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共5篇)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篇1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定西市科学技术局
为了准确掌握全市农业科技园区生产经营情况,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提出今后园区发展和运行的有效模式,根据国家科技部专项要求,近日,我们组织专项调查组,深入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临洮新美花卉科技园、陇西高效农业示范园、岷县中药材示范园,通过与园区负责人座谈,走访企业,现场察看,对园区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调研。现将园区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工作设想报告如下:
一、充分肯定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应,坚定办好农业科技园区的决心和信心
1、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截止目前,园区总面积达8829亩,落实到位资金2.5亿元,年产值达1亿多元。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占地4200亩,完成投资1.5亿元,入园经营户108户,实现产值3014万元。已建成西班牙智能温室1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00座,水窖1183眼,修建科研办公设施32048平方米,养殖圈舍34497平方米,中心花坛6座,大型集流场、彩色音乐喷泉、雕塑、标志门、纪念碑、宣传门、农业科技博览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建设已建成。目前园区核心企业正承担着“专用型马铃薯脱毒种薯快繁中心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安全限量及控制技术标准研究”、“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国家级项目,各项实施工作进展良好。临洮新美花卉科技园。占地1500亩,完成总投资8898万元,实现产值5320万元。建成现代化智能温室40亩,高效节能日光温室387座,1000吨花卉储藏保鲜气调中心2座和1200亩种球生产基地以及园林式绿化为主的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日均生产5万枝鲜切花、年均生产种球1000万头的规模生产能力,基本实现鲜切花的周年供应。园内核心企业新美花卉公司承担的“球根花卉种球国产化”项目已通过成果鉴定,填补了我国球根类花卉种球国产化繁育研究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陇西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40亩,完成总投资1043万元,实现产值3000万元。建成连栋智能温室1栋,“四位一体”日光温室4座,高效节能日光温室6座,普通日光温室1130座,新建主道路1.05公里,主灌溉渠道1.05公里,支流干系2公里,蔬菜批发交易市场1个。岷县中药材示范园。占地面积1589亩,建成高效节能日光温室15座,种苗贮藏窖300平方米,药材凉晒场1000平方米,硬化道路813米,建围栏1324米,修建绿化带1428米,修建园区综合大楼1栋。
2、园区支柱产业带动效应初步显现。园区重点开展了马铃薯、中药材、畜牧、花卉、食用菌的品种选育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并大面积示范推广。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先后成立了马铃薯、食用菌、花卉三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药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即将落户园区,这些产业基地和工程中心的建立,必将推动全市支柱产业的发展。
优质专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引进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等专用型品种,重点进行了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选育、马铃薯脱毒种薯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示范、马铃薯脱毒种薯质量技术标准及检测体系研究等专项的研究与开发。建成260 m2的组培室,800 m2的科研、病毒检测和品质分析测试实验楼,1000 m2的自然光照培养室,700 m2的无基质雾培生产线,30000 m2高效节能温室,10000 m2 的钢架网棚。现已具备生产脱毒苗2000万株,微型薯3000万粒,原种5000吨的能力。
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以新品种选育为重点,大力推行和实施规范化种植技术,建立中药材GAP示范基地7.25万亩。重点进行了中药材新品种优选及种苗快繁技术研究,中药材GAP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监测,中药材病虫害防治及无公害农药品种筛选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栽培技术研究,中药材储藏与加工技术标准,中药材规范化操作规程(SOP)的制订等专项的研究与开发。
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进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基地:以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为重点,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和草产业、草产品开发,走草畜一体化的路子。重点进行了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进选育及种子扩繁技术开发示范、优质肉羊新品种引进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开发示范、优质肉奶牛品种引进繁育及规模化养殖技术体系开发示范、节粮型草食畜牧业产业技术开发示范、饲料型草食畜牧业产业技术开发示范、饲料安全评价及检测技术研究等专项的研究与开发。已建成优质牧草示范基地50万亩,发展优质肉牛10万头、肉羊50万只,规模养殖户达到6.5万户。
球根花卉、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引进开发示范基地:以名优品种引进为重点,以低温反季节生产为突破口,走“公司十基地+农户”的路子,已发展食用菌龙头企业9户,建成反季节栽培示范基地4个,发展种植户1151户,建造高效节能温室1465座,种植面积达925亩,生产各类菌棒1000万袋,年产各类鲜菇3893吨,实现产值2500多万元。培育花卉龙头企业15户,建立种球繁育基地14个,种植面积达1.5万亩,向社会提供鲜切花3360多万枝,盆花673万盆,种球2350万头,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3、加强了农业技术的组装集成。结合退耕还林(草),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与示范,为把定西建成生态经济的试验示范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示范样板,建立了以“工程集雨+设施贮存+微灌补充供水”为特征的农作物种植模式,实现了粮食作物的持续稳定高产;通过引进小尾寒羊、荷斯坦奶牛等优良品种,优质紫花苜蓿、丹麦444燕麦等优良牧草品种,建立牧草基地,初步形成了“基地+农户”草畜产业化发展雏形;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脱毒原原种,隔离环境生产原种,基地标准化生产商品薯,初步形成了马铃薯高效种植产业化发展模式;通过推广地道品种、规范化种植和无公害栽培等关键技术研究,初步形成了规范化、标准化优质中药材高效种植模式;从菌种培养、工厂化栽培和大田示范三个层次进行了食用菌高效节水试验研究,解决了利用雨水生产食用菌的节水高效技术问题;以示范推广高效设施栽培技术和种球国产化技术为主体,实现了以东方百合为主的鲜切花生产。
4、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以产业为主线,科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创建了一批“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龙头企业集团。这些企业是甘肃定西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定西爱兰薯业有限责任公司、定西明珠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临洮新美花卉有限责任公司、定西扶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定西金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临洮三江淀粉集团、临洮兴达淀粉公司、定西金大地食品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让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入股和企业组成股份合作的形式,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在实施中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引资和土地“反租倒包”形式,通过土地合理流转,吸纳科技能人,科研院所、企业集团进入园区,参与园区建设开发。
二、深刻总结园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增强园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项目支持力度相对比较薄弱。园区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支持,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1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之后,除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外,在农业产业化项目方面,科技、计划、扶贫、农业等部门扶持的资金非常有限,投融资渠道窄,严重影响园区的快速发展。
2、管理体制不畅。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虽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但现属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管委会直接管理,与省市职能部门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在经费争取、项目安排、管理协调等工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近年来,经费支持逐年减少,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3、园区运行模式不健全。“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不紧密,企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责权利关系不明确,大多数进驻的企业没有形成集团化规模,也没有牵头的协会,未形成合力,直接影响园区的整体发展。
4、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比较滞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还未形成,投融资渠道狭窄,企业的主体地位不够明显,园区的创新能力、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还不够强。
三、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园区的科技创新能力
今后园区总的方向是围绕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发挥更大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建议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理顺关系,上下协调。一是按照《科技部园区管理办法》和《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的要求,在已经成立安定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基础上,市一级应成立园区办公室,挂靠农业部门,科技部门配合,以便统筹全市的农业科技园区,保证上下贯通,更好地为园区企业项目申报和其它工作提供服务。二是积极上报,将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纳入甘肃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范围,以便协调省上有关部门和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园区的协调和支持力度。
2、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要将国家园区作为农业产业开发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每年拿出园区专项经费,以专项支持园区内企业的发展。积极落实园区内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
3、完善建园思路,创建办园机制。园区建设要走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路子,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要求,通过政府启动、企业带动、群众主动、科技推动和市场驱动的“五动”方式建设园区,真正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技术服务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4、加大园区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对解决好我市“三农”问题,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投入引导经费的同时,省市要加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今年由科技部组织,省科技厅主管,定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的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已经启动实施,争取年底有突破性的进展。
5、开展院地、院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构筑园区区域创新平台。要继续加强国际国内合作,着力改善信用环境、投资环境、人文环境、服务环境,特别要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整合科技资源,辐射带动省内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篇2
一、现状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自创建以来, 按照“政府引导, 企业运作, 中介参与, 农民受益”的总体思路, 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的原则, 以产业为主线, 以科技为支撑,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 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 着力发展马铃薯、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 培育龙头企业, 不断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能力, 增强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 使园区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 核心区入住各类农业企业134家, 完成总投资3.18亿元, 2011年实现产值1.06亿元, 销售收入达到1亿多元。核心区建设面积4200亩, 在核心区先后建成日光温室550座550亩, 连栋智能温室2座6亩, 组培室及自然光照培养室1.86万平方米, 种薯贮藏库2.7万平方米, 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700亩, 2011年生产马铃薯原原种2.5亿粒, 实现产值7500多万元。建成畜牧业实验室、生产车间、加工用房、原料库房、养殖圈舍等10万平方米;万头、千头、百头 (只) 规模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10个, 各类畜禽存栏达10万头 (只) 。
㈠以集雨节灌工程为基础, 探索新模式, 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定西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典型代表, 干旱少雨是制约定西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也是广大农民群众贫困的根源。园区建设以来, 我们在总结传统的修梯田、挖水窖、发展“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探索出了水渠、水窖、日光温室相配套, 地面、屋面、棚面、集流场相结合, 喷灌、滴灌、渗灌相补充等雨水集蓄利用模式, 并集中成规模地进行了示范, 有效提高了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为干旱地区高效利用降水,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 发展旱作农业总结了成功经验。建成以路面、棚面、屋面、集流场等为主的集流面50万平方米, 集流渠50公里, 50立方米的集雨水窖1100眼, 通过这些集雨设施的集蓄贮存, 使自然降水得到了均匀和高效利用。同时, 通过园区的建设, 双垄沟播、膜侧沟播、配方施肥、机械化耕作、节水灌溉、无土栽培等一大批先进实用的农业高新技术在园区得到了试验与展示, 并通过生产示范、参观学习和技术培训等手段, 推广到了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 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做出了积极贡献。发展日光温室、塑料大棚1100座, 推广节水灌溉4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83万亩, 机械化耕作11万亩, 年提纯复壮各类良种40万亩。
㈡以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主线,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定西气候冷凉, 土质松软,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降水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非常适合马铃薯种植。为了充分发挥和利用气候、土壤和降水等资源优势, 我们始终把马铃薯作为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一是建立健全了马铃薯良种扩繁体系。园区已经形成了实验室脱毒组培苗生产、日光温室微型薯种植、网棚原种生产、大田一级种扩繁等梯级扩繁体系。目前, 园区生产马铃薯脱毒种薯的企业有16户, 占地面积1863亩, 总投资26690万元, 已建成组培室及自然光照培养室18620平方米, 种薯贮藏库27340平方米, 自有和租用生产种薯的日光温室610座, 网棚785亩, 生产的品种主要有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台湾红皮、新大坪、陇薯3号、5号等十多个, 有炸条的, 有炸片的, 也有菜用型的。生产的种薯除供应定西市周边各县区外, 还远销到上海、贵州、青海、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定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仅爱兰薯业公司辐射带动种植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日光温室达202座, 年产原原种1亿粒以上。二是建成了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总体思路, 采取政府推动、示范带动、市场拉动的办法, 依托恺恺公司、爱兰薯业公司等龙头企业, 通过签订单、订合同、供良种、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和信息服务, 与广大农户建立新型合作关系, 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和“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园区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下, 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的乡镇建立以黑膜为主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44万亩, 一级种扩繁基地6.4万亩, 二级种扩繁基地45万亩。同时还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场化营销体系、贮藏体系和加工体系,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贯通一二三产、辐射千家万户、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区域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㈢以畜种改良和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 加快了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步伐草食畜养殖业是园区的又一主导产业, 主要以奶牛、肉牛、肉羊、生猪、獭兔等为主。按照“百头规模起步、千头规模发展、万头规模突破”和“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养殖小区、发展养殖大户”的发展思路, 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在园区建成了一批万头、千头、百头规模的养殖场, 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育强牧业公司等企业先后引进高产荷斯坦奶牛870头, 陕西秦川牛、西门达尔肉牛1000头, 小尾寒羊2万多只, 肉用种公羊300只, 杜洛克良种猪、美系獭兔等一批优良品种也在园区成功落户。通过良种扩繁或杂交改良, 使品种质量大幅提高, 畜禽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同时, 试验、示范、推广了性控冻精配种、生物发酵床养猪、饲料的青贮氨化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体系, 调整优化了畜禽品种结构。目前, 园区养殖企业达56户, 占企业总数的42%。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 全区牛、羊、猪、鸡的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70%、75%、80%和90%以上, 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㈣以科技合作为支撑, 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加快园区内各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发展, 积极加强与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等科研院所和经济合作组织的技术合作, 先后挂牌成立了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定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实验基地, 在此基础上, 区上多次邀请中国马铃薯首席专家屈冬玉、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育种专家王一航、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赵佐仙等专家来园区进行有关技术方面的辅导讲座, 并在园区内建成了农业科技会展中心、培训中心, 马铃薯病毒检测实验室等科研基础设施, 配备了必要的科研设备和电教设备, 使园区的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园区初步形成了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农业新技术开发、转化、培训、推广的重要基地。园区各企业引进、示范、推广应用新品种130个, 新技术、新成果210项。《优质专用型马铃薯品种脱毒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示范》等7个项目, 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
㈤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社会效益较为显著园区自建设以来, 先后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国内外领导、专家、学者和各级干部群众达3万人 (次) 。2004年成功地接待了“全球扶贫”大会和“联合国亚太社会残疾人扶贫国际研讨会”, 2003年~2005年接待了国际雨水利用现场培训会议, 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贸洽谈会”, 2005年成功地举办了“甘肃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 2007年成功召开了“中国兔业”西部工作会议。党和国家领导胡锦涛、吴官正、回良玉、张梅颖、杨汝岱, 科技部领导朱丽兰、李学勇、刘燕华等先后来园区视察, 中央电视台、甘肃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体对园区进行了宣传报道。省、市领导经常深入园区检查指导工作, 开展调查研究, 了解建设进展情况, 并采取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听取专题汇报等措施, 解决园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促进了园区的快速发展。同时, 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带动和促进了农药、种子、化肥、地膜、棚膜、农机具等农用物资的生产, 还带动和促进了建筑建材、塑料包装、餐饮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有120多名企业下岗工人在园区找到了新的创业门路, 3000多名周边农民在园区打工, 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园区通过现代农业设施、新品种、新技术的集中展示, 加上园林化的具有艺术风格的整体设计, 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农业旅游景区。园区处于城市郊区, 交通十分方便, 节假日城市居民和青少年成群结队来参观学习、休闲娱乐。日光温室一年四季如春, 特别到了冬季, 温室内依然生长着各类瓜果蔬菜、花卉、食用菌等, 生机勃勃, 春意盎然, 已成为城市居民、广大农民和青少年了解现代农业知识, 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存在的问题
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探索旱作农业发展模式, 优化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 科研开发、示范引导、辐射带动、教育培训四大功能日趋完善, 但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㈠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道路还没有硬化, 一遇下雨天, 车辆和行人出行困难;现有电力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生产需要;给排水系统目前是个空白, 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许多不便。
㈡园区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融资渠道狭窄发展和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自我创新能力不强, 长期处于小打小闹的经营状态, 基地建设的规模、示范推广的力度都不大, 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㈢人才比较缺乏, 特别是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缺乏多数企业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科研开发能力较弱, 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市场竞争力不强。大多数农产品主要以鲜奶、鲜肉、鲜蛋等初级产品销售为主, 加工产品非常少, 附加值不高, 产业链条短, 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能力十分脆弱。
三、发展对策
㈠科学规划, 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加快发展要根据新的形势变化, 结合定西市安定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园区工作实际, 委托有资质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原来的规划进行重新修编, 坚持科学规划, 分期实施, 立足当前, 适度超前的原则, 突出特色, 准确定位, 力争将园区建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科技含量高、生态环境优, 集科研、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今后园区总体发展思路是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标, 重点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 兼顾发展草食畜牧业, 附带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涉农服务业。力争到2015年, 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的生产量达到5亿粒;到2020年, 达到10亿粒。
㈡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良种繁育步伐, 提高产业发展水平要依托和整合园区内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爱兰薯业公司等科研单位和制种企业的资源优势, 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 继续抓好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优势品种脱毒快繁、当家品种提纯复壮等重点工作, 建立健全马铃薯种薯梯级扩繁体系, 扩大生产规模, 提高生产能力, 示范带动全区马铃薯向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加工精深化、企业集群化的方向发展, 力争把定西建成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生产基地。要依托荷斯坦奶牛繁育中心、育强牧业等养殖企业, 重点开展草食畜良种引进繁育、奶牛性控冻精配种技术、地方畜禽品种改良、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标准化圈舍建造技术、饲料配方研制、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奶肉制品的初级加工与无公害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㈢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要充分利用园区企业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 积极动员、组织、帮助企业加强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和联系, 了解现代农业发展信息, 以实施合作项目为纽带, 建立产学研机制, 大力引进一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设施, 进行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 实现技术创新, 带动产业发展, 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㈣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扶持, 努力增强园区辐射带动功能要多方争取资金, 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着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进经济实力强、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园区, 引领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提升园区建设层次。要加大政府对园区的投资力度, 改善园区基础设施条件, 优化园区建设环境, 搭建园区创新创业平台, 吸引科技人员、投资商、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园区建设, 促进园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㈤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大多数园区企业特别缺乏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有实践经验的科研开发人才, 有些企业一直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为此, 要进一步研究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 制订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 千方百计吸引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具有实践经验和特长的各类人员来园区创业, 不断培育和壮大创业人才队伍, 增强园区研发和服务能力, 力争把园区建成各类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理想平台。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篇3
一、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一)农技推广体系情况。
1.农技推广机构。黑龙江省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包括种植、农机、水产)总计2079个,其中:省级6个、市(地)级33个、县(市、区)级261个、乡(镇)级1779个。目前,全省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种植业)基本完成了改革任务,实行县管或县乡共管的管理体制。
2.村级服务站、农民技术员、农技示范户。全省80%县(市、区)建立了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站,每个服务站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派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指导。同时,建立农民技术员制度,延伸服务链条。围绕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民,作为村级农民技术员,参与服务站工作。对村级技术员进行重点培训,使村级农民技术员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全省每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农民科技示范10万人左右,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应用先进实用技术。
(二)人员构成情况。
1.人员数量。全省农技推广机构现有人数7778人,其中:种植业5694人、水产733人、农机1351人。
2.专业情况。全省推广机构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437人(种植业4955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1578人(种植业1225人),占21.2%;中级技术职称3327人(种植业2232人),占44.7%;初级技术职称1889人(种植业1149人),占25.4%;初级以下技术职称643人,占8.7%。
3.学历情况。全省推广机构现有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2519人,占32.4%;大专学历3590人,占46.2%;中专学历1383人,占17.8%;中专以下学历286人,占3.6%。
(三)经费来源。全省各级农技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每年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2009年开始,国家财政部、农业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目前覆盖全省87个县(市、区),每年项目资金总计1.4亿元,基本解决了农技人员工作经费不足问题。2011年,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实施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为乡镇农技站建设业务用房,配备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三年间,对96个县市区的881个乡镇投资1.5亿元。
(四)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成绩。通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推广体制得到逐步理顺,机构设置趋于合理,推广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活力不断增强,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极大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主要包括:明确了公益性职能,把过去经营性职能全部分离出去;重新设置了机构,保证了体系的完整性;理顺了管理体制,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核定了人员编制,保证了农技人员的专业性;建立了各项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创新了推广模式,推行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员+协会+科技明白人”、农民田间学校生产全过程培训、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带动等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同时,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
二、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模式
(一)推广机构常规模式。一是一乡一站。目前,全省75个县(市、区)独立设置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种植业),其中由县农业管理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站占24%,县乡共管的占76%。二是区域设站。根据行政区划和农产品区域分布,跨乡镇组建区域服务站,重点研究推广某类作物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区域中心站人、财、物权隶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服务区域的乡镇协管。三是政府购买科技服务。2012年,全省在87个种植业县、50个畜牧县、25个渔业县和10个农机县组织实施了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项目资金1.4亿元,项目建立试验示范基地369个(种植业261个、渔业76个、农机32个),遴选发布主导品种287个,主推技术265项,推广五大粮食作物10大高产栽培技术模式1.58亿亩。
(二)科技特派员。东北农业大学组织广大科技人员开展了“春雨行动”、“夏管行动”、“秋收行动”及“冬训行动”,积极组织专家走出校园,深入到乡镇、村屯、企业、场区,通过举办各类科技大集、农民科技节、科普之冬等活动,采取现场培训、技术指导、发放科普及致富书籍等形式,为农民送去科技知识,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目前,学校建立了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研究生直接参与的科技服务小分队,活跃在农村生产一线,是一支流动的科技专家服务队伍。
(三)院(校)县共建。一是搭建扶贫开发平台,提供组织机制保障。通过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办农业专家大院、实施农业致富项目、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等扶贫措施,逐渐摸索出一个全新的农业扶贫开发模式,使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民收入、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二是实施“四项规定动作”,打开科技扶贫开发突破口。通过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兴办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谋划农业科技致富项目、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等“四项动作”,推进科技扶贫开发工作。逐步探索出了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依托、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以科技入户项目为途径、以农业信息传播和科技培训为手段,集“咨询服务、集中展示、生产示范、项目带动、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模式。
与此同时,开展院(校)市联建。东北农业大学先后与哈尔滨、大庆、伊春、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双鸭山、黑河等市开展合作共建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农科教”、“产学研”、“特派员”相结合的科技推广新模式。
(四)院(校)村共建。近年来,农业科学院为了扩大合作共建的广度和深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院村共建,将科技扶贫目标定位在基层经济实体,以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为宗旨,以项目制包干管理为扶持手段,提倡发展多种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多样化,树立科技致富典型,以点带面,助推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区域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五)专家大院。各科研院所与农业院校均设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专家大院一般都设在县农技推广中心。每个专家大院配备了必要的设施,有独立的专家值班室、咨询培训场所,有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演示系统,开通了农技“110”热线电话。省农科院专家和县里的农技人员混合编队,常年驻院服务,轮流值班,全天候直接服务农民。
三、目前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员数量较少,服务半径过大。全省现有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农技人员5000人,要服务全省966万农村劳动力,即1名农技人员要指导服务近2000个农民。加之黑龙江省地域辽阔,耕地面积大,每名农技人员要服务4万亩耕地。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土地经营制度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很难保证技术人员到位率和技术到位率。
(二)专业人员少,指导能力差。农村税费改革后,全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下放到乡镇管理,致使人员知识结构发生了彻底改变。大量非农专业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一些农技人员不如农民懂技术,更谈不上指导农民。一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对先进农业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全、不准。虽然近几年开展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但整体素质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农民文化程度低,吸纳科技能力差。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老年、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务农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占39%,初中文化程度占54.5%,高中文化程度仅占3.4%。农村新生代劳动力绝大部分在结束学业后进城务工,务农农民难以操作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高水平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资金投入不足,条件建设滞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较差,多数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只能借用乡镇政府房屋;缺少下乡交通工具,影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培训条件和手段落后,影响培训效果。近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一些改善推广机构条件的建设资金,但资金量较小,省市县乡级推广机构条件得不到很大改善。同时,推广工作经费也存在不足。
(五)人员待遇不高,工作动力不足。长期工作于乡镇基层的农技人员工资收入低,有着30多年工龄的老农技人员每月只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非示范县由于没有项目经费,乡镇农技人员下乡拿不到绩效工资和各种补贴。基层农技人员由于长年从事技术推广工作,没有论文和成果奖励,晋升技术职称较难,20年到30年工龄还是中级技术职称以下的数量居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对创新农业科技推广的具体建议
(一)推进体系改革。国家和省下派督导组开展检查督导,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贯彻落实新农技推广法。对还没有改革的县(市、区),要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步伐;对已改革的县(市、区),要不断深化改革,真正打造一支“农业用得上、农民信得过、农村离不开”的农技推广队伍。
(二)增加人员编制。目前,全省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的专业农技人员仅有5000人,每个乡镇一般为2-3人,难以有效开展各项服务。政府应适当增加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编制,以满足农业生产日益增长的科技需求。
(三)加大推广资金投入。在原有基础上,各级财政部门每年可从新增财力中提取1%,设立农民科技培训、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并力争逐年增加,把农业科技服务当作公共事业来办,把增加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优先位置,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未来“谁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各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要将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内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按规定幅度逐年增长,将农技人员经费、基本运转经费等各项支出依法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给予保证。
(四)提高人员工资待遇。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全面落实国家对公益事业岗位工作人员待遇的相关规定,落实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推动地方有关部门保障县乡农技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社会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等,调动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国家和省应出台村级农民技术员队伍建设意见,保障农民技术人员工作经费,解决科技“最后一公里问题”。由省级人劳和农业部门出台乡镇农技人员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选录涉农专业大学生,进入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严把“入口关”, 做到定编定人定岗定责,保证乡镇农技推广队伍专业化。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研会,黑龙江省农委科教处,黑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篇4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科技局、财政局,省级涉农部门:
为加速农业、林业、水利等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国家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国家设立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有望达到批量生产和应用前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区域试验与示范、中间试验或生产性试验,为农业生产大面积应用和工业化生产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根据《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3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办农(2013)1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有关农转资金项目申报情况如下:
一、支持领域与方向
(一)种业。
动植物新品种,种子及种苗规模化繁育、质量检测技术,种质资源评价、利用、保护技术及产品,畜禽、水产新品种快速扩繁技术,动物胚胎高效生产及移植配套技术等。
(二)种植、养殖。
高效安全生产集成配套技术,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和质量控制技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与安全技术及产品,淡水养殖及其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等。
(三)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储藏与物流。
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检验检测、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鲜活农产品贮运保鲜与物流配送技术与设备等。
(四)农用物资。
生物型杀(抗)菌、杀(抗)虫、除草、灭鼠、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技术及产品,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态环保地膜,新型高效环保肥料、栽培基质的生产技术与产品等。
(五)农机装备及农业设施。
新型农田作业机械、设施栽培技术装备,施肥、施药、节水灌溉及秸秆还田等技术装备,农作物收获、加工设备,农产品产后减损、精选分级和节能仓储技术与装备,林果业农机装备,畜禽和水产规模化养殖技术装备,适合山区特色的小型化农机具以及饲料加工技术装备等。
(六)农业和农村信息化。
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信息服务技术与产品,农业生产智能决策、管理、监测、控制及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技术与产品;田间信息获取、决策处方及精准作业技术与产品,面向农村科技推广、培训和服务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等。
(七)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材料。
农林剩余物能源转化与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生物质能资源回收储运、预处理技术及设备,生物质燃料制备、高效利用技术与设备,大中型沼气综合开发配套技术及设备,农村节能技术与产品,生物基材料开发技术及设备等。
(八)林木资源培育及林产加工。
林、草资源高效培育技术,林木资源利用技术及产品,核桃等木本油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及产品,林化产品加工技术及产品等。
(九)农业生态及农村环保。
重要水源区、湿地、退化草地植被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草)与荒漠化治理,农田水利、农作物高效节水新技术、新材料与新设备,农村饮用水安全与节水新技术及设备,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污水无害化处理及垃圾、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等。
(十)动植物疫病防控及防灾减灾。
疫苗生产技术及产品,兽药、兽医器械生产及产品质量监测等技术与产品,畜禽水产重大疾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快速诊断、应急处理技术及配套产品,农药高效安全施用技术与设备,重大气象灾害及森林火灾监测、预警、防控及农业气候脆弱性评估技术与产品等。
二、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须是在我省境内依法登记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研发机构。企业须内资或内资控股,注册成立1年以上,注册资金须大于所申报项目的支持额度,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申请项目须在其法人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之内;研发机构须具有农业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涉及到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审核的成果,必须经过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法定资质机构审定或出具有关检测证明。
(二)项目分为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支持额度分别为60、100、300万元。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均须由企业牵头,一般项目优先支持由企业牵头,鼓励大学及科研机构与企业分别作为技术成果持有方和转化方共同承担。
(三)不支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项目;无自主创新的单纯技术引进,低水平重复、单纯扩大规模或基本建设的项目;已列入其他国家科技计划并得到国家科技经费支持的、目前尚未验收的项目;不属于《2013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报指南》支持范围的项目;已经成熟配套,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四)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予以特别支持的重大项目一般不超过3年。
(五)项目继续实行限项申报(推荐指标分配见附件1)。请各申报单位于2013年4月10前将项目申报书(一式6份,模板见附件2)及推荐单位意见报省农村科技开发中心(西安市丈八西路与丈八五路十字省科技资源中心B区403)。
(六)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推荐的项目需由科技局和财政局联合向省科技厅、财政厅报推荐意见。
附件:1.推荐指标分配表
1.doc
2.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申请材料模板2.pdf
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联系人及电话:
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段秀成,029-81294893
省财政厅农业处:王晓娥,029-68936117
3.doc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 篇5
关键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06-1
定西位于甘肃中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拔在1914-3941m之间,年平均气温6℃,年均降雨量525.7mm,蒸发量1441.9mm,无霜期136d。全市光热资源丰富,≥10℃的积温1939℃,四季明显,降水量少,年降水量仅为400-500mm.全年60%以上的雨水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降水利用率相当低,春旱发生频率高、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在自然降水的再分配过程中,有10-15%形成径流损失,60-65%无效蒸发,仅有2530%的降水被作物利用。因此,全市农业生产环境条件大部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偏旱农业区,气候条件与旱作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极相符合,缺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
1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发展过程
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围绕提高有限降水利用率为中心,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而创新出的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于一体的农业适用技术,它的试验和应用为广大旱作农业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成为解决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早在1990年我省庄浪县开展了宽垄全膜覆盖垄上栽培技术研究。1992年省农科院进行了地膜全地面平覆保墒技术试验。1997年安定区开展了地膜全地面覆盖垄作沟播技术试验,这些试验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积累了经验。2003年榆中县农技推广人员创新的提出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2004年省农牧厅将其作为旱作农业综合技术进行重点安排。2005年后省农技推广总站通过边示范、边改进、边创新,在理论上提出了主动抗旱、现代抗旱、综合抗旱的理念,提出了秋季全覆膜和早春顶凌全覆膜、界定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的适宜范围、总结出了新的旱作农业栽培技术体系。我市2008年开始引进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先后开展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中心的优化模式、肥料效应、一膜两用、品种对比、生物菌肥、不同密度、沼肥应用等内容的试验34项次,试验面积达48亩,筛选出了不同海拔区域适宜的推广品种、适宜种植的密度,最佳农艺组合,为大面积推广做好了技术储备。2009年在继续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经测产,平均亩产都在600kg以上,较半膜平铺平均增产30%以上,亩纯收入是小麦的3倍,并将我市玉米种植区域海拔从2100m提高到了2300m。2011年,全市共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36.1万亩。该技术的推广不仅解决了山旱地区农民的口粮问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渠道,而且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草饲料,显著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的综合生产能力,解决了新时期旱作农业科学发展的问题。
2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意义
2.1推广全膜双垄沟技术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我市农业基础条件薄弱,80%以上的耕地是山旱地,9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95%以上的农业是“雨养农业”,也就是旱作农业。除蚕豆、药材外,旱作农业区以小麦为主要作物,其产量低而不稳,往往迈不过“干旱”这个坎,小旱小减产,大旱大减产,个别年份甚至出现绝收,早作区农民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川沿水平,导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上不去。
2.2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保证
“年年抗旱年年旱,年年减灾年年灾”,形象地说明了我市抗旱生产实际。究其原因,除水利条件薄弱、基础条件落后外,全市抗旱生产仍以传统抗旱为主,即小麦不成种大秋,大秋不成种小秋,小秋不成种蔬菜,抗旱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抗旱技术普及速度慢,主动抗旱、科学抗旱的机制尚未健全,旱作农业依然摆脱不了受制于水的窘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可优化农业结构调整,由原来以种植业中粮经作物为主,可逐步转变为粮、经、草畜三元经济结构,为旱作农业区立足于自然资源和生产优势,因地制宜,培育新型特色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延长产业链,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3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畜牧业的需要
定西是个旱灾多发地区,也是粮食输入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特别适合我县中部、北部海拔在2300m以下河谷、沟谷川台地推广。省长刘伟平称这一技术是旱作农业区顺应自然规律、建立避灾型农业结构、发展可控农业的现实选择;是从被动抗旱、应急抗旱向主动抗避旱、高效用水的重大转变;是旱作农业发展的新突破。群众形象的称这一技术是“田间挖了集雨窖,不用提灌把水浇”,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是旱不垮的“铁杆庄稼”。因此,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大部分地区农民口粮问题,而且为发展畜牧業提供大量饲草料,能达到粮多、畜多、有机质多;能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安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2.4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技术的需要
【关于甘肃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甘肃甘谷的春节风俗的调查报告08-19
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07-03
关于召开甘肃省土壤肥料学会年会的通知09-09
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09-08
关于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07-31
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1年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07-27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汶川特大地震甘肃抗震救灾志编纂委08-01
关于公布甘肃省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08-25
甘肃农业论文08-02