观念,经常加强与部队的沟通,了解卫生装备的使用状况,由设备出故障时才去维修转变为按计划或不定期下部队维护保养和检修,提高维修保障效率,确保基层部队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3 讨论

卫生装备的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基层部队的卫生主管部门要注意抓好日常的规范化管理和各项制度的落实,选派业务精、工作踏实的基层卫生人员进行检修培训,做好知识更新,提高基层部队仪器设备自我检修保养能力。另外,由于部队的机动性较大,对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使用要求较高,因此,配置的卫生装备要保证性能尽可能先进,质量可靠,操作简单,设备的品种也要相对统一,制式化的卫生装备将为基层部队的使用带来方便,同时也为医疗设备的检修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参考文献

[1]杨志华,李永刚.武警机动部队医疗装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7):45.

[2]王惠,雷勋祖.完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3):47.

[3]周林华,周传华.部队卫生装备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5):48.

[4]张祖进,郭召平.再述三级维修站的重要性[J].医疗卫生装备,2006,27(9):58.

基层卫生人力培训研究综述 篇7

虽然各地都在组织基层卫生人力的培训,广大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也参加了一些培训,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受自身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较差、记忆力衰退的限制,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1];参加培训影响他们业余时间干农活及经济收入,存在严重的工学矛盾[1,4];缺乏正规的教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1];培训地点大多数局限在学校,很少利用医院[4];无相关的考核、奖惩、激励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学员缺课现象明显[5];工作离不开,不知道培训信息以及部分人认为学非所用[6];培训内容不能体现时代性,培训形式和途径也不能适应卫生技术人才的客观需要[7];培训时间太短、培训速度太快、对培训人员不够重视[8];缺乏实践以及培训教师教学质量不高[9]等。

1 培训需求

大部分基层卫生人员都有培训的需求,而且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对培训的需求越强烈。蒋祎等人调查发现,87.5%的被调查者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参加培训,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参加培训的意愿最强烈,学历水平较高者参加培训意愿越强烈[10];王元元等人调查发现,高达94.2%的基层卫生人员有培训的需求[11];冯学山等人调查发现,90.3%的人愿意接受培训[8];力晓蓉等人调查发现,72.28%的人有培训的需求[12]等。

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合适的以及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不仅起不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反而会引起培训人员消极怠学的情绪。

很多调查发现,基层卫生人力有需求的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学[2][4][10][13][14],中医药诊疗[4][10][13],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急救知识[4][5][7],新的医药知识[6][12][14]和新方法、新理论、新技能[12][14],基础培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12][14],以及推广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技术[15]等。张亚平等人认为,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内容应侧重临床应用知识和适宜技术,对乡医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常见病、多发病、防保知识、急诊急救、药物配伍、农村适宜技术等内容为主[16];刘卓英等人调查发现,社区卫生人员具有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临床医学、行为心理医学、老年医学等培训需求[17];贺生等人提到,对乡村医生的培训,除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需一些护理知识的培训,如注射、配药、包扎、伤口消毒等[18];王贤旨等人提到,乡镇卫生院院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管理方法和创新上[19]。

3 培训时间

基层卫生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平常工作任务较重,工作也走不开,不可能拿出大量的时间集中培训。蒋祎提到,农村卫生人员最需要的是短期临床进修,时间在3-6个月较为适宜[10][13];张亚平等人发现,绝大多数乡村医生每年可接受的培训时间为10~20天[16];惠爱玲等人提出,乡村医生对短期培训(3~6个月)的需求较多[20];杨廷祥在总结了青海省乡医培训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乡村医生的培训时间定在3个月比较合适[21]。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研究中也提到,对社区卫生机构来说,进行分期分批的为期为3个月左右的系统轮训,具体培训时间最好能安排在下午[8],培训时间3个月左右或者每月或每周集中培训数日[9]等;对乡村医生来说,每个月抽出1~2周进行培训[22],为期3个月到1年的培训[23]以及乡镇卫生院每月组织一次乡村医生工作例会集中培训,时间为半天或者一天[24]等。

4 培训地点

对于基层卫生人力的培训地点,考虑到师资、教学水平的话,医学院校和三级医院比较合适,考虑到成本和时间的话,就近培训比较合适,在农村是乡镇卫生院,在社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鹏提到,乡镇卫生院作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地,省时省钱,是比较理想的培训地点[4];蒋祎提出,学历教育和资格培训的地点以高等医学院校为宜,临床实践则应考虑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10][13];方铁红等人提到,教学单位以高等医学院校和本地的卫校较受欢迎,进修单位则以二、三级医院为主[25];程然等人提出,乡村医生的培训基地可以考虑设在乡镇卫生站,中专学历教育由普通中等卫生学校承担,短期专项培训则有县卫生进修学校为主进行[26]。

5 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训结果的产出,陈琦等人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人力培训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指出,培训形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27]。

高书杰和季宁东等人提出,为保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具有实效性,就要突破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适应农村卫生人员不同的成长过程和个性特点,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开展专题式培训、采用案例式培训、试行学徒式培训和互动式培训等[2][28];冯学山等人通过调查提出,培训方式的选择应以“可及性好”为原则,除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函授培训外,还需重视选择能调动培训对象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启发式培训方式,如案例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助培训法等[8];钱宁等人也提出,培训形式应多样化,除了讲课这种形式,还有利用网络的远程教育以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29];李国庆等人发现,卫生技术人员认为最好的培训形式是进修学习,其次是学习班学习[30];李学忠等人提出,适合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方式有短期脱产培训、长期进修学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31];朱亚屏还提到了一种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素质的新型培训方法,完整教学法[32]。

6 培训费用

基层卫生人员大多收入较低,特别是乡村医生,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工资来源,收入主要来自于行医卖药以及农业劳动,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将影响他们开门行医和农业劳动的收入,而如果培训的费用由他们自己承担,势必会降低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对培训的效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

王鹏提到,要设立乡村医生教育专项经费,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采取政府补助、集体支持和个人缴纳相结合的办法解决[4];力晓蓉等人建议,乡镇卫生院每年应拿出收入的3%~5%用于本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在职学习培训工作,应有较好的政策保证职工外出学习期间经济收入不受影响[12];钱宁等人建议,在省、市、区县各级政府都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全科培训并纳入对政府社区工作年度考核的项目之中[29];谭胜国等人建议,应由省级卫生厅和教育厅制定一个“基层医生规范化培训项目计划”,明确对参加培训人员的学费筹集方式,如:省卫生厅补助总学费的30%,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补助总学费的30%,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和培养对象共同承担40%[33]。

7 培训考核和评估

高书杰和季宁东等人建议,评价可从4个层面来分析:①反应层面,主要是了解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主观感受;②学习层面,主要是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情况;③行为层面,主要是考察学员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就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这一层面可直接反映培训效果和学员的自我修养能力;④结果层面,主要是用已有的量度指标与培训结果进行对比,来考评诸如质量、数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变化[2][28]。蒋祎等人建议,应在培训后进行四级评估,一级评估是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二级评估是培训一周后,通过考试方式考评培训知识掌握情况,三级评估是由受训者的上一级主管考察受训者的工作行为是否得到改善,四级评估即是从质和量两方面评估所学技能对所在单位产生何种影响[10]。

8 基层人力培训的建议

在培训内容方面,对基层卫生人力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全科医学知识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更注重临床应用知识和适宜技术;对乡村医生,更注重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中医诊疗及一些护理知识;而对社区卫生人员,主要就是全科医学知识的培训;对管理人员,更注重管理学方面知识的培训。

在培训时间方面,对于基层卫生人力来说,短期的培训比较合适。对于乡村医生来说,应该避开疾病高发季、农忙季节,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培训,或者利用村医上站时间,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几天的集中培训;对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鉴于上午病人较多,工作繁忙,培训统一安排在下午或者比较清闲的时间,进行累计时间大约3个月左右的培训。

在培训地点方面,对于乡村医生来说,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应该就近安排,比如安排在乡镇卫生院;对于学历教育,则应该在正规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对于临床进修,则应安排在县级医院或者比较近的地市级医院。对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应在本单位进行或者安排在离社区较近的机构进行;对于学历教育和临床进修,则应安排在地市级的医学专科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医院进行。

在培训形式方面,在传统的面对面灌输的基础上,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病例讲授和互动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方法。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函授、下发材料自学、利用广播电视进行科普讲座和健康教育等等,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在培训经费方面,为了保证一定的培训经费,政府必须制定出一定的政策,确保从政府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专款专用,专门作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经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补贴、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其中个人承担的比例不应太大,谭胜国等人所提的建议不失为一个好的探索。

在培训的考核和评估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授课内容方面,主要是考察授课的内容是否适合参加培训的学员的水平,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每次培训后的调查反馈来实现;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是考察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培训一段时间后或者培训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来实现;工作行为方面,主要是考察学员参加完培训后,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来,自身的医疗水平和看病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医生处方的合理性及病人的反馈来实现;单位效益方面,主要是考察学员参加完培训后,是否能够为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单位的患者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来实现。

基层卫生统计 篇8

医疗设备质量不仅是医院技术发展实力的象征,也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高低和医疗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不仅是医疗安全和质量的可靠保证,也是医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医疗设备质量控制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是医疗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医学工程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医学工程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并为之服务的纽带和桥梁。

根据“2010年总后卫生部关于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最新指示和要求: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工作要向中心和师一级医院推广。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医学工程科通过开展对成都战区云南片区野战部队卫生装备的技术保障工作,进一步将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推广落实到基层卫生单位。

2 国内外开展现状与分析

在欧美发达国家医院中,医学工程部门创建较早,并建立了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体系,其国家的法律、法规、强制性规范标准,通过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ECRJ(紧急医疗研究机构)于1955年成立。1993年开发了国际医疗设备持续安全管理、预防性维护、设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对风险系数高的设备提供了更加严格的安全质量控制程序及管理制度。

2006年5月,总后卫生部组织了一支由军队医院医学工程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的考察小组,赴瑞典实地考察,了解到瑞典政府颁布的有关医疗设备安全与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文件及具体管理模式以及实际管理情况。根据相关调查,在一些大中型医院医工部门的工作量统计中,维修工作量约占55%~60%,而质量控制约占40%~45%。由此可见其质量控制所占的比重。

我国自1985年颁布《计量法》以来,国家和军队也曾相继颁布和出台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办法》、《放射防护管理规定》、《军队医学计量规定》、《军队医院医疗设备管理规定》、《军队大型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医疗设备的采购引进、使用管理、检测检定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然而,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提出和实施则是近几年军队卫生系统始创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具体如何实施也在摸索阶段[2]。

3 我院开展质控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2006年5月,我院与解放军总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共同受领了总后卫生部下达的“医疗卫生装备质量控制”首批试点任务。医院高度重视,科学筹划卫生装备质控工作,认真落实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截止到2010年12月,历时4年多,我院严格按总部要求认真完成了试点工作,同时进一步扩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工作范围。我科在出色完成了现阶段医院医学工程保障工作任务的同时,还不断创新保障模式,发挥科室人才优势。在对CT、MRI、PET-CT、大型回旋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大型X线机等大型医疗设备自行维护,不买保修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坚持以维修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的方针,将维修和质量控制紧密结合,每年为医院节约经费550余万元;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使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能从单纯维修向设备质量控制转变。2008年度在总后卫生部组织的全军部分师以上医院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检查中获得全军第一的好成绩。技术保障水平和质量控制工作技术平台处于全军领先水平。

虽然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一些师以上的大型综合医院已经逐步普及推广并将其作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但中心医院及师以下的基层部队卫生单位的质量控制工作开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基层卫生单位技术人员少,保障任务重,日常工作量大,有的设备使用率很低,卫生经费少,耗材使用量大的设备使用率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证这些卫生装备处于良好的状态,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希望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探索总结出一条适合于基层卫生单位质量控制工作开展的有效路子。

3.1 开展医院卫生装备验收检测工作,严把设备引进质量关

为提高医疗设备质量,医院下工夫在采购环节上把好关,坚持在科室申购引进、论证、技术等关键点上,把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在商检检测工作中也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对设备的安全指标、重要性能指标和参数严格审核,同时参照国家和军队剂量和质控标准进行严格验收,把医疗设备的质量问题尽量杜绝在起始使用期[3]。

3.2 建立数字化的质量控制实验室,对全院的医疗设备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进行定期实时监控

质控中心设立数字影像评估系统,质控数据评价系统以及设备指标改进决策系统。工程师可以在质量控制中心随时调用医院大型医疗影像设备的医学影像数据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估,如果评估数据不符合要求,则要对该设备进行现场检测,再根据现场检测的结果来对设备进行维修和调试,之后再一次进行质控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后将其图像数据传输到医学工程科的质量控制中心存档备案。同时,其他常规设备的质量控制原始数据也输入到质量控制中心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处理,合格的设备数据备份存档,不合格的设备数据分析原因,现场检测并调试维修,持续改进,直到性能指标达到要求为止。

3.3 协助军队基层卫生单位建立质控体系,开展质控工作

我院通过开展对云南片区野战部队卫生装备的技术保障工作,对目前基层卫生单位的医疗卫生装备的工作现状和运行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各单位卫生装备的安装、调试、维修以及计量检定和临床应用质控检测、退役、报废技术鉴定工作,进一步将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推广落实到基层卫生单位。同时,深入研究适合云南片区以至整个成都战区中心医院以及师以下基层卫生单位开展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的新模式。

3.4 创建商检、计量、质控三位一体的系统化新模式

以往对医疗设备、耗材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商检主要针对设备目的港提货、开箱、安装、试运行时的检验,而计量只对强检设备器具进行检定,质控只对高危设备进行检测,且检测的项目内容也差异颇大。商检、计量、质控都是卫生装备质量管理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有相同也有所不同[4]。以往的研究在管理模式上、在实施过程中是互相独立、相互分隔的,职责上有分工,内容上有重叠,因而造成人力、物力、资源上的浪费。应该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之中。

3.5 实现维修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紧密结合

要开展好基层部队卫生单位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坚决落实以维修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的方针。实践证明,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是以维修为基础的,没有强大的维修力量做保障,就不可能把质量控制工作做好、做细。抛开维修或将设备包给大公司保修的情况来开展质量控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只有自己通过设备维修这个过程,才能深入地了解各种医疗设备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从而了解设备技术指标发生偏差的真正原因,并结合质量控制找出正确的修正方法[5]。

4 结束语

根据总后卫生部下发的《军队卫生装备质量控制实施通用要求》,卫生装备的质量控制是运用管理和医学工程技术手段,以确保患者安全为目的,实施的确保医疗设备应用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包括卫生装备的采购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质量控制和医学工程保障质量控制等。

为兵服务、着眼部队、为基层卫生单位做好技术保障工作是我们工作的宗旨。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项工作从表面看来并不是多复杂、多难的一件事,但要深入做起来却并非易事。从理论到实践,从专业技术到管理技术,需要多个部门、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既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又需要结合我国军地的实际,下大力气真抓实干,方能见效。

参考文献

[1]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07,2(8):18-25.

[2]陈晓红,任国荃,周丹,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实践与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4):384-386.

[3]汤黎明,刘铁兵.医院医学工程科技术管理规范专题三——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4):88-90.

[4]李怡勇,米永巍,郭赤.构建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10,30(3):4-5.

基层卫生统计 篇9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状况, 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有助于促进基层卫生机构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现场选择了山东省的章丘、昌乐和东阿3个县, 每个县抽取了3个乡镇, 然后每个乡镇抽取3个村卫生室, 共调查9个乡镇卫生院, 27个村卫生室。对乡镇卫生院的院长、防保科以及妇保科负责人、村卫生室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访谈人员数量为54人。机构调查内容主要为机构基本情况, 人员、资产、收支、培训督导状况和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访谈主要是了解知情者对于当地公共卫生发展、当前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以及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等。

1.2 研究方法

主要分析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投入、人力配置和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状况及影响因素。实施状况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各类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情况, 二是各类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量占总服务量的比重。公共卫生服务量是指调查的各类卫生机构提供由本研究确定的各类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 用卫生服务人员数量 (ni) 和服务时间 (ti) 的乘积表示。其中服务时间 (ti) 是指服务人员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时间占其全部业务工作时间的百分比。

假设机构内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N, i表示某项公共卫生服务, 调查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为SPH, 那么:

1.3 资料分析工具

利用Microsoft Access软件和Excel建立数据库, 录入数据。经过数据整理后, 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基层卫生机构筹资

从整体上看, 乡镇卫生院以业务收入为主, 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0.7%。

从业务收入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来看, 各乡镇卫生院之间差别也较大。总体上而言, 防保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低, 其中, 比重最高的是东阿的姚寨卫生院, 为38.71%;最低的为3.03%, 是昌乐的高崖乡卫生院, 见表1。

在调查的27个村卫生室中, 只有两个村卫生室有补助, 一个在东阿县姜楼乡, 每年补助300元;另一个村卫生室属于章丘枣园乡, 每年补助5 000元, 两个村卫生室的补助都属于集体补助。村卫生室的收入仍以药品收入为主, 其占总收入的比重平均为80.21%。村卫生室的防保收入来源主要是计划免疫接种通知单发放补助, 3县的补助标准基本上都一样, 每发放一张接种通知单 (不仅要发放到居民手里, 而且要实际接种上) 补助0.50元。但是因为各村的接种儿童较少, 因此, 实际防保收入很少。

访谈者都表示, 财政对基层机构承担公共卫生功能没有相应的投入, 有的访谈者甚至认为做公共卫生耽误了临床工作, 影响其收入, 这也是相关人员缺乏积极性的原因。

2.2 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力投入情况

样本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重平均为11.07%, 但是各乡镇卫生院之间差别较大。整体上看, 章丘3个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比重较低, 平均为5.18%, 昌乐为16.45%, 东阿为15.73%, 见图1。

各乡镇卫生院的妇产科医生也是妇幼保健人员, 承担了临床和妇幼保健工作, 调查的乡镇卫生院没有专职的妇保人员。

调查的村卫生室均没有设立专职防保人员, 防保工作都是由村卫生室人员兼职。

访谈结果表明, 农村基层卫生机构防保人员流动性较大, 人员多数为学历较低、业务不强者, 且工作极不稳定, 流动性大, 经常出现经过培训, 业务已经熟练, 结果又换人的情况, 因此需要不停地对防保人员进行培训。基层妇幼工作人员也存在上述情形。

2.3 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状况

2.3.1 公共卫生功能实现情况。

调查按照本研究定义的公共卫生功能实施项目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了调查。主要分疾病防治 (传染病防治、非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 、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监测 (学校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营养和食品卫生) 和突发事件应对等。

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有:健康教育、传染病监测报告、结核病人转诊、计划免疫建卡及接种、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建立儿童保健手册、慢性病管理及健康体检等。另外, 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要协助县防疫站进行卫生监督监测。

村卫生室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基本上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 主要有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咨询、传染病报告、不明原因疾病报告、健康体检、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结核病人督导管理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学生健康教育和体检、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地方病防治等开展的村卫生室较少。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 部分访谈者认为, 单纯的健康教育效果并不好, 而且不好开展, 有针对性的或者是与医疗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更有效。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调查显示落实得都不够好, 但是慢性病管理的效果反映较好。

妇幼卫生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与计生相互重叠, 如产前检查, 妇科病筛查等, 对此很多妇幼卫生工作人员感觉工作不好开展。在农村地区, 很多地方要求怀孕后必须到计生部门做检查, 因此妇幼保健部门掌握不了孕产妇各方面的状况, 导致产前出现紧急状况时不好施救, 有访谈者认为这也是农村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乡镇一级与计生的矛盾也较大, 乡妇保人员产前检查等信息掌握不了, 需要到乡计生机构抄报, 因为业务竞争的存在, 导致两者之间沟通协调更加困难, 对乡妇保人员访谈时表示, 有时需要跑好多次才能得到相关信息, 工作不好做。

从村卫生室到乡镇卫生院再到县防疫站, 传染病监测报告、疫情直报已经实现。调查的章丘、昌乐乡镇卫生院都配备了电脑, 能够实现网络直报, 东阿的乡镇卫生院还没有全部实现网络直报;村卫生室没有配备电脑, 但可以电话直报。

2.3.2 公共卫生服务产出。

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数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平均为15.27%, 村卫生室的比重平均为36.31%。乡镇卫生院不到村卫生室的一半, 且各乡镇卫生院之间差别较大, 见图2。

结合图1和图2, 调查结果显示, 乡镇卫生院除去南郝卫生院和乔官卫生院以外, 其余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占卫生技术人员的比重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相比而言, 工作量都是超负荷的。多数访谈者也认为, 在目前公共卫生投入不到位的情况下, 不愿承担过多的公共卫生功能。

3个县样本卫生室之间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量差别也较大, 其中章丘所调查的9个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重较高, 平均为37.00%, 昌乐9个村卫生室的比重平均为27.36%, 东阿样本村卫生室为34.49%。

根据访谈结果, 村卫生室人员大多数认为卫生室现在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无论是从种类上还是从数量上来看已经较多, 如果再增加工作量就会比较吃力, 人员、设备、补助等问题都会随之而来。乡级人员访谈也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 村卫生室能够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已经都提供了, 如果再增加的话, 人员、设备等都会达不到要求。

2.2.3 公共卫生监督管理。

对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功能监管由县级卫生局、防疫、妇幼保健机构等承担, 村卫生室除了要接受以上部门的监管外, 由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乡镇卫生院防保科人员都表示一体化管理使得防保科与村卫生室工作更加协调, 同时可以对村卫生室要开展的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 并且将有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沉到村卫生室, 如慢性病管理、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同时, 一体化管理要求村卫生室要定期到乡镇卫生院上交收入, 购进药品、卫生材料等, 有的乡镇卫生院还规定每个月召开1次村卫生室人员的例会, 并组织村医学习等, 加强了村医公共卫生知识培训, 这些措施都从不同方面加强了对村卫生室的管理。

但是村卫生室人员表示一体化管理没有管理好, 认为乡镇卫生院只注重抓村卫生室的收入, 对于药品等关注多, 没有真正做到一体化管理所提出的内容, 特别是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 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3 讨论

通过调查分析, 可见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工作, 如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等, 但是研究发现, 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在公共卫生功能的实现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

3.1 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缺少明确界定

虽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 对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的功能做出了界定:乡 (镇) 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 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 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公共卫生管理职能;村卫生室承担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预防保健任务, 提供常见伤、病的初级诊治以及转诊服务。但是对于应实现的公共卫生功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由此导致基层卫生机构对应承担的公共卫生功能比较模糊, 多数情况下是针对检查工作而开展, 轻视甚至忽略检查工作中涉及较少的公共卫生项目。

3.2 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投入不足

姚建红、舒展[1]研究表明, 政府投入与社区卫生中心公共卫生功能的完成呈正相关关系, 政府投入高, 收入相应地也高, 完成公共卫生功能也多。本研究显示, 财政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卫生机构投入很少, 尤其是村卫生室, 财政基本上没有任何投入, 导致基层卫生机构主要依靠药品、医疗收入进行补偿, 人员对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的积极性不高, 机构对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投入较少。

3.3 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人力配置不足

陈婷等研究发现, 基层公共卫生人力配置不足, 区域间人力配置差别较大[2,3], 这一点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人力配置不足导致有的公共卫生功能无法完成, 像产后访视等卫生服务提供不足。另外, 防保人员更换比较频繁, 流动性大, 由此也带来人员业务不熟练、需要较多培训等问题。调查还发现, 由于缺少相应的补偿机制, 基层卫生机构人员对公共卫生功能实施的积极性不高。访谈结果显示, 对于公共卫生补助人们更关心的是奖励或补偿的标准及其他显示公平性的待遇, 如村卫生室人员反映的养老保险等问题, 而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

3.4 缺少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标准, 导致机构侧重公共卫生服务产出, 忽视服务结果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 对于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实施进行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服务产出上, 如服务提供数量——计划免疫接种人次、儿童系统保健建卡人数、慢性病管理建档人数等, 而对于服务结果的评价较少, 如人群卫生知识知晓率、儿童发育、营养等健康状况监测等。产生这样的现象与缺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标准和公共卫生补偿标准相关。由于对服务数量的界定相对于服务质量而言要简单, 因此, 大多数检查工作都以服务的提供数量为基本考评点, 由此导致机构倾向于提供结果更容易测量的公共卫生服务, 而对服务产生的效果关注较少。

3.5 基层卫生机构以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为导向, 忽视公共卫生功能建设

从调查结果发现, 大多数机构虽然已开展并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但是其公共卫生功能发挥并不全面。功能应该是公共卫生具有的内在的本质, 而服务是公共卫生目标的实现形式, 是公共卫生功能外在的一种表现。公共卫生功能是由公共卫生服务体现的, 人们通过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公共卫生的功能, 即功能是隐含的, 而服务是人们可以看得见的[4]。因此, 公共卫生服务较公共卫生功能更易管理, 导致服务机构产出仍以服务提供为导向, 而不是以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导向, 不注重公共卫生功能建设。

4 结论

通过调查分析, 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在公共卫生功能的实现上还存在较多问题, 这些问题大多是普遍存在的, 如公共卫生投入不足、缺少公共卫生绩效评价标准等。针对这些问题, 各方面应达成共识, 采取有效的措施, 明确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制定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标准, 这样才能促进基层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功能的实现, 使基层卫生机构真正成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 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建红, 舒展.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公共卫生功能状况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5 (10) :662-665.

[2]陈婷, 冯显威.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状况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 2006 (1) :49-53.

[3]芦文丽, 王竞.天津市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 :93-95.

基层党组织不可放弃卫生工作 篇10

第一、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服务是全方位的服务,不能仅仅理解为发展经济提供条件。我们常常讲党委要关心人民的疾苦。“疾苦”二字,一是“疾”,二是“苦”。疾就是疾病,关心疾病就必须抓医疗卫生工作;苦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疾苦来说,首先是疾,其次是苦。医疗卫生工作是摆在前面的。人民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少生病或不生病,然后才能谈得上安居乐业、幸福美满。不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不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幸福生活是靠不住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也是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健康水平与经济发展又是极为密切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党的基本路线也要求各级党委抓好卫生工作,基层党委更不例外。

第三、当前医疗秩序现状需要基层党组织过问,目前医疗秩序比较混乱,乱收费者有之,乱设点者有之,乱开药者有之,乱挂招牌者有之……医疗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思想混乱,少数医务人员不讲医疗道德,不讲救死扶伤,不讲为人民服务,而只讲一个钱字。这些思想方面的问题基层党委必须要加意过问,加以引导,加强领导。

第四、抓卫生工作和党的扶贫政策是一致的。扶贫工作是基层党委的一项工作内容,但是,我们一些地方的贫困往往与地方病相联系许多农户的贫穷也往往与疾病相关。如果我们把扶贫工作仅仅局限于发发救济款,那是不够的。发救济款是治标,只能解一时之急。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往往可以收到治本的奇效,从根本上帮助农民脱贫。因此,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要抓好医疗卫生工作,地方党委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医疗卫生工作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笔者认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不是指医疗业务上的具体领导,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千方百计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当前不少地方农民卫生意识较差,露天的厕所臭气熏天,一下雨大粪四处横溢,既失去肥效,也容易造成疾病传染。池塘里到处漂浮着空荡的农药瓶,有的农民甚至将没有用完的农药瓶也随手扔进池塘,严重地污染了饮用水。这就需要基层党委注意加强卫生宣传,出面组织卫生讲座,提高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卫生意识。

第二、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予以关心和引导,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好卫生与其他部门及单位的关系,解决矛盾,理顺情绪。

第三、经济上给予支持。基层党委每年在讨论经费使用时,切不可忘记卫生这一块。目前,有的地方乡镇卫生院已有近10年没有享受财政上的拨款,多年来靠自收自吃维持生计。院墙斑驳陆离,房间潮湿阴暗,病床摇摇晃晃,药房空空如也,医生无精打彩,百姓有病难医,如果再不予以支持,卫生院必将倒闭,人们势必就医无门,如遇急病必将束手待毙。

第四、卫生方面的活动予以支持,基层的宣传工具予以提供,如乡镇广播站,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卫生政策的宣传,进行卫生知识的播放。

加速基层卫生和妇幼体系建设 篇11

一、强力推进抓整合, 实现资源深度融合

去年以来, 我们借卫生计生机构改革的大好机遇, 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顺利实现了卫生计生机构和业务的全面整合。一是快速推进机构整合。按照县委、县政府卫生计生机构改革要求, 在行政机构整合到位后, 迅速组建基层卫生和妇幼健康管理办公室, 承担卫生和妇幼健康工作职能。同时, 将县计生服务站整合到县妇幼保健院, 成立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保留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两块牌子。将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并入辖区乡镇卫生院, 加挂乡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站门牌, 在各村卫生室加挂村卫生和计生服务室, 确保县、乡、村三级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健全。

二是合理解决用人机制。院站合并后, 针对业务融合难、身份不统一等问题, 我们坚持“大稳定、小调整、优结构、深融合”的工作思路, 对原乡镇计生服务站站长直接转任乡镇卫生院副院长或院委会成员, 将村医纳入村计生服务工作序列。针对人员身份及工资待遇不统一问题, 采取从业资格考试的办法, 将原计生站技术人员全部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 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保证了卫生、计生技术服务队伍的稳定。

三是专业职能深度融合。在科室设置上, 按照充分保障计生服务工作要求, 在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项目中心增设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妇幼健康服务项目管理办公室、婚检孕优咨询室, 负责全县妇幼健康服务的组织管理、业务培训、督导考核等业务;在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和门诊部分别设立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公室和计生服务咨询室、药具发放管理室, 将计生服务与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及门诊妇产科业务有机融合;在村卫生室设立计生服务室, 将计生宣传、育龄妇女健康体检和孕前优生服务的组织协调、药具发放等工作交由村医去落实。在信息共享上, 把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整合为卫计信息中心, 建立统一管理、资源共享、运行高效、服务便捷的卫生计生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了信息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二、明确目标抓“两创”, 提升整体服务能力

按照省市“两创一提”的总体思路, 我们以积极争创基层卫生工作先进县和先进乡镇为抓手, 通过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 提升了全县基层卫生计生整体服务能力。一是认真谋划, 总揽全局抓“两创”。为保证“两创”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 先后出台了《保康县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保康县“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保康县“五化”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 指导创建工作。同时紧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组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师资团队, 根据各乡镇实际工作需求, 采取请上来、走下去的方式, 大力开展业务理论和技能培训, 不断规范服务行为, 使基层整体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二是严格管理, 高点定位创“四化”。在创建“四化”乡镇卫生院工作中, 我们紧紧围绕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培训指导、强化督办检查、强化考核考评、强化奖励兑现“五个强化”, 全面落实创建任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 将“四化”创建纳入年度评优表模内容, 对通过省、市评审的单位, 按照评审得分等级, 整合相关资金, 一次性给予10—15万元的奖励, 以经济杠杆撬动创建热情。

三是明确责任, 强化措施促“五化”。在创建“五化”村卫生室工作中, 我们按照先易后难的指导思想, 重点针对建设资金投入困难这一核心问题, 以积极争取“三个支持”为抓手, 全面落实创建任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 由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五化”村卫生室创建工作责任状, 将创建任务纳入政府年度工作实绩考核。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 对符合中央和省财政扶持条件的村, 按程序上报资料, 争取中央和省财政的资金支持;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村卫生室, 积极争取县财政配套经费和挂点单位扶持资金的支持。对确有特殊困难的村, 直接组织财力、物力, 设法给予扶持。2014年, 全县共完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54家, “五化”村卫生室创建达标179家, 5家“四化”乡镇卫生院创建单位全部通过上级评审, 其中歇马中心卫生院荣获全省“十佳四化乡镇卫生院”荣誉称号。

三、健全机制抓公卫,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我们坚持把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惠民工程抓紧抓好, 健全“四项机制”, 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发展。一是健全考核机制。将项目实施情况列为政府工作考核指标, 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 对项目实施方案、服务规范、绩效考核、资金管理等内容进一步细化, 出台了一系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细则, 在业务管理、具体服务上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全额预算、足额保障各项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 按标准落实乡村医生补助, 并纳入常年预算, 实行财政专户管理, 绩效考核, 专项拨付。

三是健全考评机制。我们建立了分级定期督导考核机制, 由县考核乡 (镇) , 乡镇考核村 (站) , 每季度进行一次督导、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年终进行总考核, 督导考核结果与项目经费拨付直接挂钩。每次督导后即召开一次项目工作推进会, 通报督导情况, 推广工作经验, 查找问题和不足, 提出整改意见, 促进项目工作平衡推进。

四是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健全以疾控、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业务指导, 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 以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实行项目单位一把手负责制,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确保项目工作任务规范落实。在2014年的全市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中, 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卫妇幼项目工作均位居前列。

四、深化改革求创新, 探索卫生运行新机制

我们紧紧抓住深化改革的大好机遇, 大胆创新, 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具有保康特色的基层卫生工作新模式、新机制。一是不断完善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模式。针对家庭医生团队在实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进一步对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的工作方案、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等进行系统修订和完善, 强化服务保障。全县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率达到40%以上, 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和满意度达到60%以上。

二是实施分级诊疗服务模式。通过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制定分级医疗标准、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完善医保补偿政策等综合措施, 逐步形成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服务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整体利用效率逐步提高。

上一篇:“三元”机制下一篇:HXD2型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