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监管机制研究

2024-08-05

征信监管机制研究(精选3篇)

征信监管机制研究 篇1

一、引言

征信作为一种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在1828年自英国民间发端以来,经过了180多年的发展,迄今,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征信业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欧美各国政府对其运作的监管力度视国情、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而各有差异,但总体是宽松型监管,这是由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因素决定的。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施行政策措施的欧美国家,因为以自由经济为社会的主流经济,提倡自由贸易,市场主体遵循自主参与,自择行业,自主经营的原则,所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各国政府都将征信业视为和其他行业一样的平等主体,其生存发展遵循自主选择,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政府监管的主要形式是长期依赖于行业自律。这从客观上形成了欧美诸国对征信业监管弱化的历史渊源、制度惯例与市场基础。

直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呈爆发式增长,全球经济与市场贸易在WTO架构下向一体化趋势渐进,市场交易的地域、国别阻隔被打破,传统的贸易市场壁垒崩溃,以及金融与经济发展和人们参与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凸显出了全球市场对征信服务的巨量需求和持续依赖,彰显了征信服务对金融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征信业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提升,征信对社会、经济、金融,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力与日俱深。这逐渐成就了征信业在社会、经济、金融中具有了较为特殊的功能作用。以美国为例,征信业的地位不夸张地说,甚至成为了“第二政府”,其服务范围已经不限于本国,而是辐射甚而影响到全球的经济、金融的运行秩序甚或方向。但与此同时,征信“双刃剑”的功效也逐渐显露:即在解决交易信息不对称,提示市场风险,引导资本流向,促进市场形成合理定价机制的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利用其“权威公信力”误导市场,从而引发灾难性后果。

为了限制征信不利的一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逐渐加强了对社会征信关系及其征信业进行法律规范。政府不再是袖手旁观的观众,而是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对社会征信行为和征信机构的经营活动,以立法调整的形式介入干预。但总体而言,虽然有专门的法律规章体系对社会征信行为进行规范,有政府授权的执法机构专司监督管理职责,但因为执法力度偏弱,监管措施不力,因而未能发挥出法律规范的强制约束力和监管机构应有的社会管理效能。这也正是在最近十多年来,不论是在单个跨国大集团公司的造假丑闻或是业绩神话破灭中;还是在历次经济危情、金融风暴、债务危机中,总是能够看到征信业失职的恶行甚至是助纣为虐之魅影出没的原因所在。

笔者认为,欧美诸国对社会征信关系进行立法规范、调整的意志,是我国应当学习借鉴的,但其对征信业松懈的监管则是不宜效仿的。

二、中国当前的征信监管现状及其有效性讨论

(一)征信业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简述

征信这一“舶来品”登陆中国,若以开展实质业务的机构定义,最早始于上世纪30年代初,当时,以中国银行为首的几家银行协商合作,在上海设立了会员制的“中国征信所”(1932年6月6日),该征信所受托专门为会员单位提供其客户的商业资信调查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征信所设立后业务开展较快且提供信息的效果显著,经营持续到40年代中期。其后,在间隔四十多年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约十年的时期内,在中国人民银行主导下,国内以信用评级为主要形式,广泛地开展过征信服务。1998年后,因人行体制改革和职能调整等原因,国内的绝大多数信用评级机构在“与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曾经历了十年的“冰封期”。在此期间,部分信用评级机构改弦更张或者注销倒闭。直至2008年,坚持下来的部分评级机构在人行的组织、指导下才又重新逐渐恢复了信用评级业务,但从业务范围看,主要局限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

1997年,人民银行组织各商业银行酝酿、建设限于金融行业内部使用的信贷信息共享系统———银行信贷信息登记咨询系统,从而迈出了我国征信建设数据化、电算化、系统化的第一步。至今,经过不断研究推进和多次升级换代,已经建成覆盖全国银行系统,可联网运行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两个征信数据库(也称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以下简称“两库”)。200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设立了中国征信中心,专门负责“两库”的研发、运行、维护、管理等职责。目前“两库”在我国经济、金融运行中,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社会征信功能日益显著。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的征信业主要是因循两条线路发展的:一是中国人民银行以公共征信的形式主导的“两库”建设与应用,主要侧重于金融信息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力图降低业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集中为银行业服务,同时也兼顾并正在扩大为政府的各项管理职能提供信用信息服务。二是民营为主的社会征信机构,以开展信用评级为主要形式,在有限的市场中开展征信业务。另外也有少量的专门进行信用信息调查、登记的民营征信机构,但主要是以某个城市为界,局限于较为狭小的地域范围开展征信业务,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相当有限。

(二)当前征信监管的有效性讨论

1. 市场现状。

如前所述,目前在国内市场中,以信用(资信)评估为名、专门从事信用评级(评分)同时也兼顾其他征信业务(信用信息登记、调查)的机构占据征信市场的主流,据统计,此类法人机构约有87家。这些机构均进行了工商注册登记,取得了合法的法人机构营业执照,并按其不同的市场准入资格,分别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从事信用评级(评分)业务。评级的主要对象为发行企业债券或发行短期融资债券的企业法人,借款企业、担保机构等市场主体。

与上述征信机构并存于市场中,同时也在以不同方式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还有会计 (审计) 师事务所、财务咨询管理公司、资产(房产)评估公司、律师事务所、信用信息咨询(管理)服务公司、代理服务公司等五花八门的中介服务机构。这些机构虽然数量众多,但从事的信用信息业务主要集中在与其主业有关的信用信息收集、调查、加工和综合信息出售方面,严格意义上说,其所从事业务涉及了征信业务范围,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而言, 这些机构均存在超范围经营之嫌。另外,以地下活动的方式,在市场中非法收集、出售个人或企业的有关信息的行为也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此外,中国征信中心主要针对金融行业收集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国有征信机构,其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是与银行业务相关的信用信息的登记、咨询服务,包括企业法人和自然人的既往信用记录信息。

从现实的市场运行情况看,社会征信行为尽管在金融市场显得相对规整有序,但是在其他市场或行业,则因为无章可循而呈现混乱无序的状态。

2. 监管格局。

目前在国内, 对信用信息的收集、保存、加工、处理、使用等, 并无法定的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进行监管。而是以业务管辖权为依据实施条块分散管理, 但相关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运行规则、操作标准、管理规范等均缺失。以评级机构为例, 其在不同市场的评级资格均是由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认定的, 在相应市场的评级作业, 则服从相应管理部门的要求。目前, 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保监会均依据业务或市场管辖权, 分别对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进行资格认定。国内只有极少数的评级机构同时具有上述四家管理机关的资格认定, 可以游刃于不同的市场开展业务, 而绝大多数评级机构则只具有人民银行认定的、只能进入信贷市场开展评级业务的资格。

而其他的政府管理部门则采取需要时才选择的管理措施,对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和业务资格进行临时性认证。

因此,目前国内对征信业的管理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管理标准千差万别,管理措施随意性强。这极不利于规范征信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对征信业缺乏权威、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和市场准入资格认证制度,导致市场中征信机构鱼龙混杂,业务界线模糊,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良莠掺杂,整体业务水平偏低,业务行为不规范,社会声誉不高,征信对社会、经济、金融的有益促进功能难以体现。三是画地为牢,人为形成市场壁垒障碍。目前对信用信息管理、存储,在国内是奉行行业管理的形式,由此形成了信用信息资源在不同的管理部门掌控下的条块分散割据局面,而因为存在利益驱动和本位意识,致使社会信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鸿沟。四是缺乏有效的行政推动和市场引导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限制了征信机构的市场发展空间,削弱了征信业务在社会中普及与推广的动能。而就征信市场的监管现状看,似乎每个部门都在管,但其实是谁都不管。征信机构除了按普通法人企业登记注册时必须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报备外,其实并没有法定的行业主管机关。只是在要进入某个市场时,必须征得有管辖权的管理机关的认同(但是,在现实中,许多市场的准入管辖,实际也是无法律根据的)。

因此,对征信业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既无规范其行为的法规制度,又无经国家授权管辖的职能机关对其进行日常性管理,那么所谓管理的效能又何从体现呢?

3. 法律障碍。

从征信管理实践的历程看,自征信管理实施至今,时间跨度20多年,国家均未出台征信管理的成文上位法,仅是依靠各管理机关自行发布部门规章进行约束,致使征信管理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也就是说,与“依法行政”相比较,对征信业的管理,一直是在“无法行政”的状态下运行。这样的历史和现状,固然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有关,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征信作为市场经济基础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如无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调整、规制,则不能保证征信业及其征信管理健康稳定的发展,也不能充分发挥征信的功能,使之作用于经济建设。我国征信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已经极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综上所述,征信市场乱局与征信管理难以到位,管理效力削弱的根本原因,源于长期缺失征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真空,导致了征信作为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却无从体现其专业性,也使其在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方面的作用显得微乎其微。另一方面,由于多头管辖,政出多门,政策变化快且随意性强,造成机构无所适从,市场动荡不稳,因而对征信业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很难突破的桎梏。同时,囿于上述两方面的掣肘牵制,也从客观上降低了征信管理的效能,极大的浪费了国家的行政管理资源和社会的人才资源。因此,正确的选择是:应当尽早结束现在由各管理机关长期依照不成文法(行政惯例)进行监管的格局,而代之以严谨的法律规范和法定的管理机构执法管理,方能利于对征信业和征信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方能利于对征信监管需求、个人诉求、市场诉求等等诸方面的行政利益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进行有效调整。所以,应当努力突破征信立法的瓶颈,将征信立法作为刻不容缓的急切要务加以考虑解决。

三、征信监管机制的形成

所谓“机制”,原始涵义为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或专指由机器制造的物件,源自希腊文字。后被不同的领域广泛地引喻和应用于其研究,使机制一词的涵义有了发展变化,从普遍意义上讲,机制,是指构、征信市场、征信参与者之间,在法定的制度安排下,形成有序的组织结构和稳定的运行规律,并在相互作用下产生良性的社会功能。

通过上述讨论,应当不难看出,有效的征信监管机制的形成,必须具备如下的要素:

一是专门的征信法律法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代表政府实施管理的行为称为行政执法。在法制社会,只有依法行政,行政力才能具备合法性和权威性,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行政执法的效能。所以,立法规范、调整社会征信关系的问题亟须解决,否则,不论是什么管理机关对征信实施管理,均要遭遇“名不正则言不顺”的管理效能难以到位的尴尬处境。因此,建立并不断地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及其配套的管理规章,是有效实施征信监管的第一要素。

二是要明确依法履职的执法机关。前述言及征信多头管理的不利影响应当尽快消除。笔者认为,国务院原则上应当只指定唯一的政府机关,例如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征信行业的主管单位, 依法履行对征信业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这样既有利于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平衡与协调权利义务对等关系,消除不必要的行政利益纠葛,又有利于统一制定征信业运行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及长期发展的规划、目标, 从而促进征信业和征信市场规范、稳定的在社会中发挥其功能作用,最大限度的支持社会经济快速、稳健的跃进。所以,监管机关的地位法定,职能明确,是保证征信管理行之有效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是分层次设立的、有活力的社会征信机构。现代征信业务一般包括信用评级、信用评分、信用调查、信用登记。若以从事业务的种类来划分征信机构,则国内征信机构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上述业务,只是各有不同的侧重,但更多民营征信机构的主流业务是信用评级或信用评分。目前真正完全、规范地从事信用登记、调查的征信机构,在国内仅只中国征信中心一家。为何?原因很简单:欲专门从事信用登记或是信用调查业务,则在财力、人力、技术、设备、数据系统、信息来源、信息收集渠道,范围、信息的加工、存储、合法使用等等方面,都要相应得到持续的强力支撑,并且信息数据要有连续性、可比性、适用性。因此,一般的征信机构对此高难度的业务是不敢、也无能力问津的。所以, 就目前的市场态势看, 业已形成的在中国征信中心以公共征信的形式主导下, 各民营征信机构以信用评级或信用评分为主业的、有层次的征信市场格局, 为征信监管的实施奠定了客观的市场基础。但是如何整合、规范、运用这些征信资源,有效地为社会经济服务,任重道远。

四是市场主体的征信需求不断增长。“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南宋诗人朱熹的名句来描述最近几年来从沉寂变为活跃甚至可称为“火暴”的征信市场需求状况,笔者认为是比较贴切的。市场主体对征信服务的持续需求,是征信市场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进程的深化,征信在社会活动中具有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功能越来越显得重要,市场中要求交易信息公开透明的需求与日俱增。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征信需求是一个无限的市场。这为征信业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和长远的市场基础。但是,只有规范发展的征信业才能够刺激征信需求的不断增长,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有损于经济建设,给市场的征信需求造成负面损害。从市场现状看,在从正面鼓励征信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亟须解决征信行业规范发展的紧迫问题。

综上所述,因为存在着征信法律法规长期缺位,管理机关对征信监管的职责界限不清,缺乏权威的行业认证与管理,征信机构及其业务的定义模糊含混,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间利益纠葛等原因,导致了目前征信管理效能低下,征信业运作不规范,征信市场无序发展的局面。

而要结束上述不利的局面,尽早形成高效的征信监管机制,笔者认为必须立即从征信立法、授权唯一的主管机关、规范征信业务及其配套服务、整肃征信市场秩序等多个角度同时施力,方能确保征信业与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与稳步增长。

我国征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研究 篇2

一、征信信息共享的国际经验

(一) 征信信息共享的内容

从国外主要征信国家看, 各国都通过制定法律制度明确了征信信息征集的范围。在信息共享的内容上, 各国都将身份识别信息和信贷交易信息作为征信信息共享的基础信息。此外, 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公共信息也是多数国家信息共享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美国、俄罗斯、韩国等通过立法, 将政府部门、法院等掌握行政执法、诉讼、判决等信息列为共享范围。为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部分国家, 如美国、日本, 还明确规定了禁止征集的信息, 禁止收集的信息一般都为涉及国家机密、企业秘密、个人隐私类的信息。世界上几个大国对信息征集范围的详细规定如下表所示。

(二) 征信信息来源渠道

由于征信体系模式不同, 各国在征信信息来源渠道上也存在差异。在征信体系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美国, 征信机构一般通过与信息源单位签订商业协议来征集信息, 只有法律规定可以共享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商业化手段获得, 因此其信息来源渠道比较广泛, 除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外, 各类商业零售机构、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司法机构等都是征信信息的来源渠道。并且金融危机后, 征信机构又进一步扩大了数据来源, 开始拓展采集反映借款人还款能力资产、收入等方面的信息。在欧洲, 大多数国家是以中央银行为主导的公共征信模式, 其信息征集一般都通过中央银行的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因此, 信息来源渠道相对较窄, 信息主要来自于各商业银行及放贷机构。在实行会员制征信体系的日本, 征信信息则是主要来自于会员金融机构, 征信机构按照互惠的原则, 与其会员签订协议, 免费征集信息, 并有偿提供信息服务。

(三) 征信信息征集方式

征集信息是否需经过信息主体的授权同意是信息征集方式中的最重要规定。从国际经验看, 为保护信息主体的权益, 大部分国家都赋予信息主体的信息征集知情权, 即原则上信息征集需征得信息主体同意。但各国对信息主体授权的松严程度规定不一。首先, 规定最严格的俄罗斯要求, 征信机构在征集所有信息时, 都需经过信息主体的书面明确授权。其次, 英国、韩国等规定, 在征集敏感信息时需事先取得书面授权, 对于非敏感信息则没有明确规定。再次, 泰国规定在信息征集前不需明确授权, 但信息征集后30日内需告知信息主体, 如果信息主体在知情后的合理期内未明确提出异议, 则视为同意。最后是美国, 规定在法律明确的信息共享范围内, 处于合理的目的和动机, 征集信用信息不需经过授权。

二、征信信息共享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对主要征信国家征信信息共享的制度规范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 受社会背景、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差异等影响, 征信信息共享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和模式。但是, 实践证明, 既要发挥信息共享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 又要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征信信息共享必须在合理的框架下运行, 构建有效的征信信息共享机制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促进征信信息共享与保护信息主体权益的平衡。从各国征信体系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 完全的、全面的信息共享才能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功能, 这就要求尽量全面地收集有关信息主体的信息;但是从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的角度出发, 又必须限定征信信息的范围。这就要求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制度安排, 既能促进征信信息的全面共享, 又要严格规范征信信息的征集和使用行为, 防止征信机构权力的滥用。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 一般都将信息的提供者和征集者作为被规范的对象, 通过法律制度给其设定义务性规定;而将信息主体作为保护的对象, 从制度上赋予其一定的权利, 从而在确保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不受侵犯的情况, 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二是不同主体利益的平衡。在征信信息共享中涉及到征信信息主体、征信信息提供者、征信产品使用者及征信机构等各方利益主体, 各个利益主体在征信活动中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征信信息主体要获得信用服务 (或产品) 必须以提供自身信息为代价, 征信信息提供者通过信息的共享, 警示交易对手, 从而降低交易的违约概率, 征信机构通过整理、加工征信信息获取收入, 信用信息使用者通过使用征信产品来降低信用风险。因此, 在征信信息共享机制设计中, 必须平衡各个主体的不同利益诉求。

三是征信体系惩戒功能和促进功能的平衡。征信体系具有惩戒和促进功能, 征信体系的惩戒功能主要体现在, 通过征信产品在信贷等信用交易以及行政管理的广泛应用, 增加失信者的信用交易成本, 甚至无法进行信用交易。而另一方面, 征信体系完善后, 可以降低信用良好者的信用交易约束, 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用交易规模和质量, 但是两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 构建征信信息共享机制时, 在确定征信信息共享的范围和程序时, 应充分考虑建立征信体系是对促进功能有更大的诉求, 还是对惩戒功能有更大的诉求。

三、我国征信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与推进措施

(一) 征信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

从我国征信业发展的情况, 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应以政府公共征信平台为主体, 同时积极鼓励种类齐全、功能互补的商业化征信机构发展。2013年颁布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将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确定为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以金融交易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公共征信平台, 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监管效率提供信息服务。同时, 《征信业管理条例》商业化征信机构的设立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应积极鼓励建立商业化运作的以商业交易信息以及政府政务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登记机构, 补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盲点。在征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中, 对公共征信平台应建立金融信用信息的强制报送制度, 由各金融机构定期报送各类交易信息, 同时允许其通过市场手段采集商业交易信息。对于商业征信机构, 鼓励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通过与各类信息提供者签订信息征集协议, 有偿征集金融交易和商业交易信息。加大政务信息的公开力度, 充分公开政府各部门在依法行政中产生的各种行政许可、资质认定、处罚、奖励等信息, 为各类征信机构提供信息来源。

(二) 推动征信信息共享的政策建议

一是明确征信信息的共享范围。征信体系发展的本质要求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 但过度的公开又可能会侵犯信息主体的隐私或商业秘密, 甚至损害国家信息安全。因此, 应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如制定《数据保护法》或《隐私法》, 对信息共享过程中可收集的信息内容进行明确界定, 从而保证信用报告的真实性, 使信息使用者对信息主体资信状况有一定客观的评价。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 征信信息征集范围应包括基本身份识别信息、金融交易信息 (包括信贷、保险等交易) 、商业交易信息 (主要包括水、电、气、通讯等消费信息) 以及政府行政执法信息 (包括政府行政许可、资质认定、奖励、处罚、法院判决等信息) 。

二是明确征信信息的征集方式。信息征集的方式和程序必须合理公正。因为不公正的征集方式, 不仅会损害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应当严格禁止通过欺骗、侵扰等不公正的方式采集征信信息, 也应当禁止以未经批准的私人方式取得对信息主体不利的信用信息。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的相关做法, 该法规定, 对于在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的客户, 在对其信用调查时, 要把调查的意向客户通知, 并允许客户对调查的内容提出异议, 征信机构或银行在向其他机构提供信息时, 也必须事先取得客户的同意。

三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在征信信息共享中, 政务信息是一类非常重要的信息, 并且, 由于政务信息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执法或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中产生的, 信息的准确度较高、权威性较强, 且具有强制性, 这些信息对判断信息主体的经营情况和履约意愿与行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 2007年国务院颁布了《政务信息公开条例》, 但从执行情况看, 工商注册登记部门拥有的注册信息和财务信息、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信息、税收信息等政府信息公开程度仍显不足, 不利于信息的共享。应完善措施, 强化《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的执行力度, 在不涉及国家秘密的前提下, 促进政府各部门通过门户网站或信息公开平台及时披露各类信息, 为征信机构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

四是强化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信息主体在信用信息共享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应建立相应的保护措施。一方面, 要通过立法赋予信息主体知情权、异议权、投诉权和司法救济权等各项权利, 确保信息在征集、使用时取得信息主体授权, 信息主体认为信息有误时有权要求修改或删除, 其权益受到侵害时有相应的投诉和司法救济渠道。另一方面, 要严格限定征信信息的使用目的和范围, 在确定信息使用目的和范围时遵循以下标准:第一, 相关性。信息内容应当是与核实个人身份、判断个人信息状况有关的。第二, 不能对个人合法利益造成任何损害, 尤其是不能对个人造成歧视性后果。

参考文献

[1]郭新明.征信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析[N].金融时报, 2013-7-22 (10) .

[2]征信前沿问题编写组.征信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3]胡文莲, 孙哲, 肖瑞婷, 邱念坤.国外个人信用信息征集行为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 2008 (24) .

[4]叶世清.征信的法理与实践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5]征信专题研究编委会.征信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征信监管机制研究 篇3

征信是指对个人或企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或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经过严谨的评估后,从而描述其主体的信用状况[1-2]。征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征信的表现形式有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估、信用信息咨询等;征信的目的是帮助经济社会活动主体确认其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为其判断信用风险提供帮助[3]。

征信是个人或企业的信用记录,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国于2014年颁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旨在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本文对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市场运行机制与体系构建进行探究,以便为我国征信市场建设提供参考。

1大数据特征

2011年,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大数据:创新、 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研究报告,将大数据定义为: “大数据是指数量规模超出常规数据软件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4]。Gartner Group公司对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是一种存储海量、增长速率较高并且种类繁多的信息资产,处理大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与分析处理能力[5]。”《著云台》的作者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大数据分析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向成千上万的高性能计算机分配工作[6]。”

同时,对于大数据的特征,各类研究机构和学者也总结出其特点。著名的研究机构IDC将大数据概括为4个特点,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以及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7]。 《大数据时代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则从数据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大数据的三大特征:“其一,大数据的核心是建立数据关系分析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其二,分析数据不再只依赖于数据抽样分析;其三,专注数据微观层面的精确性会失去在宏观层面的洞察力和判断力”[8]。

2传统征信市场分析及大数据征信优势

2.1传统征信市场

在我国,由于征信意识不强,整个行业起步较晚,没有对征信进行顶层设计和规范,同时由于技术制约,传统征信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不对称、功能设置重复。我国“条块分割、分级管理”式的行政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和职能组成部门都只是站在各自的立场和角度上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导致征信市场协同程度低。从中央到地方,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属于垂直的管理体系。每个部门职能不同,都会根据自身业务建设征信评价体系和相应的信息系统。由于各部门征信建设标准不统一,从而造成对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征信评价标准不相同。因此,全面评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广度,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征信资源。

(2)信用管理上存在“真空地带”。我国在行政体制上实现分级管理,每级政府对征信提出的评价程度不一,有时还会造成信用管理上的“真空”。由于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或者重点不同,征信市场建设呈现各自为阵的局面。 同时,由于我国未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在涉及征信交叉问题或敏感问题时,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工作协调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深度评价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程度,需要各级政府上下联动、紧密配合并调配相关资源。

(3)数据不够完善。由于传统征信是通过固定模式和途径进行信息收集,造成环境封闭,工作人员仅仅只对各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与评级,因此造成数据不完善。同时,没有形成严格的职业标准,因此数据分析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偏差,从而导致服务对象的评价结果与客观事实有误差,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评估结论。由于服务对象在评估过程中参与行为少,也没有对整个评估进行反馈,因此会造成不良循环。

(4)缺乏共享机制。由于传统的信息技术局限性,各级政府之间、行业部门之间并未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因此导致征信系统中数据上传不够便捷,从而导致数据实时性较低、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2.2大数据征信优势

大数据环境下,由于数据采集覆盖领域广泛,涉及的数据维度全面。大数据征信体系建设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传统征信体系面临的问题。

(1)大数据信用采用云计算技术,征信系统可以完成从数据采集到评价结果输出的整个过程,避免了人为主观判断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严谨性;即使并行处理多个信用受评对象,仍然能够保证快速、准确的高效性。

(2)当受评对象的信用信息发生变化时,能够对其信用进行迅速及时的计算分析,保证信用的动态实时性,即大数据信用还能够满足评价结果与信用信息的同步。

(3)大数据信用的运行成本主要为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投入,相比大规模的人力成本,其成本优势显而易见。总之,大数据环境下的征信集合了各种信息数据,对风险分析更为客观、全面,将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3征信市场运行机制与体系构建

3.1构建多元的数据采集模式

现阶段,在相关牵头部门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已形成了金融行业征信和政府公共征信体系。金融征信体系包括金融业征信系统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金融业征信系统中信息采集工作主要以金融主管部门为主导,以金融机构为依托,以企事业或个人为征信对象。目前,金融征信系统已初具规模,收集金融业内的信用信息以防范金融交易风险。政府公共征信体系包括公共征信系统和信用管理运行机制。公共征信系统以政府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其机关事业单位为依托,以企事业或个人为征信对象进行建设。公共征信系统收集了政府各类信用信息,实现信用惩戒与预警监管。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我国已出现除上述之外的第三类信息采集主体即互联网征信采集主体, 同时也形成了一套独立体系。该体系以行业协会组织为主导,以各互联网企业为依托,以企事业和个人为征信对象。其目的是防范信用交易与管理风险。例如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各自平台每天承载数亿条的交易记录和信息,互联网企业介入征信体系,极大地丰富征信场景,当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与银行有关的信用之外,与互联网交集时产生的大数据也将影响其今后的消费行为时,其征信意识将被培养起来。大数据环境下,金融征信系统、政府公共征信系统和互联网征信系统日趋完善,在功能上互为补充。

3.2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我国还未建立完整统一的征信管理框架,金融征信体系、政府管理征信体系、互联网征信体系各自体系也未互联互通。以公共征信体系为例,我国职能部门,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如工商、税务、海关等部门,都已开始建立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征信管理系统。由于各自业务不同, 侧重点不一样,加上受信息技术的制约,因此建设标准和发展速度不统一。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各方面的具体任务,国家将成立征信管理机构,建立征信数据互联互通的公共征信运行机制。 大数据的兴起,云计算的发展为实现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征信系统的互联奠定了技术基础。

金融征信体系中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是核心。设立目的之一是建设、运行和管理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目前只是以金融信用信息为主,未来将扩展到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种金融信用交易,以实现大金融征信资源共享。

互联网征信体系刚刚兴起,各互联网巨头企业都纷纷布局征信市场领域,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腾讯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百度为代表的信息搜索平台已成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与合作中,各征信体系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政府组织与协调下,最终实现互联网征信标准的统一。

3.3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

征信产品是实现征信服务的有效载体,虽然我国征信已取得初步进展,但征信产品与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首先,现有征信产品单一,目前仅仅包括市场调查、帐单、信用担保、资信评级、消费记录、信用调查等; 其次,现有产品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信用数据的及时性、 精确性、完整性、拓展性较低。信用数据是整个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保证,也是征信工作的基础,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数据源采集、数据二次加工、评估模型都比较落后,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因此也就无法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借助云计算技术,征信业将以数据分析系统为平台,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升级转型。一方面,依托大数据深度挖掘用户的各类信用基本信息,形成征信市场的基础性产品;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进行个性化研究,形成增值性产品。此外,依托大数据的征信体系, 借助专业化的知识和技术手段,防范潜在的信用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提供高端产品,从而满足征信市场的有效需求,构建层次丰富的征信产品体系。

4结语

上一篇:早产儿护理下一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